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种鸡日粮中添加核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黄素(VB_2)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产蛋母鸡缺乏核黄素时,产蛋率及孵化率明显降低,产蛋期缩短。饼粉为主的日粮中,核黄素的含量低于 2.75mg/ kg,且利用率只有59% ,满足不了家禽的营养需要。目前,国内外关于肉种鸡添加核黄素的研究报告有限,为了提高肉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探索在肉种鸡饲粮中添加核黄素的效果,我们于1997年4月8日至5月27日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对禽胚胎发育和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是家禽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于有机化合物。蛋中维生素营养的全价与平衡取决于母禽日粮营养及向蛋中的转移效率。蛋内维生素营养无论是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会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与家畜相比,禽消化道短、肠道微生物少,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少数虽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现养禽业使用的饲料,除青绿饲料外,精饲料所含维生素量大多不能满足家禽需要,必须添加维生素补充其不足。目前已知家禽必须从日粮中摄取的维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硫胺素(VBl)、核黄素(VB2)等。种禽对维生素营养的要求更严格,有时禽群的产蛋量虽没有下降,但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并不高,往往就是由于某些维生素缺乏所致。本文旨在讨论维生素缺乏、过量及各种维生素是否平衡,对孵化率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脱肛形成的原因 鸡脱肛是指输卵管或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是初产母鸡和产蛋盛期高产母鸡的常发病。其主要形成原因有:母鸡输卵管或肛门患慢性炎症;光照强度过大或突然变更光照时间;饲料搭配不当,能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喂量过多;日粮中维生素缺乏;产蛋过多、蛋过大或产双黄蛋,产蛋时努责过度。此外,母鸡产蛋前后受到意外惊吓,因剧跳也可造成脱肛。 二、预防措施 1.合理配料。开产前,饲料营养要全面,严格控制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含量,以防母鸡过肥;高产母鸡日粮中适当减少动物性饲料的含量;保证饲料中维生素A、D…  相似文献   

4.
<正>蛋鸡脱肛多发生于蛋鸡产蛋盛期,诱发原因有:育成期运动不足,鸡体过肥,母鸡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蛋白质供给过剩,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光照不当或维生素D供给不足,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因素,如泄殖  相似文献   

5.
家禽胚胎病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科学领域。实践证明,由于各种胚胎疾病所引起的孵化率低、幼雏生长发育迟缓或死亡等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研究。鸡的胚胎疾病有三类。一、营养性胚胎病1.核黄素(维生素B_2)缺乏症:患有本病的胚胎常于出壳前几天死亡,其皮肤表面有结节状绒毛,嘴歪,趾弯曲。即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原因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不足是该病的原发性病因。30日龄以内雏鸭发生缺乏症是由于产蛋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所致。当产蛋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时,雏鸭出壳后7~14日龄便开始出现症状。若产蛋种母鸭  相似文献   

7.
1脱肛 脱肛多发生于蛋鸡产蛋盛期,诱发原因为育成期运动不足、鸡体过肥、母鸡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蛋白质供给过剩、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光照不当或维生素D供给不足,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因素,如泄殖腔炎症、鸡白痢、球虫病及腹腔肿瘤等。  相似文献   

8.
1脱肛 脱肛多发生于产蛋盛期。诱发原因有:育成期运动不足、鸡体过肥,母鸡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蛋白质供给过剩、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光照不当或维生素D供给不足以及一些病理因素.如泄殖腔炎症、鸡白痢、球虫病及腹腔肿瘤等。  相似文献   

9.
种鸡要生产高质量的种蛋,供给全价、优质、平衡的饲料是重要的基础。生产中常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平衡引起种蛋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及孵化率。1维生素缺乏对孵化率的影响当日粮中维生素A缺乏时,胚胎可在孵化...  相似文献   

