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初生雏鸡,全身着生绒毛,绒羽稀薄,保温性能差。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绒羽逐渐脱换为青年羽,保温性能较绒羽好。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3周龄羽毛重为体重的4%,4周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的重量大致保持不变,羽毛主要由角质蛋白组成,约占羽毛的82%,其蛋白质含量是肉、蛋的4~5倍。雏鸡绒羽的脱换有一定的规律,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生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青年羽,第3周背后部和嗉囊部绒羽脱换,第4周颈部,第5周头部和腹部,第6周胸部绒羽脱换。一般轻型蛋鸡7周龄绒羽全部脱换完,中型蛋鸡绒羽脱换完的时间比轻型蛋鸡推迟1~2周。…  相似文献   

2.
从羽毛变换纵观鸡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生雏鸡,全身着生绒毛,绒羽稀薄,保温性能差。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绒羽逐渐脱换为青年羽,保温性能较绒羽好。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3周龄羽毛重为体重的4%,4周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的重量大致保持不变,羽毛主要由角质蛋白组成,约占羽毛的82%,其蛋白质含量是肉、蛋的4~5倍。雏鸡绒羽的脱换有一定的规律,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生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青年羽,第3周背后部和嗉囊部绒羽脱换,  相似文献   

3.
初生雏鸡全身着生绒羽,绒羽稀薄,保温性能差,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绒羽逐渐脱换为青年羽,青年羽保温性能较绒羽好,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3周龄羽毛重为体重的4%,4周龄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与体重的比值大致不变,羽毛中角蛋白约占82%,其蛋白含量是肉、蛋的4~5倍.  相似文献   

4.
正雏鸡出壳后,全身着生初生羽即绒毛,绒毛稀薄保温性能差,随日龄增长,绒毛逐渐脱换为育成羽,二者虽然间隔时间短、很难区分和不易察觉,但绒毛的脱换仍有一定规律:出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长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育成羽;第3周背后部和嗉囊部绒羽脱换;第4周颈部绒羽脱换;  相似文献   

5.
蛋鸡的生长性能与其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四大要素密切相关。虽然直接受益是在产蛋期,但育雏和育成期的营养与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可造成延迟开产、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蛋品质差、产蛋期死淘率高等现象。这些情况少数是由于疾病原因,而多数是由于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不合理造成的。1蛋鸡5周龄体重对产蛋性能十分重要 蛋鸡在育成期5周前后及10~16周龄之间有“生长高峰”。雏鸡5周龄时体重与产蛋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5周龄体重越大,入舍母鸡产蛋率越高,产蛋持续期越长,死淘率也越低。因为雏鸡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育成期体重与羽毛生长的影响,了解羽毛脱换规律,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对坝上长尾鸡快慢羽类型体重与尾羽长度进行了测定分析,观察了主翼羽、副翼羽、轴羽的脱换过程。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育成期间快慢羽公鸡体重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的生长要早于慢羽母鸡,但育成结束时快慢羽鸡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差异。育成期间快羽鸡主翼羽、副翼羽的更换要显著早于慢羽鸡,母鸡主翼羽、副翼羽的更换显著早于公鸡;8~14周龄主翼羽的更换速度比较快,而14周龄以后更换速度变慢,育成结束时快羽鸡仍有1~2根主翼羽未更换,慢羽鸡则有2~3根主翼羽未更换。育成期同系别母鸡的第一副翼羽和轴羽脱换要比公鸡早,同性别快羽鸡的第一副翼羽和轴羽脱换要比慢羽鸡早。坝上长尾鸡尾羽较长,育成前期快羽鸡的尾羽生长较快,而后期慢羽鸡的尾羽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大家对蛋鸡前期管理越来越重视:感觉到没有一个好的“鸡体”,就无法充分发挥鸡种的优秀生产潜能。那么蛋鸡前期管理有什么新的观点呢? 一、育雏育成期管理对产蛋非常重要,特别是前5周体重可以说起决定性作用 1、从蛋鸡的生长速度可看出 雏鸡出生重约35克左右,到第2天即达45克,以后按下表的时间体重基本成倍增长,特别是到5周龄,体重已增加 10倍。 2、据荷兰国家机构对蛋鸡前期体重与实际生产性能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5周龄时体重与72周产蛋潜能相关性为93%,死淘率的相关性为65%,而10周…  相似文献   

