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奶牛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准确评估奶牛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寻求有效减排措施和引导奶牛养殖业低碳发展的基础。该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奶牛养殖业现状,建立了奶牛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方法;并以此方法分析了西安郊区典型的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和排放量。结果表明,该奶牛养殖系统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环节是奶牛肠道发酵CH4排放、饲料生产与加工、粪便贮存,其排放量分别占整个系统的48.86%、18.97%和16.39%。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是CH4、N2O,排放量分别占整个系统的55.56%和26.9%。该奶牛养殖系统每生产1kg按脂肪和蛋白质纠正的原奶(FPCT)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当量计)为1.52kg,低于全球平均的混合饲养模式原奶生产的排放量,而高于欧洲国家原奶生产的排放水平,说明减排潜力还很大。通过改善饲料、改进粪便管理模式和肥料田间管理等措施均能够减少单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不同措施对整个系统减排的贡献率还应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因此,建议开展不同减排措施下的生命周期评估,以获得对系统减排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奶牛热应激指数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力、繁殖力和福利。为降低奶牛热应激的风险,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求预测和评估热应激的方法,在诸多方法中综合多个环境因子的热应激指数模型目前最为常用。为避免在指数选择上的盲目性,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温湿指数、基于温湿指数的修正指数和其他指数,对比分析了不同评价指数在奶牛热应激时表征指标的差异,其中涉及指数阈值、环境因子及传热性质、奶牛生理反应与指数间的关系。目前奶牛热应激指数存在的问题有指数包含的环境参数不能反映奶牛与环境的换热机理,以及环境条件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差异较大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多参数获取技术得到了根本性改变,有必要提出更加精细的指数评价模型以满足提高家畜生产力、实现福利化养殖的需要。作者对未来奶牛热应激指数发展方向上的建议是:1)应涉及更多的环境参数,并且环境参数应体现出一定的换热机理;2)构建特定气候类型指数的同时,还应适当考虑指数在其他环境下的适应性;3)指数要有适用信息和阈值,指数的阈值要能够进行动态调整以扩大其适用范围;4)指数的构建应综合考虑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考虑与动物热平衡原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面向奶牛生产管理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充分考虑到奶牛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研究并设计了一个面向奶牛生产管理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集管理科学、优化设计,计算机技术、模糊数学、决策理论等现代化技术为一体。它的成功开发,为奶牛生产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决策环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广西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奶牛养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提高和增强。为了进一步加快广西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速度,通过深入调查广西奶牛养殖企业现有的生产状况及生产水平,分析了目前影响广西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广西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该文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品种、管理,尤其是养殖环境等因素对奶牛蹄病发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发现影响奶牛蹄病发生与奶牛舍地面材质及牛床空间尺寸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目的在于引起行业内对奶牛舍设计、建造科学性的重视,为奶牛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用于奶牛场生产效益分析,不仅可以对奶牛场的总体效益进行合理地评价,而且可以确定奶牛生产投入产出之间的生产函数关系,还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和管理信息。这对于指导奶牛场的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耕地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及其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区域耕地粮食生产保障能力是区域耕地对综合食物安全所需粮食的保障程度,受区域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科学评价区域耕地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及其存在风险,对于解决综合食物安全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文以区域耕地的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生产安全量预测为基础,建立了区域耕地粮食生产保障风险的评价方法,并以洞庭湖区为例开展了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耕地资源对全国综合食物安全的保障情况较好,但部分县(市、区)的风险等级较高,且临湖区域的风险较相对远离洞庭湖区域的风险高,需要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并控制耕地非农化。该文所提出的区域耕地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及其风险评价方法为研究和评估不同区域粮食安全状况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饲养奶牛是发家致富的重要门路,但在饲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病症侵害。如乳房炎病是危害奶牛生产最常见的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导致了正常奶生产,而且还严重影响奶的质量和产量。一般多发生在泌乳期,其表现是乳腺发生不同性质的炎症,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可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牛奶品质,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从多方面加强对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高奶业经济效率已势在必行。基于此,综述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各项治疗措施,为提高奶牛养殖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最终目的在于保障奶牛养殖户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奶牛疫病监测数据特点,提出了利用GIS技术实现奶牛疫病信息监测的设计思想,给出了典型的与奶牛疾病相关的分析评价模型,确定了疫情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以设计的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运用C#与MapObjects完成了系统功能的实现。应用实例表明,研究开发的系统对及时了解奶牛疫病信息、防范和控制疫病蔓延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个用于奶牛线性外貌评定的专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借助于有关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标准和专家的评语,通过所谓的推理机制给出奶牛个体或成群的外貌体质评分,以提高评定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射频技术的奶牛身份识别系统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针对当前奶业所存在的养殖规模较小、单产水平低、管理技术落后、饲料单一、牛群血缘不清,以及由此导致动物产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的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瘤胃式动物电子标识来为每头奶牛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数码档案,实行一畜一标,并通过采用RFID技术以及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技术对存储奶牛信息的电子标签进行远距离识别,从而及时的实现对每头奶牛的监控与管理。