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农业部9月3日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2.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10):62-62
农业部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3.
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殖技术》2003,(7):36-36
农业部2月12日发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农业部计划在每种优势农产品的优势产区选择若干个重点地区,采取一种优势农产品制定一个战略,明确主要目标市场,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政策,实施项目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提高优势产区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辐射带动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 本刊现将专用玉米、牛羊肉、牛奶和水产品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日,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提出,要用五年时间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童盛忠 《蚕桑通报》2011,42(1):52-53
河桥镇是临安市蚕桑重点镇,现有桑园面积600hm^2,养蚕户3600户,自2004年实施省蚕桑西进工程后,先后建设完成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2个,杭州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个,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较明显优势的西部蚕桑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饲料与畜牧》2003,(2):5-5
从农业部获悉,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这11类优势农产品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优势产区是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其中,专用小麦优势区在大兴安岭沿麓、黄淮海和长江下游地区;专用玉米优势区在黄淮海和东北、内蒙古地区;高油大豆优势区主要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苹果优势区在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地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于2008年9月5日发布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在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主要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新规划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旨在引导优势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进一步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现将《规划》中与果品相关的部分摘录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5):37-3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畜牧、渔业、农垦、农机、乡镇企业厅(委、局、办):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步骤。为加快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部研究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区,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扩大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2月18日发布了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天然橡胶等16个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规划提出各品种到2010年的生产发展目标及要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发展。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的体系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畜牧业》2019,(6):13-13
2月26日,青海省发布了16个青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代表青海省特色农牧业资源、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农耕文化据悉,16个青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分别为大通牦牛、灌中燕麦、互助八眉猪、乐都紫皮大蒜、共和青棵、龙羊峡三文鱼、门源小油菜籽、祁连藏羊、柴达木枸杞、乌兰茶卡羊、苏呼欧拉羊、同仁黄果梨、久治牦牛、玛多藏羊、玉树牦牛、玉树黑青稞。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特约通迅员许跃华)为了提升红河州优势农产品质量,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打造农产品品牌,丰富民众生活,云南省红河州于2007年2月5日至22日在建水县举办红河州第二届优势农产品展销会。展销会由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4):10-11
商务部决定将从2006年起在全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一半左右(约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使农产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全国约3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超市销售农产品的比例达到30%以上,使更多优势农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与养殖》2006,(3):41-42
为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鼓励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的通知》(农企发[2005]7号),决定于2005年确认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其申报基本条件:企业依法设立以农产品加工(包括: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特色农产品)为主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和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部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并于2003年11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实施和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指主要生产优质专用农产品,且自然资源优良、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空间上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6.
12日举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国际论坛暨2005年中国农产品批发行业年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指出,我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培育2000个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通过标准化市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销结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今年将重点选择400个作为示范。  相似文献   

17.
信息驿站     
<正>风向标宏观政策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农业部日前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农业部于2008年9月5日发布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在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主要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新规划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旨在引导优势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进一步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从国内外看,获得原产地标记保护的产品主要是有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了解国内外原产地标记保护的发展,加快我国禽蛋产品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的步伐,对保护与发挥我国特色禽蛋产品优势,提高我国禽蛋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禽蛋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道:海南省优势畜禽产品布局规划项目自今年1月启动,该项目是我省进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由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畜牧兽医学会、省家畜品种改良中心、省文昌鸡业协会组织近20名专家分成6个调研工作组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收集资料、论证整合后,以确定不同地区的区域生产优势,突出重点,扶优助强。经过5年的努力,发展出若干具有鲜明海南特色,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能力的畜禽产业工程基地,逐步使部分畜禽产品跻身于国际市场。我省优势畜禽产品布局规划初拟6个调研项目:其中分为3个重点调研项目,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