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品种 王鸽原产美国,常见有白王鸽、银王鸽.成年公鸽体重750~900克,母鸽体重650~750克.全身羽毛纯白,头部较圆,前额突出,喙细鼻瘤小,胸宽而圆,尾中长,微翅.年产乳鸽9~10对,育成乳鸽5~8对,4周龄乳鸽平均体重620克.  相似文献   

2.
为您服务     
湖北省读者金大建来信问:落地王鸽与白羽王鸽有什么区别? 答:白羽王鸽是我国生产性能最好的肉用鸽之一,成年公鸽体重750~900克,母鸽体重650~750克。年产卵9~1O对,育成乳鸽6~8对,4周龄乳鸽平均体重620克。全身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有色羽鸽种的产肉性能,选取银羽王鸽和灰羽王鸽成年鸽20对、28日龄乳鸽30只,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YW(成年银羽王鸽)龙骨长、胸宽、胫围显著小于HW(成年灰羽王鸽)(P0.05),YW28(28日龄银羽王鸽)龙骨长、胫围显著小于HW28(28日龄灰羽王鸽)(P0.05)。YW和HW、YW28和HW28体重及屠宰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个品种乳鸽的胸肌率都在22.3%,成年鸽高达29%,屠宰率86.7%~87.5%、全净膛率65.3%~67.0%。28日龄乳鸽体重和体格已经达到了成年鸽的85%。YW和HW体重、屠体重、半净膛率、胸肌率极显著大于YW28、HW28(P=0),但屠宰率成年鸽和乳鸽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YW腹脂率显著小于YW28(P=0.025),HW腹脂率也小于HW28。灰羽王鸽体尺指标公母鸽间没有产生差异(P0.05)。银羽王鸽公鸽胫长、胫围极显著大于母鸽(P0.01),公鸽龙骨长显著大于母鸽(P0.05)。两个品种公鸽全净膛率显著大于母鸽(P0.05),腹脂率母鸽显著大于公鸽(P0.05)。研究结果提示,银羽王鸽体型略小于灰羽王鸽;两个鸽种产肉性能相当,肉用性能良好;乳鸽早期生长迅速,有效食用比例等同于成鸽,脂肪含量高于成鸽;银羽王鸽,龙骨长、胫长、胫围可以作为鉴别公母的参考指标;成年母鸽脂肪囤积能力大于公鸽。  相似文献   

4.
1品种石歧鸽,产于我国广东省中山县石歧一带,是本地鸽与王鸽、鸾鸽、卡奴鸽杂交选育而成,系大型品种。公鸽最大体重可达900克,母鸽可达750克,体长、翼长、尾也  相似文献   

