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曾多礼 《油气储运》2001,20(10):54-56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为例,分析了输送距离,油品的剪切速度,中间泵站,翻越点、停输和落差6种因素对成品油管道混油产生的影响,指出把性能相近的两种油品,按轻质油品在前,重质油品在后的顺序进行输送,采用球阀切换油品;简化泵站工艺流程,严格控制翻越点后各泵站的进站压力和避免停输等一系列方法对减少混油效果显著,介绍了处理混油的工艺流程和掺混比例。强调指出,油顶油的直接输送方式经格拉成品油管道实践证明简单易行,推荐在我国成品油顺序输送中采用。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顺序输送管道水力特性的基础上,对黄岛油库泵站-管道系统工作点的确定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保证管道系统工作点位于泵特性曲线的最高效率区,给出了泵站与管道工作特性调节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南输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1):2-6
对实际运行的南输成品油管道中油品切换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每次油品切换后混油量及混油长度不完全相同,分析了油品切换、流态变化、管路特征、机泵匹配等因素对顺序输送混油的影响,指出输量小、流速低、混油界面运行时间长是南输成品油管道混油量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姚志祥 《油气储运》1996,15(2):45-47
格拉成品油管道西大滩泵站1号主油泵,在输送70号车用汽油过程中,泵吸入管道与闸阀法兰连接处的焊缝裂开了长80mm的裂缝,喷油不止。造成裂缝的原因为泵出口压力大,泵震动较大,泵吸入管道刚度小,使原有焊缝缺陷扩大等。针对泵吸入管道和集油管垂直焊接成一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停泵卸压的泵房内焊接的抢修方案,在抢修过程中,通过停泵停输、泵房内通风换气、塞堆黄油确保集油管中油气不冒出等措施,保证了安全。在抢修施  相似文献   

5.
成品油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中,不同批次油品之间存在批次界面,不同批次油品的密度、体积模量不同,导致管道内不同段的水击波速不同,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水力扰动工况,使得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水力规律较为复杂。针对瞬态模拟的特点,基于常用的间距内插法及向前(后)时间内插法等方法,建立了考虑批次界面的成品油管道水力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模型的网格划分形式、关键点及边界条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线法的时间插值法,用以求解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瞬态模拟。该算法省略了常用特征线法间距插值步骤,较大程度地简化了计算量,为成品油管道的顺序输送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原油管道的顺序输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凤山 《油气储运》2004,23(1):9-10,28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进口原油需要在原油长输管道进行顺序输送的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原油管道的现状,提出了在组织原油管道油品顺序输送过程中的运行管理要求以及常用操作方法,结合实例,给出了掌握混油界面的具体方法与切割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于成品油管道,同时有多种油品在管道内顺序输送,管道沿线油品分输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市场的石油销售公司,如何有效地制定管道的油品调度运行计划,将关系到管道安全运行和石油销售公司的经济利益。为了使成品油管道更好地面向市场经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对成品油管道调度运行计划的制定作了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制定调度运行计划的软件。  相似文献   

