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地面监测方法,2007~2010年对福泉市天然草地的龙昌、藜山、高石实行4年的草层高度、盖度以及产量3个指标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牧草的草层平均盖度为90.55%,平均高度为36.15cm;平均鲜草产量6 813.25 kg/hm2,牧草风干产量为3 844.95 kg/hm2;可食牧草鲜重、风干重分别为5 560.48 kg/hm2、3 014.54 kg/hm2,年可产鲜草8 730kg/hm2,根据监测结果和福泉市人工草地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加快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飞播种草技术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已经走过26年的历程,20多个省区的实践表明,飞播种草技术, 对于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防治沙尘暴、减少水土流失、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和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飞播种草技术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已经走过26年的历程,20多个省区的实践表明,飞播种草技术,对于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防治沙尘暴、减少水土流失、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和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飞播牧草是一项大面积,高速度、高效益治理退化草场,建立半人工草地的实用技术,翁牛特旗从1984年至1996年,累计飞播牧草7.2万公顷,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飞播半人工草地,飞播草地植被盖度由播前的10-30%提高到60-85%,牧草产量由播前的450公斤/公顷提高到25625公斤/公顷。十年来累计开放利用飞播草地17.36万公顷,增产优质牧草3.78亿公斤。第一性生产效益达3780万元,投入产出比计较1:5.25。该旗通过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飞播牧草专项基金。加快了飞播草地建设速度,最好年份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322%;同时,通过飞播草地有偿承包、配套建设、建设家庭牧场,使飞播草地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飞播草地建设高速度,利用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祁连县草地牧草生产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县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84.9×104hm2,平均产草量为2515.10kg/hm2,其中冬春草地平均产草量2720.00kg/hm2,夏秋草地平均产草量2310.00kg/hm2。天然草地实际载畜量为144.04万个羊单位,与理论载畜量相比,冬春草地超载24.64万个羊单位,夏秋草地略有盈余。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利用、保护和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作者多年来在若尔盖沙化草地飞播牧草的实践,对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在播前准备、飞播的安全管理、飞播作业以及现场质量检查等飞播种草治沙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便为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多年来在若尔盖沙化草地飞播牧草的实践,对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在播前准备、飞播的安全管理、飞播作业以及现场质量检查等飞播种草治沙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便为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郴州市草地资源情况,通过利用"3S"技术、遥感DOM影像,以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草地资源调查与国土部门调图进行叠加作为基础数据图斑,对苏仙区、北湖区草地资源现状进行野外调查,获得苏仙区、北湖区草地资源的最新数据。通过调查,得出苏仙区及北湖区现有草地面积3.054万hm2,比20世纪80年代的6.205万hm2减少了3.151万hm2,人工种草306.67 hm2,人工种草占比为1%,优质牧草只占25%等数据与情况。此次调查相关数据信息可为今后苏仙区及北湖区草地资源监测奠定基础,改变了之前的草地资源普查数据已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苏仙区及北湖区草地资源的现状,为苏仙区及北湖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草地资源保护、助推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经济持继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通县2001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共完成种草面积为810 58hm2,占完成计划任务的99 3%,其中种植多年生牧草546 37hm2。平均出苗苜蓿56株/m2,披碱草26 5株/m2;平均盖度苜蓿69 37%,披碱草65 5%;平均产草量苜蓿20703kg/hm2,披碱草3001 5kg/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6年度青海湖流域自然区域5个草地类植被进行草地生态监测结果分析:草层平均高度为7.4cm,其中,优势种平均高度为6.6cm,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为69%,其中优势种覆盖度为31%;平均鲜草总产草量为3026.02kg/hm~2,其中高寒草甸类平均鲜草总产草量最高为3960.89kg/hm~2,高寒草甸草原最低为1426.70kg/hm~2;各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以高寒草甸类草地最高为57946.70kg/hm~2。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岩溶石山区草地植被水土流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拔3350m岩溶山区设置监测点,对人工草地、天然草地、马铃薯地、荞麦地不同植被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坡度和降雨量一致的情况下,草地植被与农作物植被地表水径流、土壤侵蚀量存在较大差异,连续3年监测的平均值显示,当降雨量为1045.5毫米/年时,人工草地、天然草地、马铃薯地、荞麦地地表水径流量分别为38.7t/hm2、10.14t/hm2、493.76t/hm2和385.59t/hm2;地表土侵蚀量分别为0、0、10.38t/hm2和4.40t/hm2。  相似文献   

12.
在海拔3 350m岩溶山区设置监测点,对人工草地、天然草地、马铃薯地、荞麦地不同植被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坡度和降雨量一致的情况下,草地植被与农作物植被地表水径流、土壤侵蚀量存在较大差异,连续3年监测的平均值显示,当降雨量为1 045.5毫米/年时,人工草地、天然草地、马铃薯地、荞麦地地表水径流量分别为38.7 t/hm2、10.14t/hm2、493.76t/hm2和385.59t/hm2;地表土侵蚀量分别为0、0、10.38 t/hm2和4.40t/hm2.  相似文献   