5.
利用杂交配套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良田鸽配套系,良田鸽配套系1系(以下简称L1)、良田鸽配套系2系(以下简称L2),其生产性能经测定结果可知,L1、L2的开产日龄均为180天,平均体重L1♂703克、♀647克;L2♂688克、♀635克。平均每对种鸽年产蛋数分别为23.5只和24.0只,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1.1%和91.5%,每对产鸽平均年产合格乳鸽数分别为19.5只和20.3只,比现时饲养量较大的杂交王鸽的14.5只/(对·年)分别提高了34.5%和40%;乳鸽4周龄体重分别为628克和638克,比杂交王鸽的575克有极显著的提高(P0.1);4周龄乳鸽全净膛重分别达到415.8克和407.6克,较杂交王鸽的391.5克有明显的提高,可以达到出口乳鸽全净膛重400克以上的要求。摘要:利用杂交配套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良田鸽配套系,良田鸽配套系1系(以下简称L1)、良田鸽配套系2系(以下简称L2),其生产性能经测定结果可知,L1、L2的开产日龄均为180天,平均体重L1♂703克、♀647克;L2♂688克、♀635克。平均每对种鸽年产蛋数分别为23.5只和24.0只,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1.1%和91.5%,每对产鸽平均年产合格乳鸽数分别为19.5只和20.3只,比现时饲养量较大的杂交王鸽的14.5只/(对·年)分别提高了34.5%和40%;乳鸽4周龄体重分别为628克和638克,比杂交王鸽的575克有极显著的提高(P0.1);4周龄乳鸽全净膛重分别达到415.8克和407.6克,较杂交王鸽的391.5克有明显的提高,可以达到出口乳鸽全净膛重400克以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种鸽哺育前体重对哺育期减重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20对健康种鸽,按哺育前体重由大到小分为A、B、C和D四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对种鸽。采用"2+4"生产模式,饲喂全价颗粒饲料,预饲10 d,试验期20 d。结果显示:试验第1~10天,A组母鸽减重显著高于D组(P0.05),母鸽哺育前体重越大,减重越多;试验第11~20天,不同体重公鸽减重、母鸽减重和公母鸽总减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1~20天,A组公鸽减重显著低于B组公鸽(P0.05),A、C组母鸽减重显著高于D组(P0.05),B组公母鸽总减重显著高于D组(P0.05)。白羽王鸽种鸽体重对乳鸽5、10、15和20 d末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从数值上看以B组种鸽哺乳效果最好。公、母鸽初始体重与乳鸽5、10、15、20 d末重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公、母鸽减重与乳鸽平均日增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母鸽哺育前体重能影响母鸽哺育期减重,哺育前种鸽体重对公鸽减重和乳鸽生长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1肉鸽的主要品种及引种注意事项11美国白羽王鸽是目前世界上饲养数量最多,得到公认的大型肉用品种,全身羽毛洁白,颈部白羽毛闪出微绿色的金属光泽,嘴呈肉红色,眼大而有神,眼球为深红色,胸宽背圆,头平颈壮,尾短而翘。成年鸽体重075~1千克,育成鸽(青...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提纯复壮对肉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自2007年开始,对美国王鸽进行提纯复壮试验。结果表明,提纯复壮组王鸽14、28和360日龄体重均显著增加;提纯复壮组14、28和360日龄体重逐年增加,但增幅逐年降低。除白王鸽28、360日龄公鸽和银王鸽360日龄母鸽2010年度体重与2008年度体重增幅显著外,其他各组年度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种鸽品质提升明显、生长速度提高显著,提纯复壮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优种鸽简介     
1肉鸽 1.1美国落地王鸽(白羽王鸽) 为美国育成的良种肉用鸽.此鸽羽毛以白色为多,其它杂色极少,成年雄鸽体重800~1000克,雌鸽600~800克,一年可产蛋育雏7~8窝.雏鸽体形肥大、肉质鲜嫩.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羽工肉鸽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畜牧中心育成,近年引入我国试养的新品种。经河南省通许县肉鸽良种发展中心几年间的饲养观察,证明白羽王鸽具有体型大、生长快、抗病性强、耐粗粮、易管理、肉质嫩、商品价值高等优点。美国白羽王肉鸽特征是体型矮胖、胸圆背宽、尾短而翘、平头、光脚、羽毛紧密、外型美观。雄鸽平均体重1000克左右,雌鸽750克左右,平均40天产蛋,年产蛋8~10对,年孵幼鸽16~20只。该鸽还具有耐粗、易饲养、性情温驯的特点。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黄豆、豌豆、高粱等杂粮。一般敞棚闲旧房即可喂养,对鸽…  相似文献   

11.
鸽肉已成为法国一道名菜。肉鸽比其他禽类壮实,只要精心饲养管理,就可以获得高产。肉鸽情侣同栖,合群性强,可以把20对集中养在一个鸽笼里。肉鸽6~7月龄就开始繁殖,平均寿命为4~5年。通常母鸽一窝产2个蛋,孵化期为18天。鸽的出壳重约10~15克,肥育28天体重达359~500克即可屠宰。母鸽在孵出小鸽后12~15天,便又进入下一个产蛋期,因此,要为每对肉鸽设两个产蛋  相似文献   