8.
1生理特点 雏鸡4~5周龄时,全身绒毛脱换为羽毛,经几次脱换长出成年羽毛,体温调节机能逐步健全。随着鸡龄的增大,消化机能健全,沉积钙的能力增强。鸡的胃肠容积增大,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增多,对饲料的利用能力增强。育成期末,小母鸡对钙的利用和存留能力显著增强。在18—20周龄期间骨的重量增加15~20育.其中右4~5育为髓后钙.  相似文献   

9.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育成鸡是指7周龄到开产前的鸡。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一)蛋鸡育雏育成期的营养特点 产蛋鸡在育雏、育成期阶段生长迅速,蛋雏鸡2周龄体重约为出壳时体重的2倍,6周龄时为10倍,8周龄为15倍,并且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加而减慢;代谢旺盛,心跳快,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羽毛生长快;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消化酶分泌少,胃容积小,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  相似文献   

11.
雏鸡出壳时的羽毛称为绒羽,绒羽在出壳后不久即开始脱落,新换上的羽毛称为幼羽。最先换上幼羽的部位是翼部,继而尾部、肩部、股部、胸部、翼下部、背部、腿部、腹部和头部的绒羽依次更换,一般至6周龄左右全身都换上了幼羽。幼羽长齐后又逐渐脱落换上青年羽,至18~20周龄青年羽完全长齐。之后,青年羽脱落换上成年羽。成年  相似文献   

12.
迪卡蛋鸡     
迪卡蛋鸡原由美国迪卡公司所培育,是世界闻名的优良鸡种。大江公司生产的迪卡父母代种鸡,20周龄开产,产蛋期长达48周,72周龄时平均每羽产有效种蛋244枚,可得85羽雌雏鸡;可根据羽色鉴别后代的雌雄;产蛋期存活率在90~95%;黄嘴、黄脚,身披光亮棕红色羽毛,体型健美,发育匀称。大江公司提供的迪卡商品代蛋鸡,20周龄开产,产蛋期长达55周,78周龄时(按母鸡饲养日产蛋量计算)累计产蛋数为28.5~310枚/羽,平均蛋重63~64.5克/枚,料蛋比2.58:1;蛋壳呈红色,壳质坚强,蛋黄呈桔黄色,外观色佳,食之味美;产蛋期存活率92~97%;开产时体重1650克,36周龄以上时体重2125克;羽色和体型基本上与种鸡相似;淘汰鸡仍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大江公司为帮助客户养好迪卡蛋鸡,除保证苗鸡质量、代办托运手续、提供运雏纸箱、代购  相似文献   

13.
一.蛋鸡的优良品种 1.伊莎蛋鸡 由法国伊莎公司培育出的四系配套品系,即有A、B、C、D四个纯系,由A系公鸡、B系母鸡、C系公鸡、D系母鸡配套形成祖代鸡,A、B杂交的后代和C、D杂交的后代母鸡又组成父母代,进行再次配套杂交即得到的商品代杂交鸡,用于产蛋。A、B系为金黄色羽毛,C、D系为银白色羽毛,商品代雏鸡可根据羽毛颜色自别雌雄,母雏鸡为金黄色,公雏鸡为银白色,产褐壳蛋。蛋鸡76周龄产蛋量292枚,50%产蛋周龄为24周,2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高峰期产蛋率92%,平均蛋重64克,育雏育成率 98%…  相似文献   

