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22年采用昆虫测报灯对山东青岛崂山主要地下害虫进行诱集和发生动态监测。诱集到夜蛾类、金龟类、叩甲类和蝼蛄类4类主要地下害虫共23种6 324头,隶属于3目5科,诱集数量为夜蛾类>金龟类>叩甲类>蝼蛄类。夜蛾类优势种为小地老虎和二点委夜蛾;金龟类优势种为铜绿异丽金龟和东方绢金龟;叩甲类优势种为双瘤槽缝叩甲;蝼蛄类全部为东方蝼蛄。4类地下害虫中绝对优势种小地老虎的发生盛期集中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铜绿异丽金龟发生盛期集中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昆虫对单波长光源趋性的选择性差异, 研究不同单波长灯对柑橘园内不同昆虫的诱捕作用。以19种单波长LED灯为对象, 连续波长LED灯为对照, 在柑橘园内调查诱捕的昆虫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昆虫对不同LED单波长灯具有选择性, 375、378、385、393、395、397、401、403、407、411 nm波长灯适宜对鳞翅目昆虫的诱捕; 395 nm和405 nm波长灯适宜对鞘翅目昆虫的诱捕; 385 nm波长灯适宜对半翅目昆虫的诱捕。395 nm和405 nm波长灯分别对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和丽金龟科Rutelinae昆虫诱捕效果明显。结果显示LED单波长灯在诱捕防治柑橘害虫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南部分地区花生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河南省新乡和驻马店地区的花生田地下害虫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花生田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等,以蛴螬为主要地下害虫,7月下旬的平均虫口密度为0.80~18.90头/m2,9月下旬的平均虫口密度为1.00~12.33头/m2。经过分类鉴定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 oblita (Faldermann)]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调查还发现,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田间周围的植物布局及防治措施均对蛴螬的种群数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佛生 《植物保护》2013,39(6):124-129
2009年至2011年,在陇东黄土高原苜蓿田,分苜蓿返青期、第一茬苜蓿刈割后、第三茬苜蓿刈割后3个时期调查地下害虫的种类、数量及不同深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苜蓿地下害虫主要有11种,平均密度为18.2头/m2,主要类群按其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金龟甲类、金针虫类、网目拟步甲、蝼蛄类和地老虎类,优势种类为黑绒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  相似文献   

5.
山东烟台地区是我国苹果和桃的重要产区.本研究利用性诱剂诱捕器和黄色粘虫板调查烟台地区果园中主要害虫和其他常见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结果 表明: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和桃园中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小绿叶蝉在两个果园中的年发生总量存在一定差异,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年诱捕量为545.8头/诱捕器,显著高于桃园年诱捕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鉴定,共鉴定出33种出口花生仓储昆虫,隶属2个纲6目22科。其中,害虫29种,天敌4种。其中鞘翅目昆虫和鳞翅目昆虫构成该群落的主体。天敌数量较小。  相似文献   

7.
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是为害长柄扁桃的一种重要害虫。为了明确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的诱集效果, 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 在陕西榆林沙区长柄扁桃栽培基地, 分别设置4种引诱剂 (A: 顺-3-己烯-1-醇; B: 丁香酚; C: 丁香酚与顺-3-己烯-1-醇体积比为1∶1; D: 丁香酚与顺-3-己烯-1-醇体积比为3∶1)、4种形状(三角形、船形、桶形和挡板形)、5种颜色(粉红色、黑色、绿色、白色和紫色)、5种悬挂高度(0.5、0.9、1.3、1.7 m和2.1 m)的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进行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引诱剂B、C和D日均诱捕量显著高于对照, 引诱剂D日均诱虫数量最高, 为2.12头/个, 显著高于其他3种引诱剂(P<0.05)。引诱剂A日均诱虫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船形和挡板诱捕器日均诱虫量2.38头/个和2.56头/个, 显著高于三角形和桶形诱捕器(P<0.05)。粉红色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日均诱虫量最高, 为2.24头/个, 显著高于其他3种颜色诱捕器(P<0.05)。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3 m和0.9 m时日均诱虫量为1.98头/个和1.82头/个, 显著高于其他3种悬挂高度(P<0.05)。说明引诱剂B、引诱剂C和D均有一定诱捕效果, 引诱剂D、船形和挡板形、粉红色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3 m和0.9 m为最佳组合, 建议应用于苹毛丽金龟的田间监测和防控中。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沈阳地区大豆田金龟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和数量,利用灯诱法对金龟甲开展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诱虫灯下的金龟种类包括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东方绢金龟3种。东北大黑鳃金龟全年有2个上灯活动高峰,第一个峰持续时间较短,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个峰持续时间较长,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之间。铜绿丽金龟仅有1个峰,自6月中旬开始持续一个半月左右。东方绢金龟与东北大黑鳃金龟几乎同时期发生,峰期出现在5月下旬,终见期发生在7月下旬。分析表明,连日降雨对金龟的上灯活动不利,但若降雨后连续3日晴天,且温度适宜,上灯活动的金龟甲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9.
