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北方高寒地区池塘(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养殖基地)养殖加州鲈幼鱼鱼体生长情况的统计及其养殖池塘水质指标(总磷、总氮、氨氮、水温、溶解氧和pH值)的监测(2021年5—10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各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1]。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氨氮是影响加州鲈幼鱼生长的主要水质因子,水温、溶解氧和pH值与加州鲈幼鱼生长呈显著正相关(P<0.5)。本文旨在为以后加州鲈鱼在北方高寒地区的养殖和推广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2.
郭秀云  王胜  吴必文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98-7499
分析了环境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为生产实践借鉴。分别对自然池塘溶解氧以及人工增氧情况下的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进行观测,研究了水温与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及氨氮量的关系。并分别以尼罗罗非鱼、中华鳖和文种金鱼为养殖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繁殖机能的影响。水温与溶氧量关系符合等比级曲线模型,水温与氨氮总量整体上呈负相关。不同水产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水温不仅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状况,还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中后期的罗氏沼虾池塘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水体的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态氮等水质指标,来评价池塘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P〈0.05);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后,氨氮的最大降解率为59.61%,亚硝酸态氮的最大降解率为86.70%,说明它有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4.
<正>先科巨鲫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品种,其生存水温为0~38℃,摄食水温为10~35℃,生长水温为15~32℃,适宜生长环境的pH值为5~8.5,盐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微生态制剂对水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制剂类型,以鲤鱼养殖生产中常用的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微生态制剂为材料,探索其在一定时间内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硝化细菌能够快速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适合在养殖水体亚硝盐氮指标偏高的环境中使用;光合细菌能够快速提高水体溶氧、降低水体氨氮含量,适合溶解氧不足、氨氮偏高时的应急使用;乳酸菌对降低水体pH值效果较好,可在水体pH值偏高时使用;复合制剂EM菌对亚硝态氮、氨氮、溶氧和pH值均有较好的调控效果,能够长时间稳定鲤鱼养殖水质环境,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6.
1 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在吉富罗非鱼标粗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水质环境,水温一般控制在26~30℃,pH7.0~8.5,硬度50~150 mg CaCo3/L,溶解氧3.0mg/L以上,氨氮0.1~0.3 mg/L. 2 控制标粗苗的投放密度 吉富罗非鱼在池塘标粗投放,其密度要适宜,体长1.0~1.5cm投放密度为500~2000尾/m3,1.5~2.5 cm投放密度为1000~1500尾/m3,2.5 cm以上投放密度为600~1000尾/m3.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长潭水库水质指标季节性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005年浙江省长潭水库水质指标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该水库水质指标变化的统计特征值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库水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Ⅰ类或Ⅱ类水平。各水质指标全年的变异系数在10%~75%之间。水体pH值与水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体中氨氮含量和石油类含量与p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水库富营养生态治理途径有:控制水库周边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铅锌矿尾矿污染;修筑人工湿地净化水质;大型水生(湿生)植物的引种及群落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莱州湾扇贝养殖区水体质量。[方法]于2015年4—11月对扇贝养殖区水体质量进行了8个航次的调查,并采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养殖区水温变化范围为19.6~26.6℃,平均水温23.39℃,适宜扇贝的养殖;pH变化范围为7.94~8.48,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可以满足渔业养殖需求;盐度变化范围为29.38‰~30.80‰,平均盐度在30.10‰左右,起伏变化小,适宜扇贝的生长;溶解氧含量变化范围为6.31~8.29 mg/L,平均值为7.28 mg/L,达到一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水质清洁;营养盐含量、营养状态水平偏高,适宜条件下可能发生赤潮;内梅罗污染指数较低,水质清洁。[结论]此次调查海域水体质量较高,符合二类或以上水质标准,适宜扇贝养殖,但仍应控制外源污染的输入,防范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控制室内珊瑚水族系统中的水温、光照、营养盐、pH、水体钙质和硬度等环境因素,旨在构建高效稳定的珊瑚循环海水生态系统。试验期间对水温、光照强度、营养盐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记录珊瑚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水质及光照条件对珊瑚的生长、繁殖有很大的影响。5种珊瑚在水温24~28℃,盐度25~35,pH8.0~8.5,低氨氮浓度(0.01 mg·L~(-1)),低硝酸盐氮浓度(0.005 mg·L~(-1)),低亚硝酸盐氮浓度(0.005 mg·L~(-1))和较高溶解氧(4 mg·L~(-1))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绿钮扣珊瑚可进行自然繁殖;鹿角珊瑚芽长每月相对增长2.84%~3.42%,芽高每月相对增长2.28%~2.79%,质量每月相对增长2.28%~3.02%。光照对珊瑚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珊瑚对光照强度的不同敏感程度表明可能存在光饱和点。