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故乡的荷塘     
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总恍惚觉得朱先生这篇传世的美文,写的并不尽是江南水乡那种充满着水墨意趣的旖旎风景。有许多充满诗意的词藻,倒像是专为我故乡的那一方方荷塘所铺陈的。那月色,那荷塘,那蛙声,于我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铭心刻骨,像早就纠葛在心...  相似文献   

2.
小白杨     
离开故乡,一走竟是七个年头。七年,在我从初中到大学的求学生涯中,是那么短促,所谓:人在冰上走,不知水东流,逝者如斯夫。故乡的生活,在我记忆的画屏上似乎没留下浓墨重彩,要说最难忘的算是小河边那颗亭亭的小白杨。半年前我回到故乡。在父亲的倡议下,全家总动员伐木建房。伐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咔嚓咔嚓”的砍伐声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把我带入到少年遥远的世界。乡村的早晨,空气新鲜,大阳尚未升起的曙色里,薄薄的雾浮起在浓绿的叶子和花上,圆圆的露珠像少女沁出的汗珠,晶滢、透亮。这时候,总有一个少年,奔跑在河边的小路上,刚劲的步伐.伴着河水哗哗的节律,撞碎了枝杈间贫睡的小鸟的梦境。几乎每天,他总是这样,在那棵稚嫩的白杨下,吟诵李白浪漫的诗句,  相似文献   

3.
故乡,总是幽灵般涌向我记忆的窗口,潜入我甜美的梦境。故乡的牛羊,故乡的草木,故乡的山水都是那样真真切切、清清晰晰。甚至那草叶上的露珠怎样闪烁我都记忆犹新。呵,故乡是难忘的,最难忘的要数那株田头的老柳树。它是我儿时的乐园,折柳枝、掏鹊蛋、乘荫凉,它伴我度过童话般的童年。每当我思念故乡或在人生旅途上遇到坎坷和不平,我总要想起老柳树,想起老柳树那根、那皮、那头顶浓浓的绿荫。  相似文献   

4.
回旬邑     
东霞 《陕西林业》2007,(1):46-4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提起“故乡”这两个字,没有人不魂牵梦萦,心波荡漾的。旬邑是我的故乡,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那里塬高、风大、水土硬,紫外线强,可在我的心里,她永远都是一个最美丽最令人牵肠挂肚,难以忘怀的地方。我每年都要回旬邑看望父母几次,每次回去时都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回来时,也常常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5.
故乡的山泉     
我曾多少次地回忆起故乡,然而最值得我追忆的还是故乡的山泉.晶莹的泉水从岩壁折缝中悠悠淌出,脚下随之形成了圆圆的一泓池面.山泉旁的鲜花姹紫嫣红,草木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啊!家乡纯洁、高尚的山泉,你日夜不  相似文献   

6.
吴斌 《绿色科技》2022,(1):125-12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乡村的振兴,也是平衡好城乡关系的一种方式.乡村振兴不仅可提高村庄内部人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对城市输出本土有优势的价值内容,故乡村振兴是统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以者湾村灾后重建景观规划为例,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了者湾村的特色文化要...  相似文献   

7.
心上的树     
正每个人心上都有一棵树。我的故乡在豫西南乡村宛东杜岗。少年时候,我在村边自家的菜地头,插下了一排杨树枝条作为栅栏篱笆。后来,这些杨树枝条竟然成活了,生根发芽长成了小树。再后来,我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这些小树也迎风雨汲日月光华,不停地生长。其中,有两株长成了大树,昂然挺立,成了村庄的地理坐标,  相似文献   

8.
黑松林遐想     
冬去春来,我又回到了故乡。我的故乡是个普普通通的偏僻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坝,一条曲曲弯弯的乡村公路直通县城,平凡得很容易让人忘记。然而,在这座环绕村庄的青山上,曾经有我的希望,我的追求和我的欢欣。记得,孩提时,常常挽着柳条筐和伙伴们来到村后的松林里。这片松林,是清一色的红松;高高大大的树干几乎紧紧地挤在一起,庞大浓密的林冠遮天敝日,我们就在这光线暗淡的松  相似文献   

