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 ,育雏期是种鸡全期饲养的关键期 ,尽管饲养场 (户 )十分重视 ,但育雏成活率或雏鸡饲养质量并不十分理想。这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生产损失 ,还影响了以后的生产和供种计划。笔者从事肉鸡饲养多年 ,肉鸡成活率都在 98 5%以上。现将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供同仁参考。1 搞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 1 鸡舍、设备的清洗消毒鸡淘汰后 ,应彻底清扫和冲洗鸡舍。首先是清理鸡舍 ,先运走鸡粪 ,把地面和墙壁打扫干净 ,除去各种饲养设备上的鸡粪和灰尘 ,达到表面无粪便、羽毛、血液等附着物。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设备…  相似文献   

2.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技术是指育雏、肥育分室进行,雏鸡在育雏室培育至28日龄后,全群同时转入肥育舍饲养至出栏,腾出的育雏室又接纳雏鸡培育。这样,循环“流水式”作业不但加快了肉鸡饲养批次,而且提高了鸡舍利用率,同时由于全进全出,消毒彻底,又大大降低了雏鸡的发病率。 一、家庭“流水式”鸡舍的建造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总结了肉鸡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肉鸡发育条件、鸡舍环境控制、科学饲喂、免疫程序等内容。1肉鸡饲养要点1.1进鸡前的准备前批鸡出栏后立即彻底清除鸡舍粪便,清扫房顶、墙壁;冲洗塑料网、竹杆、墙壁及屋顶;打开鸡舍门窗,充分通风干燥;料桶,饮水器等设备经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备用;鸡舍地面和舍外场地用3%~5%火碱溶液泼洒消毒,用消毒药消毒房顶、  相似文献   

4.
冬季寒冷的环境条件给肉用雏鸡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育雏成活率较低,但只要创造条件,管理得当,同样也能把育雏工作做好,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本人在生产中关于冬季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选择优质的鸡苗 要从正规化、质量好、信誉高、无种蛋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种鸡场引进苗鸡。健雏应该是敏捷、毛干燥光亮、眼睛明亮、发育一致等。常见其7~10日龄的成活率较高。进雏前,鸡舍及鸡舍内所有用具和设备应全面清洗、消毒。按雏鸡强弱分成若干小群饲养,每群300~500羽为宜。2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肉鸡饲养周期短,对温…  相似文献   

5.
放养鸡的程序一般为雏鸡→育雏室培育→野外散养→成鸡→出栏。一、雏鸡培育为了提高鸡成活率,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进行育雏。(一)品种选择放养鸡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鸡种,地方品种更佳。雏鸡来源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入雏鸡。  相似文献   

6.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养鸡成功的基础在于雏鸡饲养,所以雏鸡的饲养是养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病力弱、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因此,要养好雏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进雏前的准备按饲养计划,设计好育雏舍,1~3周龄每平方米30羽,4~6周龄每平方米20羽。把育雏舍打扫干净后,用灭瘟灵稀释液喷洒,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5克高锰酸钾、3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混合之后熏蒸,密闭消毒2天,待一个星期后,才能进雏。把饮中图分类号:S858.33文献标识码:B三黄鸡育雏胡存杰水器、料桶等…  相似文献   

7.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法,就是育雏、肥育分室进行,鸡雏在育雏室培育28日龄后全群同时转入肥育舍饲养至出栏,空出的育雏室又接纳鸡雏培育。这样循环"流水式"作业,不但加快了肉鸡饲养批次,而且提高了鸡舍的利用率。由于全进全出,消毒彻底,大大降低了雏鸡的发病率。1鸡舍的建造  相似文献   

8.
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良种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工作是饲养的第一关,因其不但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而且直接关系到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本文将介绍良种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方面的经验。一、育雏前的准备1.消毒:先将育雏笼、育雏室、食槽、水槽等用具清扫冲洗干净,用0.1%过氧乙酸或强力消毒灵、百毒杀、消毒5号等高效消毒剂喷雾。2.预温:进雏前3~4天,用火炉、火炕、电热器等增温,将室温保持在28~30℃。3.饲料和药品:备好雏鸡料,如正大饲料、希望饲料或自配饲料(玉米40%、豆饼12%、碎米15%、次小麦…  相似文献   

