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猪产业面临巨大的疫病感染压力.猪瘟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既然猪瘟得到了产业从业者和政府的普遍关注,猪瘟疫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何猪瘟疫情仍然连绵不断?面对猪瘟,我们的防制手段仍有哪些不足?如何科学地对猪瘟进行准确诊断?猪瘟疫苗的使用现状如何?超前免疫是弊是利?什么免疫程序才是合理的?蓝耳病的爆发是否干扰猪瘟的免疫效果?如何进行科学的免疫监测?猪瘟的净化可行性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就田间技术服务经验、实验室监测结果和猪场生产实践对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防疫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一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猪场免疫的重点,只有猪瘟免疫良好,才能更好地防控其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但在当前猪瘟疫苗高强度免疫下,一些猪场仍不时发生猪瘟疫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我们又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就该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希望广大养猪者重视猪瘟的防范意识,在减少自身经济损失的同时,尽力为社会提供数量多、品质优的猪只。  相似文献   

3.
2006—2007年的“高热病”疫情,令许多养猪人“谈猪色变”,也引起众多专家、从业人员的争论,大多认为此病是多病原混合、继发感染,猪瘟仍是引起发病猪群高死亡率的主要病原体。于是,许多猪场开始加大免疫剂量,增加猪瘟疫苗的免疫频率,超免、多次免疫一起上。但事与愿违,高热病仍将中国多个地区、大部分猪场袭击了一遍,至今余威尚在。为何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合格率仍然很低?问题出在哪里?首免日龄如何确定?需要多次加强免疫吗?猪瘟的免疫在我国养猪生产中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猪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瘟仍是目前造成福建省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单一发生向混合感染趋势发展,猪瘟在有限区域散发性流行,以非典型症状猪瘟为主,部分猪场由于猪免疫抑制病等因素造成种猪场以母猪带毒隐性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多数猪场采用大剂量疫苗注射。福建省在防制猪瘟方面应筛选猪瘟疫苗,制定和推广科学免疫程序;建立全省猪瘟监测网络和报警系统,加强对种猪场、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的免疫、监测,尤其对种猪场开展猪瘟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疫苗毒与野毒抗原的鉴别诊断,坚决淘汰免疫缺陷和野毒感染的种猪,在种猪场推行猪瘟净化技术;加强对生猪市场交易、调运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猪瘟是猪的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养猪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我国是猪瘟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每年因猪瘟死亡的猪约占病死猪的39.65%,经济损失达100亿左右。目前猪瘟仍是危害我县养猪业最主要的一种传染病,猪瘟疫苗免疫在猪瘟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规模化猪场注射猪瘟疫苗后仍有感染猪瘟的情况,以及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和部分规模猪场猪瘟免  相似文献   

6.
正猪瘟作为我国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猪场的效益空间。科学的选择和使用疫苗成为目前防控猪瘟的重要手段,而定期监测和科学评估对猪瘟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对安徽百绘牧业猪瘟防控效果进行评估,旨在帮助猪场合理的选择疫苗,科学的制定免疫程序,不断提升猪场猪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尽管我国成功研制了最好的猪瘟疫苗,并且在猪瘟的防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其中免疫程序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用3种免疫程序对不同规模猪场仔猪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旨为不同规模猪场提供比较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提高猪瘟的防控水平. 1 试验材料 1.1 检测试剂盒 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8.
一个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对猪场的作用是无庸赘述的,长期以来,国内鲜有中小规模猪场根据猪群的抗体水平量身定制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而是将大型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奉为“圭臬”。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中心根据对多家猪场近3年来的跟踪监测,摸索出一套如何确定仔猪猪瘟、猪伪狂犬病疫苗首免日龄及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以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为例,在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值降至抗体阳性的临界值附近时,进行猪瘟疫苗的第1次免疫,并在第1次免疫后28d进行第2次免疫;在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值降至0.4~0.5时,进行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第1次免疫,并在第1次免疫后28d进行第2次免疫。在上述疫苗二免后4~8周进行对应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较为适宜。相关信息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猪场猪瘟与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制定与评价提供了科学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纳入强制性预防免疫。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猪瘟的最有效的方法。疫苗质量、免疫程序、猪免疫系统健康状况等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进行的猪瘟血清学与病原监测结果发现,猪瘟在一些猪场仍有散发流行,猪瘟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某规模化猪场为了解猪重大疫病疫苗免疫效果,实时监测其群体免疫状况,优化疫苗免疫程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潜在风险,应用韩国金诺(MEDIAN)公司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猪场送检的71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gE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49.30%、52.11%和4.22%。基于检测结果,对该猪场免疫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来免疫整改建议,为该场的猪病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猪瘟因其传染性、病死率高而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例如,1996年据湖南省某县畜牧局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县牲猪防疫及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中因猪瘟流行死亡,占死亡总数的52%.可是猪瘟仍是影响我省养猪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传染病.据国内各类畜牧兽医专业杂志的报道,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不但未得到实际控制,其流行病学、病状及病理变化呈发展势头.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除了跟猪场的消毒、隔离措施及牲猪生长适宜环境的控制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猪场制定的猪瘟免疫应能保证猪的一生,包括胚胎期都受到免疫保护,防止免疫…  相似文献   

