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毕节市赫章县某个饲养考力代绵羊的规模化羊场的细菌污染和耐药现状,试验采用细菌总数测定、优势菌落鉴定对规模化羊场内的空气和粪便样本进行了病原菌调查,同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羊舍环境的空气和粪便样本细菌总数分别为0.8×10~3~99.1×10~3cfu/m~3和4.4×10~5~84.1×10~5cfu/g;样本中主要分离出4种优势病原菌,分别是链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葡萄球菌;4种优势病原菌均存在广泛的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尤为突出。说明该羊场应该做好卫生消毒和疾病控制工作,同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细菌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种类,以便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贵州省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饮用水、排污水、土壤和粪便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优势菌落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场的空气、饮用水、排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细菌总数相应为(1.17~94.40)×104 CFU/m3、(0.15~1.83)×102 CFU/mL、(5.00~32.00)×105 CFU/mL、(0.46~26.40)×106 CFU/g和(0.30~52.30)×105 CFU/g,主要优势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李氏杆菌、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这些结果显示,除饮用水和土壤外,其余样本的细菌总数都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要求,但存在一些条件致病菌或致病菌,这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了自然沉降法采集各种鹦鹉笼环境空气中细菌样本,进行了细菌总数测定,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环境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最多,其中绯红鹦鹉笼内19.24×104cfu/m3,亚马逊鹦鹉笼内最少,为5.59×104cfu/m3。鹦鹉馆笼外空气中平均细菌菌落总数为13.19×104cfu/m3,笼内平均细菌菌落总数为10.12×104cfu/m3。在本次试验共采取样本110份,检测到22种细菌98株,其中葡萄球菌58株,肠杆菌36株,链球菌4株。动物致病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发光致病杆菌和聚团多源肠杆菌6种致病力较强;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咳痰塔特姆氏菌5种致病力弱;而模仿葡萄球菌、霍米奇肠杆菌、美国爱文氏菌、嗜盐四联球菌等11种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奶牛场泌乳奶牛舍进行空气细菌含量检测,同时对空气中细菌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牧场不同培养基的细菌菌落总数均不同,在NA培养基上,细菌菌落总数B场10.97×10~3 cfu/m~3C场10.17×10~3 efu/m~3A场8.78×10~3 cfu/m~3;运动场细菌菌落总数少于牛舍内。3个牧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是B场32.14%C场的30.91%A场29.25%,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从3个牧场牛舍空气样本中分离到221个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沙门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主要病原菌。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75.34%和60.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5.21%和22.73%。C牧场牛舍空气中主要是肠杆菌,占分离菌的51.2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1.70%。3个牧场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所检测到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是: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48%和57.9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和23.8%;C牧场主要是肠杆菌,占分离菌的5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8.8%,沙门菌占9.09%。奶牛场空气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孔雀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测定和病原菌的致病力观察。结果表明,从50份空气样本中分离到55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31株,肠杆菌21株,链球菌3株。鉴定出18种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志贺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力较强;表皮葡萄球菌、发光致病杆菌、血链球菌3种致病力弱;其它的12种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乳牛舍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数量与乳房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泌乳奶牛舍内消毒前后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泌乳牛群进行乳房炎调查,对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牛舍不同的培养基其结果均不相同,NA培养基菌落数最高达77.8×103cfu/m3,S.S培养基在多个分布点无细菌生长。牛舍经过消毒后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大幅度减少,运动场空气细菌总数明显低于舍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与牛舍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呈正相关,细菌总数多的牛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高。环境空气中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同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相似文献   

7.
