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波  许华  陈超  张成  李文芬  沈洁莲  颜亨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29-21330,21332
[目的]明确冷藏(4℃)贮藏与冷冻(-20℃)贮藏条件下酸奶营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比分析酸奶贮藏在冷藏(4℃)与冷冻(-20℃)条件下感官指标、酸度、蛋白含量和乳酸菌含量的变化。[结果]第3天开始,冷冻贮藏条件下酸奶的感官指标显著好于冷藏贮藏条件下的;蛋白含量差别不显著;冷藏贮藏条件下,酸度和乳酸菌含量前期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贮藏后期逐渐降低,而冷冻贮藏条件下酸奶的酸度和乳酸菌含量基本不变化。[结论]冷藏贮藏条件下的酸奶营养成分随时间延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冷冻贮藏条件下的酸奶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全脂羊奶粉和乳清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乳清蛋白含量的羊奶酸奶在贮藏过程中滴定酸度、粘度、持水性、乳酸菌活菌数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随乳清蛋白含量的升高,滴定酸度、粘度、持水性和感官质量均降低;乳酸菌活菌数在乳清蛋白含量为0.60%时最高,贮藏14d时乳酸菌活菌数为7.2×108 cfu/ml。  相似文献   

3.
为对比探究以不同羊奶粉为原料制成的酸奶的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的差异,评价了绵羊及山羊酸奶的感官特性、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总固体含量、酸度、持水力、悬浮稳定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山羊酸奶的蛋白质含量(3.15%)和脂肪含量(3.92%)均高于绵羊酸奶(蛋白质含量3.02%和脂肪含量3.50%),贮藏稳定性显著优于绵羊酸奶(P < 0.05)。绵羊酸奶中的挥发性酯类(1.86%)和醛类(12.38%)含量高,含有4-甲基-2-己酮等独特的呈味物质,使其奶香味较浓,风味(16.8分)和口感(23.5分)的接受度显著高于山羊酸奶(14.7分,15.2分)(P < 0.05)。因此,山羊酸奶在营养与稳定性上具有优势,但同时绵羊酸奶在羊酸奶风味的研究上也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4.
设置添加菊粉与不同贮藏温度(4和-18℃)2种试验因素,探究其对益生菌慕斯的酸度、感官品质、活菌数及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益生菌慕斯的滴定酸度均呈上升趋势,感官品质和活菌数则呈下降趋势;用3.6%菊粉代替稀奶油可降低益生菌慕斯在贮藏期间的滴定酸度,提高其感官品质、活菌数和主要挥发性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精酸奶对摄食高脂饲料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 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随机为正常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黄精组,普通酸奶组,阿托伐他汀组,黄精酸奶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喂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并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分别在实验4周、8周后,眼眶釆血,检测血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 4周、8周后测试结果都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精酸奶可降低TC、TG、LDL-C,升高HDL-C(P<0.05或P<0.01),黄精酸奶组的降脂作用优于黄精组、普通酸奶组(P<0.05或P<0.01)。结论 黄精酸奶具有降脂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食用黄精或酸奶。  相似文献   

6.
选择产细菌素双歧杆菌L-SN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配伍共同发酵生产酸奶,通过测定4℃贮藏条件下酸奶的pH、可滴定酸度、活菌数、持水力和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产细菌素双歧杆菌对酸奶后酸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歧杆菌L-SN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酸奶的后酸化,以添加水平为(2~5)×106 cfu/mL为最佳,可在20 d贮藏期内维持酸度为100~110°T、pH 4.1~4.2、活菌数≥106 cfu/mL,并能显著提高酸奶的持水力和黏度,赋予酸奶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贮藏期间主要加工品质指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南部山区近几年马铃薯几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时期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干物质、淀粉含量在收获时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贮藏中期下降最多,贮藏末期有所回升。还原糖含量在收获时最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淀粉磷酸化酶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活性呈增加趋势,贮藏60~90d时,呈下降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贮藏至60d时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至贮藏末期又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以菏豆13号和辽豆11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大豆种子活力;随贮藏时期的延长,大豆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25℃贮藏各水分处理与4℃贮藏高水分(12%)处理影响大豆种子活力;-20℃贮藏时,水分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反应敏感度较低,中水(8%)和低水(4%)处理可以减缓大豆种子老化速率,较好地保持大豆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不同Nisin添加量对凝固型酸奶后酸化的抑制效果。将5、10、15、20、25、30mg·kg-1的Nisin添加到牛奶中,接入发酵剂后经发酵、后熟后制得成品,(4±1)℃贮藏,分别在0、4、8、12、16、20d测定其感官品质、酸度、乳酸菌菌数、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Nisin可抑制贮藏后期酸奶的后酸化,添加20~25 mg·kg-1 Nisin抑制效果明显,并使保质期达到16d,比空白组延长了8d,且酸度在整个贮藏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
饲料猪和泔水猪肉质及贮藏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验以同一来源的杜长大(DLY)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常规饲料和泔水饲养研究其肉质和贮藏特性差异.[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结果]饲料猪和泔水猪L*值、水分含量和肌苷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背膘厚、肌内脂肪、b*值和剪切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泔水猪肝脏、肾脏铜和铅含量较饲料猪高.泔水猪肉和饲料猪肉在2℃条件下贮藏,挥发性盐基氮(TVB -N)的含量和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呈增长趋势;pH值随贮藏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24h时pH值降到最低;酸度氧化力系数随贮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第3d时酸度氧化力系数达到最高值.[结论]饲料猪与泔水猪相比,泔水猪在肉色、嫩度、风味物质含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以富锌的青春双歧杆菌ys01、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1480和嗜酸乳杆菌ysh2混合菌体作为富锌酸奶发酵剂发酵制备富锌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富锌酸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其主要品质.富锌酸奶最佳发酵条件为:奶粉13%、蔗糖6%、葡萄糖酸锌39.1 mg/kg、变性淀粉1.3%,接种量4.2%、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6h.在该条件下,富锌酸奶感官总分为8.9,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和乳酸菌数等主要技术指标符合GB19302的相关规定,其有机锌含量为6.2mgkg.  相似文献   