12.
用Dot—ELISA对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瘟Dot-ELISA诊断试剂盒对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以了解通过目前我国常用猪瘟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后猪群的免疫状况;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猪瘟流行特点,即由急性爆发型向温和型猪瘟发展趋势,指出只有通过正确免疫程序,加强疫苗管理,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和消灭猪瘟;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表明Dot-ELISA猪瘟诊断试剂盒具有微量、简便、快速、敏感等特性,是适用于基层现场检测猪瘟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在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范措施较好的规模化养殖场仍有持续型感染和非典型猪瘟的发生,这可能与疫苗质量差和免疫程序不合适相关。本研究在某大型养殖集团的三个猪场进行了猪瘟免疫与抗体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仔猪30日龄首次免疫和60日龄加强免疫两次免疫后,在猪90日龄时,两个猪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都在90%以上,平均抗体阻断率在70%以上,并且抗体阳性率和阻断率持续到猪150日龄时仍维持较高水平。说明本研究的免疫程序用在这两个猪场是合适的。第三个猪场的抗体阳性率与抗体水平远低于前两个猪场,这可能与猪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免疫干扰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猪瘟严重危害养猪业,但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以预防为主。因此,避免猪场发生猪瘟必须认真进行免疫。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猪瘟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但各地免疫失败情况屡见不鲜,给养猪场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之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危害性、暴发性和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流行,它将给规模化猪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多年来,规模化猪场在认真贯彻执行防制措施方面,重点突出抓防疫接种工作,因此,猪瘟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防疫思想的影响和免疫程序的束缚,结果在做了免疫接种猪瘟疫苗的情况下,猪瘟病仍时有发生。接种过猪瘟疫苗的猪,为什么还会发生猪瘟呢?为此,笔者近几年就省内几家规模化猪场发生猪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报告如下:l病例情况从1997年至现在,在湖南长沙、岳阳、…  相似文献   

16.
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某规模猪场的36头断奶母猪在猪瘟疫苗免疫前、免疫后30 d及部分抗体不合格猪加强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跟踪监测,以对生产母猪的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91.7%的断奶母猪在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且阻断率低于45%的母猪免疫后增幅较大,阻断率高于70%的母猪免疫后增幅不明显。随后对免疫后抗体仍为阴性的母猪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并在加强免疫后30 d进行采血检测,结果表明,对该部分母猪即使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抗体水平仍未能上升。由于在猪场实际生产中检测抗体比检测病毒容易,所以可以只进行抗体检测,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水平异常低下的种猪,对于种猪群的净化、提高种猪群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和规避仔猪发生免疫失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效地防控猪瘟对养猪业的意义十分重要。我国将猪瘟列入一类动物传染病,并作为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强制免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猪瘟仍偶有发生。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猪瘟的主要措施,为了是免疫接种更加科学,抗体效价始终保持在有效水平以上,我们进行了猪瘟超前免疫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规模化养殖程度逐步提高,大、中型猪场对猪瘟的防控及疫苗的免疫都很重视,但慢性猪瘟仍时有发生。、作者结合实际经验,对当前慢性猪瘟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掌握猪瘟疫苗免疫效果,2010-2012年对投放安徽省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抗体阻断ELISA方法,检测了454个猪场7439份免疫猪瘟弱毒活疫苗1个月左右的血清中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安徽省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总体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了70%:脾淋组织苗和细胞苗免疫效果相当,但脾淋组织苗免疫效果稳定,细胞苗免疫效果稳定性较差: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效果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