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莲都区雅溪镇农村传统作物,农民历来有种植花生的习惯,最多年份种植面积曾达3000多亩,曾经是我镇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加上市场供应过剩等,花生的种植效益减少,种植面积萎缩,严重影响该镇农村的经济增长。对此,双溪农业技术服务站技术人员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等实际情况,开展了适时提早播种、科学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等一系列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使种植面积增加,效益提高。2005年全镇花生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产值达211.5万元。2006年种植面积增加到2500多亩,产值达352.5万元。现将花生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安市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确定以优质柑桔、优质蔬菜、设施农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促农增收长效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预计总产22万t,产值可达6.0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3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3.5万亩,总产量可达227万t,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5元;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6300亩,工厂化育苗3000亩。  相似文献   

3.
粮食作物在锡山区仍是种植面积最多的作物,2003年达33675万亩,其中夏粮为14.115万亩,小麦则为1058万亩,粮食生产由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效益高低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夏熟生产的作用,以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甘蓝——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山区是杭州市重要产粮区之一,近几年的种植业结构形态变化及发展效益农业过程中,我们积极推广甘蓝一晚稻粮经高产高效种植模式,2006年推广种植面积0.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传统产业.宣威市确立了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蔬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加于培植。一是三季种薯,周年上市。宣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出烤烟地套种秋薯,玉米地套薯,水田.季节性水淹地、水浇地冬季种薯的栽培模式,推行三季“串抱”种植.实现周年有鲜薯上市,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70万亩扩展到2005年的85万亩、2006年的100万亩,产量从2004年76万t提高到2005年的88万t、2006年的100万t;二是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大赖氨酸含量达36%的宣黄单系列优质专用饲用玉米和薯块大、薯型好、市场热销的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的推广.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50万亩到2005年的68万亩、2006年的80万亩.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35万亩到2005年的40万亩、2006年的60万亩;三是扩大订单.实现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6.
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小麦生产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三位。但近年来,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使小麦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小麦的种植面积,已从2004年的2.8万hm^2(42万亩)锐减至2005年的2.5万hm^2(37万亩)。针对小麦存在的这些问题,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小麦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田问试验”结果.举办了“小麦品种多样性混播”的示范样板。该技术的实施,在控制小麦条锈病和增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小春作物推广应用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宣威是马铃薯生产的较适宜区,也是云南马铃薯的主产区。种植小春马铃薯技术基本成熟,生产效益明显,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万亩发展到2005年8万亩,单产从2002年650kg发展到2005年970kg。除满足菜薯需求外,每年为秋薯种植提供种子5000t,  相似文献   

8.
丰顺县地处梅州市南端,全县共有17个镇(场),总人口6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万人;土地面积269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40万亩,耕地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田17万亩,旱地5.5万亩,是一个人多耕地少,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丰顺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市粮食生产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结合本县的气候和土质条件,狠抓旱粮生产,优化早粮质量,提高种植效益,使旱粮收八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甜玉米和优质甘薯生产,2005年全县种植甜玉米5.1万亩,平均亩产鲜苞660公斤;种植甘薯7.8万亩,平均亩产鲜薯1500公斤。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湖溪村.现有耕地面积1523亩.农业人口578户.1722人,农业种植面积689亩。双孢蘑菇是该村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型主导产业,种植面积从1997年2万平方米发展到2007年的35.6万平方米。2007年,实现产值1331.2万元.亩效益1.8万元。  相似文献   

10.
静海县已发展林地面积20多万亩,其中速生杨经济达16万亩。在种植速生杨树头2年,可在树的行距间种植大田作物,如玉米、大豆等,树与大田作物之间相互影响小,但3年以后,树与树之间相互密闭,遮挡了阳光,影响了作物种植。如何利用好林地资源,使林地的长期效益和每年短期效益相结合,已成为静海县一些乡镇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静海县有关农业技术部门从2006年开始进行林地香菇种植技术,获得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徐水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按照"工业立县、项目拉动,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认真组织实施。通过行政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2009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5.8万亩,总产近70万t。形成了3个蔬菜种植基地,一是以高林村镇、史端乡为中心的无公害设施西红柿种植基地,现有西红柿种植面积9.5万亩,其中温室西红柿种植面积8.5万亩,产值6亿元;  相似文献   