研究结果表明RFID系统读卡器的识读率为100%,识读距离可达到8 m以上。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奶牛生产养殖的数字化管理,也为精细养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奶牛场规划与环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奶牛场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评价。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奶牛场从规划设计方面来保护环境,保护人畜健康和发挥奶牛遗传潜力的初步意见。并且提出了从固定舍饲奶牛场向散放饲养奶牛场过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红外光谱在牛奶生产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红外光谱不仅可以反应物质的结构组成,还能够随着成分含量变化形成不同响应值,红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畜产品的化学成分含量检测和质量评估。牛奶是人类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营养成分和质量的准确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生产意义。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牛奶生产中各个环节中的应用,通过测定牛奶成分的含量,红外技术被用于产品定价和品质评价;掺假物质在牛奶中会引起光谱的变化,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建立为牛奶质量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便捷途径;牧场生产中,光谱被用于诊断奶牛酮病、机体能量状态。该文对近年来国外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成分和凝集性能预测、掺假和质量检测、奶牛健康养殖等方面文献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乳蛋白成分、脂肪酸、凝集性能等牛奶性状红外光谱模型以及牛奶光谱特征,对不同研究中模型性能进行比较,以较为全面的评估光谱技术在牛奶性状、质量和奶牛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并为今后的检测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伟  李世超  王丹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176-180
具有零排放、寿命长、资源永不枯竭等优点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产业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产业风险性评估分析已成为焦点。该文根据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具体特征,构建了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粗糙集以及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基本良好,发电能力稳定性和投资成本大直接受制于该项目的发展建设。对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产业应在保持其自身无污染、开发强度大的优点基础上,提高发电的稳定性、降低发电成本、国内自己研发产品原料、提高技术与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n times of the udder quarters of a dairy cow is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the preventive control of udder infections in a dairy cow herd. Extensions of the correlated frailty model are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different correlation structures among the four udder quarter infection times clustered within a cow. Such complex frailty models can be fitted with the SAEM-MCMC algorithm.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substantial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udder quarter infection times, with the correlation within front and rear udder quarters being larger than between front and rear udder quarters. This signifies that an infected udder quarter is a risk factor for the other udder quarters, especially when the udder quarter is in the same region, i.e., front or rear.  相似文献   

17.
农牧结合处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能力研究与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粪和牛粪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试牧草(狼尾草)地处理养殖场废弃物(粪便)能力,并对养殖场(粪便)产生的污染风险进行分析。本试验是在持续两季高量施用养殖场废弃物(粪便)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猪粪、牛粪处理量增加,植株干物质重呈持续增加态势,但高处理量条件下持续增产潜势不大;随着粪便处理量增加土壤氮磷含量、氮磷残留量会明显增加,从而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牛粪好氧和蚯蚓堆肥腐熟料成型基质块制备及育苗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优化蔬菜育苗成型基质的配方,提高成型基质蔬菜育苗效果,分别以牛粪好氧堆肥腐熟料和牛粪蚯蚓堆肥腐熟料为主料,草炭为辅料,吸水树脂为膨胀剂,木醋液为调节剂,黄瓜为指示植物,研究不同配方对成型基质块成型及育苗效果的影响,并对各目标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较佳的成型育苗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牛粪好氧堆肥腐熟料制成的成型基质块在膨胀性能、抗跌碎性及育苗期间破损情况优于牛粪蚯蚓堆肥腐熟料制成的成型基质块,但其p H值、EC值较高,使其存活率和茎粗株高等育苗特性与牛粪蚯蚓堆肥腐熟料相比较差。2种腐熟料基质配方可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改善其特性,蚯蚓堆肥腐熟料中添加适量秸秆类纤维状物质可以减小其成型基质块的跌碎率和破损率,牛粪好氧堆肥腐熟料中添加硫磺粉可以调节p H值。从基质块质量综合指数来看,既适合成型又有利于育苗效果的配方为:腐熟料和辅料的体积比为3:2~4:3;成型基质块中膨胀剂的含量以该试验中最小添加量27 m L左右最为合适,与总物料(腐熟料和辅料混合后的物料)的比值为5.5 m L/L;木醋液在2种腐熟料中的添加量不同,在牛粪好氧腐熟料中,木醋液添加量约为8.5 m L/L,而牛粪蚯蚓腐熟料中则为18 m L/L,此时两种腐熟料成型基质块的跌碎率均小于5%,破损率均小于20%和小于40%,幼苗存活率分别大于40%和大于70%,全株干质量全部大于100 mg。该研究结果可为蔬菜有机栽培成型基质的开发及其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集约化养殖中大量使用含Zn饲料添加剂及其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问题,采集北京6个郊区县集约化养殖场208个猪、奶牛、鸡饲料样品和204个粪便样品,分析测定了其中Zn含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集约化养殖饲料和粪便中Zn含量差异很大,猪饲料和猪粪中Zn含量远高于奶牛和鸡。猪、奶牛、鸡饲料中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2.77~3170.37mg·kg^-1、13.63—471.39mg·kg^-1、32.64—344.67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347.57、86.44、138.76mg·kg^-1;猪、奶牛、鸡粪便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33.97、119.41、391.01mg·kg^-1,含量范围分别在458.21—14031.79、10.36~502.39、73.15~678.91mg·kg^-1之间。猪饲料和猪粪Zn超标率分别为9.3%和15.0%,奶牛、鸡的饲料和粪便均未超标。畜禽粪便中Zn含量与其饲料中zn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猪、奶牛、鸡粪便中Z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其饲料的6.7倍、1.4倍、2.8倍,表现出一定的“浓缩”效应,其中断奶仔猪饲料和粪便中zn的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645.37和5133.64mg·kg^-1,“浓缩系数”高达6.61。高Zn含量的畜禽粪便在土地利用时可能会带来土壤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