采用目测法、网捕法和整体抽样法,对西藏林芝春青稞整个生长季节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共查得昆虫12目18科69种,其中捕食性昆虫有5目8科29种、寄生性昆虫有2目4科22种、植食性昆虫有4目6科11种、杂食性等其他类昆虫有1目2科3种。在捕食性天敌昆虫中,食蚜蝇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捕食性天敌昆虫的34.5%;其次为瓢虫和步行虫,分别占捕食性天敌昆虫的24.1%和20.7%;其他类群占20.7%。在寄生性天敌昆虫中,蚜茧蜂为优势种,寄生能力最强,占寄生性天敌昆虫的35%;其次为寄生蝇占20.9%。在植食性昆虫中,麦无网长管蚜为绝对的优势种,发生数量大,对春青稞危害大;其次为尼胸突鳃金龟、伪土粉蚧和丽腹弓角鳃金龟。天敌昆虫对害虫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春青稞整个生育期内不能有效地控制麦无网长管蚜的发生与危害。依据昆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结合林芝春青稞生育期,将林芝春青稞地昆虫群落动态划分为5个阶段,并指出不同阶段昆虫群落特点及相应的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有机苹果园和常规苹果园的系统调查,调查分析了果园释放性诱剂对园内目标害虫、天敌及中性昆虫的诱集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在有机苹果园还是常规苹果园,性诱剂均对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且益害比在有机园中为2:1和2:3之间,在常规园中则在3:1和1:10范围内。水盆式性诱剂诱捕器的使用对自然天敌在果园中的控害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Many insects, especially nocturnal insects, exhibit positive phototaxis to artificial lights. Light traps are currently used to monitor and manage insect pest populations,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hysical pest control. Efficient use of light traps to attract target insect pests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Phototactic responses of insects vary among species, ligh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he insects. In addition, light can cause several biolog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molecular and fitness changes in insect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several hypotheses on insect phototaxis, factors affecting insect phototaxis, insect‐sensitive wavelengths, biological responses of insects to ligh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erving beneficial insects and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trapping. In addition, we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wavelengths causing positive phototactic behavior in > 70 insect pest and beneficial insect species. The use of advanced light traps equipped with superior light sources, such as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will make physical pest control in IPM more efficient. © 201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颜色色板对梨园昆虫的诱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对梨园害虫诱集效果较好的粘虫板,选用黄色、红色、绿色、紫色、蓝色、灰色、白色和黑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梨园内昆虫进行诱集。结果显示,黄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害虫种类8科10种,对中国梨木虱和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较好;其次为绿色粘虫板,诱集昆虫种类7科7种,对中国梨木虱和小绿叶蝉也表现出较好的诱集效果。半翅目昆虫的趋色性较强,诱集数量最多,适合选择色板诱集防治。黄板和绿板对梨园天敌有一定影响,在梨园使用时应适时适量选择性使用。本研究为利用粘虫板在梨园进行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色黏虫板在3种果园对蚜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减少黄色黏虫板(简称黄板)对果园害虫天敌的影响,明确黄板在果园中的使用方法,于2014年5月4日至9月30日在山西省太谷县的苹果、梨、桃园中进行了黄板诱集蚜虫及其天敌的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果园黄板可以诱集8目32科的昆虫,主要类群为蚜虫、叶蝉、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蚜茧蜂等。在苹果园和桃园中诱蚜量呈双峰谷线状,在梨园中呈三峰状;各果园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蚜虫一致且有跟随效应,但苹果园和梨园诱集的捕食性天敌均在8月下旬至8月底出现高峰期,而桃园中捕食性天敌水平一直较高。