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矿物油农药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驱避作用,并研究喷洒矿物油农药1 h、1 d、4 d和7 d后对柑橘木虱成虫驱避作用的持效性;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矿物油农药对柑橘木虱成虫获取黄龙病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矿物油农药对柑橘木虱有明显的驱避作用,但是这种作用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喷洒矿物油农药1 h后,驱避作用最强,达70.49%,处理7 d后,仍然表现出驱避作用,驱避率达38.54%;矿物油农药明显抑制柑橘木虱获取黄龙病病菌,处理1 h后抑制率高达86.67%,处理7 d仍然具有抑制效果,抑制率为7.60%。本次室内研究表明矿物油农药对柑橘木虱的驱避作用显著,并且可能通过驱避作用抑制柑橘木虱获取黄龙病病菌。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蒸馏油是一种新型植物油,本文探讨了植物源蒸馏油在害虫控制中的应用潜力。以矿物油乳剂为参照,以柑橘木虱为试虫,分析比较植物油蒸馏油的触杀和拒避作用。植物油和矿物油对柑橘木虱的卵、若虫和成虫均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对若虫尤其低龄若虫的触杀作用最强,可达90%以上。两种油剂对雌虫产卵均有一定的拒避作用,拒避雌虫产卵维持约2 d。两种油剂对成虫寄主选择没有明显的拒避作用。总体上,植物源蒸馏油对柑橘木虱的触杀作用以及对成虫的拒避作用与矿物油相当。如果进一步改进该植物油的乳化效果,可替代矿物油乳剂应用于害虫防治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柑橘木虱无公害防治新方法,采用行为生测法,测定了45种植物精油对柑橘木虱成虫的行为反应,并从中筛选出柠檬桉、欧芹、艾纳香、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芫荽、尤加利、花梨木、松共9种对柑橘木虱具有显著驱避作用的植物精油进行不同浓度的驱避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2、10-3、10-4时,柠檬桉、欧芹、艾纳香、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芫荽、尤加利、松精油对柑橘木虱均具有显著驱避作用,且随着精油浓度的提高驱避作用增强;而花梨木精油仅在浓度为10-2对柑橘木虱具有显著驱避效果,但在浓度为10-4时却表现显著的引诱作用。此外,植物精油间的驱避率比较结果表明芫荽与欧芹精油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有望用于开发柑橘木虱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柠檬薄荷、薄荷、柠檬罗勒、藿香蓟、北京接骨草、陕西接骨草、菊苣、三叶草和黑麦草9种生草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草粗提物对柑橘木虱幼虫的驱避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以九里香和砂糖橘嫩梢为柑橘木虱幼虫寄主植物,9种生草均对柑橘木虱幼虫均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我们根据结果可知,薄荷、藿香蓟、柠檬薄荷对柑橘木虱幼虫的趋避效果较好。本试验研究结果将为橘园生草种植在防控柑橘木虱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最重要的媒介昆虫,对其进行严格防控是阻延黄龙病传播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采用室内药效测定方法,测定了12种常用农药对广东重要柑橘品种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Hongjiang)和广州园林植物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 )上的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并与实验室饲养的敏感种群进行比较,为合理选择农药、有效防治柑橘木虱提供依据。结果显示,77.5%敌敌畏乳油对3个种群防效一致,处理24 h后死亡率都达100%。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和20%甲氰菊酯乳油处理24 h后敏感种群死亡率也达100%,但2个野外种群死亡率略有下降。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30%噻虫嗪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45%毒死蜱乳油、12%高氯·毒死蜱乳油对敏感种群也有理想的防治效果,48 h或72 h死亡率达100%。但广州九里香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高氯·毒死蜱、噻虫嗪的敏感性显著下降,高效氯氟氰菊酯尤为严重,下降率达64-70%;湛江种群对啶虫脒、毒死蜱、高氯·毒死蜱、噻虫嗪的敏感性也显著下降,对高氯·毒死蜱敏感性下降最为显著,下降率达39%。97%矿物油乳剂处理24 h防效很低,但随时间推移不断提高,72 h达71-86%。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3个种群的效果都不理想。测定结果说明两个地区、两种寄主植物的柑橘木虱对多种农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建议各柑橘产区加强对本地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监测,充分考虑防治其他害虫对柑橘木虱抗性产生的影响,以保证农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传播的重要媒介,目前其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为评价添加助剂对4.5 %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橘木虱的增效作用,本文在室内测定了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渗透剂JFC-2 3种助剂对4.5 %联苯菊酯水乳剂表面张力、接触角、持留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结果表明,3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提高药液的持留量,对田间防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添加助剂后,4.5 %联苯菊酯水乳剂各浓度表面张力降低17.12 %~30.66 %,接触角降低9.22 %~21.63 %,药液持留量增加15.22 %~41.96 %,田间防效增加5.26 %~30.03 %。