从安徽省六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8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病猪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共分离细菌52株,检出率为108%。分离到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它们分别占总检出菌株数的36.5%、30.8%、19.2%和7.7%、5.8%。对分离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了抑菌试验,两种细菌均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先锋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好,对部分药物出现严重耐药。  相似文献   

8.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广西11个猪场98份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子宫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其中链球菌、大肠杆菌分别占53.85%和37.50%。对分离的主要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调查宁夏地区大型牧场奶牛挤奶时不同挤奶方式(先弃奶与先药浴)对前三把奶及鲜奶卫生质量的影响,研究前三把奶中优势病原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以期为牧场选择挤奶方式和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按照2010版新国标中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对在宁夏地区6个标准化奶牛场采集的180份奶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和沙门氏菌检验,对优势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挤奶方式下前三把奶的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差异显著(P0.05),但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细菌菌落总数:2×10~6CFU/m L,大肠菌群数:1×10~3MPN/m L。沙门氏菌检验均为阴性。挤奶前对乳头不药浴的前三把奶和鲜奶共120份奶样中有94份奶样检出171株优势病原菌,检出率为78.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检出率为39.77%;链球菌39株,检出率为22.81%;大肠杆菌64株,检出率为37.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三种优势病原菌都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强力霉素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未出现耐药性,大肠杆菌对林可霉素出现耐药。试验证明:不同挤奶方式对奶牛前三把奶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不明显,前三把奶中第一把奶细菌菌落总数最高,第二、三把奶依次减少;从前三把奶中分离到的优势病原菌与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相吻合,且在药敏试验中病原菌对本地区临床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常用药物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种鸭场鸭舍内外环境中细菌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采用菌落计数、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及16S rRNA鉴定等方法对山东省潍坊地区某种鸭场鸭舍内外的空气、墙壁、地面、水槽和料槽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鸭舍内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为3 921 cfu/m~3,明显高于舍外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同物体表面细菌的数量不同,墙壁细菌总数为123 cfu/cm~2,地面细菌总数为4 342 cfu/cm~2,水槽细菌总数为2 579 cfu/cm~2,料槽细菌总数为1 542 cfu/cm~2。从117份样品中分离到106株细菌,其中芽胞杆菌37株,占检出菌的34.9%(37/106);葡萄球菌30株,占检出菌的28.3%(30/106);肠杆菌30株,占检出菌的28.3%(30/106);链球菌9株,占检出菌的8.5%(9/106),且空气中和地面表面的细菌种类最多。说明种鸭场鸭舍内外环境中葡萄球菌、芽胞杆菌和肠杆菌是主要污染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择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小区为试验点,采用微生物检测的常规方法,对奶牛舍内外环境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牧场不同的牛舍环境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不同,相同的牧场不同的牛舍细菌菌落总数不同,舍内高于舍外,舍外的上风口低于下风口,下风口100m低于50m。牛舍内外细菌菌落总数最高的是奶牛小区B舍的4号采样点(132.15×10~3cfu/m~3),最低的是规模化奶牛场A舍牛舍上风口50m(4.31×10~3cfu/m~3),与国家标准比较,舍内细菌总数严重超标,舍外细菌总数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分离鉴定出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数的25%(15/60)。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这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20种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最少为4耐,最多为11耐。最普遍的耐药类型是P-OX-AMP-SXT和P-OX-AMP-FOX-STR。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大连某奶牛养殖场15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病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使用鉴别培养基对乳样中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沙门氏菌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学“O”抗原检测试验。结果显示,25个乳区的乳样共分离到病原菌37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链球菌13株、葡萄球菌8株、沙门氏菌1株,乳房炎阳性率为5.2%,乳区阳性率为2.2%;大肠杆菌分离株以O51、O148、O78、O60血清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辽宁阜新地区不同自然环境中麻雀源病原菌进行分离、生化反应鉴定.结果表明,在129个样本来源中共鉴定出300株病原菌,其中有98株大肠杆菌(32.67%)、76株沙门氏菌(25.33%)、92株葡萄球菌(30.67%)及34株巴氏杆菌(11.33%),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为阜新地区麻雀携带的最主要病原菌.该研究可为阜新地区对野禽引起的流行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袋鼠馆环境空气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测定和病原菌的致病力观察。结果显示,环境空气中各笼舍在各种培养基细菌菌落总数,在NA上平均10.12×103cfu/m3,在MSA上平均8.45×103cfu/m3,在MAC上平均0.96×103cfu/m3,在SS上平均0.93×103cfu/m3,在血培养基上平均10.07×103cfu/m3。同一采样点不同的培养细菌总数不同。同一种培养基采样点不同细菌总数不同,舍内的细菌总数多于舍外。从40份长菌的样本中共分离到20种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假伤寒沙门氏菌、聚团多源菌致病力较强,致实验动物小白鼠死亡率分别77.78%(7/9)、66.67%(12/18)、50.00%(3/6)、58.33%(7/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规模化驴场空气环境中细菌数量与种类,指导驴场防御和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方向。