3个果园在花期至幼果期即5月4日至6月22日益害比最小,苹果园仅为1:202.8,而在其它时段的益害比均大于1:150,甚至最高可达1:19.4,表明在果园中使用黄板的害处大于益处,建议在果园中慎用黄板诱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作物绿色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害虫治理由化学防治到综合治理再到生态防控进行转移,诱杀技术已成为害虫生态防控的核心技术之一。昆虫诱捕器的研制已发展成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更加多样和实用,现广泛应用在蔬菜、果树、花卉、茶叶、森林等农作物和林业植被的害虫诱杀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期望未来在绿色植保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农林作物害虫的监测和诱杀防治的角度考虑,对不同构造以及诱集昆虫种类的诱捕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布设密度、形状、大小和颜色以及诱芯载体颜色、光源波长等因素对害虫诱捕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农林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鞘翅目昆虫是我国最常见的农林业有害生物,给农林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基于昆虫趋光性、趋色性和趋化性所研发的昆虫诱捕器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林虫害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中,成为了害虫综合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害虫诱捕装置的设计原理及各因子对诱捕效率的影响是有效实施虫害绿色生物防控的前提,本文陈述了国内外害虫诱捕器的应用进展及设计原理,进而探讨不同因子(如形状、颜色、材质、引诱剂和高度等)对鞘翅目害虫野外诱捕装置诱捕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装置诱捕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加快新型诱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多样化种植对稻田天敌功能团在不同作物生境间的移动(或称"跨境移动")的调控作用,于2008—2009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利用双向陷阱法、双向透明粘板法和双向马氏网法监测水稻单作系统(RR?)、增种玉米的水稻多作系统(RC)和增种大豆的水稻多作系统(RS)中天敌的跨境移动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RR?、RC和RS中,跨境移动的蜘蛛物种丰富度分别为9.00、6.25和8.00种,跨境移动的寄生者物种丰富度分别为57.25、42.75和48.00种。2008年和2009年,与RR?相比,RC和RS中跨境移动的天敌功能团物种丰富度均没有显著增加。2008年,RR?、RC和RS中,移入稻田的捕食性昆虫个体数量分别为6.75、9.33和2.67只,移入稻田的蜘蛛个体数量分别为43.58、13.54和18.54只。与RR?相比,除2009年的捕食性昆虫外,2008年和2009年,RC或RS中移入和移出稻田的天敌功能团个体数量无显著增加,表明玉米和大豆很可能不能为稻田天敌提供营养物质或适宜生境促进其个体数量的发展,而收获活动可能促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蜂从玉米田移动到水稻田,但这是否有利于控制害虫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是我国葡萄种植中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究诱虫灯和性诱剂对这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分析了诱虫灯和性诱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诱虫灯和性诱剂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诱捕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葡萄透翅蛾却不表现正趋光性,单独使用性诱剂时诱捕量最高。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葡萄园内害虫实际发生情况,选用适当的灯诱或性诱使用方法,以达到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实蝇粘虫板对天敌的诱杀作用,完善实蝇粘虫板在果园的使用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橘园、桃园、梨园悬挂实蝇粘虫板,调查其诱杀的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数量。结果表明,橘园、梨园和桃园共诱杀到15个种、4个科和9个类群,包括靶标害虫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昆虫种、科或类群数量有差异,其中梨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多,为13 653头,其次是桃园,橘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少。在橘园、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5.90%、23.45%和21.73%,最早出现时间均为6月;在橘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半年天敌诱杀量高峰期略滞后于橘小实蝇的诱杀量高峰期,在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与天敌诱杀量高峰期无明显相关性;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主要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桃园和梨园中诱杀的草蛉较多,橘园中诱杀的瓢虫和寄生蜂较多。应用实蝇粘虫板防控橘小实蝇时,梨园和桃园应从6月上旬开始悬挂,橘园应从8月上旬开始悬挂,先少量悬挂,根据诱杀橘小实蝇数量,再逐渐增加粘虫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