3种助剂通过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增加药液在柑橘叶片上的持留量,对4.5 %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橘木虱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别利用白车轴草、芹菜和薄荷在有机蓝莓果园进行生草栽培,研究不同生草对蓝莓果蝇成虫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白车轴草、芹菜和薄荷对蓝莓果蝇均有较强驱避效果,其中薄荷驱避效果最好,在蓝莓盛果期和盛果末期驱避效果显著,平均驱避效果为79.73%;其次为芹菜,在蓝莓盛果期和盛果末期驱避效果较强,平均驱避效果为74.74%;白车轴草在蓝莓初结果期和盛果末期驱避效果较好,平均驱避效果为66.41%。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及柑橘木虱起源地之一的潮汕地区,分别选择有针对虫媒的管理、无针对虫媒的管理和无管理3种防控水平的蕉柑果园。通过调查对比植株的感病率,不同虫态木虱的发生情况,黄龙病菌16SrDNA和前噬菌体的序列差异,以及柑橘木虱的种群类型。结果表明:(1)有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植株发病率最低,发病等级为轻度,各虫态木虱数量最低且不带菌;无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中植株发病率显著提高,发病等级为轻度或中度,木虱卵和若虫的数量最多,虫媒成虫带菌率和带菌量均较低;无管理果园中植株发病率和发病等级最高,木虱成虫数量最多,虫媒带菌率和带菌量均最高;(2)植株和柑橘木虱样品中均携带黄龙病菌亚洲种Type 2原噬菌体类型,柑橘木虱均属于单一种群。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毒力的测定方法,分别用点滴法和药膜法测定了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用点滴法测出的6种药剂的LC50和LC95高于用药膜法的测定结果,工效只有药膜法的50%,药膜法具有快速、所有药剂都可用的优点,适宜于抗性监测和在丙酮中溶解度低的化合物的毒力测定;点滴法所用药剂不含助剂,具有准确性好,适宜于新的化合物的毒力测定的优点,但具有工效低和在丙酮中溶解度低的原药不能用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以RGB值设置的16种颜色的色纸和17种波段的LED灯为供试材料,以白色色纸和日光灯为对照,利用自制试验器材测定柑橘木虱对不同颜色和不同波段光波的趋性,旨在筛选出对柑橘木虱引诱效果最好的颜色和光波,为柑橘木虱的种群监测和绿色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存在较大差异,对草绿色、黄绿色、浅黄色、黄色、金色和橙色的选择率超过50%,其中对黄色和金色的趋性强,选择率分别达到72.63%和69.96%。柑橘木虱对不同波段光波的趋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对365-455 nm和480-525 nm波段光波的选择率超过50%,其中对365-415 nm波段紫外光的趋性最强,选择率为72.48%-80.39%,其次为480-525 nm波段的绿光,选择率为63.83%-75.00%,再次为420-455 nm波段的蓝光,选择率为59.58%-60.18%。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化学农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试验药剂在药后5d对成虫的毒性达到最大值,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3000×,99%绿颖EW 250×及25%噻虫嗪WG 3000×对2种粉虱成虫的毒性最高,4.5%联苯菊酯EW 2000×及10%烯啶虫胺AS 3000×毒性略低;药后3d,7d,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的毒力最高的为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最低为99%绿颖EW,其余2种药剂毒力居中;5种化学药剂能够降低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实验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但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综合结果说明,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毒性较高的2种药剂。  相似文献   

12.
对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柑桔木虱的产卵前期和温度密切相关,在田间有新梢的情况下,产卵前期为3~16天,在平均气温为25.2℃时,产卵前期最短,为3~5天;在没有新梢时,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前期随新梢芽发时间而定,可以是20~61天不等,如一直没有新梢,柑桔木虱至死不产卵;柑桔木虱成虫将88.04%的卵产在腋芽和叶长短于2cm的叶片上;在产卵始盛期,85.8%的成虫在柑橘新梢嫩芽上活动,因而防治柑桔木虱的适期为柑桔木虱成虫产卵始盛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蒜素对鸡皮刺螨的驱避效果和持效时间,本试验使用滤纸片法进行体外试验,测定0.5、1.0、1.5、2.0、3.0和4.0 mg/mL大蒜素溶液对鸡皮刺螨的驱避效果,并绘制驱避活性曲线;使用0.5%、1.0%、3.0%大蒜素水乳剂和长效驱避剂作为处理组,OFF驱蚊液和1.0%驱蚊酯长效驱避剂作为对照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不同浓度和剂型的大蒜素进行比较,在14 d内每2 d测定1次驱避率,并绘制驱避率变化曲线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素溶液驱避50%鸡皮刺螨时的大蒜素使用浓度(RC50)和驱避100%鸡皮刺螨时的大蒜素使用浓度(RC100)分别为1.98和3.74 mg/mL。随着大蒜素浓度增加,其驱避率升高,持效时间变长;3.0%大蒜素水乳剂在0~4 d内驱避效果优于0.5%和1.0%的大蒜素水乳剂,1.0%和3.0%大蒜素长效驱避剂在0~8 d内驱避效果优于0.5%大蒜素长效驱避剂。大蒜素长效驱避剂在相同时间内的驱避效果优于同浓度大蒜素水乳剂。与市售驱避剂相比,1.0%和3.0%大蒜素长效驱避剂驱避效果更好,且3.0%大蒜素长...  相似文献   

14.
