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营养保健食品--紫菜酱的的简易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菜是食用海藻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干紫菜含24.5%蛋白质,是鲜蘑蛋白含量的9倍以上,维生素A的含量是牛奶的67倍,鸡蛋的20倍,另外还有维生素B_1、B_2、PP和钙、磷、铁、镁、碘、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每百克干紫菜钙含量为343毫克,镁为460毫克,是典型的高蛋白、高纤维、低热值、低脂肪的健康食品。紫菜还是古老中药,可“和血养心,清烦涤热,治不寐、利咽喉”。在日本,人们习惯将紫菜称为长寿菜,神仙菜。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紫菜在我国的食用量较少,紫菜制品品种也很少,常见的只有干紫菜…  相似文献   

2.
山瑞义名山瑞鳖(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ek),属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的山区的山涧、河溪中,以广西南宁地区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3.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地区,山、海、江河、丘陵、平原俱全,植被繁茂,药用植物品种繁多,采用中草药防治人、畜、鱼类疾病历史悠久,据调查证明,全省的药用植物多达246科,共计1873种。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普及,虽然鱼病学的研究和鱼病防治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稻田养鱼事业更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已有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四川郫县、陕西勉县的冬水田中养殖鲤鱼、草鱼、鲫鱼、鳝鱼等,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稻田养鱼始终是停留在个别的自发性生产阶段,技术难以提高,且大多是平板式养殖,单产很低。到本世纪五十年代,稻田养鱼虽分布区域较广,主要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那里缺少湖泊、池塘,不易食到鲜鱼,只能利用稻田养鱼来弥补鲜鱼不足,主要有利用稻田养鱼种和冬闲水田养食用鱼两种类型,平均亩产只有4.7公斤。 五…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域辽阔,淡水养鱼历史悠久,实践经验丰富,而养鱼方法也因地而异,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江浙一带的豆浆喂鱼,两广的大草养鱼,东北的豆饼喂鱼,两湖是南北兼用,三法并纳。总之,各施各法也离不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常见养殖鱼类的多发病、严重病(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水霉、鳃霉、  相似文献   

6.
作为永嘉人民“母亲河”的楠溪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也是瓯江下游的主要支流,源于缙云乌岭下,襟怀百汇而成,总流长149公里,呈树枝状,主干流大,且拥有小楠溪,揽鹤盛、孤山、五沼、张溪、黄南、花坦、古庙、陡门等八条主支流,水域总面积达6.6万亩(其中深潭1.5万亩,浅滩2万亩),楠溪江水量丰富,溪流地貌多变,江流柔曲摆荡,有36湾,72滩,流水畅而不滞,缓而有致。水质优良,水域饵料生物丰富,十分适于鱼、虾、贝、蟹等水生生物的栖息、越冬、产卵及索饵。据调查,楠溪江拥有鱼类60余种,甲壳类10种,贝类7…  相似文献   

7.
《渔业现代化》2005,(1):6-6
今后的一段时期,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继续坚持“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推进科技与制度创新,构建养殖、捕捞、加工、物流、休闲渔业结构合理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力争结构调优、产业扶强、效益调高、促进资源和生态向良性发展。近期工作重点,要加快实施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南靖县城关镇八一大队养鱼专业户李赛英、黄美字俩妯娌,1984年承包山塘12.6亩,自挖鱼塘3.5亩,培育青、草、鲢、鳙、鲮、鲤等鱼种,共收入16,5005元,扣除生产费用、税金和承包款,纯收益10,430元,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县妇联的表彰,成为闻名全县的培育鱼种的技术能手。  相似文献   

9.
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 sky)属鲈形目,箱科,鳜亚科,鳜属,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桂鱼、觯鱼。鳜鱼属的种类很多,如鳜鱼,大眼鳜,鲁氏鳜,斑鳜,波纹鳜,怀氏鳜等,是著名的肉食性凶猛鱼类。鳜鱼肉质好,有独特的口感,肉质细腻、味甘平,无毒,  相似文献   

