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电工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农电事业的中坚力量。由于当前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电工管理模式,形成了当前农村电工的管理客观存在着“政出多门、各有所长”的现象。笔者以为,为适应新时期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农电工队伍迫切需要走职业化管理之路,亟需格式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工是农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农电企业发展的全局和整个农电企业的社会形象。但是,当前由于对农村电工的管理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基层农村电工还存在着工作方式简单、业务素质低、服务意识差、作风纪律松散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电工管理过程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寻求一条有效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电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农村村级电工管理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当前农村用电管理的核心问题.按照管理学理论,企业管理的重要要素即“人”的管理.从目前农电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看,无一不与农村村级电工管理体制有关,理顺村级电工管理体制亦就抓住了当前农电管理的“牛鼻子”.以下就农村村级电工管理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4.
就农村低压电网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经调研后得出结论:县电力公司成立农电管理专责部门势在必行;农电低压营销、服务和检修维护分开是农电低压管理将来的发展方向;成立村民管电自治组织有利于农村低压电网的管理;新生的电工组将是农电管理最基层的细胞单位;应该研究和建立农电有偿服务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消息提示     
杨明辉 《农村电工》2006,14(12):16-16
农电体制改革后,规范农村电工管理成为农电企业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农村电工管理,是当前农电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一项政治任务。通过多年来的农电管理实践,笔者认为,抓好农村电工管理应从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加大力度,完善农村电工统一管理体制 随着农电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县农电管理中的一些弊端日益突出,电管站基础管理不健全,农村电工队伍不稳定、素质差,农村电工人员超编,工资报酬偏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电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用电量的大幅度增长,农电管理工作日趋繁重。作为农电管理队伍排头兵的村电工,已成为决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河北省阜城县供电局十余年来农电管理工作的经验说明:农村电工队伍就是农电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只有牵牢“牛鼻子”,农电管理之路刀一会越走越宽。不统管就没有出路十多年前,供电局对580个用电村进行调查,认为农电管理工作存在四个严重问题:管理渠道不畅.电力部门无法落实对农村电工的管理;村电工承包电费,部分电工肆意加码;由于缺乏资金和疏于管理,低压电网设施陈旧失修;村电工…  相似文献   

8.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供电所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担负着向农村供电的任务和为广大农村客户服务的使命,作为农电工作主体的农村电工,成为了农电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电工作的重要力量,是直接参与建设和直接服务于农村的具体实践者。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创新农村电工管理模式,推出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注重并加强对农村电工的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使农电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实施,农村电力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不断推进农村电力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就农村低压电网管理模式,笔者最近对湖北省农村低压电网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认为县电力公司成立农电管理专责部门势在必行;农电低压营销、服务和捡修维护分开是农电低压管理的发展方向;成立村民管电自治组织有利于农村低压电网的管理;新生的电工组将是农电管理最基层的细胞单位;研究和建立农  相似文献   

10.
1 农村电工管理现状经过10年农电体制改革,农村电工统一管理的格局在各地已基本确立,一支由当地农电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共同领导与管理的农村电工队伍建立了起来.农民私人承包变压器、集体自营购售电等模式正在逐步被淘汰,农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魏县是个有75万人口的农业县。全县共有35kV变电站7座,总容量为56450kVA,10kV线路1080km,低压线路2000km,配电变压器1855台,年用电量1.5亿kW·h,农村电工963名。 对于这样一个农业用电大县,农村电工由谁管?怎么管?如何把这支庞大的队伍建设好、组织好、管理好,以适应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电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农电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996年,魏县电力局开始探索对农村电工实行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在实际运作中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电事业的发展和暴露的农村电价问题,农村电工已成为决定农电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河北省阜城县供电局统管农村电工的经验说明:管理农村用电要先管人,农村电工队伍就是农村用电工作的“牛鼻子”,只有牵牢“牛鼻子”,农电管理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电工》2003,11(8):1-1
农电体制改革后的60万农村电工是具有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管电人,是负责9亿农民安全用电的一线生力军,是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电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者,是电力行业在农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代表。农村电工在农村用电事业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这部分人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适应电力行业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国家电力公司于2002年就提出并组织了“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活动,新成立的国家电网公司也于2003年初发出了《关于开展第二届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的通知》。通知发出后,各地积极行动,掀起了农村电工培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当前农电管理所面临的难题说些想法,以期引起农电同行和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消除制约农村电气化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农电体制改革后,规范农村电工管理成为农电企业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农村电工管理,是当前农电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一项政治任务.通过多年来的农电管理实践,笔者认为,抓好农村电工管理应从3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平顺县是贫困县。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平顺县电业局农电职工队伍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素质差的现象,不适应农电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农电事业的发展,尽快提高农村电工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经上级批准,办起了农村电工专业班。农村电工专业班由电业局与县职业中学联办,面向全县农村及乡镇企业进行招生,学制二年(学习一年半、实习半年)。招生对象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6~25岁男性未婚青年,现从事农村电工工作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基础课外还有职业道德、电工基础、电动机与变压器、电工…  相似文献   

17.
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江苏省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单位,只有加强和规范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才能夯实农电管理的基础。江苏省在农村供电所管理上,从体制管理、农电专业管理、农电队伍建设和优质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加强农村供电所统一管理1.1加强人员统一管理。按照《劳动法》和省政办犤2001犦64号文件精神,对全省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实行统一招聘,全省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并制定下发了《农村供电所职责》、《关于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工资待遇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农村供…  相似文献   

18.
前言 农村电工是活跃在农村用电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其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农村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满足培训农村电工的需要,在过去的不同时期,各级电力管理部门推出了多种培训农村电工的教材版本,对提高农村电工的技术素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农村电工的特殊身份决定农村电工的培训不能集中时间太长,而且由于文化程度地限制,要求教材不能太深。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我刊从1996年3月起连续刊载了殷乔民等同志编写的《农村电工实用技术培训教材》。教材刊出后,全国不少地区的农电管理部门和农村电工来信要求将  相似文献   

19.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4,12(11):19-19
《农村电工》杂志,是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和华中电网公司主办,针对农电企业和广大农村电工出版发行的一本好书。《农村电工》不仅登载有党和国家对农电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县级供电企业和基层供电所的管理经验;不仅有“多供少损”和“电价电费”指导性文章,而且有“农电技术”和“电与法”,对于指导县级供电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减轻农民电费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依法治企指明了方向。我公司积极订阅《农村电工》,干部职工自觉认真学习《农村电工》,以《农村电工》作指导,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农电管理正朝着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要有一套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农电管理模式;另外,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扶持,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迅猛发展,这就对农村供用电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前,周至县乡镇供电所对农村用电管理实行“人员包片管理”的模式,然而,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