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开发适合于光萼荷属植物的SSR标记引物,本文研究了凤梨属、丽穗凤梨属、铁兰属、艳红凤梨属和帝王凤梨属中共计84对SSR标记引物在光萼荷属植物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84对SSR标记引物中有68对在光萼荷属植物中的通用性较好,通用性比例高达81.0%。其中,凤梨属、丽穗凤梨属、铁兰属、艳红凤梨属和帝王凤梨属的SSR标记在光萼荷属植物中的有效扩增比例分别为80.7%、72.7%、80.0%、100.0%和75.0%。另外,利用两对SSR引物对部分光萼荷属植物F1杂交后代进行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是可行的。本研究筛选出的通用性SSR标记为光萼荷属植物资源评价、杂种鉴定和今后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光萼荷属植物(Aechmea) SRAP-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光萼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光萼荷属植物SRAP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模板DNA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实验,并筛选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结果表明,光萼荷属植物的最佳SRAP反应体系为1.50 mmol/L Mg2+、400 μmol/L dNTPs、1.5 U Taq DNA聚合酶、15 μmol/L引物、30 ng模板DNA及1×PCR buffer。各因素对SRAP-PCR扩增反应结果影响的差异较大,依次为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dNTPs>引物>Mg2+。从56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1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RAP引物组合,多态性引物比率达90%以上。通过不同光萼荷属植物和不同引物组合对该反应体系进行验证,均获得了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扩增图谱,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光萼荷属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正>1粉菠萝名称学名:Aechmea fasciata.科、属名:凤梨科、光萼荷属商品名:美叶光萼荷、蜻蜓凤梨、美叶珊瑚凤梨市场俗称:粉菠萝、斑粉凤梨、银纹凤梨莳养年限每株一生只开花1次,但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开花。家庭种养,每年于花谢后及时剪去衰老的母株老叶和残败花序,保留好基部的蘖芽,辅以精心管理,可连续培育2~3年,形成优美丰满的冠型,在较长的时间内用于室内陈列观赏。  相似文献   

4.
凤梨简介“凤梨”实际上是对于凤梨科植物的统称。例如我们都很熟悉的种类有果子蔓属、丽穗凤梨属、铁兰属、光萼荷属、彩叶凤梨属以及巢凤梨属。不同的种类可以根据其叶缘、花序以及种子的不同类型再进行分类。凤梨类中最常见的果子蔓属具有绿色叶和颜色多样的星型花序。丽穗凤梨属的花序剑形(羽毛状),叶片为绿色或有斑纹。铁兰属凤梨通常呈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10种国产姜黄属(Curcuma)植物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运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从80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引物可以对姜黄属物种进行遗传分析,共扩增出198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4.73%。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69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98,平均为0.805。根据ISSR进行聚类分析可将69份材料分为三大类。结果表明川郁金可能是姜黄的栽培变种,同时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分析姜黄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析玉兰亚属(Subgenus Yulania)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掌握玉兰亚属更多分子身份信息,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14种玉兰亚属及其9个近缘种植物为材料,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对23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了玉兰亚属及其近缘种的指纹图谱。18对引物共检测到251个多态位点,多态性比率达100%。PIC含量变化范围为0.750 8~0.948 2,平均0.879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499 8,最小为0.043 0,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105 7~0.692 9,平均值0.213 5。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玉兰亚属、木兰亚属(Subgenus Magnolia)及含笑属(Michelia) 3个类群明显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76处供试玉兰亚属材料可分为4个组:紫玉兰组(section Tulipastrum)、玉兰组(sect.Yulania)、望春玉兰组(sect. Buergeria)、朱砂玉兰组(sect. Soulangeana)。建议将新种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归并到玉兰组,不建议将含笑属与玉兰亚属合并。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与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亲缘关系较近,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与望春玉兰组亲缘关系较近,源自美洲的渐叶木兰品种‘黄鸟’玉兰(Magnolia acuminata'Yellow Bird')与中国的各种玉兰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分析了玉兰亚属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获得了指纹图谱,可为玉兰亚属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旨在了解秀丽白虾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及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在虾类物种鉴定及系统分类中的作用,采用PCR特异扩增测序的方法,对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的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长臂虾亚科虾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54尾秀丽白虾16S r RNA基因共发现5种单倍型和8个变异位点。13种长臂虾间的遗传距离在0~0.2614之间,7个属间的遗传距离为0.1344~0.2769。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除洁白长臂虾外,同属的不同种先聚成一支,其中东方白虾和脊尾白虾亲缘关系最近。长臂虾属和小长臂虾属亲缘关系很近,长臂虾属为多起源;推测洁白长臂虾与宽额拟瘦虾之间的分化时间距今约22.34百万年。