为挖掘亚洲柑橘木虱优良的生防真菌,笔者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标记为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定,并利用喷雾法检测该曲霉对柑橘木虱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曲霉符合科赫氏法则是柑橘木虱的病原真菌,且YS-1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橘木虱成虫体表5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为3.017×106个/mL。因此,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 YS-1是一种具有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5.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瑄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目前,其防治以化防为主。为了监测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选用9种柑橘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对江西赣州市信丰县的柑橘木虱田间种群进行药效测定,并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用九里香饲养的种群作为敏感对照。测定虫态为成虫。结果表明,对信丰种群,处理24h后敌敌畏效果最好,死亡率达95.5%;其次为毒死蜱,死亡率为84.7%。48h和72h后,除敌敌畏、毒死蜱外,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噻虫嗪的防效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另外,吡虫啉SL的防效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而甲维盐与清水对照相比一直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也很低。对敏感种群,24h后效果最好的也是敌敌畏和毒死蜱;48h后除了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以外,其余7种药剂的防效均达87%以上,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72h后,这7种药剂的防效均接近100%。两个种群相比,信丰种群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SL、吡虫啉SC、毒死蜱、噻虫嗪、啶虫脒处理24h后校正死亡率显著低于敏感种群,说明信丰种群对这些农药的敏感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8h和72h后,前4种处理的防效还显著低于敏感种群;另外,72h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处理的信丰种群防效也显著低于敏感种群。信丰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下降最为显著,与敏感种群相比死亡率降低了65%~77%,其次为吡虫啉,降低17%~75%,建议该地区暂时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近年来赣南柑桔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变化情况,2016-2020年,定点、定时监测了赣南10个县(区)20个正常管理果园的柑桔木虱成虫发生动态变化,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赣南8个县(市)正常管理果园和失管果园柑桔木虱成虫带菌率变化。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柑桔木虱成虫发生高峰集中在5月下旬-10月上旬,2016-2019年发生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20年发生量较前几年有所增加,平均虫量最高峰达93头/百梢;2020年正常管理果园和失管果园柑桔木虱带菌率均低于2018年,失管果园柑桔木虱带菌率明显高于正常管理果园;经相关回归分析,柑桔木虱带菌率与果园黄龙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柑橘木虱信息素复合诱捕器进行橘树树冠挂放不同高度及方位诱集柑橘木虱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挂放高度以橘树树冠顶部的为较好,比挂放在中部和基部的诱集虫量分别增25.2、42.8头/株,诱虫率分别增50.2、85.3%。挂放方位以东部、南部的诱虫量偏多,其东部平均每株34.4头、南部33.4头。并建立人工目测成虫与诱捕器诱集的成虫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27x-12.47;目测若虫和成虫的总虫量和诱捕器的成虫数量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11x 9.161。可替代目前采用人工田间目测柑橘木虱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卢胜进)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唯一的传播虫媒,在一年可发生6~11代,并且世代重叠明显,成虫寿命长,24~29℃时活动较盛;夏秋季修剪时,病树上成虫飞走率约31.8%~44.8%、一次性迁飞约0.5 km;每雌成虫产卵500~600粒,最高达1 437粒,人工防控柑桔木虱及柑桔黄龙病的困难相当大。为  相似文献   

19.
试验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甘棠村金秋砂糖橘种植园开展,通过利用三种常用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试验可知,22.4% 螺虫乙酯SC 、21%噻虫嗪EC、1.8%阿维菌素EC对柑橘木虱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8%阿维菌素EC1440倍的防效最优,其次是21%噻虫嗪EC 3360倍,但两者防效差异不显著。三种药剂的持效期均可达15天以上,可在柑橘木虱防治上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防治柑橘木虱是遏制柑橘黄龙病扩散的关键措施之一,应用有人直升机防治柑橘木虱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了赣南脐橙产区在嫩梢期应用有人直升机防治柑橘木虱的做法及成效。结果表明:有人直升机施药雾化性能较好,雾滴附着率高,雾滴分布较均匀,14个处理607个雾滴检测样本平均雾滴密度13.33 粒/cm2,雾滴密度符合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作业要求;各处理对柑橘木虱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天,防效都达90%以上。有人直升机具有作业效率高、突击能力强、不同地形地貌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施药作业,对失管果园、隔离带和杂草上的木虱也能同时防治,解决了一家一户防治时间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大面积减少虫口基数,是目前柑橘黄龙病发生区可以借鉴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提出了加快农药产品的研发和登记、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完善防治技术及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