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前言在我国林区贮木场或木材加工厂装卸作业中广泛使用装卸桥,这是一种大型起重机械。在装卸桥作业时,由于工况复杂,动力现象相当普遍。近些年来关于起重运输机动力学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木文通过对林用装卸桥结构振动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探讨了林用装卸桥的振动测试及分析方法,并测得了某些典型装  相似文献   

2.
我国林用装卸桥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以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30多台。鉴于林用装卸桥发展迅速的七十年代,我国国内林业部门缺少生产起重运输机械的专业厂家,而机械部门起重运输机械制造厂生产的装卸桥又存在结构陈旧、产品单一,用钢量大、造价高等问题,因而形成了林用装卸桥多为格子式桁架结构,且多系现场组装、金属结构也多为各生产单位露天焊接。不仅施工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由于设计或计算差误、使用材料规格不尽合理、高跨比选择不当、设计结构考虑不完善等原因,致使设备投产使用后,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3.
林用装卸桥是在露天作业的大型机械,因其工作环境恶劣往往设计的比较结实,不怕摔打,而很少考虑到美学造型,因此,给人一种傻、大、粗、笨的感觉。在这种机器旁作业的工人易疲劳,工效低且易出事故。说严重些,造型差的装卸桥是一种视觉污染源,它应该被逐渐淘汰,代之以具有美学造型的装卸桥。林用装卸桥美学造型的原则是整个形体要均衡但又有变化,稳定又不呆板。各部分对比要协调、和谐。装卸桥美学造型设计大致可分为造型设计及色彩调配两个方面。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忽略任何一方都会带来缺憾,破坏美的形象。工造型设计造型设计指…  相似文献   

4.
环行林用装卸桥是一种在圆环形轨道上运行的林用装卸桥,特别适合在南方贮木场的方形或近似方形楞场上使用。与直行林用装卸桥相比,它具有消耗钢材少、造价低、抗风能力强、不会打滑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贮本场作业中,近十多年来装卸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前后投产使用了五十台之多,目前已成为该省贮木场卸车和归装作业中普遍采用的主要机械。但是,由于其中占88%的林用装卸桥都是各场参考图纸、结合场地情况自行修改、现场施工的,缺乏系统的计算,图纸资料也多不完善,因之在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6.
对林用装卸桥小车在作业中出现的非正常运行情况,即啃道、跑偏及轮馏面与轨道的接触长度太短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贮木场归装作业采用架杆绞盘机的占归装机械总数的90%以上;采用立新牌归装联合机的约占4%左右.在近几年的贮木场技术改造中,有少数贮木场使用上了大型设备林用装卸桥。对于归装机械的选定型问题,定性分析的较多,缺乏定量分析.本文仅就目前使用较多的架杆绞盘机和今后将被逐步采用的装卸桥进行如下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8.
塔式起重机(也叫塔吊)在国外贮木场作业中应用的很多。例如,苏联贮木场的木材归楞、装车和出河作业中所采用的塔吊数量多于装卸桥,有数万台。它与装卸桥相比有以下特点:由于装卸桥的跨距大(40—60米),所以装卸桥运行时不同步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就造成了钢结构受力情况不良,大车轮磨损严重,减少了使用年限。而塔吊的跨距(10米左右)小,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缺点。其次装卸桥只适应于场地规则,最好是矩形的场地条件,而塔吊不仅适于宽大、规则  相似文献   

9.
一、大车电气设计中提出的新问题用于大兴安岭壮志贮木场的5吨46米装卸桥的电控系统,是林用装卸桥中首次用大车电气同步系统的。该带辅机的电轴系统,在停车切断主机电源时,用延时切断力矩平衡电机电源的方法,使系统仍具有平衡力矩,从而实现同步制动。这两台装卸桥在使用中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贮木场发展较快,全盘机械化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60年代末期,相继投产使用了林用龙门起重机、装卸桥等大型的起重机械,使归楞装车作业的机械类型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些机械至今多数仍沿用捆木索人工捆木和人工解索,存在着以下问题: 1、归楞、装车生产效率低,影响装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各类型杆件断面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得出门式起重机主要部件杆件的应力分析和测定方法。从而为门式起重机的拓展应用、性能安全和高效运作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发展林业机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福建省林业机械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福建省发展林业机械的内在潜力,提出福建省发展林业机械的对策与展望,为全面推进林业机械化发展、加快林业机械标准化建设、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福建林业资源开发应用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乐夫  蔡俊修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02-104,126
福建在发展中同样面临着能源、“三农”和环境的困扰,更因缺油少煤及矿产资源不丰和丘陵山地过多而倍感艰难。但在生物时代本省丰富的林业产品成了价值颇高的可再生资源,可提供制作生物柴油的原料和用于造气,其市场广阔。因而只要调整思路,扬长避短,就能战胜上述困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三明市林业机械化生产急需装备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省三明市山地林业特点,从其林业机械发展现状出发,指出转变林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均需要发展山地林业机械技术装备,并提出三明市林业机械化生产急需的各类林业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5.
李林  刘浩  鞠丹 《林业科技》2010,35(6):36-38
2004~2007年,在白头鹤的繁殖季节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伊春市的上甘岭林业局的库尔滨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白头鹤6~9只,友好林业局的友好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3—5只;通北林业局的南北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3—5只,绥棱林业局有4只。2008年统计,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白头鹤113只,新青白头鹤自然保护区有90只,在小兴安岭共有219~226只,约有20对白头鹤在此筑巢繁殖。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解析整个系统的目标与需求,探讨了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系统架构、数据库建立、功能模块设计、流程设计、数据交换、安全管理及系统运行等过程的关键技术。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了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的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林政管理状况,大大提高了林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福建省林业科技队伍基本情况 ,分析福建林业科技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福建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原则和任务 ,以及建立福建省林业科技创新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伐区采育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在定量计算各伐区采育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定位测定由这些作业模式所造成的土壤肥力、迹地更新效果和蓄水保土等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各伐区采育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变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确定伐区工艺方案的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表明,“40%择伐-原木人力集材-归带处理采作伐剩余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一作业模式是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伐区作业的优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林业数据为基础,论述了建立省级林业数据中心及信息服务的过程与内容。通过解析全省林业数据中心的组成及功能结构,研究了全省林业基础数据库的建库、数据库管理、多源数据集成、数据共享与交换、数据调用等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终结果表明,建成的福建省林业数据中心实现了多尺度的林业基础库的集成管理,提供了网络化的连续无缝数据库的信息服务,满足了全省林业部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