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种公鸡的精液质量直接影响着种蛋的受精率,从而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影响精液质量的因素很多,现将精液质量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供参考。一、造成种公鸡精液质量差的原因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类型的种公鸡精液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饲养后期,肉用种公鸡的精液质量比蛋用种公鸡的精液质量差,重型种公鸡比轻型种公鸡差;同一品种个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周龄因素 种公鸡随着周龄的增大精液质量也逐渐下降,一般种公鸡在20~22周龄达到性成熟。24~48周龄是种公鸡性机能旺盛期,精液质量最好。50周龄以后性机能减退,…  相似文献   

2.
防止公鸡阉割后出血过多的方法公鸡饲养到一定日龄,可以进行阉割。公鸡问割后,一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公鸡育肥后肉质鲜美。但阉割后的鸡往往因出血过多影响身体的恢复,甚至死亡。笔者介绍如下方法,可防止公鸡阉割后出血过多。一、在手术前2—3天,给待阉公鸡喂禽...  相似文献   

3.
刘胜军  杨隽 《中国家禽》2001,23(15):25-26
近几年来我院实习牧场种蛋的人工受精率一直保持在 92%以上,入孵蛋孵化率不低于 82%,总结经验如下: 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决定种蛋受精率的先决条件,而种公鸡饲养条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精液的品质和数量,因此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说健康的雏鸡是养好种鸡的基础的话,则育成期的管理则是保证公鸡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公鸡的管理中运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种公鸡的饲养也是如此,育成时期有条件的鸡场最好不要把公鸡和母鸡一起放在中雏笼中饲养,公鸡的体型较大,生长发育也比母鸡快,中雏笼空间狭小,公鸡…  相似文献   

4.
公鸡去势前后的注意事项刘进芳(广东省斗门县通达饲料厂519100)公鸡去势后即成阉鸡,阉鸡肉质鲜美。但是在农村,公鸡去势后成活率低。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体会,公鸡去势前后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公鸡去势以2~3月龄为佳。月龄小,睾丸较小,不易去势而且去势...  相似文献   

5.
1种公鸡的选择 优质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第一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二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特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质量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能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三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经过2w时间对种公鸡的训练,淘汰采不LH精液或精液品质差和生活力不好、有缺陷的公鸡,最后按一定的公母比例(1:30-1:50),并准备5%后备种公鸡留足后。把多余的公鸡进行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6.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在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或后备种公鸡不足时,如何科学地利用老龄种公鸡进行人工授精来取得好成绩呢?我们在饲养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1.老龄种公鸡的选择应选择发育优良、反射快、精液多、质量较好、健康无病的种公鸡。老龄种公鸡一般选留比例较大,达1:25左右即可。2.老龄种公鸡的营养老龄种公鸡的营养要比生长期种公鸡营养水平高,一般要求代谢能11.7~11.8兆焦耳/千克,…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不太重视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这是不对的。要提高综合效益,单靠母鸡的努力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挖掘公鸡的潜力,努力提高受精率。这样,公鸡的专门饲养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现在我们公司所提供的公鸡全为改良型的新品系公鸡,其特点是宽胸、生长速度快,若体重控制不好,体重易超重;加强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挥种公鸡优良遗传潜力,表现良好的生产水平。因此,这需要我们更精心去养好公鸡。1育雏期1.1.1温度、湿度与母鸡相同1.1.2饲养密度密度要比母鸡小,采食面积、饮水面积都要大些。推荐的饲养空间密度:第一周:…  相似文献   

8.
问题1:光蛋和未受精蛋过多。原因及解决办法:(1)公、母比例不当建议:对于轻型鸡,每只公鸡配10~12只母鸡;对于重型鸡,每只公鸡配8~10只母鸡。(2)公鸡营养不良建议:确保每只公鸡都能单独获取饲料,否则饲料会被母鸡吃光。(3)配种时受到其它公鸡的干扰建议:公鸡数量不要太多。(4)公鸡太老建议:换上年轻的公鸡。(5)公鸡不育建议:换上别的公鸡。(6)入孵前种蛋贮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条件不良建议:准备入孵的种蛋,其贮存期不应超过7天;贮存温度应为50~70,贮存期相对湿度应为70%。问题2:照蛋可…  相似文献   

9.
肉用种公鸡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公鸡的死亡率高的问题。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肉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对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充分发挥种公鸡的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公鸡的选择优秀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该至少经过三次的挑选。第一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二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性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重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能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三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经过二周时间对种公鸡的训练,淘汰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差和生活力不好,有缺陷的公鸡,最后按一定的公母比例(1:30~50),并准备5%后备种公鸡留足后,把多余的公鸡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李铁麒 《中国家禽》2002,24(10):16-17
肉种鸡、公鸡常因吃到母鸡的料而超重,为此,在公鸡鼻孔插入限饲器,可以保证公鸡在产蛋后期体重仍接近标准,种蛋受精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加强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郑德芬,张玉良,逮记成(河北省保定市畜牧水产局07105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应该和母鸡一样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强制利用的种公鸡,如饲养管理不当,会影响射精量,精子浓度和活力。目前大多数种鸡场用作人工授精的公鸡,都使用种...  相似文献   

13.
只有使种公鸡达到一定的条件,鸡群才会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需要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均匀度,确保控制好种公鸡的饲喂、正确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14.
霍清合  李芳  李爱军 《中国家禽》2004,26(22):35-37
公母合群:公母鸡通常在126~161日龄开始合群;如果种公鸡群内的性成熟存在差异,可以让已经性成熟的种公鸡先与种母鸡混群,而让未成熟的种公鸡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后再混群。易出现问题:由于更换饲喂设备、混群、加光等应激,导致公鸡易出现周增重不理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种公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雏鸡喂醋好     
近几年我地区市场上当地公鸡供不应求,而且价格较高,饲养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是兴起了饲养当地公鸡这项产业,出现一些饲养专业户,并总结出一套当地公鸡野外山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公鸡去势的注意事项刘华欣山东省寿光市第四职业高中262715公鸡去势后成为阉鸡,阉鸡肉质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体会,为保证去势效果和质量,公鸡去势前后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公鸡去势时间以2~3月龄为佳。月龄过小,睾丸较小,不易去势而...  相似文献   

17.
一育雏期公母体重必须达标 第一周龄时公鸡体重,要求达到150克,由于公鸡在出厂时剪冠断趾,再加上长途运输,到达鸡场时就显得比母鸡弱,所以公鸡需要“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18.
1种公鸡的营养 供给专用的公鸡饲料配方,从营养上根据种公鸡的营养需要供给适宜的营养浓度的饲料。首先公鸡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应低于母鸡的水平。种公鸡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1%。代谢能2640千卡/千克时,就能取得较多采精量。另外,肉种鸡每天饲料摄取量控制在140克以下。  相似文献   

19.
提高鸡人工受精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好种公鸡质量关:种公鸡在投入配种使用之前,进行三次严格挑选:(1)19周龄时挑选健康公鸡转入种公鸡舍,把弱残公鸡以及雄性特征发育不良者一律淘汰;(2)入舍种公鸡通过细致观察和疫病检测淘汰有恶癖和有疾病、隐性病者;(3)21周龄进行采精调教时,把...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种公鸡在连续采精4天停一天、加强公鸡的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对群体受精率的影响,以期减少大生产中种公鸡的饲养量,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