12.
香蕉产业生产现状 1990年全省香蕉种植面积仅0.95万公顷左右,产量也只有13.43万吨。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香蕉种植效益的提高,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3.1万公顷,产量达9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2%和21.3%。其中地处我省闽南地区的漳州市,是我省香蕉主要产区。2003年,漳州全市香蕉栽培面积2.43万亩,产量77.7万吨,分别占我省香蕉种植面积及产量的83.0l%和92.73%。由于香蕉生产周期短、投产早、产量高、效益好,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香蕉产业在我省农业经济中正日益发挥作用,现已成为我省农业支柱性产业和出口创汇较多的产业,是我省特别是漳州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宣威是一个拥有123万农业人口、以旱粮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全市14.67万hm~2耕地中有14万hm~2旱地。玉米是宣威旱粮中的第一大产业,年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需玉米种子200万kg。为提升宣威玉米种子产业,近年来,宣威狠抓良种选育和推广,选育出宣黄单2号、4号、5号等良种,注册了“宣黄单”系列品牌,年生产杂交玉米良种达360万kg,推广种植12万hm~2,年可增产粮食18000万kg。宣威玉米种业已成为惠及宣威、富源、会泽等60多个县市的70多万农户、年销售额2100万元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14.
塑料大棚甜瓜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亭县是一个果菜生产大县,塑料大棚甜瓜栽培面积较大,到2007年,全县塑料大棚甜瓜面积达6万多亩,平均亩效益0.9万元,全县种植甜瓜年总产值超过5亿元,占全县蔬菜总产值的30%,设施甜瓜生产已成为全县蔬菜生产中的重要产业,目前甜瓜畅销全国各地,种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设施甜瓜综合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亭县是全国最大的设施甜瓜生产基地县,全县年种植面积超过5.4万亩,平均亩效益0.9万元,全县种植甜瓜年总产值近5亿元,占全县蔬菜总产值的29%,设施甜瓜生产已成为全县蔬菜生产的支柱产业。为了促进甜瓜生产提质增效,乐亭县农业中心推广了一套甜瓜综合高产配套技术,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发挥了巨大的增产作用,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农业大县。马铃薯是宣汉县具有种植优势的第四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8万亩,其中春马铃薯种植面积25万亩,秋马铃薯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27万t左右。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马铃薯种植作为振兴我县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增收工程来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绿色无公害优质马铃薯的种植更受人们亲睐。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农科院"十五"小麦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四川省第二犬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300万由(1亩=1/15公顷,下同),占小春作物总面积的68%,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1位,小麦在四川粮食生产、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四川小麦生产一直面临着条锈病危害重、加工品质差、产量低三大难题,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四川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通江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0万亩,平均亩产达130kg,总产量达2.6万t,产值达6500万元,2009年总产量达2.8万t,创我县油菜生产新高。然而10年前,我县油菜生产不仅面积少、规模小、  相似文献   

19.
宣汉县是四川省产油大县,油菜常年播种面积3万/公顷左右,近3年全县油菜平均产量169.99kg/亩左右,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居全省前列,但油菜种植效益较低。据调查,种植油菜纯收益仅66.7—100元/亩,其主要原因是油菜生产劳动力投人多,生产效率低,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与省、市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在易门县完成6287hm^2小春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持续控制作物病虫害技术示范推广,多样性种植对小麦、蚕豆、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平均控制效果达30.61%,且减少农药施用1-2次,用药量比常规种植减少3.75kg/hm^2,减50%,累计减少施药量达2.36万kg,降低或减小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田间生物群落的平衡与稳定,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累计新增总产值594.5万元,新增纯收益447.3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