9.
故乡行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禽畜都不忘其出牛之地,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我对故乡的思念,随着年岁与日俱增。尤其是多年来,身居闹市被人数的人拥挤行,被高楼人厦水泥壁垒围困着,被车水马龙驱逐着,生活单调得机械化了,我是多么渴望回到故乡,跑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发泄我心中的郁抑啊!于是在落英缤纷时节,我踏上了归程。农民驾驶的三轮摩托改装的小客车,像大蓬车一样,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上摇摇晃晃地行驶着,禾苗、山野、农舍渐渐向后隐去。傍晚时分,我回到了株洲市郊区生我养我的小山村。老父倚I-…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苦楝树,一年四季都像老牛一样静默着,浑身长满思想的羽片.它时时敞开宽阔的胸襟,挽留到处流浪的风,挽留一颗颗守望乡村或远离乡村的孤独而忧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故乡科尔沁     
我的故乡在科尔沁沙地南缘,尽管每年风沙弥漫,流沙无情地在吞噬着肥美的草地、农田和水域,而记忆中的故乡,永远都是那么的美好 20年来,我虽然没有回过故乡,但是,我每时每刻都在惦念着故乡故乡的每一个变化,都在牵动着我的心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故乡,便久久不能入睡,是思念?是忧虑?还是希冀呢?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初期,作为学生的我,偶然机会在西北林学院图书馆阅览,被刚刚复刊的<陕西林业>所吸引,最原始,也是最朴素的感情是对<陕西林业>上所刊登的发生在故乡绿色家园里的每个故事的眷恋.  相似文献   

13.
秋天的水荡     
在弥漫着轻愁的秋日里,我总想起故乡的水荡. 于是,在一个假日,我和妻儿回到故乡,亲近我魂牵梦萦的水荡.我撑着船,妻子坐在船头,一脸的烂漫,像春天的梨花.小木船柳叶似的,悠悠地在澛汀河里荡漾.两岸有金灿灿的稻田,以及各种披红戴绿的菜蔬.吸一口清新湿润的空气,心中满是水草的清爽和馨香.  相似文献   

14.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也是美食的季节.在我有关春天异彩纷呈的美食记忆里,香椿芽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在乡村,最好吃的,风味最独特的春菜莫过于香椿芽了. 香椿树在乡村是最常见的树木,几场春雨过后,老家的房前屋后,粗壮高大的香椿树紫色的枝干上,探出紫色的芽苞,羞羞答答的像暗自怀春的少女;又宛若婴孩刚睡醒的样子,似绽未绽,半开未开,惹人爱恋,给人一种含蓄内敛的美.一小撮红顶在枝头,像一朵花儿在凌寒的春风中摇曳.初长出的香椿最好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但母亲是不舍得吃的,一定要等它多长一些才可以食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生的经历中,最美好、最值得留恋和回味的莫过于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记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那时生活清贫艰苦,但家乡留给我的影响是美好而快乐的,尤其是家乡的田野,永远成为定格在我心中的一幅壮丽的画卷……我的家乡在黄陵县西边的一个旱塬  相似文献   

16.
游子最难割舍的是故乡的情怀。在兴安岭下小城扎兰屯市工作的我,也总是念念不忘在家乡赤峰市敖汉旗栽下的那棵新疆杨。让我念念不忘的那棵新疆杨,栽植于我的母校。我的小学是在古鲁板蒿中心校读的。忘记了是哪一年,学校新盖了一排排整齐的教室,记得我始终在东二栋最西...  相似文献   

17.
感恩沙枣林     
柯英 《甘肃林业》2005,(1):42-43
我的故乡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那里生长着一种最有耐力的树木——沙枣树。这种树在西北太平常,又长的不秀气,成不了大材,我一直没有太多的注意它。今年春天回故乡,竞不见了那一片屏障样环绕村子的沙枣林时,蓦然对沙枣树生出无限思念。  相似文献   

18.
蛙鼓铿锵     
正"轻轻的/一种母语分娩的乡音/从绿草的纹路里渗出/与月光下的花朵同沐清辉/纯净/有如泰戈尔的《飞鸟集》……"每每吟诵朋友的这首《蛙鼓铿锵》诗,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亲切而熟悉的画面:春夏两季,傍晚时分,漆黑的郊野蛙声四起,排山倒海,汹涌而来!田间沟渠,水塘河岸,数不清的歌手,摇其长舌,鼓其白腹,在乡村偌大的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引吭高歌!柳丝拂摇,水荡涟漪,铜质蛙鸣,响彻周天!也  相似文献   

19.
烟火年味浓     
正母亲打来电话,说要等我回家才杀年猪。我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挂历,已经进入腊月。久居城市,对时令节气越发无感。腊月悄无声息地溜进城市,在车水马龙中来往匆匆,我却丝毫没有察觉。但是在乡村,腊月就像一位贵妇,款步行走着。此时,乡亲们早早放下农活,在家中恭候。我这个离乡多年的游子,对故乡的草木农舍、俚语习俗,只剩下儿时的零星记忆。  相似文献   

20.
乡间鸟儿     
故乡山多树多,鸟自然也就多.老屋窗外一年四季都是唧唧喳喳的.春天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秋天是“长空雁过声啾啾”,冬天是“草枯鹰眼疾”;入夜有“明月别枝惊鹊”,雨天有“微雨燕双飞”.虽然我看到过很多鸟,但至今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老人们大多是根据它们的叫声来命名所见到的鸟.后来翻阅资料才渐渐知道,飞翔在故乡上空的鸟儿最常见的有雨燕、麻雀、喜鹊、杜鹃、岩鸽、柳莺、红嘴山鸦、鹧鸪,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