9.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育雏舍:选择普通民房或建简易鸡舍,按每平方米育雏50只安排育雏舍的面积。要求鸡舍密闭良好,门窗通风良好,地面清洁、干燥。1.2育雏季节:为了使育成鸡上山即能采食到充足的饲料,宜在3月下旬开始育雏,4月下旬移鸡上山。1.3鸡苗选择:选择来自健康无病种鸡群所产种蛋,经正规孵化出的雏鸡,品种选择优质鸡或当地土鸡即可。1.4育雏前的准备:在入雏前7天,对鸡舍地面、墙壁和周围环境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3天后开启门窗,使气味消散。入雏前2天要准备好饮水器、料桶等必要工具,铺好垫料。雏鸡到达前2~3小时育雏室温度达…  相似文献   

10.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技术,就是育雏、育肥分室进行,雏鸡在育雏室培育28目龄后,全群同时转入育肥舍饲养至出栏,腾出的育雏室又接纳雏鸡培育。这样,循环“流水式”作业.不但加快了肉鸡饲养批次.而且提高了鸡舍的利用率。由于全进全出,消毒彻底,大大降低了雏鸡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肉鸡在育雏期的管理非常重要。特别是雏鸡出生后的前三天,管理环节中任何失误都会影响鸡只遗传潜力的正常发挥。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饲养管理上的误区,对肉鸡后期的生长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进鸡前准备 根据鸡群周转情况,合理安排好进鸡时间。然后根据鸡舍数量、面积以及经济实力,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技术服务完善的供雏单位,预定鸡雏。接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物资与用具的准备。物资:饲料、疫苗、药物、垫料等。工具:温、湿度计,照明用具,清扫用具以及育雏记录表格等。 2.育雏前搞好鸡舍的清扫消毒工作,步骤如下。冲洗鸡舍:用水枪清洗鸡舍的天花板、笼具及地面,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可除去部分病原体,冲洗掉大部分有机物。火焰消毒:舍内  相似文献   

13.
中华宫廷黄鸡是含有北京油鸡血缘的优质黄羽肉鸡,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应用品系培育和品系杂交配套技术,通过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成功选育出的高档优质黄羽肉鸡。   中华宫廷黄鸡体形外貌独特,大多具有凤头、毛腿等特征。全身羽毛黄色,以肉质细嫩鲜滑、肉味鲜美而著称,因其祖先曾作为清朝宫廷的御膳用鸡而得名。近年来中华宫廷黄鸡进入国内、外市场,被生产和消费者接受,出口日本引起轰动效应,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一、营养水平与饲料   中华宫廷黄鸡商品代90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1.5kg以上,料肉比3∶1。与快大型白羽肉鸡相比,宫廷黄鸡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宫廷黄鸡的营养水平也可相对较低,但育雏期和肥育期都应使用全价配合日粮,应根据中华宫廷黄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配给各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雏鸡饲料要求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日粮中还应保证钙、磷、锌、铁、铜、碘、硒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平衡供应。其营养水平标准参见表1。   二、饲养管理技术   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功的首要条件。育雏的第1周要求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第5周达到20~23℃。育雏鸡舍至少需要提前24h预温(炎热季节除外),以使鸡舍提前达到所需的温度,保证雏鸡到达时有一个温暖的环境。在炎热季节,育雏温度不能超过37℃,温度过高时对雏鸡不利;防止阳光曝晒雏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饮水和饲喂 雏鸡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经长途运输的雏鸡可先饮用5%的葡萄糖水,但亦需防止暴饮。在育雏前1~2周的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如恩诺沙星、氟哌酸、红霉素等)和维生素电解质,连饮5天,可预防雏鸡白痢,提高育雏成活率。   通常要求出雏后24~36h进行开食,最迟不超过48h。可把开食料撒在纸上或浅盘上,雏鸡自由采食,3~4天以后再改成喂料器。全期自由饮水、自由采食。   3.饲养密度、通风 饲养雏鸡的数量,取决于饲养设备情况,比如喂料设备、饮水设备、通风设备等。一般0~30日龄饲养25~30只/m2,30~60日龄饲养15只/m2,60~90日龄8~10只/m2。在冬天,密闭鸡舍要注意处理好保温和通风换气的关系。通风换气以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度。  相似文献   