12.
1种鸽的选择在选留种鸽时,要看其年产蛋窝数、蛋重、受精率、孵化率、仔鸽成活率以及28日龄仔鸽重。个体选择时要注意个体重保持在平均体重以上,全身羽毛紧凑。母鸽头部清秀、颈部细长、双腿胫骨稍纤细;公鸽体格高大雄壮、双腿强健有力、性欲旺盛。对经产鸽要及时整顿鸽群。凡年产蛋窝数达不到8窝以上,公、母鸽不和,受精率达不到98%,所哺育仔鸽的质量差,护仔性不强等的种鹅,均应该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3.
圣羽王肉鸽     
《畜牧市场》2005,(1):43-43
羽王鸽,在美国肉鸽的基础上培育而成,是肉鸽家族中的一名新贵。它是利用美国王鸽生长速度快的特点,跟我们国内的优秀品种配套杂交而成。相比一般的肉鸽,它的繁殖率提高了很多。一对圣羽王鸽可以产10对乳鸽左右,羽王鸽体形修长,羽毛雪白,生长速度快,国内大多数的的乳鸽品种经过喂养生长到25天的重量是350—400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品种肉鸽的种质特征,本实验以白卡奴鸽、泰深鸽、深王鸽、银王鸽及白王鸽为实验材料,测量每个品种30对种鸽体重及体尺,比较品种间的差异,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王鸽体型最大,其龙骨长、胫长、胫围及胸深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深王鸽体型中等,其母鸽体重、胸宽、骨盆宽均显著高于白卡奴鸽、泰深鸽和银王鸽;银王鸽和白卡奴鸽体型最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卡奴鸽的体重与体斜长显著相关;白王鸽的体重与胫长显著相关;深王鸽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及骨盆宽显著相关;泰深鸽体重与胫围、体斜长显著相关。综上,不同品种体型从大到小依次为白王鸽、深王鸽、泰深鸽、白卡奴鸽和银王鸽,且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的肉鸽体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1我国肉鸽育种概况近年来,国内从事肉鸽生产的饲养场越来越多,规模亦越来越大,但专业肉鸽户变数不大。国内相继引进了诸多国外肉鸽新品系,如美国王鸽、银王鸽、白卡奴鸽、法国蒙腾鸽、欧洲肉鸽等,这些品种都是国内育种制种的基因库。同时国内也培育了一批新的肉鸽品种(系),如泰深自别鸽、深王鸽、天翔鸽、良田王鸽、上海王鸽、朱桥王鸽、太湖王鸽等。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鸽养殖的效益关键在于雏鸽产量,鸽子一夫一妻配对,产蛋后公鸽、母鸽共同孵化和喂乳,孵化和喂乳期间母鸽卵巢和公鸽精囊萎缩,无生育能力,所以鸽子的产蛋量非常小,平均45d产1对鸽蛋,同时孵化过程中经常产生破蛋、冷死蛋,直接制约了鸽场的经济效益。因此,鸽场的生产力决定经济效益,而决定生产力的关键是种鸽的繁殖力;下面就如何提高鸽场的生产能力,介绍瑞安市鸽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选择优良种鸽初次引种要到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中引种,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鸽的选择 在选留种鸽时,要看其祖先的各种生产性能,如年产蛋窝数、蛋重、受精率、孵化率、仔鸽成活率以及28日龄仔鸽重;个体选择要注意个体重在平均体重以上,全身羽毛紧凑,母鸽头部清秀、脖子细长、两腿胫骨稍纤细;公鸽体格高大雄壮、两腿强健有力、性欲旺盛;对经产鸽要及时整顿鸽群,凡年产蛋窝数达不到8窝以上、公母不和、受精率达不到98%、所哺育的仔鸽质量差、护仔性不强等,均应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双雌配对的最佳效应时间及双雌配对下母鸽状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白羽王鸽216只(种公鸽72只,种母鸽14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配对2、3、4、5个月后,双雌配对鸽与对应的公母配对鸽的母鸽进行置换),每组9对双雌配对种鸽、18对公母配对种鸽。试验记录不同配对周期下双雌配对鸽的产蛋间隔,达到配对周期后双雌拆对再公母配对的产蛋间隔,公母配对下种鸽产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乳鸽0、7、14、21日龄体重。结果表明:配对周期对双雌配对种鸽的产蛋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双雌配对4个月后产蛋间隔开始变长;双雌配对2个月后的种鸽进行拆对再公母配对后的产蛋间隔较之前有所缩短;随着配对周期的延长,母鸽进行再配对后其受精率、孵化率在4个月后明显降低;不同配对周期对乳鸽体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双雌配对最佳配对周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9.
我养鸽二十余年,这里所谈都是个人的实践、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一、肉鸽的品种和生态特点 1.肉鸽的品种我国饲养的肉鸽体重都在600~800克之间,主要品种有:广东的中山石岐鸽、美国王鸽、法国蒙丹鸽、比利时的卡奴鸽以及世界  相似文献   

20.
南海县畜牧局种鸽场于1983年兴建,当即引进一批美国王鸽作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现有存栏经产种鸽2200对,后备种鸽500对,共2700对(其中美国王鸽1000对,杂交鸽1700对)。我场饲养的王鸽体型特征为平头、宽胸、矮脚、胫部无毛、尾短而翘起,为典型肉用型鸽种。成年王鸽体重为750—900克,最重可达1000克。1986年平均每对经产王鸽育成小鸽6.2对,杂交鸽为7对;30天龄的王鸽乳鸽平均体重为675克,杂交乳鸽为62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