10.
黄鳝又名鳝,属合鳃目、合鳃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及东南亚、印度,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产于全国各地,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密度大,产量高。黄鳝肉质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功效好,是淡水鱼中之佳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黄鳝的需求嚣也不断上升。其价格也日益上涨,现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大热点。在民间除了食用鳝外,也常用其治疗虚痨咳嗽、小儿疳积、颜面神经麻痹、中耳炎、鼻衄、痢疾、黄肿等病症,尤以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及中耳炎效果显著,还是虚痨清瘦、肾虚腰痛病人的营养补品。我国生产的黄鳝,不仅供国内市场需要,还畅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近几年还受到欧美国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传统人工鱼礁建设主要以投放人造水泥铸体、石块以及报废渔船为主,成本高、投放麻烦、不易拆除,且容易产生淤积、被埋没,破坏海底资源。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及山东省、烟台市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以PVC涂层气密布、防水尼龙绸、塑胶布、网衣等廉价材料为主体制作软式人工鱼礁,代替成本高、施工繁重的硬式鱼礁,  相似文献   

12.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 spinosal),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相似文献   

13.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长臂虾科,是日本和中国特有的淡水虾类。在我国,青虾广泛分布在南北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青虾适应性强,具有杂食性、养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市场价格高等特点,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水产品。白洋淀青虾壳薄、肉嫩、不腥无刺、味道鲜美,在历史上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三大名贵青虾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淀区水位的变化,以及过度捕捞,青虾资源急剧下降。为了使这一优良品种资源得到恢复,保护自然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健康养殖刺参,池塘水环境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池塘水环境的控制包括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盐度、溶氧和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生长。如果池水清新,参礁能够得到阳光,底栖硅藻可以光合作用,在生长自身的同时放出氧气,这在春、秋季节很有利于海参生长。但有时池塘浮游植物多,透明度只有50cm左右,参礁几乎不见光线,这时氧气主要靠浮游植物制造,浮游植物制造的氧气主要在水的中上层,海参需要爬到石头堆的上面才能呼吸到氧气或者爬向岸边,这样容易造成损失,所以要定时做好水质监测,控制好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等指标,调控好水色、透明度及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同时养殖人员每天定时巡池,观察刺参的成活、生长、摄食、排便等状况,发现漏水、刺参异常现象,要及时在水质调控、饵料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浅议建冷库     
80年代以来,在我国沿海地区掀起了建冷库的热潮,国营、集体、个体冷库迅速发展,促进了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创汇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近二、三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产冷库投资规模过大,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了资金、原材料、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建成了大、中、小水库8万多座,蓄水能力达4400亿立方米,养鱼水面3000万亩(占全国淡水总面积40%),这些工程对防洪、灌溉、发电、养鱼、航运、水保以及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据水利渔业有关部门的统计,1987年底,全国水库养鱼总产量27.9万吨,亩平13公斤,我县136座大小水库,3万亩养鱼水面,  相似文献   

17.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发展稻田养殖泥鳅,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稻田养鳅的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饵料的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多种饵料。故稻田养殖泥鳅,一方面应通过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充分发挥稻田的光、热、水、气等资源的作用,培养大量饵料生物,作为泥鳅的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渠道,落实人工饵料来源,进行科学投喂。泥鳅的人工饵料,有小杂鱼、鱼粉、动物内脏、蚕蛹、猪血、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还有米糠、麸皮、豆饼、蔬菜、瓜果皮等植物…  相似文献   

18.
六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6):43-43
6月份,农历节气是芒种到夏至,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进入进入梅雨季节,气温、水温持续升高,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较多,气候多变,降雨量充足,日照时间明显延长。本月是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季节,鱼、虾、蟹、蚌、蛙、龟、鳖等水产养殖动物吃食旺盛生长快,但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季节,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9.
pH对鱼类化学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硬骨鱼类的嗅、味感觉器官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许多学者都发表过综述文章(Kleerekoper1969,Bardach和Atema1971,Bardach和Villars1974,Kapoor等1975,Brown和Hara1982,Tucker1983),最近十几年,对于鱼类化学感觉的电生理研究,主要在于一些天然物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对于嗅、味觉系统的相对刺激效果,刺激物的分子结构与刺激效果的关系,以及刺激物与感受细胞膜上的感受点相互作用的机制,而对于人为因素如捕捞、环境因素pH、污染对鱼类嗅、味觉的影响报导甚少(Hara1976,1978,Konishi等1969,Tucker1973,Silver,1978,Cancolon1980,Hidaka1970)。鱼类的嗅、味觉在鱼类生命活动如摄食、洄游、生殖、逃避敌害、群体的控制等等行为中起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利用鱼类嗅、味觉的一些生理活动规律为生产实践服务时,pH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本试验以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氨基酸为刺激物,研究pH对于鱼类嗅、味觉系统对氨基酸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 水霉病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或因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伤口侵入,吸取皮肤里的养料,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粘附,使皮肤发生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弱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