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血液型脓病又称细胞核型多角体病、体腔型脓病,是一种病毒性蚕病。近年来施甸县家蚕血液型脓病逐年增多,已成为该县家蚕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在各个蚕期均有发生,随着养蚕批次的增加发生  相似文献   

2.
家蚕血液型脓病主要是家蚕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属于亚急性传染性蚕病,又常常被称为细胞核型多角体病、脓病等,好发于3龄后,特别是在5龄中后期至熟蚕期前后,一旦发病,会导致家蚕数量和质量下降,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常见、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中以核型多角体病最为多见.核型多角体病病毒寄生在血细胞和体腔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中,并在其中形成多角体,又称血液型脓病或脓病.以前血液型脓病多数为零星发病,危害不重,但近年来趋于多发,甚至达到地区性流行,造成部分蚕户颗粒无收.笔者通过对云南省蒙自、陆良、大姚3个县原蚕区的调查分析,总结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家蚕脓病主要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是养蚕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3种类型。1.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症状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如饲养处理不当,都容易发生血液型脓病。根据病毒寄生在家蚕的部位不同,血液型脓病传染途径分为病毒经口食入和从蚕体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5.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污染桑叶被蚕食下或由体表创伤进入体内而引发的一种亚急性传染病.家蚕血液型脓病在各龄蚕均有发生,一般小蚕感染病毒后3~4 d、大蚕感染病毒后4~6 d发病死亡,感染严重的当龄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夏秋季易受高温冲击,干热天气引起桑叶品质下降,造成家蚕体质下降,导致蚕病大面积发生.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发的血液型脓病是目前蚕桑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主要蚕病之一,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和蚕农的经济收益,生产上迫切需要培育适应河南气象条件的家蚕抗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血液型脓病是危害蚕桑生产较为常见又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又称核型多角体病,农民常称之为脓病或脓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是细胞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为减少血液型脓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1,(7)
1.病症诊断家蚕病毒病根据病原及病症表现可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三种。其中血液型脓病的症状较易识别,病蚕的体躯或节间膜处明显肿胀,体色乳白,常爬伏在蚕匾边缘,体皮易破常流出乳白色混浊血液。中肠型脓病发病后群体发育不齐,病蚕个体小,胸部呈  相似文献   

9.
<正>1、病毒病由病毒引起的蚕病,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浓核病等。1)核型多角体病核型多角体病,又称血液型脓病。病原为桑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科。春蚕期较多发生,经  相似文献   

10.
<正>华康1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为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俗称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品种,2011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及脓病易发蚕区饲养。华康1号优质、强健,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具有高度抵抗性(比常规品种抗病力高4个数量级),在脓病频发的蚕区和季节也能达到高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