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继亮 《南方农业》2010,4(2):79-79
自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五省持续干旱,导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旱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为充分掌握干旱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影响,寻求抗旱救灾的科技对策,经农业部科技司授权,以中国农业大学为首席单位的公益性行业(花卉)科研专项执行专家组于2010年4月2—4日赴云南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影响云南水稻产量的灾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灾害性气候对云南水稻产量的影响,指出初夏干旱和8月低温是云南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初夏干旱影响水稻的移栽期和栽播面积。8月份温是造成云南水稻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云南干旱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15个代表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使用相对湿润度(M)指数和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云南干旱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雨季M指数主要反映降水对干旱的影响,干季M指数对气温、日照等共同引发的蒸散量变化有相应的响应.云南气候干湿年际波动大、年代际变化明显;雨季M指数主要表现为10~ 16a、6~8a和2~4a的周期性变化,干季M指数的变化周期以8a和4~6a为主;雨季M指数的地区性差别比干季大.云南的严重干旱均为上年雨季(或其末期)M指数偏小、随后的干季M指数典型偏低和当年雨季开始偏晚相叠加的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云南雨季有气候变干的趋势,干季大多区域呈干旱略加强趋势.近年云南多数区域M指数的主要变化周期相继进入谷值期,并与降水偏少同步出现,导致严重干旱发生频率加大.研究结果对云南干旱预测、评估及其风险管理和应用决策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会东县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干旱灾害,主要为春旱、夏旱和冬旱,2009-2014年,会东县连续6 a遭受干旱影响,干旱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基于此,针对此次连续6a的干旱灾害进行分析探讨,并从地形、异常气候、毁林开荒、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分析了干旱发生原因,提出干旱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壤含水率的骤发干旱和缓慢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骤发干旱是近年来全球不同地区频繁发生的极端事件,与缓慢干旱相比,其爆发异常迅速,严重威胁粮食农业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为探究骤发与缓慢干旱的时空特征,该研究基于再分析产品土壤含水率数据,提取中国1979-2018年干旱事件及旱情开始阶段历时,分析骤发干旱与缓慢干旱在发生频次、影响范围上的差异,并以典型干旱事件为例,探讨二...  相似文献   

7.
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同时是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台兰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问题,构建评价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个层次38个评估因子组成;通过分级量化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评判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水资源因素对台兰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影响最大,生态环境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次之,影响最小的是自然因素。水资源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状况。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证明层次分析方法在评价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的演变与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陇堂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162-164,282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是我国北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之一。在综述宁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分析了生态环境退化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宁夏中部地区,必须在人类的干预和引导下,使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并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七项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减少传统森林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降低理赔成本,提高理赔效率,本研究基于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情况设计干旱气象指数保险,依据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测算干旱指数,采用HP滤波法计算核桃减产率,构建回归模型确定干旱指数与减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科学厘定纯费率以及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云南不同州(市)核桃干旱指数保险的纯费率在1.26%~34.39%,聚类分析发现,各州(市)风险损失概率差异显著,曲靖、普洱等区域处于轻度生态脆弱区,干旱灾害较少,而昭通、红河等区域处于强度生态脆弱地区,干旱灾害较多。可依据纯费率的风险区划聚类分析,不同州(市)设置不同的保费补贴比例,从而健全保费补贴政策制度。根据云南核桃种植分布以及区域干旱情况,滇北地区纯费率较高的昭通市彝良县,滇西地区生态脆弱的保山市昌宁县,滇东地区“中国核桃之乡”楚雄州大姚县以及大理州漾濞县可先行试点,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对保险产品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环塔里木盆地绿洲生态防护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为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和植被退化。提出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防护体系,是改善南疆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人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东部的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直至阳春3月,干旱还在持续,其中云南尤其严重,遭遇了60年来特大旱灾。近日,记者对当地粮食生产及粮食市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 ,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达到某一目标要求的生态用水量如何计算或合理确定 ,对流域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都有重要意义。先从生态系统的一般意义上来介绍生态用水的概念 ,进而介绍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并针对“退耕还林”和“植被生态改善与恢复”情况下的生态用水计算问题进行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13.
云贵高原区干旱遥感监测中各干旱指数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文  黄瑾  崔巍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9):131-139
为从年和月尺度上监测云贵地区2000—2014年的干湿变化情况以及蒸散发在干旱中的作用,该文利用MODIS MOD16遥感观测和GLDAS数据模拟逐月实际蒸散发(ETa)与潜在蒸散发(ETp)数据,结合气象站观测降水数据计算3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侦测干旱指数RDIst及蒸散发胁迫指数ESI),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云贵地区近15 a的干湿变化特征,并以2009—2010年西南干旱为例来分析干旱期间蒸散发的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云南中部存在明显的干旱化现象;2)云贵地区2009—2010年干旱期间,ETa和ETp在干旱发展前期的作用较小,但在干旱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对干旱有加剧作用,其中ETa比ETp对干旱的影响时间更长;3)干旱指数SPI和RDIst受控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反映云贵地区2009—2010年严重干旱的准确发生时间为2009-09—2010-02,而基于ETa和ETp的干旱指数ESI则显示云贵地区干旱发生在2009-11—2010-06,更符合实际干旱演变情况,说明同时考虑ETa和ETp的干旱指数比考虑单一蒸散发因素的干旱指数在监测干旱方面更有效。该研究为提高气象干旱监测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干旱缺水问题,北京各山区县从1997年至2003年实施了水利富民工程,包括“五小”水利、井站塘坝截流、雨洪利用、田间节水配套、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络化和人畜饮水改造等8项子工程。通过6年的实施,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南疆农业灌溉对生态与环境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疆是一个极端干旱的内陆荒漠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分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甚为重要,即要建设灌区绿洲生态系统,又要考虑保护下游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环境。这是保护灌区生态环境的根本要求。根据实地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南疆农业灌溉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季节性干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地区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4个省(市)共97个代表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西南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尺度干旱频率呈西部高,东部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位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云南西北部和中北部的山地、高原及河谷地带,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年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不同季节干旱频率差异大:冬旱发生频率最高,春旱次之,秋旱较低,夏旱最低;干旱强度方面,冬旱强度最大,春旱次之,秋旱较小,夏旱最小;总体而言,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地方干旱强度也大。从年际变化看,西南地区总体上略有变湿的趋势,年干旱强度明显减弱,其中春旱、秋旱有减轻趋势,夏旱和冬旱有所增强;但近10a,年干旱强度增大明显,夏旱、秋旱、冬旱也明显上升,这与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频繁发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1干旱与作物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与洪旱灾害进行着斗争。干旱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对农作物生长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8.
绿洲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绿洲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绿洲干旱缺水、人地关系失调、绿洲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致使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土壤盐渍化、绿洲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直接危及绿洲的生存。为此,提出了加强绿洲建设,保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特色农业产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超载、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侵蚀环境构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在总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宜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从地域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及特色农产品、牧草、优质干果等农业产业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铜仁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铜仁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了铜仁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危害,其危害主要是:生态环境恶化、洪涝、干旱及重力侵蚀等灾害加剧;提出了铜仁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近、中、远期目标及措施;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提高法制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