本研究建立的养殖模式可为我国珊瑚人工养殖繁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九洲江广东段水质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来源,选取了2021—2022年九洲江营仔国考断面自动站逐日水质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对九洲江不同水期水质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洲江营仔断面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浊度相较枯水期显著升高,溶解氧、pH相较枯水期显著下降;不同水期水质指标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与枯水期相比,丰水期pH、溶解氧和浊度与其他水质指标的相关性有所增加,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指标间的相关性有所减小;枯水期畜禽养殖源+城镇生活源对总磷、氨氮和总氮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58.47%、48.71%和44.14%,未识别污染源对高锰酸盐指数、水温、pH和电导率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63.08%、59.48%、54.90%和52.65%;丰水期农业面源+城镇面源对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51.96%、41.38%和34.78%,气象因子对溶解氧、pH和氨氮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55.66%、40.75%和31.87%。综合来看,九洲江广东段水质指标枯水期主要受畜禽养殖源+城镇生活源和未识别污染源的影响,丰水期主要受农业面源+城镇面源和气象因子影响,故九洲江广东段水质管控不仅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镇污水管网完善,还应注重保障生态流量、削减汛期面源污染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杜毅  赵志强 《北京农业》2016,(5):146-147
结合2014-2015年江西省彭泽县鲢鱼养殖生态、气象观测资料,对鲢鱼不同生长断面的体质量、水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建立起鲢鱼平均体质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彭泽鲢鱼生长速度较快时的水温在25~30℃,其中最适宜水温在23~28℃;2)溶解氧浓度越大,不一定有利于彭泽鲢鱼的生长,当溶解氧浓度在5.0~7.0 mg/L时,将有利于彭泽鲢鱼的生长;3)结合彭泽鲢鱼生长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气象灾害对鲢鱼生长产生的危害,以期提升彭泽县鲢鱼养殖的产量,提高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对花鳗鲡工厂化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和各水处理设备进出的水质进行了连续检测,结果显示,在57d的养殖过程中,5#、6#、7#、8#养殖池水温为15~23.5℃,平均水温20.8℃曰pH6~7.6,平均值为6.8;溶解氧在6.101~9.026 mg/L之间波动,平均值为7.890 mg/L;4个养殖池水体氨氮含量为0.082~1.278 mg/L,均值为0.455 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21~1.367 mg/L,均值为0.368 mg/L;化学需氧量(COD)含量为12.492~21.777 mg/L,均值为17.884 mg/L;水处理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在-1.57%~73.36%之间波动,均值为26.16%;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12.25%~37.89%,均值为2.22%;对COD的去除率为-3.82%~12.39%,均值为5.82%。水质指标中除COD和pH值外,均符合花鳗鲡的安全生产标准(NY/T5069-2002),花鳗鲡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结果发现,提高水温到25~30℃,调节pH值到7.5~9.5,同时调节挂膜菌种,改进挂膜方法,选择合适的饲料和投饵方式,建立与循环水系统相匹配的养殖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水质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中科3号异育银鲫(见第24页图5)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3代新品种。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尤其适宜在底质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可安全越冬,最佳生长水温25~30℃,银鲫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长江流域生长期为3~11月,其中7~9月生长速度最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水体的p H值、低溶解氧等亦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宜在各种可控水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山东招远扇贝养殖区海水水质状况,加强养殖区环境保护。[方法]在2018年5—10月对该养殖区进行调查,并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营养状态指数(E)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海域扇贝养殖区水温和pH分别为17.28~27.28℃和7.97~8.30,均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适宜扇贝养殖;盐度为30.16‰~31.40‰,变化幅度小,适宜扇贝生长;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6.48~8.76和0.792 0~1.955 0 mg/L,均达到海水水质一类标准;营养盐浓度、营养状态水平偏高,一定条件下易引发赤潮;内梅罗污染指数较低,水质较为清洁。[结论]总体上,此次调查海域水质状况普遍较好,达到二类或以上水质标准,适宜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塑料大棚越冬技术,为我国南方罗非鱼产业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模式。【方法】在柳州市沙塘试验基地的两个池塘上搭建塑料大棚,其中1个池塘在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水补水调温,分别定期检测大棚内外池塘水温及大棚内池塘水体溶解氧、氨氮两个水质指标。【结果】越冬期,大棚内池塘水温比较稳定,抽取地下水补水的池塘水温保持在17.0~22.5℃,未抽取地下水补水的池塘水温也能保持在16.0~21.5℃;大棚内池塘水体溶解氧变化范围为2.5~5.0 mg/L,氨氮变化范围为0.47~0.93 mg/L;两个池塘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和99.0%,越冬培育后其规格分别为0.40和0.38 kg/尾。【结论】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模式,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能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良好,其方法简便、效果良好,若能同时搭配抽取地下水补水调温,效果更佳,但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6.