本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不能单独对长臂虾亚科虾类进行物种鉴定,但进行系统分类和亲缘关系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冰草属植物ISSR遗传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和吉林6省区,经引种栽培筛选出的5种12个冰草属植物居群,进行DNA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分析和评价。构建了国内冰草属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检测出8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3条,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94.32%,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多态性丰富。不同物种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不同,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最大,其次为冰草,光穗冰草最小。种间遗传分化占冰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的56.35%,冰草物种地区间遗传多样性高于地区内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结果显示,同种不同材料基本能够聚在一起,但有交叉现象,部分材料表现出地域性;生态环境相似的物种遗传距离较近,聚类在一起。种间亲缘关系能够推测冰草属5个种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异木棉属种质资源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木棉属(Ceiba)属的物种大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被广泛引种栽培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在华南地区广泛栽培的“美丽异木棉”是不是真正的美丽异木棉(C. speciosa),当初引进了一个物种还是多个物种都还存在疑问。本研究利用nrITS测序和ISSR分子标记两种方法来对广州市“美丽异木棉”17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基于nrITS序列分析表明,所分析的172个“美丽异木棉”样品中至少包括异木棉属三个物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杂种,这三个物种分别是美丽异木棉(C. speciosa),C. insignis和C. crispiflora。通过比较基于nrITS序列鉴定的物种与对应个体的形态性状,干型、茎干上刺的有无、花瓣条纹多少、雄蕊筒附属物颜色和花期共五个性状与基于nrITS序列鉴定的物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花瓣形状、叶片边缘有无锯齿、花的大小和花瓣先端颜色与基于nrITS序列鉴定的物种无明显的相关性。ISSR分析表明,这些样品可以分为六个分支,同样这五个形态性状与基于ISSR的聚类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从分子角度揭示了华南地区栽培的“美丽异木棉”实际上包括异木棉属三个物种以及大量的物种间杂种。因此将所有栽培的个体直接称为美丽异木棉是不正确的,而应该结合其形态性状和分子数据来鉴定。“美丽异木棉”的遗传背景及这些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解决为进一步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和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测定分析了叶甲科(Chrysomelidae)15种昆虫mtDNA_Cyt b基因部分序列,结果显示,在获得的390 bp序列中,198个核苷酸位点为多态性位点(约占50.8%),序列间碱基差异平均值为18.9%,A T含量为72.7%,碱基转换呈现明显的TC偏向性,颠换主要以TA为主,转换/颠换(R)值为0.8。依据分子数据建立了该15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跳甲亚科(Alticinae)和叶甲亚科(Chrysomelinae)的亲缘关系较近,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与前两者的关系较远。萤叶甲亚科中瓢萤叶甲为最早分化的类群,长跗萤叶甲属(Monolepta)、凹翅萤叶甲属(Paleosepharia)、长刺萤叶甲属(Atrachya)能形成姊妹群。克萤叶甲属(Cneorane)和守瓜属(Aulacophora)的亲缘关系较近。基于蛋白质序列构建的系统树的置信值高于核苷酸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  相似文献   

11.
Microsatellites o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markers are very informative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genetics and breeding. Information obtained with these markers has contribut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volution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sugarcane genome. With the objective of identifying a large set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designated as Unigene derived Sugarcane Microsatellite (UGSM) and Sugarcane Enriched Genomic Microsatellite (SEGMS), 351 UGSM and 36 SEGMS were tested to find out informative SSRs marker for sugar content. These markers were screened and validated for their use in genetic diversity, cross transferability and comparative linkage potential in high and low sugar bulk of two segregating progenies and twenty each, cultivated high and low sugar cultivars. 158 (40.83%) of th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144-UGSM: 14-SEGM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robust and polymorphic. Cross amplification was estimated among nineteen accessions of six sugarcane cultivars, one inter specific hybrids, five related species, four related genera, and three divergent genera by using 27 UGSM primers. Analysis of 388 alleles, amplified by these markers, indicated the high number of observed allele ranged from 2 to 26, with an average of 14.37 alleles detected per locus. High level of polymorphism detected by these markers among sugarcane species, genera and cultivars was 96.3%, while cross-transferability rate was 98.0% within Saccharum complex and 88.27% to cereals. Wide range of genetic diversity (0.33–0.79 with an average of 0.56) assayed with UGSM markers suggested their importance in various genotypic applications in sugarcane.  相似文献   

12.