8.
顺序输送管道运行中沿线压力的变化主要是由管路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密度油品在管道中交替产生的,管道落差越大,后者的影响越明显。利用水力计算公式,结合实例,对不同油品在大落差管道中交替时沿线的压力变化规律做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危险点的压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品顺序输送及其相关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黄岛油库进口原油的管道输送情况,探讨了油品顺序输送工艺的技术问题,分析了顺序输送中油品混油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油品顺序输送中油品界面监测、混油段的切割、油品界面隔离及水力计算、计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同时有多种油品在管道内顺序输送的成品油管道,沿线油品分输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市场的石油销售公司.有效制定管道的油品调度运行计划,将关系到管道安全运行和石油销售公司的经济利益.为了使成品油管道更好地面向市场经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对成品油管道调度运行计划的制定作了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制定调度运行计划的软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南疆原油和成品油实施管道顺序输送的必要性,针对新疆原油和成品油外运方式、油品种类及物性、管道顺序输送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降凝、清管和混油等处理方法,拟定了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方案,并提出了顺序输送油品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指出将油品合理排序,并与清管技术相协调,对实现新疆原油、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对南输管道实际运行的基础上,建立了南输管道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即将南输全线总压头对各站进行最优分配,用动态规划法求解.为提升南输管道的输送能力,在考虑南输管道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启用中间站的工艺,以满足南方市场油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出疆管道顺序输送成品油和原油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出疆管道顺序输送成品油和原油的优越性,参考法国管网-顺序输送成品油和原油的运行方式,提出了初步设想。在对新疆原油物性进行分析后,以外输总量1100×10~4t/a,成品油与原油比例8:3为前提,根据早期成品油管道工程可行性方案中所布站距进行了管径、安全输量等方面的工艺试算。从工艺角度对出疆管道顺序输送成品油和原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付永杰 《油气储运》2013,(10):1058-1062
成品油管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混油难以全部回掺处理.混油拖尾、油源油品质量潜力、管输油品品种变化、清管操作及油品质量标准等因素均会对混油量和混油处理工作产生影响.基于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结果,华北成品油管网逐步在管输运行管理环节采取限定最小顺序批量、合理安排输油顺序、调整油品流向及控制注入油品质量等措施;在站场工艺环节,进行注入及下载切换流程改造、增加中间站混油回掺设施等技术改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批次混油量,增加管网混油回掺处理能力及灵活性,实现混油全部回掺处理.针对管道设计阶段,提出增加末站混油罐容、合理设置结点站连通流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培明  陈志华  邹斌  刘洋  席晓波 《油气储运》2012,31(3):221-224,246
根据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泵机组输油的原设计方案,当实际年输量低于195×104t/a时,全年间歇性停产时间合计为158d,增大了首站启停输作业次数和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并因需要控制首站出站调节阀开度节流而导致能量损失。基于近两年的输油工况,从能耗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分别运用临时投产与设计安装的泵机组能耗差异,据此提出在不同年输量范围内的泵机组优化运行方案:当年输量为195×104~300×104t时,以新建泵机组"2台给油泵+2台输油主泵(半扬程泵和全扬程泵各1台)"的工况满负荷运行;当年输量小于195×104t,运行临时投产输油泵机组当年输量为300×104~400×104t时,采用新建泵机组"3台给油泵+2台多级输油主泵"的工况满负荷运行;当年输量超过400×104t时,以新建泵机组"3台给油泵+2台多级输油主泵+1台单级输油主泵"的工况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兰州-成都成品油管道多卸油站的特点,提出了3种变径组合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下正常输送和卸油作业后水力状态分析和动力消耗计算结果的对比,指出适度缩小管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唐海燕  徐舜华 《油气储运》2007,26(10):25-27
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在不同油品接触区会产生一段混油,混油量的计算、监测、控制和处理是成品油管输的重要环节。对目前常用的混油计算公式,如由扩散理论推导的公式、奥斯汀和柏尔弗莱(Austin、Palfrey)公式、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得出在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规划设计中利用紊流扩散理论推导的公式计算混油量最可靠。  相似文献   

18.
调度计划制定及运行模拟软件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顺序输送管道,特别是沿线各分输站对油品品种需求很多的管道,其输油计划的制定十分复杂,如何满足分输站的众多需求,包括分输时间上的需求以及管道工况的相对稳定,都需要有一个对输送计划反复制定的过程。针对这种计划的制定,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介绍了该运行模拟软件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唐善华 《油气储运》1998,17(10):11-14
由于大落差成品油管道存在的翻越点等原因,顺序输送时随着混油段位置的变化,管输量,各站进出口压力及节流量等情况均在变化。以格拉管道为例,对大落差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析方法和水力计算程序以及水力计算所依据的数学模型构成,提出了计算步骤并分析了计算结果,提出应加强管道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能力,以满足运行参数的要求,保证管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孙伟  张国忠 《油气储运》2004,23(6):17-19
针对油品顺序输送管道的罐容量计算问题,指出了苏联学者计算公式中的错误,通过分析和演义,归纳并给出了新的计算方法,新计算方法表明,在顺序输送循环中,不输送某种油品的持续时间段有两个(两端的油品除外),对应油品所需的储罐容量应按两段时间中较长的时间段考虑.实例计算表明,传统的罐容量计算结果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