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40%丙硫·戊唑悬浮剂、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叶锈病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试验表明,40%丙硫·戊唑悬浮剂、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06%和81.75%,对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66%和89.17%,分别使小麦增产65.61%和62.99%,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3.17%和59.40%,使小麦增产16.92%,可作为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防治的补充药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4.88%和69.27%,对叶锈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34%和10.34%,分别使小麦增产2.95%和9.39%,不宜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提高防治效果,2015年在六安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0%多·酮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这3种药剂在小麦生产上轮换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赤霉病,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乳油防治效果最好; 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好,仍可作为生产上的主要药剂使用;以上4种杀菌剂防治效果2次防治优于1次防治。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药剂都对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的防效最好,达到80.53%。试验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1 500 m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显著;59.7%咪锰窑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900 mL/hm2和36%多窑酮(护穗)可湿性粉剂600 g/hm2,按使用说明书最高推荐用量,在小麦抽期扬花期喷雾1次,防治小麦赤霉病也有较好效果,但效果低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各种试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36%多·酮(护穗)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2.62%;59.7%咪锰·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霍邱县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高效药剂,选用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78.14%、74.86%、81.42%,其中单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低于3个复配剂的防效,且有效成分用量远高于复配剂有效成分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g/亩、40g/亩、50g/亩,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ml/亩和80%多菌灵粉剂100g/亩5种不同剂量的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依次为60.00%、80.00%、73.33%、66.67%、46.67%,由此可见,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g/亩防效最好,其余处理也均好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可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药剂进行使用,为小麦生产上赤霉病的防治提供药剂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病程度的田块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 kg/hm2相对最高,平均达75%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 kg/hm2、50%多·酮可湿性粉剂1.35 kg/hm2和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35 kg/hm2以及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45 kg/hm2的防治效果较为接近,平均在70%左右。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80 k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平均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剂,本研究选用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40%多菌灵悬浮剂、80%多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在赤霉病暴发初期的小麦扬花阶段用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2%以上;同时,这3种杀菌剂对小麦无药害,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9,(8):25-26
为了探索48%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对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48%甲硫·戊唑醇悬浮剂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48%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对防治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效果,在施用剂量为288~432克/公顷的条件下,第2次施药后21天,防治效果达75.71%~87.37%,防治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对小麦安全,可用于其赤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化学药剂,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以郑麦0943为试验材料,比较评价了4种药剂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及不同防治次数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抽穗50%时防治2次(间隔7 d)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佳,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87.6%和91.7%;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氰烯菌酯在小麦齐穗期防治1次效果较好,防效均在82%以上;40%多菌灵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一般,防效在60%~70%之间。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65.57%)较低外,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的防效均在75%以上,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正为研究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笔者于2015年4月在河南省项城市永丰镇郭大庄行政村一小麦田内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戊唑·多菌灵(40%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供生产参考。一、试验设计和安排(一)药剂1.试验药剂。戊唑·多菌灵(40%悬浮剂)(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生产)。2.对照药剂。对照1.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  相似文献   

14.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1 5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次用药效果显著好于1次用药;常规药剂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25%咪鲜胺乳油300 m L·hm~(-2)的防效较好,仍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推荐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的防效一般;而25%氰烯菌酯乳油1 500g·hm~(-2)和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的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选取3种农药开展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10 g·667 m~(-2)防效(55.06%)最好,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 g·667 m~(-2)(53.89%)次之,20%戊唑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1.53%)最低;几种药剂对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其中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 g·667 m~(-2)和43%戊唑醇悬浮剂10 g·667 m~(-2)增产效果相当,幅度最大(16.0%、15.4%),20%戊唑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667m~(-2)增幅次之(11.3%);将43%戊唑醇悬浮剂剂量增加3倍(30 g·667 m~(-2)),与对照相比,对小麦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2.8%);43%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对小麦安全,且价格便宜,可推广应用于生产。在小麦抽穗55%、抽穗95%、扬花5%、扬花35%、扬花75%、扬花90%、扬花100%等7个不同生育期喷施43%的戊唑醇悬浮剂10 g·667 m~(-2)防治小麦赤霉病,结果表明,小麦抽穗100%到扬花35%为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生育期。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43%戊唑醇悬浮剂、45%咪鲜胺水乳剂、20%三唑酮乳油药剂及药剂组合在小麦扬花盛期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667 m2多菌灵100 g+苯甲·丙环唑20 mL处理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效达91.9%.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农药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2011—2012年,笔者进行了戊唑醇等4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兼治白粉病、叶锈病效果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防治赤霉病同时兼治白粉病、叶锈病的有效药剂。一、处理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1处理43%戊唑醇悬浮剂20g/667m2;2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产区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安全。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汉中盆地频发,产量损失1~2成,加之小麦品种抗性退化,病源菌抗(耐)药性增强,常用药剂防效降低。笔者结合汉中市小麦生产实际和农民用药习惯,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效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汉中市小麦赤霉病防治的28%烯肟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等低毒高效农药,为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18%叶菌唑·噻霉酮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18%叶菌唑·噻霉酮悬浮剂67.5g·667m~(-2)、81g·667m~(-2)、94.5g·667m~(-2),第2次药后12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90.56%、92.30%、93.42%。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20%叶菌唑悬浮剂、50%噻霉酮可湿性粉剂以及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生产上可以将18%叶菌唑·噻霉酮悬浮剂稀释1500~2000倍液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六安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提高防治效果,于2018年在六安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开展了赤霉病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病穗防治效果在70%以上的处理药剂依次为: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5%戊唑醇·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5%咪鲜胺水乳剂;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这7种药剂可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效果最好;其次是75%戊唑醇·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第三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要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