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类学会、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组织召开的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于1999年9月6~10日在中国陕西省汉中市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近100人参加了会议,就朱鹮保护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上极濒危鸟类之一,属我国特有的生物物种资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自2002年3月从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引入60只朱鹮,进行人工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3.
应日本国环境厅邀请,由林业部派遣,以林政保护司副司长卿建华为团长、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朱鹮产地政府负责人等六人组成的中国鸟兽保护工作代表团于6月5—14日,参加了日、中野生鸟兽保护会议。会议期间,中、日双方代表就世界已濒临灭绝的珍禽朱鹮的保护繁殖方面的合作,中、日候鸟环志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拍摄野生动物影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确定,1.1985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找到近二十年未见的朱鹮,至今已10年了。这10年中,在林业部和省、地、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保护管理及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但使朱鹮这一濒临灭绝的鸟类及其栖息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种群数量也由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了五十多只(繁殖累积数),成绩是十分显著的。朱鹮的保护不仅为全国所注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李斌  天庆 《野生动物》2002,23(3):2-3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世界濒危珍禽朱鹮,经过科技人员20年的精心保护和管理,使野生朱鹮种群和人工饲养朱鹤种群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秦岭南麓洋县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 145只,洋县的省人工救护饲养中心有朱鹮达143只,北京动物园朱鹮馆人工饲养繁殖朱鹮28只,另外日本佐渡朱鹮饲养中心有朱鹮18只。世界朱鹮种群数量已达334只。 20世纪初,朱鹮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等亚洲东部国家,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森林被砍伐,环境恶化、朱鹮在一些国家己销声匿迹了,甚至于灭绝。1960年世界鸟类保护会议…  相似文献   

6.
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朱鹮种群2009年-2018年的繁殖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楼观台朱鹮人工种群的种群总数、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老龄朱鹮所占比例较大;朱鹮亲鸟扔雏行为还未得到妥善解决;繁殖相关数据指标年间变化差异显著,碎卵相比死雏、腐卵在繁殖失败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结果为朱鹮圈养种群繁殖状况的改善提供了数据基础,可为濒危鸟类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拯救朱鹮战略构想曹永汉,卢西荣朱思g又称朱鸳或红鹤,是一种珍贵涉禽,为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栖息环境恶化,其数量急剧减少,在1960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确定为...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林业部门透露,为缓解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朱鹮野生种群的状况,陕西省实施的野化放飞试验已经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朱鹮自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2001年的300余只,成效十分显著。本文总结了朱鹮保护工作20年来的经验。野生朱鹮繁殖期的保护技术先进、措施得力;是增加野生种群数量的关键所在。主要措施包括:召开巢区所在地镇(乡)、村、组参加的保护工作会议、冬水田维护与管理措施、人工投食.朱鹮繁殖期定点监护、巢树保护、无线电跟踪仪的配带与跟踪等。同时,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 野生朱鹮繁殖期概况 野生朱鹮2-3岁性成熟,以3岁居多。属晚成鸟。每年2月开始在海拔即600~1200米的冬水田…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赠送给日本的两只珍稀奇鸟朱鹮,不久将作为两国友好使者东渡扶桑.1998年12月,这对名叫“洋洋”和“友友”.的“小夫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朱鹮又名朱鹭,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地球上仅存137只,堪称比大熊猫还珍贵的鸟类.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境内就有136只,另外一只在日本,被日本视为国鸟.据了解,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保护会议将朱鹮列为“国际保护鸟”,在我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乱砍滥伐、使用农药化肥、工业污染等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经汉中行署批准,汉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1986月1月11日在汉中市成立。汉中地区,位陕西省南部,北接秦岭、南倚巴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复杂,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较多,有鸟类288种,兽类115种,还有一些两栖爬行动物,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陕西有六种,汉中就有五种,其中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种类,闻名中外。1980年重新发现的“秦岭一号朱鹮群体”,是现存的唯一朱鹮种群,该种群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保护下,由当时的7只已繁衍到21只,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朱鹮的保护,经林业部批准,已建立了洋县朱鹮保护区。70  相似文献   

12.
冯宁  徐建民  张守城  徐振武 《野生动物》2007,28(5):17-19,46
在完成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半野化训练及相关论证后,2007年5月31日,陕西省宁陕县放飞了22只朱鹮。在总结朱鹮放飞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朱鹮放飞后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981年5月,朱鹮在中国陕西洋县重新出现以来,种群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在朱鹮人工繁殖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难题。2012年3月22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繁殖研究中心的10羽朱鹮在上海野生动  相似文献   

14.
顾炳枢 《野生动物》2004,25(3):19-20
近年,在西部生态的一些采访中,笔者接触到不少鸟类研究专家学者,并在一些珍稀鸟类保护区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到唯存于我国的世界极危珍稀鸟类朱鹮,至今没有摆脱濒危境地。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有更多的人,对朱鹮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有更多一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18年5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突然有10只人工育雏的朱鹮雏鸟在短暂厌食后相继死亡,经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测诊断为新城疫。剩余18只朱鹮雏鸟经检测12只新城疫阳性,后经抗NDV异源高免血清治疗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后,16只雏鸟成活。朱鹮感染新城疫偶有报道,但尚无成功治愈的案例。这次朱鹮雏鸟新城疫的诊治为今后珍稀濒危鸟类的新城疫治疗,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12月7日至10日,林业部保护司江洪司长、陕西省林业厅钟高适副厅长率领国内动物学方面的上海华东师大周本湘教授、鸟类饲养专家、高级工程师李福来、鸟类生态学研究专家史东仇及部、省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翻越秦岭,奔赴洋县,对世界濒危珍禽朱鹮及其栖息地环境,进行考察,使《拯救朱鹮工程》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朱鹮     
<正>朱鹮(Nipponia nippon),别名朱鹭,红鹤,鹮,日本风头鹮,朱脸鹮鹤,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鹤科(Threslziomitidae),为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国际保护级别被列为濒危(EN)物种,同时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主要分布区位于陕西洋县,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朱鹮的分布范围己扩散到周边的城固、西乡、汉中、南郑、勉县、佛坪、石泉、宁陕、汉阴、太白等县区。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  相似文献   

18.
动物误吞异物是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鸟类朱鹮中出现这种现象却很少。2009年人工饲养的1只朱鹮雏鸟,将一根直径为8mm、长10mm的橡胶圈误食进入胃里,第2d朱鹮雏鸟中毒发病、精神萎顿和绝食现象,并出现41.7℃高烧。本次采用肌肉注射和药物治疗的方法,使这只朱鹮雏鸟精神好转,3d后,朱鹮雏鸟从胃里吐出橡胶圈,经过细心护理朱鹮雏鸟得到痊愈。  相似文献   

19.
鹳形目(CICONIIFORMES)鸟类多有观赏价值,有些种类如朱鹮、黑鹳等已处濒危状态。因此,研究这一类群鸟类,在鸟类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以及环境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1983~1986年,我们对本省鹳形目鸟类的生态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鹮为当今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据估计,除人工饲养下的8只(我国北京动物园6只,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2只)以外,自然界约有34只见于我国陕西洋县,总计不过40多只。 19世纪,朱鹮曾经广泛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北起苏联远东沿海南部,南抵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岛;西自中国中部,东至日本诸岛。但是,本世纪以来,朱鹮的分布范围急剧地缩小、数量迅速下降,到60年代几乎消声匿迹,因而各国对它的研究不多。日本最早注意到朱鹮的危机,进行了一些生态调查和自然界种群的保护研究,并试图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