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塑料大棚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塑料大棚越冬技术,为我国南方罗非鱼产业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模式。【方法】在柳州市沙塘试验基地的两个池塘上搭建塑料大棚,其中1个池塘在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水补水调温,分别定期检测大棚内外池塘水温及大棚内池塘水体溶解氧、氨氮两个水质指标。【结果】越冬期,大棚内池塘水温比较稳定,抽取地下水补水的池塘水温保持在17.0~22.5℃,未抽取地下水补水的池塘水温也能保持在16.0~21.5℃;大棚内池塘水体溶解氧变化范围为2.5~5.0mg/L,氨氮变化范围为0.47~0.93mg/L;两个池塘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和99.0%,越冬培育后其规格分别为0.40和0.38kg/尾。【结论】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模式,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能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良好,其方法简便、效果良好,若能同时搭配抽取地下水补水调温,效果更佳,但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7.
宋学林  沈勤 《现代农业科技》2010,(7):360-360,365
从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方面介绍了养殖池水质调控技术,以期为改善池塘水质、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规格罗非鱼种池塘围栏的越冬技术,为罗非鱼养殖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技术。【方法】在3个池塘中设置隔水围栏,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温水补充注入围栏内,并对围栏内与外塘相近区域水温及水体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越冬期,除2号池塘外,围栏内水温保持在16~18℃,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3.5~6.0 mg/L,氨氮平均值低于0.5 mg/L,亚硝酸盐氮低于0.06 mg/L;3个池塘罗非鱼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62.0%和99.0%。【结论】采用池塘围栏与抽取地下温水注入相结合的越冬模式,能确保大规格罗非鱼种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较好,可在广西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苏州城区河道大型水生生物时空分布特征,于2020年5月开始,对苏州古城区主要河道23个断面的大型水生生物及水质指标进行为期一年监测,分析其理化因子时空分布差异,并探讨与大型水生生物相关的影响因素,体现苏州河道恢复程度。结果表明,水温、pH、溶解性总固体、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与氨氮在不同月份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总氮和总磷在不同月份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期间苏州城市河道中共检出5种沉水植物,10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7种鱼类。其中沉水植物辛普森指数最高,结构最均匀,各断面中沧浪亭桥玛格列夫指数最高,物种最丰富。有无沉水植物分组间流速呈显著性差异,总氮、氨氮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有无的河道在流速、水深、透明度和溶解氧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按是否存在鱼类对比,水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冗余分析(RDA)结果也表明,氨氮、水温、溶解氧和透明度是影响城区河道大型水生生物分布的主要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大规格罗非鱼种池塘围栏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规格罗非鱼种池塘围栏的越冬技术,为罗非鱼养殖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技术。【方法】在3个池塘中设置隔水围栏,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温水补充注入围栏内,并对围栏内与外塘相近区域水温及水体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越冬期,除2号池塘外,围栏内水温保持在16~18℃,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3.5~6.0mg/L,氨氮平均值低于0.5mg/L,亚硝酸盐氮低于0.06mg/L;3个池塘罗非鱼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62.0%和99.0%。【结论】采用池塘围栏与抽取地下温水注入相结合的越冬模式,能确保大规格罗非鱼种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较好,可在广西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