12.
以鸡蛋和鲜牛奶(或奶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在确定培养温度的前提下,通过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蛋液替代度、蛋的稀释倍数、加糖量及接种量等对酸凝蛋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明胶)=0.8%(或0.2%瓜尔豆胶+0.1%果胶)、w(蛋液)=40%、m(蛋液)∶m(H2O)=1∶5、w(糖)=7%、w(菌种)=3%时,酸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3.
马齿苋酸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齿苋汁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为菌种,经发酵研制出一种集马齿苋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酸奶。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汁在原料乳杀菌前添加,添加量为6%,蔗糖为8%,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7h,4℃后熟16h,研制出的酸奶色泽均匀(呈天然淡黄色)、组织状态良好、略带马齿苋的清香、清新爽口、酸甜适中,并且各项质量卫生指标以及理化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酸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酸奶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酸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酸奶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4 h、接种量为3%、菌种比例1∶1∶2(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酸奶中胆...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酸奶制品-凝胶型酸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条件,并就发酵终点酸度和氯化钙添加量对产品凝胶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凝固型花生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生和牛奶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后制成花生酸奶。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条件是:花生乳40%,白砂糖7%,接种量4%,发酵温度42°C。制得的凝固型花生酸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7.
以鲜牛奶、苹果酱、苹果果肉为主要原料 ,以混合乳酸菌为发酵剂 ,以蔗糖为调味剂 ,采用 6种工艺流程 ,通过 L9(34 )正交试验确定出最适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 :鲜牛奶 (2 0 0 g)→加入蔗糖 (4 g)→过滤→杀菌 (95℃ ,5 min)→加入苹果酱 (70 g)→接入 3g/kg的发酵剂→ 45℃下恒温发酵 3h→后发酵 (0~ 5℃ ,2 4h)→成品。以此工艺制得的苹果果肉酸奶 ,不仅可以保持传统型酸奶的色泽、风味及组织状态 ,并具有苹果固有的营养、色泽与香味 ,其货架期 (0~ 5℃ )可达 7d。  相似文献   

18.
以鸡蛋和鲜牛奶(或奶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在确定培养温度的前提下,通过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蛋液替代度、蛋的稀释倍数、加糖量及接种量等对酸凝蛋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明胶)=0.8%(或0.2%瓜尔豆胶+0.1%果胶)、w(蛋液)=40%、m(蛋液)∶m(H2O)=1∶5、w(糖)=7%、w(菌种)=3%时,酸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凝固型混合果汁酸牛奶新品种,进行了果汁杀菌方式及果汁种类,配比与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果汁于80℃杀菌30min,牛奶以UHT法杀菌,冷却后混合菠萝民草莓酱的加入量分别占总配料量的2%,能获得色,香,味,形均优于普通酸牛奶和单一果汁酸牛奶的混合果汁酸牛奶。  相似文献   

20.
鸡蛋酸奶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禽蛋的应用范围,以鸡蛋稀释液为主要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混合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研制鸡蛋酸奶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琼脂0.1%、CMC 0.2%、明胶0.7%。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得出鸡蛋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蛋液代替度40%(v/v),蛋稀释倍数为5,复合增稠剂(0.1%琼脂+0.7%明胶+0.2%耐酸CMC)添加量0.3%,加糖量6%,接种量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