14.
<正>伊莎褐由法国伊莎公司育成,属四系配套中型体重的高产褐壳蛋鸡,具有较好的抗热性能,是当前世界最优秀的高产蛋用鸡种之一,有羽色和快慢羽两个伴性基因。伊莎褐父本两系为红褐色,母本两系均为白色,商品代雏可用羽色自别雌雄(公雏白色,母雏褐色)。据伊莎公司的资料,商品代鸡:0~18周龄育成率97%~98%;20周龄体重1.63kg;18周开始产蛋,21周龄达50%产蛋率,24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通常把18周龄至产蛋率达5%的时间称为蛋鸡产蛋前期,属于一个短暂的调整时期。因为母鸡开产必须要具有基本的生理和环境条件,即鸡的羽毛脱换完全和长齐,体重达到一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蛋鸡产蛋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疾病因素也包括非疾病因素。在控制疾病的前提下,尤以育雏期5周龄末雏鸡体重、开产前青年鸡体重和鸡群均匀度、产蛋高峰前的营养储备、营养因素等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较大。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可供同行参考。1雏鸡质量1.1雏鸡5周龄体重雏鸡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蛋鸡5周龄内是内脏器官发育阶段,对蛋鸡全程生产性能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5周龄的失重,会导致内脏器官发育不良且无法恢复,并且导致免疫功能和对疫苗的反应下降。5周龄体重达标或更高(5周龄体重≥380 g)的雏鸡通常开产早,产蛋多,死淘率低。  相似文献   

17.
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因此要培育出符合品种要求的高产后备蛋鸡,关键的一环是抓好后备母鸡的营养需要、饲养管理。12周龄以前是鸡一生中体重增长相对最快时期,内脏器官和消化道长度随体重同步变化。骨骼在最初10周内发育最快,8周龄时骨骼发育到成年骨骼的75%,12周龄时达到90%。12周龄后,各种器官发育已近健全,体增重速度减缓,胸肌明显增厚,腹脂随日龄增加而逐渐沉积。约从16周龄后,小母鸡逐渐性成熟,肝脏、卵巢、输卵管快速增长,钙质贮备增加,至产蛋率达到伽%时,体重要增加350-450克,为进入产蛋期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就新杨绿壳蛋鸡、白来航鸡快羽和慢羽品系的部分产蛋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来航鸡快羽品系的25~45周龄总产蛋数、49周龄蛋重、母鸡体重和蛋壳颜色均显著高于新杨绿壳蛋鸡(P0.01),且优于白来航慢羽品系的同类性状;25~45周龄总产蛋数与49周龄蛋重、母鸡体重和蛋壳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9周龄蛋重与体重和蛋壳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9周龄母鸡体重和蛋壳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来看,白来航鸡快羽和慢羽品系的性状变异系数小于新杨绿壳蛋鸡,其变异系数均小于10%。新杨绿壳蛋鸡的性状变异系数稳定性差,平均变异系数超过10%,仅蛋重和蛋壳颜色的变异系数略低于10%,这说明在规模化生产时,新杨绿壳蛋鸡的选育还有待加强,从而使产蛋性状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慈溪市范市镇自1982年开始发展蛋鸡,至今已达20余万羽,育雏、育成、产蛋阶段都受到过球虫病的侵害.为预防球虫病的侵害,接种球虫疫苗是最理想的选择. 1 疫苗使用方法 选用美国Coccivac-D球虫活苗,每瓶1000头份,3~4日龄时饮水免疫.据多次实践,免疫剂量按70%算,即用7瓶疫苗免疫10000羽鸡.每羽雏鸡疫苗用水量约2.5~3.0ml.通常每1000羽雏鸡需放小饮水器20只以上,水量要求鸡只在1~2h内饮完,然后给予正常饮水.  相似文献   

20.
王庆泽 《禽业科技》2007,24(18):43-43
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极大程度决定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因此要培育出符合品种要求的高产后备蛋鸡,关键的一环是抓好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