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是一种雏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病程长、死淘率高的疾病。特点 :(1)是由一种或几种传染源引发的综合征 ;(2 )消化道和内分泌器官是这些致病因子的靶器官 ;(3)病情的轻重与营养、管理和卫生因素有关。对此病的治疗效果不太好 ,但对症治疗可减少死亡。1 发病的主要原因或诱因1.1  非传染性因素 :(1)日粮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筛出物、豆饼、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 (如组胺、3-羟色胺、5 -羟色胺、组氨酸、多巴胺、肌肉糜烂素、血清素等 )。这些生物胺是代谢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鸡肌胃糜烂病(CGE)又称肌胃腐蚀病、黑色呕吐病,是由于喂饲劣质鱼粉或饲料中鱼粉搅拌不均,用量过大而诱发的疾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肉用仔鸡。临床特点为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  相似文献   

3.
正1致病因素1.1非传染性因素的致病作用1.1.1饲料中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劣质鱼粉、玉米酒糟蛋白;变质的饼粕、脂肪、肉粉和肉骨粉等,往往由于蛋白质的微生物发酵而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类和肌胃糜烂素,其中最重要且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和酪胺。在禽类,生物胺可以降低饲料转化率和诱导腺胃体积。有资料表明饲料中0.2%组胺或各0.1%的组  相似文献   

4.
<正>家禽腺肌胃炎是一种以鸡只腺胃肿大、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龟裂甚至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采食下降,体重减轻、消瘦、怕冷、衰竭至死等,常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易继发其他疾病。引起腺肌胃炎的原因很多,大家熟知的有饲料营养因素:霉菌毒素超标、硫酸铜超标、劣质鱼粉、生物胺含量过高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因素如:如腺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病毒、传染性贫血因子等。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却常被忽视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应激,应激也是  相似文献   

5.
1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日粮中添加量为0.5%~1.0%。它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补充消化道有益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和促进生长。2酶制剂是一种高效能的活性饲料添加剂。日粮中添加量为0.1%~0.2%。其功效是:(1)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复合酶;(2)消除或降解日粮中抗营养因子,故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等可消除大麦、小麦中的粘性抗营养素;(3)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为肌醇与磷酸,促进磷的利用率,使用后可降低无机磷的添加量,减少粪磷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6.
1剖解变化:鸡整个肠道弥漫性出血。肠道淋巴细胞聚集处肿大并轻微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明显。腺胃乳头出血,浆膜面有尿酸盐沉积,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泄殖腔内有大量尿酸盐稀粪。喉头、气管、心脏表面、肝脏周围都有白色尿酸盐沉积。患鸡的新城疫免疫情况为:4日龄新城疫苗Ⅳ系+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1羽份/只,14日龄新城疫苗Ⅳ系+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1羽份/只,24日龄新城Ⅳ饮水1羽份/只,34日龄新城Ⅳ饮水1羽份/只。2实验室———ND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2.1试验准…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考察甜叶菊对肌胃糜烂病症雏鸡肌胃的解毒效果。选取8只4日龄雏鸡分成3组。肌胃糜烂素组雏鸡每天饲喂10 mg/kg肌胃糜烂素,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每天饲喂10 mg/kg肌胃糜烂素+2 000 mg/kg甜叶菊提取物,空白对照组雏鸡正常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7 d。结果表明:肌胃糜烂素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并有死亡现象,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优于肌胃糜烂素组。肌胃糜烂素组雏鸡腺胃肿大,有红色斑点,肝脏颜色变浅且易碎,胃液增多,pH值降至2.3,胃黏膜糜烂。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的腺胃糜烂程度比肌胃糜烂素组有所减轻,平均胃液量相比空白对照组增加了53.3μL,比肌胃糜烂素组降低了43.3μL;而胃液pH值相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0.6,比肌胃糜烂素组增加了0.7。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胃蛋白酶活性、肌胃糜烂素含量均低于肌胃糜烂素组。研究表明,肌胃糜烂素对雏鸡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促使雏鸡肌胃出现糜烂,而甜叶菊对雏鸡的肌胃糜烂病症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8.
酵母细胞壁在家禽营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ter Spring 《饲料工业》2001,22(12):47-48
(续上期)2酯化葡配甘露聚糖(霉可吸)和它对霉菌毒素的影响2.1霉菌与霉菌毒素随着我们对霉菌毒素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以及在该领域的许多新的发现,我们开始认识到还有许多有关霉菌毒素的问题尚未找到答案。霉菌毒素由霉菌产生。控制霉菌生长是控制霉菌毒素重要的第一步。这可由下列的步骤来完成:2.1.1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理想的含水量应不要超过12%。2.1.2保持饲料新鲜。霉菌生长需要时间。霉菌生长之前的贮存时间依赖于周围的温度和饲料中的氧气水平。2.1.3保持设备清洁。危险控制临界控制点(HACCP)不仅对…  相似文献   

9.
王轮  王飞 《畜牧兽医学报》1996,27(3):231-236
本工作研究了鸡肌胃以上消化道(包括肌胃)的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肌胃、腺胃禁食时有自发性肌电发放,而不由食道、嗉囊所引发。食道、嗉囊肌电发放与摄食、饮水、排空有关。肌、腺胃在肌电发放时序关系上肌胃人无于腺胃(与解剖构造顺序不同)。由此认为:肌、腺胃肌电自发放由肌胃引发,起着启动的主导作用。肌、腺胃肌电峰电簇频率量呈1:1的关系。摄食、饮水时两者肌电活动增强,停食后活动减弱,这是综合调节机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5-羟色胺定位技术及其在扁形蠕虫神经递质研究中的应用南京农业大学基础课部黄世乐实验发现,5-羟色胺(5-HT)对扁形蠕虫(如肝片形吸虫、曼氏血吸虫等)的虫肌活动呈兴奋作用 ̄[1,2],且在兴奋虫肌的同时,伴随着糖元分解和糖酵解的加强 ̄[3]。5-HT...  相似文献   

