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 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 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木薯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木薯营养规律与施肥研究进展,总结出木薯的养分吸收规律、养分丰缺指标,各种养分的生理、产量、品质效应,施肥效应以及最佳施肥比例,并提出我国在木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方面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木薯生产普遍存在单一栽培导致效益较差、管理粗放和缺少施肥、产量较低等问题。通过木薯套种花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固氮肥、压藤培肥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营养成分较全面,可为木薯生长提供养分,肥效较长,使木薯栽培达到可持续增效;选种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华南5号、GR911,可有效地提高木薯单产,增加木薯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水平对粤北坡岗地木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北翁源坡岗地采用3414试验方案,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木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木薯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在不施肥情况下,木薯生长缓慢,干物质积累速度小,生育期提前。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是木薯产量第一限制因子,磷是第二限制因子,钾是第三限制因子。随着氮、磷、钾单一养分用量增加,木薯产量随之增加,但氮肥过量和钾肥过量均不利于增产。在14个施肥水平处理中,施肥效果最佳的是N2P3K2处理,其次是N2P2K2处理。  相似文献   

6.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木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集化肥和有机肥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肥料,本研究探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木薯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于2004~2005年以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每公顷分别用生物有机肥450 kg,600 kg,750 kg,900 kg作基肥,观察、测定木薯茎叶生长、块根产量、淀粉含量,分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土壤微生物、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而且能降低木薯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的活性,有效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改善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地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复混肥对木薯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大田生产中施用复混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6种不同复混肥料处理,另设不施肥作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木薯株高、茎粗、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与不施肥处理对比,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木薯生长后期的茎粗(P<0.05,下同),其余施肥处理对木薯的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P>0.05);6种复混肥处理的木薯鲜薯产量均有提高,其中施用绿先机木薯专用肥和桂绿木薯专用肥处理增产显著;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块根淀粉含量,其中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除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外,其余施肥处理木薯淀粉产量均有增加;除南风木薯专用肥外,其他5种复混肥均可增收,其中桂绿木薯专用肥增收最高,绿先机木薯专用肥次之。综合比较,桂绿木薯专用肥的效果最好,鲜薯增产6310 kg/ha,增产25.2%,淀粉增产16.7%,增收2735元/ha;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鲜薯增产5533 kg/ha,增产22.1%,淀粉增产13.6%,增收1873元/ha。【结论】木薯复混肥均有利于木薯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桂绿木薯专用肥最好,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8.
各种蔬菜在其生长期间,都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养分来满足生长的需求.因此,在蔬菜种植中做到合理施肥,除能充分的发挥肥料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蔬菜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水平对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差异,探讨粤北坡岗地优质高产木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用量。【方法】以木薯品种南美119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粤北翁源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14个处理。【结果】施肥处理的氮素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则主要分配到根部;不同施肥处理的磷素均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和不施钾处理的钾素主要分配到根部,不施氮处理的钾素在根、冠间分配较均衡。在木薯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下降速度小于不施氮、磷、钾化学肥料的处理。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大,不施肥处理(N0P0K0)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小(P<0.05)。产量最高的是N2P3K2处理,为22 694.06 kg·hm-2,其次是N2P2K2处理,为21 417.87 kg·hm-2。【结论】木薯产量、氮磷钾养分积累及其在根冠间的分配,对施肥水平高度敏感, 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以显著增加木薯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又可以提高产量。在粤北坡岗地木薯生产中,氮素最重要,在氮素得到满足的条件下,磷素较钾素更重要。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养分最佳用量为358.80 kgN·hm-2、89.10 kg P2O5·hm-2和187.50 kg K2O·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施肥及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处理2)、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深耕(处理3)、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处理4)、施通用高浓度复合肥(处理5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作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他们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相比,不同施肥及耕作栽培技术集成处理均可提高木薯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处理1的木薯产量增幅达到35.81%,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木薯最优的施肥及耕作栽培模式是技术综合集成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  相似文献   

11.
