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海洋石油油气储运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宁 《油气储运》2003,22(9):30-32
从海上油气储运的基本模式、海底管道施工技术、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广泛应用等方面论述了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海上油气田开发建设中,从最初的油气田内部短距离海底管道发展到各类长距离平台至陆地海底管道,其设计和施工技术在我国油气管道建设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评判油气田设备的腐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BP网络对油气管道及设备进行评判和预测,避开了导找各种因素对其腐蚀性影响规律的难题,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油气管道及设备腐蚀情况。通过在中国石油天然气华北油田某管道的腐蚀情况分析中应用该理论,证明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成功地预测和评判油气田管道及设备腐蚀。  相似文献   

3.
应用HYSYS和PIPESYS软件对上海平湖油气田海底天然气管道进行水力分析,采用管道现场操作运行数据与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适用于管道压降和集液量的计算方法,并对输送压力、输量与管道集液量、集液形成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管道在小输量、低压力工况下运行,管道内形成的集液量越多,形成集液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借助HYSYS软件分析了凝析气的物性,绘出了相包络线和水化物形成曲线,通过分析得出,上海平湖油气田海底天然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形成水化物。  相似文献   

4.
一种环管循环流动观测装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流体管道流动观测装置,该装置利用场作用力以非接触方式驱动流体在环形管内循环流动,在整个观测过程中流体始终离不开测试管道,所以不改变流体的管道流动历史,实现了在有限长度的试验管人任意长时间,长距离地模拟及观测实际输油管道的流动,从而满足有记忆流体管流实验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象含蜡原油这样的非牛顿流体的管道流动实验,本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测量手段,装置测粘范围为40~6000mPa.s,试验  相似文献   