13.
肃北县草原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3S技术一体化与固定样地、路线调查相结合,对肃北县天然草原资源进行调查,确定了肃北县草地类型、面积、分布及物种组成,并对草地盖度、高度和产草量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肃北县有天然草原5 181 889 hm2,划分为9个类,17个亚类,19个组,29个型;2)肃北县各类草原鲜草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低平地草甸5 093 kg/hm2,温性草原化荒漠3 094 kg/hm2,高寒草甸2 561 kg/hm2,高寒灌丛草甸1 933 kg/hm2,高寒荒漠1 822 kg/hm2,温性荒漠化草原1 665 kg/hm2,温性荒漠1 183 kg/hm2,高寒草原1 143 kg/hm2,温性草原760 kg/hm2;3)肃北县天然草原年总产鲜草886 091.71万kg,折合干草(风干)304 763.85万kg;肃北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35.42万羊单位,目前全县各类牲畜折40.75万羊单位;4)肃北县具有丰富而珍贵的植物资源,南部祁连山区分布的植物有210种,分属42科129属,其中中低等以下的牧草有185种,占植物群落的88%;中等以上的有25种,占12%;马鬃山区分布的植物种有86种,分属23科54属,其中优良牧草有70种,占植物群落的81%。  相似文献   

14.
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南洋樱植物篱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严重的地区,引进豆科速生树种南洋樱,以30 cm×40 cm株行距、品字形双行等高栽植快速形成植物围篱。结果表明,南洋樱植物篱在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生长良好,并且在种植3年间,治理区径流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年径流模数减少了29.13×104m3/km2,减少率76.90%;土壤年退化减少12 986.8 t/km2,减少率76.02%。研究区降水量与径流量间者的相关系数由建植篱前的显著相关变为不显著;有机质和钾流失减少量高达3 111.64 kg/hm2和3276.57 kg/hm2。南洋樱植物篱在控制旱坡地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和改善土壤养分等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同仁县天然草地产草量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莲香 《青海草业》2004,13(4):42-45
根据农业部草地资源监测新标准,2004年对同仁县草地资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草地可食鲜草产量为3065.80kg/hm2,超载7.40万只羊单位,超载率为24.10%.  相似文献   

16.
<正>大通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青海东部农业区北部,全县有天然草地15.84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14.65万公顷[1],2007年调查统计:产草量平均只有3 967.3 kg/hm2,草地植被盖度为55%~65%;累计建成围栏草地4万公顷,单位面积鲜草产量平均5 310 kg/hm2,饲草料种植面积年保持在0.37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暖季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牧草的生长特点,为制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依据,于2001~2003年开展了暖季放牧牦牛对多年生人工草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放牧2年后轮牧人工草地播种牧草比例为95.27%,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86.15%,无放牧人工草地为58.01%。轮牧人工草地牧草月风干重最高值3 198.8 kg/hm2,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3 023.2 kg/hm2。放牧可以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生长率,轮牧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放牧还影响着第2年播种牧草的生长,轮牧能促进种子出苗数,播种牧草的鲜重,风干重和种子产量分别达到了5 088.88 kg/hm2,3 053.33 kg/hm2和480 kg/hm2,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和无放牧草地,轮牧人工草地杂草鲜草产量最低,为193.33 kg/hm2。适宜的放牧是保持人工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河南县圈窝子一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及牧草产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县优干宁镇的阿木乎村,实施了燕麦与箭筈豌豆圈窝子混播种植。通过混播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产草量,平均产鲜草为43 560.3kg/hm2,比当地燕麦单播多产鲜草17 560.2kg/hm2,提高67.54%,干草多产5 299.48 kg/hm2,提高52.79%。混播燕麦比当地单播燕麦株高高15.7cm,重量提高0.86kg,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另一方面改善草地质量,增加牧户冷季饲草的储备。  相似文献   

19.
依靠自然力量修复生态、治理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草业科学》2004,21(10):67-67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重要生态问题,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2004年9月初,水利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在京举办的全国首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宁夏盐池县实施生态修复3年后,全县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到50%以上,草场产草量由1 020 kg/hm2提高到2 250kg/hm2.内蒙古、青海等一些地方实行季节性休牧、轮牧的效果也十分明显,锡林浩特市休牧区牧草平均高度比非休牧区增加4~9 cm,平均盖度提高10~30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70~600 kg/hm2.江西省赣州市通过生态修复,全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土壤侵蚀量每年下降100万~150万t,中轻度水土保持面积基本降为轻度或无明显流失,许多河道的河床以每年2~5 cm的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才红梅 《青海草业》2011,20(1):49-52
为了实现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地,走生态畜牧业之路,对八里河滩村天然草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村草地共有14个草地型,平均鲜草产量为2658.9kg/hm2,可食产量为2503.95kg/hm2.其中以芨芨草、盐爪爪型最高,红砂型最低.理论载畜量为12763羊单位,本年度超载7234羊单位,超载率为45.34%;按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