10.
据最新报道,家禽缺乏维生素E除了会引起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和肌肉营养不良以外。还会造成家禽繁殖力下降。种母鸡缺乏维生素E,其蛋的孵化率降低,胚胎早在孵化的第四天就死亡,雄禽长期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攀丸变性。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营养对家禽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中国家禽》2006,28(16):58-60
研究表明,家禽胚胎死因约有70%是禽胚营养不良造成的。种禽日粮营养不平衡是导致禽胚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种禽产出的蛋必须含有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否则将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维生素是家禽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蛋内维生素营养无论是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会对家禽胚胎发育和孵化率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就维生素对家禽孵化率的影响论述如下,谨供种禽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病改进方法蛋清爽 无血环或胚生成1.梅一百只母鸡需有8~10只精 力充沛的种公鸡;2.蛋产下后十天内应即孵化;3.保持母鸡体况良好。蛋灯光照验时清爽 但有血环或打开 时有极小的胚 死胚在12~18天时胚死亡 第3天/’/’ 7一10天,/// 14~19天,’,,小鸡已完全形成,但不啄壳而死 可能的原因,1.配种不适当,…1.种蛋太陈旧,一3.母鸡配种太稀疏;一4.鸡舍及运动场太狭小,运动一 一 不足。1.卵孚化器的温度太高;2.种蛋经过冷冻;3.育种群情况不好,如冠冻伤, 患鸡瘟等病;4.日粮中维生素不足。1.孵化器温度不对;2.缺乏通气;3.1一l粮配合有缺点;4.母鸡饲料内…  相似文献   

13.
1.维生素A:缺乏时,出现运动共济失调,生长发育不良,羽毛蓬松,眼、鼻发炎,早期胚胎死亡,循环系统发育不全。 2.维生素D_3:缺乏时,易患佝偻病,蛋壳薄或软,18~19日龄鸡胚死亡。 3.维生素E:缺乏时,雏鸡易患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病和白肌病。产蛋鸡所产的蛋受精率、孵化率降低,胚胎常在4~7日龄开始死亡。 4.维生素K:缺乏时,皮下、肌肉或肠道出血,血液不易凝固,由于出血而死亡。 5.维生素B_1:缺乏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发生痉挛。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营养与家禽种蛋的胚胎发育和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为了提高种蛋的孵化率,维持种母鸡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至关重要的。营养素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孵化率。那么,哪些营养素会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呢? 一.维生素类 1.维生素 研究表明,种鸡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不仅会降低种蛋孵化率,而且还会降低产蛋率。然而,若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超过10 000国际单位/千克,也会使初期的胚胎死亡率增加。缺乏维生素A的胚胎症状为位置异常(malpasition)和循环系统发育不全。 2.生物素 维持胚胎的正常发育和孵化需要生物素。缺乏生物素种蛋在孵化第1周到第3周增加胚胎的死亡。为了提高种蛋的生物素含量,在饲料中应该添加生物素或向种蛋注射生物素。饲料中添加生物素的效果,老龄鸡比低龄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江西饲料》2009,(3):45-45
有些养鸡者为了提高母鸡的产蛋量,随意加大维生素投喂量,结果造成蛋鸡发生维生素过多症.反而影响蛋鸡生长和产蛋。蛋鸡饲料添加维生素必须严格按标准添加,随意加大用量会对蛋鸡造成危害。维生素A蛋鸡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含量为4000国际单位。当投喂量超过饲养标准时.即可引起母鸡维生素A过多症发生.表现为精神抑郁或惊厥,采食量下降,严重时不吃食.羽毛脱落。维生素D蛋鸡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含量为500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16.
将高产母鸡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每公斤日粮合0、125、250、375、500和50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 D_3的处理。日粮中不加 D_3的母鸡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都急剧下降;4周后产蛋量降至30%,而且大多数鸡蛋为薄壳蛋和软壳蛋。给这些母鸡重新补加每公斤饲料500IUD_3后,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便很快地恢复正常。从接受低剂量维生素 D_3(125IU 和250IU)的情况看,以蛋壳变型值表示的蛋壳质量明显下降,而产蛋量的变化却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在衡量蛋鸡的维生素 D 状态时,蛋壳质量是比产蛋量更为敏感的指标。从瘫鸡和死亡现象看,饲喂低水平 D_3比不喂 D_3的鸡组更为严重,因为在不加 D_3的情况下母鸡很快停产或下软蛋壳和蛋壳质量极差的蛋,以此避免钙从体内的耗尽。  相似文献   