5.
题录     
油气集输管线温降计算方法……………王树立等 《油气田地面工程》1999年第2期第22页中、高压玻璃钢管道的 特点及其应用…………………………陈宏章等 《油气田地面工程》1999年第2期第40页用旋转粘度计法测定原油溶蜡点………吴迪等 《油气田地面工程》1 999年第2期第42页球形储罐整体热处理微机 自动控制系统…………………………中广信等 《油气田地面工程》l 999年第2期第52页压力管道断裂参数的测算………………陈学美等 《石油学报》1∞9年第2期第82页高压加氢装置U形换热管破裂 原因分析………………………………刘云珍等 《河南石…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北内环(磨溪—肖溪)管道清洁作业中首次应用光纤清管器在线跟踪定位技术,实现了清管器运行在线实时跟踪定位,为清洁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技术利用光纤后向瑞利散射原理,以管道同沟敷设的通信光缆作为传感器,采集清管器在管道中运行时与管壁发生摩擦、碰撞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中缅原油管道(缅甸段)马德首站罐区管道与新增溢油池回注管道的工艺连通,提出了利用磨料射流技术进行开孔连头的方法。基于磨料射流技术,制作了喷嘴夹持装置,在管径为914 mm的原油管道上一次性完成DN 350开孔作业。现场应用表明:磨料射流作为一种冷切割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作业过程中输油气管道内易燃易爆残留物引发的燃烧爆炸危险,安全环保,且无需考虑输油气管道内可燃介质浓度,省略了可燃气体浓度不间断检测和注氮保护等环节,因而大大提高了开孔效率。通过开展磨料射流技术的现场应用研究,为其在油气田地面工程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东北管网埋地热油管道输油工况、管道及其周围土壤热力参数变化频繁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以测定管道沿线不同位置的管壁温度和土壤温度场的装置。利用该装置中分布在不同位置的铂电阻测温仪可以获得土壤截面5个方向上与管壁距离不同的43处温度。应用该套装置测定了东北管网部分管道在正常运行、停输再启动、开挖大修等工况下沿线不同截面管壁和土壤的温度分布,并参照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定装置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管壁和管道截面土壤的温度,能够反映不同工况下管道及其周围土壤的热力变化规律,为热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爆破切割输油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秀 《油气储运》1998,17(7):45-46
目前国内采用的自爬式切管机在切割钢管时,对内壁带油管道的切割速度太慢,不适应大量拆除报废的石油管道的需要。新研制的爆破切割技术可提高切管速度20倍,降低切管费用5倍以上,且安全可靠。介绍了爆破切割管道的基本原理和爆破切割装置的研制试验情况。该装置更适合于拆除较长距离的埋地原油废管道,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史涛  梁爱国  李甫  刘林江 《油气储运》2012,31(9):695-696,5
针对实施常规腐蚀挂片悬挂作业时需要管道停输而影响正常运行的问题,研制了不需停输的管道腐蚀挂片悬挂装置.该装置采用主体填料密封系统与闸板相结合的独特设计,将管道内部介质与外部安全隔离,通过上丝杆机构将腐蚀挂片悬挂至预定位置,在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快速、便捷地完成腐蚀挂片装卸工作,实现对管道的动态监测.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项目开发区块油气集输管道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中、低压管道设备的使用要求,且动态装卸腐蚀挂片准确率及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孙长保 《油气储运》2020,(12):1416-1421
单层保温管具有造价低、铺设速度快等优势,在渤海油气田中应用广泛。某些单层保温管投入运营后,短时间内出现严重腐蚀,给管道运营带来隐患。介绍了单层保温管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在渤海地区的应用状况,针对渤海油气田几条单层保温管内检测发现的腐蚀问题,研究了单层保温管的腐蚀典型特点和规律,从管道设计、预制、铺设等环节以及作业管理、质量控制、腐蚀机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解释了单层保温管腐蚀加速的原因。提出采用新的补口技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腐蚀监测和定期通球机制,加强对管道状况的实时监测,实施对管道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管理等建议,从而保证油气田生产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原油中蜡含量高,在输送过程中石蜡沉积的形成可降低代输管道的输油效率,增加水力摩阻和使原油性质变坏。使用清管器或球形隔离塞、只能排除或预防石蜡沉积的形成,不能完全消除高含蜡原油中的石蜡。俄罗斯能源运输问题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对高含蜡原油进行电火花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改善原油的流变性,输送时可减少水力摩阻,在处理后2-4个月内改善管道的启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汤星朝 《油气储运》1994,13(2):12-14
环氧煤沥青是以环氧树脂和煤沥青为基料,添加填料和溶剂制成的厚浆型防腐涂料,综述了环氧煤沥青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环氧煤沥青用于地面、水下各种金属构筑物及短距离小口径管道防腐的现状及前景,提出了因其固化时间长,不宜在长距离大口径管道上使用,应在油气田集输管道、市政工程管道、旧管线防腐层大修、保温管线及储罐防腐等领域扩大使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管道流动实验装置的研制与调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介绍了一种测试复杂流变体管流实验装置的研制情况,给出了专门标定该装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蠕动泵以及管路内径的方法。经过标定和调试的装置可以测试复杂流体的各种流变特性,同时可以模拟工业管道的各种工况。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集输管网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田集输管网(Gathering Pipeline Network,GPN)系统优化研究中,模型存在"维数灾难"问题,导致求解困难。通过文献调研,基于管网连接结构优化与管道路径优化两方面,对目前油气田集输管网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剖析了油气田集输管网优化模型中的各个子问题,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针对各个子问题的求解方法,并对星状管网、插入型枝状管网、环状管网的优化研究提出了建议,为未来油气田集输管网优化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水下管道埋深检测的工程需求,介绍了基于电磁法原理的各水下管道检测设备的组成及性能,包括河流穿越管道探测系统(BPS)、磁性多功能定位和跟踪系统(Innovatum Inc)、OnePass检测系统(Startrak)、Field Sens管道遥测系统和西南油气田研制的GPS-RTK水下管道检测系统,分析了各套设备的性能优缺点,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水下管道检测技术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高压高含量二氧化碳气田井口管道设计的难题,将ASME B31.3-2012,API 6A-2010和ASTM A182-2004、ASTM A453-2000、ASTM A194-2000、ASTM A790-2000、ASTM A815-2001标准相结合,得出高压高含量二氧化碳气田井口管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采用双相不锈钢管道材料,所有大尺寸管道均采用焊接方式且不允许在线开孔,所有小管道分支采用数据法兰连接,根据材料的屈服强度校核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南海东方1-1气田WHPF平台井口管道的设计,目前该气田井口管道运行良好。研究成果有助于海上和陆地高压高含量二氧化碳油气田的开发,且可以更好地规范油气集输管道的建设,提高石油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高新楼 《油气储运》2003,22(2):10-15
针对中银输油管道冬季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收集运行数据及相关计算,描述了加热炉投用前后的管道压力波动情况,分析了加热炉投用前后管道的运用压力变化以及管道当量结蜡厚度变化的原因。指出该管道投用加热炉后,解决了2号阀室至银川管段的压力波动问题,有效地延长了清管周期,但同时有两段管道发生了严重结蜡,给清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提出了在中银输油管道2号阀室安装收发球筒装置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驱和主要引擎。在过去10年间,中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海外其他国家开展了上百个油气合作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工程技术服务及建设便是油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油气管道建设最主要的内容,水压试验是验证油气管道完整性最常用的方法。基于中东、非洲等油气合作项目中油气田集输管道设计经验,梳理了常用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石油学会、国际标准化组织、英国标准协会、伊朗石油标准、沙特阿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壳牌、道达尔、英国石油等国际组织和石油企业的13项水压试验标准,对比分析了水质、强度与严密性试压压力以及稳压时间等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海外油气田集输管道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夏文鹤  茹黎南  李明  曹谢东 《油气储运》2012,31(12):898-902,968,969
针对油气田尤其是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短消息传输功能及中国通信卫星的数据传输功能,组建卫星物联网,实现油气管道的运输管理、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该系统具有管道生产数据、工作状态自动上报功能,并能在复杂地理环境或突发地质灾害,以及通信公网、专网中断的情况下,实现图像视频监控、电话通信,获取发生故障或即将发生故障管道的准确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为组织应急救援提供可靠资料,增强事故处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