木薯-野花生间作对根系分布变化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木薯单种和木薯-野花生间作研究其根系空间变化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单作和间作处理的根系有86.8%和91.1%分布在0 ̄40cm土层空间,间作在此空间的根系生物量比单作增另了55.4%;间作的覆盖率比单作提高了56.8%,表土流失量比单作低4倍,木薯与野花生间作促进了木坚养分的吸收,邮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木暗种野花生后,可极地促进木薯对钾素的吸收,同时也提高了各土层间有效养分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木薯-花生间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研究分析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氮磷钾素积累和系统氮磷钾素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5和2016年,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花生品种粤油200为材料,设计不施氮、施氮2个水平和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及木薯间作3行花生共5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特征。【结果】随着木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块根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增加;茎秆氮磷钾素积累量和氮素分配率增加,磷钾素分配率先增加后降低;叶片氮磷钾素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分配率下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间块根、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同一种植模式,施氮处理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钾量、生产100 kg鲜薯所需氮磷钾量、木薯氮素收获指数、木薯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间作优势、系统氮钾素积累总量和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较不施氮处理提高或显著提高,而花生氮钾素利用效率、花生磷素积累总量、木薯氮钾素利用效率、木薯钾素收获指数、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氮素间作优势和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较不施氮处理降低或显著降低。同一施氮水平,间作花生的氮磷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显著低于单作花生,间作木薯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低于单作木薯。随着间作花生行数的增加,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和间作优势、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花生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或显著提高,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下降。【结论】与单作模式相比,木薯间作2行和3行花生模式虽降低了系统内单一作物的产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和氮磷钾素积累总量,但提高了系统氮磷钾素积累总量,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氮磷钾素间作优势分别为63.91—112.11、19.37—42.67和68.29—105.62 kg·hm~(-2)。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木薯不同生长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观测多效唑对木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木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苗期和薯块膨大期每公顷分别喷施900kg浓度为500mg/L和1000mg/L的15%多效唑溶液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达41740kg/hm2,比对照增产26.72%,淀粉含量达38.3%,比对照增长22.4%,这种多效唑喷施方法可以在木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木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了木薯水肥耦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木薯生育期最佳灌水量为3 600 t/hm2,最佳施肥搭配为N 70 kg/hm2、K2O 105 kg/hm2,水肥搭配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产量。适中的水肥耦合条件下木薯表现出来的农艺性状才具有积极作用,水肥耦合能促进木薯块根生长发育和木薯生理代谢,以此提高木薯水分、养分相互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武鸣木薯种植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志远  漆智平  李开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85-10387
采集武鸣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76个,以土壤养分、pH值的丰缺指标为依据,分析近20年来木薯种植地土壤养分的变化;并对不同耕作利用方式之间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木薯种植地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比20年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施肥不合理,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过剩的问题,所调查木薯种植地也普遍存在着pH值下降的问题;不同耕作利用方式的土壤肥力质量状况依次为:木薯种植地<甘蔗种植地<木薯间作其他作物地,其中木薯间作是比较理想的耕作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营养成分揭示不同木薯叶饲养对木薯蚕生长发育及其蚕丝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饲养木薯蚕的木薯品种,为木薯叶饲用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华南9号(SC9)木薯、花叶木薯、无叶柄木薯和紫叶木薯4种不同基因型木薯叶作为研究材料,以蓖麻叶为对照,分别测定叶片的可溶性糖、粗蛋白、干物率、氢氰酸、总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和玉米共生期间的农艺性状、根系分布、土壤理化性状和根系养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木薯间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和特早熟糯玉808鲜食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等行距、宽窄行单作木薯及木薯等行距间作1行玉米、宽窄行间作2行玉米共4个处理,对比分析二者共生期间的农艺性状、三维立体根系分布以及不同土层的土壤理化性状和根系养分含量。【结果】宽窄行的木薯和玉米地上部长势均优于等行距。宽窄行间作比等行距增产玉米21.1%。单株的玉米、木薯根系均以植株为中心水平对称,由里向外呈由密至疏分布;单株玉米根系呈上密下疏、上窄下宽分布,68.7%~77.3%根重、46.2%~49.4%根长、52.7%~59.3%根表面积聚集在玉米行两侧各宽10 cm、深10 cm土带内;单株木薯根系呈上密下疏、上宽下窄分布,细根的50.8%~61.4%根长、47.7%~57.2%根表面积聚集在木薯种茎基端线两侧各宽20 cm、深10 cm土带内,而粗根的35.7%~42.0%根长、39.3%~48.8%根表面积和35.9%~46.3%总根重聚集在木薯种茎基端线两侧各宽20 cm、种茎中线两侧各宽30 cm、深10 cm土块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钾及作物根系磷钾含量基本呈表层(0~10 cm) > 中层(10~20 cm) > 深层(20~30 cm)的分布规律,而作物根系氮含量则表现相反规律;土壤和木薯、玉米根系的氮磷钾含量基本呈间作 > 单作,其中,宽窄行间作玉米的绝大部分养分指标为最高。【结论】玉米和木薯根系虽穿插生长,但其密集生长带(块)互不重叠,为弱竞争关系,以宽窄行为优,且宽窄行木薯间作玉米有利于提高两者的根系养分、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故生产中推荐宽窄行木薯间作玉米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5日龄双鬼头肉鸭48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分别饲喂木薯添加量为0、10%、20%和30%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30 d的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木薯添加量的增加,肉鸭平均日采食量逐渐上升,30%木薯组显著高于10%木薯组(P<0.05),而肉鸭日增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木薯组的45日龄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木薯添加量为20%时肉鸭增重效果最佳,料重比最低;②当木薯添加量为10%和20%时,日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有提高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除甘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外,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0%木薯组和20%木薯组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表观消化率较其他2组均有提高的趋势.综合考虑,在肉鸭日粮中用木薯替代部分玉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日粮中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从而达到增重和降低料重比的效果.肉鸭日粮中木薯添加量以10%~2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