17.
选用70周龄爱拨益加(Arbor Acres—AA下同)AA肉用种母鸡30只,分三个处理,饲以同一基础日粮,分别向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0、4000和12000IU/Kg三个水平,结果表明随种鸡日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提高,种蛋及其雏鸡体内所转移的V.A量也随之提高,差异极显著。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其V.A含量比入孵前显著下降(P<0.05).向初生雏体内的转移量为40%,种蛋内V.A含量低于65IU/枚时,受精蛋孵化率显著地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25~66周龄的Ross肉种鸡为试验对象,在无紫外光照射的环境中,检测不同维生素D3摄入量对于母鸡每日产蛋量、孵化率、子代雏鸡初生重、入孵种蛋胚胎发育各阶段死亡率(早期:入孵1~10d;中期:入孵11~15d;后期:入孵16~21d)、蛋重、蛋比重、1日龄雏鸡躯体灰分含量等的影响。母鸡从25~66周龄分别饲喂5个浓度水平的维生素D3(每千克饲料的含量分别为:125IU、250IU、500IU、1000IU和2000IU)。另加一组母鸡在36周前饲喂不添加维生素D3的饲料,36周后开始饲喂添加维生素D34000IU/kg的饲料。预测母鸡每日产蛋量最大值相对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和高峰后分别为1424IU/kg和2804IU/kg。预测孵化率最大值相对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和高峰后分别为1390IU/kg和2708IU/kg。早期胚胎死亡率最小相对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值1288IU/kg,然而高峰后未现显著的影响。胚胎中期死亡率最小相对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和高峰后分别为1130IU/kg和2568IU/kg,以及胚胎后期死亡率最小相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和高峰后分别为1393IU/kg和2756IU/kg。蛋重最大相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1182IU/kg,比重最大相应的维生素D3水平,产蛋高峰期为1337IU/kg,高峰后大于2000IU/kg。1日龄雏鸡躯体灰分含量最大相应的维生素D3水平〉2000IU/kg。27~36周龄的母鸡(每千克饲料提供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0、125、250、500、1000和2000IU)从原始设计试验得到的数据分析显示,肉种鸡母鸡饲料需要维生素D3约1400IU/kg。37~66周龄母鸡的试验,包括提供维生素D3水平0至4000IU/kg的不同饲料,高峰后修正设计得到的数据分析显示,饲料需要维生素D3约2800IU/kg。  相似文献   

19.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种蛋品质,二是种蛋的贮存管理,三是孵化条件。在孵化机性能日臻完善,种蛋贮存条件得到最佳控制的情况下,养好种鸡是提高种蛋孵化率的首要因素。1种鸡的营养水平种鸡营养对孵化率有较大的间接影响,母鸡产出的蛋必须含有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否则将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通过对鸡胚死因的研究表明,约有70%是鸡胚营养不良造成的。造成鸡胚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种鸡日粮营养不完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均直接影响种蛋的孵化率。日粮中的亚油酸和蛋白质含量一定要满足种鸡的…  相似文献   

20.
1 增加复合维生素用量   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饲喂产蛋母鸡,可以增加复合维生素用量1~2倍.也可单加维生素C或维生素E、维生素B6、维生素B12.   2 喂西瓜皮   西瓜皮有良好的降热作用.在蛋鸡日粮中每只鸡加喂50~100克切碎的西瓜皮,一个月后,可提高产蛋率5%,平均蛋重增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