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湿度与母猪受胎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山市某大型猪场 449头母猪第一情期受胎率的统计及其与温湿度等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气温对母猪第一情期受胎率的影响较大 ,它们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月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高于 30℃天数与母猪第一情期受胎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8875 ,- 0 850 7、 - 0 90 84和 - 0 90 5 9,而气湿与情期受胎率的相关系数只有 - 0 2 65 7,经检验相关关系不显著 (P >0 0 5)。高温高湿的气候 ,最易使母猪第一情期受胎率下降。改善养猪的环境 ,夏季要注意防暑或调整日粮或配种时间 ,以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2.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荷斯坦牛的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达25℃以上影响产奶量,而且还会导致以后泌乳期产奶量下降,下降幅度每头每天2~5 kg,甚至可高达10 kg以上;32℃以上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产奶量的下降,有时一时有所上升,但总体由于粗饲料摄入减少也略有降低.奶牛受高温、高湿的影响,还造成情期受胎率和犊牛初生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选取广州市两家大型奶牛场 1998~ 1999年不同配种季节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原始数据 ,统计分析当年、当地主要气候因素气温和湿度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奶牛情期受胎率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 ,统计的月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内气温超过 3 0℃的天数等指标 ,与情期受胎率呈强的负相关 ,相关性极显著 ;气湿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不大 ,相关系数只有 - 0 .16,相关性较弱。情期受胎率以冬春的 12~ 3月份最高 ,夏秋季的 6~ 9月份最低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奶牛场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繁殖率的首要因素;是衡量一个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力的标志;也是决定一个奶牛场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一环。我场1985年全年情期受胎率为49.6%,86年全年情期受胎率为58.1%,比85年提高了8.5%,1986年全年参配牛384头次,则和85年相比等于全场在不增加任何费用的基础上多养了2.7头产奶牛,产量按头5000kg计算多盈利7560元(0.56/1kg)并且少用冻精颗粒32.64  相似文献   

5.
实行奶牛情期准胎工资制效果好河北省国营大曹庄农场五分场(宁晋县051635)赵建营奶牛终身产奶量高低、效益大小,与繁殖育种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只有成年母牛有较高的情期受胎率,才能缩短胎间距,从而增加产奶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提高繁殖母牛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临洮县从澳大利亚共引进澳洲荷斯坦牛1070头.根据测定,澳系荷斯坦牛平均初生重38.5kg,3月龄平均体重115kg,母牛第1胎平均体重602kg,胸围198cm,体斜长158cm,管围18.7cm.305d平均产奶量:第1个泌乳期6 740kg,乳脂率3.38%,乳蛋白率2.93%;第2个泌乳期7015kg,最高达10 600kg;第3个泌乳期7 087kg.2007~2008年,921头牛中305d产奶量达8000kg的占26%;7 000~8 000kg的占41%;6 000~7 000kg的占28%; 6 000kg以下的占5%.平均情期受胎率为64%,总受胎率为91.5%,胎间距418.6d.肢蹄病发病率1.8%,消化道疾病发病率5.1%,乳房炎发病率8.7%,产科疾病发病率4.8%,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4.8%.近6年的饲养证明,澳系荷斯坦牛完全适应临洮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澳系荷斯坦牛的引进对提升临洮奶牛养殖业整体水平、改良临洮奶牛的遗传品质、提高良种奶牛的比例以及牛奶产量和乳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荷斯坦牛的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达25℃以上影响产奶量,高温小但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牛奶乳糖含量减少,还可能使奶牛热应激增加,对各种传染病的敏感性提高,造成情期受胎率和犊牛初生重下降,而易出现所谓"夏季"疾病.因此,夏季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我市从1976年以来引进印度摩拉水牛,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本地水牛,使本地水牛的生产性能由役用向役乳兼用的方向转变,本摩杂一代(以下称F1)水牛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由本地水牛的600kg增加到1 639.5 kg.但是在人工授精时,大部分发育正常的F1母牛屡配不孕,而本地水牛受胎率均在40%以上.笔者通过对F1母牛发情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使F1母牛的情期受胎率达到42%,有的配种季节达到58%.现把提高F1母牛受胎率的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牧场在乳牛配种繁殖方面一直是个后进单位,近几年来,情期受胎率在40%以下,受胎率在85%以下,繁殖率在80%以下。84年全年受胎率下降到73.37%,繁殖率下降到69.19%。84年4—9月份情期受胎率下降到22.92%。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难配牛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84年下半年我们着重抓了这方面的工作。84年10月至85年3月,对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炎197头(占成乳牛424头的46.46%)治疗230个头次,治愈187头(指  相似文献   