14.
谢志双 《中国家禽》2001,23(6):41-42
1制定育雏的生产目标   一般把 0~ 42日龄确定为育雏期。在进雏之前做好各项生产计划,如进雏安排、免疫计划、投药计划等。另外要制订出育雏期生产目标,如成活率、均匀度、体重范围等。一般情况下, 6周末母鸡成活率为 98%,均匀度在 75%以上。 2育雏前的准备阶段 2.1鸡舍的冲洗   鸡淘汰后,应彻底清扫和冲洗鸡舍。首先是清理鸡舍,先运走鸡粪,把地面和墙壁打扫干净,除去各种饲养设备上的鸡粪和灰尘。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要先屋顶后地面,所有的饲养设备包括地板网、框架等要在鸡舍内用清水浸泡 24小时,然后刷洗干净后码放…  相似文献   

15.
与一开始放在较冷的地面上饲养的肉鸡相比,当肉鸡放在一个温暖的预先加热了的地面上饲养时会生长得更快,且需要更少的饲料。这是荷兰合作饲料生产厂ABCTA和它的关联孵化厂Cobroed从涉及20栋鸡舍、超过4500000只肉鸡的一项试验中获得的结论。用红外线温度计在供应1日龄雏鸡的当天测量不同地区鸡舍内水泥地面的温度,发现各个农场间测量的结果有惊人的差别。某些鸡舍的地面温度低于20℃;而另一些又高于32℃。进鸡后的第7天记录了鸡的体重。在生产周期的后期,在出栏供给屠宰场的当天对死淘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进行计算,并与地面的温度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岑溪市大部分农民过去规模饲养肉鸡,从出壳雏鸡到出栏鸡都习惯将公、母鸡混合在一起喂养,这种饲养方法是不够科学的。从调查大部分养鸡户获益的实践经验中体现出,科学的饲养除了喂料和管理之外,应该是从出壳雏鸡起分公、母鸡分群饲养到出栏,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饲料利用率、肉鸡商品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如马路镇义垌村民黎文龙,他从1988年开始饲养肉鸡至今,每年出栏肉鸡一万多羽,盈利五万多元。他就是从买出壳雏鸡起,要种鸡场把公、母雏鸡分开装笼,运到家里分开公、母雏各一个育雏室进行育雏。脱温后放到林果等山坡地上散养,也是各一个山坡饲养到出栏,所以他养鸡效益好,许多养鸡户到他家参观学习,仿他的方法饲养。  相似文献   

17.
育雏决定养鸡的成败。育雏的成功不仅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健雏率,而且为肉鸡高质量的生长、蛋鸡或种鸡获得高产蛋率打下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一批鸡在育雏期如果能得到良好的管理和饲养,在以后的生长阶段就会容易得多。 目前,关于育雏质量的规范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根据雏鸡生长要求,一个高质量的育雏期应有规范的饲养管理措施和防治疾病的技术要点,各方面缺一不可,稍有疏忽就会严重损害和影响雏鸡成活率。一般来说科学育雏的重要技术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雏前的准备工作 要有良好的计划。接雏前对鸡舍…  相似文献   

18.
果园养鸡是把鸡舍建在果园里,鸡在果园内进行舍饲与放养相结合的一种饲养模式。雏鸡一般在鸡舍内育雏、饲养,待脱温后至出栏的大部分时间在果园内放养,白天采食草、虫、砂砾等,夜间回鸡舍歇息。所以,果园养鸡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肉品质和活鸡的销售价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果园养鸡在饲养管理和疾病  相似文献   

19.
白羽肉鸡因其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而越来越受养殖户的青睐。饲养管理是鸡场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尤其是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鸡的生理特点与成鸡有很大差别,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制定育雏期饲养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饲养种鸡的目的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高产、优质的种蛋及种雏。只有好的鸡种,而无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也不可能得到好的生产成绩。本指南是我场几年来的经验总结,仅供饲养北京白鸡种鸡者参考。一、育雏、育成期 1.环境要求雏鸡舍应尽可能远离孵化室及产蛋鸡舍。饲养的每批雏鸡要全进全出,而一栋鸡舍只饲养同日龄的鸡。育雏、育成期温、湿度要求,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