花叶藓科(Calymperaceae)科内各属分类位置及亲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花叶藓科8属24种植物的3个叶绿体基因(trnL-F, rbcL, rps4)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同时随机选取曲尾藓目(Dicranales)、丛藓目(Pottiales)以及白发藓科(Leucobryaceae)内各2个种为外群;综合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以及邻接法(Neighbour joining)构建系统发育树,旨在为花叶藓科属间关系提供依据。通过基于三种叶绿体基因并采用两种建树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拟外网藓属(Exostratum)、白睫藓属(Leucophanes)及八齿藓属(Octoblepharum)与其他花叶藓科各属聚为一个大支,并且整体靠近丛藓目的种。本研究结果支持拟外网藓属、白睫藓属和八齿藓属隶属于花叶藓科,同时花叶藓科与丛藓目植物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结果为花叶藓科植物的分类地位提供数据支撑,为藓类植物系统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rDNA-ITS序列探讨甘蔗近缘属种的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龙  苏火生  马丽  陆鑫  应雄美  蔡青  范源洪 《作物学报》2010,36(11):1853-1863
以狼尾草属(PennisetumRich.)的象草(P.purpureum)为外群体,依据rDNA-ITS序列探讨了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与甘蔗植物分类关系较近的8属37种120份材料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ITS1序列长度为200~208bp,变异位点91个,简约信息位点70个,GC含量为60.4%~69.1%;ITS2序列长度为215~220bp,变异位点93个,简约信息位点68个,GC含量为66.1%~73.4%;5.8sDNA序列长度为164bp,变异位点18个,简约信息位点9个,GC含量为54.1%~58.0%;根据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占总位点的比例可以看出,ITS序列比5.8sDNA序列变异程度高,其中ITS1序列又较ITS2序列变异丰富。属种间遗传距离表明芒属(Miscanthus)和荻属(Triarrhena)与甘蔗属(Saccharum)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蔗茅属(Erianthus)和河八王属(Narenga);而莠竹属(Microstegium)、大油芒属(Spodiopogon)、白茅属(Imperata)与甘蔗属亲缘关系较远。根据甘蔗近缘属种的NJ和MP系统发育关系,支持将斑茅(E.arundinaceus)归入蔗茅属,荻属归入芒属的观点;河八王属的河八王(N.porphyrocoma)与滇蔗茅(E.rockii)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属的金猫尾(N.fallax)亲缘关系较远;蔗茅属和芒属属种系统进化关系较其他属种复杂;有4份材料被发现鉴定有误,不应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标记研究鹅观草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了解鹅观草属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拓宽牧草育种的遗传基础,科学指导鹅观草属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利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标记对鹅观草属20个种,6个变种,共60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被测材料间ISSR标记的多态性较高,在20个引物中,有16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且重复性好的DNA片段,共产生125条DNA片段,其中10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3.20%;每个引物可扩增出6~10条DNA片段,平均7.81条,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188~0.879,平均值为0.375;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41的水平上,60份材料可以聚为5类,属于同种、同组、同系的不同材料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其他种的材料聚在一起,此外,材料的聚类还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辣椒属栽培种主要表型性状的评价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辣椒表型性状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辣椒属5个栽培种96份材料的14个表型性状进行了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4个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在14.0%(叶形指数)~135.0%(单果重)之间;果实性状与株型性状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因此,在辣椒遗传改良中,应根据育种目标对表型性状进行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应用ISSR与SRAP两种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96份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不同栽培类型种质的遗传演化关系。表明烟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间的遗传相似性(GS)在0.28~0.58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3。普通栽培种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在0.61~0.99之间,栽培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为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当相似系数在0.67作切割线时,基于2种标记的96份烟草种质资源的聚类结果为,(1)普通烟草栽培品种材料91份聚在同一大类,而黄花烟、黏烟草、浅波烟草、哥西氏烟草、香甜烟草5个种也分别为单独的个类,同普通烟草栽培种类群完全区别开来;(2)从进化上看,烤烟和晒晾烟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香料烟和黄花烟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普通烟草栽培种中国内外来源的烟草品种亲缘关系极其相近,遗传分化现象甚微;(3)2种分子标记虽然原理不同,但分析结果趋势相近(r=0.68,P=1.000)。  相似文献   

17.
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异关系,56对SSR引物被用于研究广泛地理分布的55份普通野生稻(其中32份O. rufipogon和23份O. nivara)和25份亚洲栽培稻(14份indica和11份japonica)样本。298个多态性位点被检出,占总扩增等位点的98.68%。野生稻多态性位点的百分比(平均达91%)及Nei’s遗传多样性值(h)明显高于亚洲栽培稻,表明普通野生稻比亚洲栽培稻具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野生稻的两个类群(O. rufipogon和O. nivara)关系密切,但在遗传上存在明显的分化,支持其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观点。许多普通野生稻中籼粳分化尽管不很明显,然而亚洲栽培稻的籼粳亚种分化是明显的。亚洲栽培稻与多年生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关系更为密切,符合异源起源的遗传分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评价广东省肇庆地区地方柑橘品种与其它部分柑橘属和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其分类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从34对柑橘SSR引物中筛选到13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对8份肇庆地方柑橘品种和22份柑橘属、枳属、酒饼簕属植物材料进行PCR扩增,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用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检测结果。13对引物共扩增出83条谱带,多态检出率为100%,通过聚类分析能够有效的区分柑橘属、枳属和酒饼簕属,以及柑橘属内的种、品种甚至品系。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够用于肇庆柑橘种质资源分类地位研究,并且供试的肇庆地方柑橘品种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双鸭山市岭东区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及其植物区系组成与相邻地区的亲缘关系,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结合植物地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岭东区共有药用维管植物71科199属272种,以被子植物占优势;在科属组成上以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构成该区植物主体;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药用部位主要以全草入药;重点调查品种共36种,总蕴藏量为1808736.85 kg。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丰富,以温带性质成分为主,多种成分共存;岭东区的R/T值最低,温带成分最高,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岭东区与鹤岗的亲缘关系最近。岭东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生活型、药用部位与科属的地理成分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其植物区系的亲缘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