10.
奶牛情期受胎率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的难题。据统计,大部分奶牛场奶牛情期受胎率低于60%,使奶牛胎间距延长,影响了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增大了饲养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牛受胎率的高低与牛的营养状况、配种时间、配种技术、冻精技术及健康情况有关。本文探讨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应该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 奶山羊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涉及若干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互有联系。1984年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践探索。 一、授精季节与受胎率 1.不同季节受胎率比较:外界环境条件对奶山羊发情排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母羊受胎与受配季节亦彼此有关。据我县1983年9月至11月配种受胎情况统计为:9月授精母羊1027只,准胎932只,受胎率90.8%;10月授精母羊2084只,受胎1947只,受胎率93.4%;11月授精母羊1139只,受胎545只,受胎率47.8%。2.不同情期与受胎率:第1情期授精4696只,受胎2428只,情期受胎率51.7%;第2情期授精2652只,受胎1421只,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绒山羊冷精配种受胎率较低,情期受胎率在50%左右,改良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从1996年开始推行绒山羊鲜精配种,改良效果很好,情期平均受胎率达85.7%。由于鲜精配种与冷精配种一样.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配种覆盖面较小,配种数量较少,影响改良速度,改良提质进程缓慢。因此。于2000年开始进行绒山羊远距离送鲜精配种试验。经过2000—2002年3年的试验证明,绒山羊远距离送鲜精配种情期平均受胎率达85%以上,与鲜精就地配种基本上一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温湿指数(THI)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温湿指数(THI)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温湿指数对奶牛的受胎率和健康(子宫炎、乳房炎发病率)方面的影响。试验表明:产奶量随温湿指数的增大而下降;平均温湿指数与平均产奶量为负相关,相关系数r=0.8478;随着温湿指数的不断上升,奶牛的受胎率明显下降,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提高情期受胎率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一般较低,根据南方黑白花奶牛育种科研协作组统计,使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平均情期受胎率为45%,但场与场之间差异很大,有的高达60.0%以上,而有些场仅在30.0%左右。我场多年来平均情期受胎率一般在40.0%左右,不容易提高。但据我们试验分析,有以下一些因素影响到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优质高产种公牛冻精,采用不同繁育技术措施,对奶牛进行人工输精遗传改良。本试验通过对情期受胎率、产犊率、产母犊率及产奶量、乳脂率变化对比研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影响奶牛遗传改良效果的综合技术措施。结果显示:(1)同种细管输精后,同组间高中(低)奶牛产犊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2)性控与高产组间,产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情期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极显著(P﹤0.05);(3)高中低产奶牛头次产奶量分别达6 225±12kg、5 270±15kg、3 360±10kg,提高2.05%、3.33%、8.39%;高中低产奶牛乳脂率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P﹥0.05)。表明在奶牛遗传改良工作中,改进繁殖方式,优化技术措施,利用优质冻精,精准化授精,对加快良种奶牛繁育速度,改善牛群整体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可持续的增加奶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胎次与母猪情期受胎率及产仔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09,26(6):68-71
通过整理四川省南充市种畜场1727头长白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母猪胎次与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胎次对情期受胎率有显著影响,所有参与配种的母猪情期和实际妊娠母猪的情期变化趋势一致。第5胎第1情期受胎率和平均受胎率最高(61.78%和79.58%)。第9胎的第1情期受胎率和平均受胎率最低(40.54.%和58.11%)。第1情期受胎率、前2情期受胎率和平均受胎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前5胎基本上呈上升趋势,5胎以后呈下降趋势。母猪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都有显著影响。第6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多(10.84头和9.92头),第1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低(9.26头和7.75头)。死胎数第9胎最高(0.79头),第2胎最低(0.36头).木乃伊第1胎最高(0.75头)。第10胎最低(0.21头)。这些结果表明2—6胎次是母猪的理想繁殖胎次,也是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的理想胎次。  相似文献   

17.
体况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况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相近,泌乳量7 000 kg以下的泌乳初期母牛144头、泌乳量8 500 kg以上的泌乳初期母牛148头,对奶牛体况评分进行测定,同时分析体况评分对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产犊后产奶量≤7 000 kg,体况评分为3~4分时情期受胎率为57.14%,分别比体况评分≥4分和≤2.5分时提高10.2%和8.3%,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产犊后产奶量≥8 500 kg,体况评分为3~4时,情期受胎率为49.01%,分别比体况评分≥4和≤2.5时提高68.07%和71.04%,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高春国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15-18,22
本研究围绕解冻后精液保存温度、母牛发情规律、输精部位和情期输精次数等影响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精解冻后,在低温(4℃)下保存6h、在常温(10-15℃)下保存4h和在高温(28℃)下保存2h输精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曲靖母牛发情表现明显,在发情母牛卵泡发育至成熟期时冷配受胎率最高(84.40%);母牛发情配种所占比重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母牛2-4胎时冷配受胎率最高,达72.03%,5胎以上的冷配受胎率则有所下降;母牛冷配最佳输精部位是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和子宫体内,同时输精可得到较高冷配受胎率(80.38%)。在同一个情期,输精1次与2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1986年1月至1987年10月,在浙江省对537头黑白花奶牛及部份其他家畜进行了提高情期受胎率的临床试验。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一般为40—50%。情期受胎率低使经济遭受很大的损失,每推迟一个情期受胎,一头奶牛的经济损失一般达500元左右。若推迟到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绵羊冻精应用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据1981年青海等六省区大规模应用试验,情期受胎率达47.5—60.9%;1983年辽宁省生产试验,受胎率达74.3%。为使该项新技术尽早为我省绵羊育种和生产服务,我站于1983年11月开展了甘肃高山细毛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及输精试验。当年输配母羊60只,平均情期受胎率为21.67%;1984年11月重复试验,两个情期共输配母羊57只,受胎39只,受胎率68.4%。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