[方法]从不同开放模式的驴舍用自然沉降法收集其内部空气中细菌样本及场区周边不同距离的空气细菌样本,使用平皿法对采集的细菌进行培养、计数、鉴别。[结果]驴场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的范围8.39×10~3~3.43×10~4CFU/m~3,保育驴舍(封闭式驴舍)的细菌总数高于分娩驴舍(半开放式驴舍)及种公驴舍(开放式驴舍),其中种公驴舍细菌总数最低。驴场对周边空气环境的污染范围为200 m。主要优势菌落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结论]规模化驴场空气环境中的细菌种类繁多,驴舍内细菌数量与其开放方式有关,且细菌数量随距驴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动物园部分动物舍内外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及其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菌落计数、细菌分离培养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部分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土壤、水共126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种动物舍内菌落总数均大于舍外菌落总数.从126份样品中分离到16个菌种127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有69株,占54.33%(69/127);肠杆菌有51株,占40.16%(51/127);链球菌有7株,占5.51%(7/127).通过动物试验得知,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臭鼻克雷伯氏菌、粘质沙雷氏菌、假结核耶氏菌、福氏志贺氏菌1-5型、聚团肠杆菌和血链球菌等8种致病性较强,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和变异链球菌等4种致病性较弱,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施莱福葡萄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等无致病性.动物舍内外环境中葡萄球菌是主要污染菌.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四川省凉山州健康奶牛肠道不同细菌的耐药情况,课题组成员从2013年起采集不同奶牛场健康奶牛粪便样本,按细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对粪便样本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各分离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198份粪便样本中共获得294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1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肠球菌105株;分离菌株中大肠杆菌、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呈低水平耐药(耐药率低于30%);金黄色葡萄球菌则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说明凉山州健康奶牛胃肠道主要的共生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耐药情况不严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奶牛养殖业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猪粪便中致病性病原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猪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并分析其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 PCR检测与测序、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从镇江地区不同养猪场采集的100份粪便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致病性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100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大肠杆菌25株、沙门氏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15株,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分离菌16S rRNA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 492 bp的目的条带;57株分离株的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参考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于97.0%;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等12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5.0%~95.0%之间,致病性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12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6.7%~100%之间,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0.0%~100%之间,且存在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鸡舍内空气与周围环境基质中的真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曝皿法收集某养鸡场鸡舍内空气真菌,并与舍内四种基质(土壤、粪便、饲料、灰尘)样本进行实验室分离、纯化、鉴定和计数.23份样品中共获得2 229分离株.空气中真菌浓度是1.12×104cfu/m3,其中优势真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扣木霉属(Trichoderma);基质中总真菌浓度是1.49×106cfu/g,其中土壤中优势菌为酵母菌(Saccharomyces),灰尘中优势菌为镰孢菌(Fusarium)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粪便中优势菌为镰孢菌属(Fusar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饲料中优势菌为镰孢菌(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不同样本中真菌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气与土壤、灰尘与粪便、灰尘与饲料、粪便与饲料真菌的相关性极大(sig<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44、0.923和0.933.对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空气与基质的相关方程y=242.40+0.017x1.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从衡水市某奶牛场采集的20份临床型乳房炎牛的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20份乳样中共分离到9种162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35.8%)、大肠杆菌58株(35.8%)、表皮葡萄球菌10株(6.2%)、腐生葡萄球菌6株(3.7%)、乳房链球菌10株(6.2%)、无乳链球菌8株(4.9%)、停乳链球菌10株(6.2%)、克雷伯杆菌1株(0.6%)、变形杆菌1株(0.6%);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其次是链球菌,占总菌数的98.8%(160/162);主要病原菌对硫酸头孢喹诺注射液(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中药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中剂量组)、林可霉素、头孢曲松钠、新霉素等5种药物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