11.
把Meta分析应用到霉菌毒素与肉鸡生产性能及体重的相关性研究中。共收集了1980~2009年期间发表的98篇论文,共计1,401种日粮和37,371个试验动物。应用了Meta分析的3个分析过程:图形化、相关分析及方差-协方差分析。与无霉菌毒素的对照日粮相比,日粮中含有霉菌毒素能降低采食量12%,降低体增重14%(P0.05)。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对采食量和体增重影响最大的两种霉菌毒素,这2种毒素分别降低肉鸡采食量17%和11%(P0.05),分别降低体增重20%和11%。日粮中霉菌毒素的敏感浓度随动物的日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霉菌毒素与体增重有很强的互作关系。霉菌毒素对越小的家禽危害越大。残差分析表明,65%的体增重差异是因采食量的差异造成的。采食含有和不含霉菌毒素日粮的肉鸡的体重差异还与蛋白、蛋氨酸等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有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与黄曲霉毒素分别提高死亡率8.8倍和2.8倍(P0.05)。霉菌毒素还能提高肝脏指数15%、肾脏指数11%、肺指数9%、肌胃指数3%(P0.05)。霉菌毒素对肉鸡的生长、生产指数及器官重量的影响随动物品种、霉菌毒素浓度、动物日龄及日粮营养因素等差异而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大多是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它们在谷物和饲草收获前后产生。因为它们的毒性效果和协同作用。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是有害的。人和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代谢过程很复杂,其中包括生物灭活和去毒。去毒过程是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微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一些毒素或它们的代谢产物会在人和动物的组织中被固定下来,但是大多数通过尿、粪和乳汁排出。在动物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它们会引起动物采食量下降,影响生产力。而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下水)中的残留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国际组织对饲料和乳制品中各种霉菌毒素的可允许最大含量做出了规定。霉菌毒素的危害可以通过检测植物产品中的霉菌污染程度、改进作物的栽培、收获和存贮方法、稀释已污染的饲料原料、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等措施得到控制或者减轻。作者将就对养猪业产生危害的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的产生、危害及霉菌毒素的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霉菌无处不在,有些饲草收获前就感染了真菌。有些草料(如干草、秸秆或青贮料)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真菌。反刍动物对大多数霉菌毒素的敏感性较弱.这是因为瘤胃微生物能有效地降解大部分的毒素:但一次摄人大量霉菌毒素或长期小剂量摄人也会给奶牛带来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危害。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尸体病死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腐败产物,如气体物质(包括硫化氢、氨气、甲烷等)和液体物质(含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等)等。另外,病死猪产生的抗生素、细菌毒素和霉菌毒素,人类食用后也会对机体产生很大影响,严重者危害免疫器官,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从鱼粉中检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对动物及人致病力强的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对动物及人存在安全隐患的芽胞杆菌、非发酵菌、枸橼酸杆菌等,这些病原菌在进口鱼粉中检出比例也较高。文献报道已检测到动物健康的鱼粉中的毒素主要有:组胺、肌胃糜烂素、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肉毒梭菌毒素等。使用不新鲜、腐败霉变的鱼制作的鱼粉其组胺含量一般较高,当机体摄入组胺超过100mg(或每kg体重1、5mg)时,即可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肌胃糜烂素是组胺的衍生物,主要与鱼粉加工时的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饲料原料如谷物易于霉菌的生长及霉菌毒素的污染。在日粮中添加霉菌抑制剂,如有机酸可防止霉菌生长,但是不能有效地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向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结合剂可防止猪通过采食受污染的饲料而摄入毒素。常见的霉菌毒素结合剂能够有效地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而对其他霉菌毒素的作用很有限。在含有易于酸败(由于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的日粮中,添加抗氧化剂看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肌腺胃炎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呈世界流行,鸡不分性别、品种和日龄都能发生,感染鸡以肌胃和腺胃出现溃疡、糜烂和出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生产性能严重下降;肉鸡表现料肉比升高,出栏周期延长,蛋鸡表现蛋品质下降,机体衰弱;引发本病的常见病因有霉菌毒素中毒、白色念珠菌感染、腺病毒感染和维生素A缺乏等;临床可针对发病鸡场的不同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8.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是一种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禽病,发病鸡群病死率可达30%~50%,并且病程长,死淘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洛克沙胂(3-羟基-4-氨基-苯胂酸)是一种有机胂化合物,用作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降低料内比,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胂制剂,它的毒性虽然没有无机砷大,但也可在动物体内积蓄,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灵敏、准确、快速的测定方法十分必要。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2.1.1仪器:Waters269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2487型紫外检测器,Millipore超纯水,超声波清洗器。2.1.2试剂:色谱纯甲醇、三乙胺、溴化四丁基胺(TBAB)磷酸二氢钾(KH2PO4),洛克沙胂对照品。2.2溶液配制2.2.1标准…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以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胃腺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病。传染性腺胃炎在某些地方称其为腺胃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腺胃性传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