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赤灵芝、紫灵芝富硒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赤灵芝、紫灵芝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培养基中赤灵芝、紫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异;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的产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培养基硒浓度低于0.9 g/kg时,紫灵芝和赤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培养基硒浓度高于0.9 g/kg时,子实体硒含量反而下降;硒浓度为0.9 g/kg时,子实体硒含量最高,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硒含量分别达到544 mg/kg和301 mg/kg,是对照的89.6倍和47.6倍。  相似文献   

2.
毛慧玲  文春根  万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85-6487
以亚硒酸钠作为添加剂,对As-1菌株的富硒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s-1在含硒平板培养基中,当硒含量达5μg/ml时菌丝生长几乎不受抑制;在50μg/ml以上,菌丝的萌发定植和生长都受到严重抑制。As-1在含硒5μg/ml液体培养基中,富硒率最高,达56.9%;当液体培养基pH值为5.0、硒含量为5μg/ml、装液量为200~250 ml,于28℃恒温振荡培养10 d左右,As-1的富硒效率及生物量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基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求硒元素与As-1菌丝的生长能力变化的关系,力求为食用菌种植业的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营养成分、不同硒含量的培养基培养茶树菇(As-1)菌丝,研究不同类型培养基菌丝生长能力。[结果]加富、加硒有利于As-1菌丝平板生长。无硒培养基中振荡、加富有利于As-1菌丝液体的生长。硒浓度为5μg/ml时的As-1菌丝生物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鲍鱼菇1号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对硒的耐受力不同,在PDA培养基上添加5ug/ml Na_2SeO_3·5H_2O,对其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而添加10ug/ml Na_2SeO_3·5H_2O,就可抑制其菌丝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ug/ml Na_2SeO_3·5H_2O,可以提高菌丝体产量,超过2 ug/ml即可抑制菌丝产量;而在棉籽壳固体培养基中添加200-600mg/kg Na2Se O3,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似,但现蕾时间提前2-3天,Na_2SeO_3浓度超过1200mg/kg,则可显著抑制菌丝生长,延迟现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羊肚菌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浓度,掌握多种培养基的最适富硒配方,为开发富硒羊肚菌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硒源,进行制备试验,通过平板、原种和栽培种制备试验,系统分析在不同培养基上,不同硒浓度对羊肚菌菌丝的生长趋势,菌丝密度,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在液体摇培中,硒浓度≤20 mg/L,菌丝形态无明显变化,且随浓度升高,对羊肚菌菌丝促生作用增强,且20 mg/L时干重最大;在母种培养基上,硒浓度≤20 mg/L,对羊肚菌的菌丝生长,菌丝密度,菌丝形态均没有影响;在原种培养基上,硒浓度≤20 mg/L,菌丝密度与菌丝形态无明显变化,且对羊肚菌的菌丝有促生作用,在10 mg/L时最强;在栽培种培养基上,硒浓度20 mg/L,对羊肚菌菌丝体的促生作用最强,菌丝密度与菌丝形态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硒源,硒浓度在10~20 mg/L效果最好,可作为羊肚菌富硒栽培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适应桑枝富硒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对秀珍菇富硒特性与栽培配方进行了研究,【方法】以当地普遍采用的桑枝配方比例为对照,研究各潮次桑枝秀珍菇硒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硒肥浓度对桑枝秀珍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秀珍菇前三潮随着潮次的增加,对照子实体硒含量由0. 23mg/kg增加至0. 71mg/kg。当平板培养基上添加硒浓度达10μg/mL以上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明显;硒肥用量大于10mL/100kg干料时,对栽培种的菌丝生长和鲜菇产量并无影响,但菇体中硒含量出现超标。在本次试验中未检测到重金属镉超标现象。【结论】在栽培种中添加硒元素是获得稳定的富硒秀珍菇有效手段,硒添加的浓度范围应在处理c1~c2范围内,过高过低都易产生硒含量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富硒(Se)小麦秸秆作为袋料培养料成分栽培平菇,对其硒及养分的生物强化效应。[方法]富硒秸秆与棉籽壳以6种比例混合设置平菇袋料的供硒水平。[结果]随着袋料中富硒秸秆占比、硒含量和硒累积量的升高,头潮菇的生物量、硒含量和硒富集量的变化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其中,头潮菇鲜重最大时的袋料富硒秸秆占比、硒含量和硒累积量分别为52.4%、0.27 mg/kg和141.8μg;且富硒秸秆占比、硒含量及硒累积量与头潮菇的铜、磷和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富硒农产品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高耐硒平菇品种,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菌丝液体富硒条件,为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富硒功能食用菌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比例Na2SeO3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比较固体培养基上13株中高温平菇菌落直径大小、菌丝长势强弱并结合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筛选出高耐硒平菇品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品种的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条件.[结果]供试的13株平菇菌株中以江都302对Na2SeO3的耐受系数最小,仅为0.40.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江都302菌株在160 r/min摇床转速、28℃培养7d条件下最适的Na2SeO3添加量为5~15 mg/L、初始pH为5.0~7.0,接种量5%~15%、装液量80~120 mL.[结论]不同平菇菌株对Na2SeO3的耐受力差异明显,以江都302号菌株的耐硒能力最强.培养基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对平菇菌丝生物富硒能力影响较大,在试验组合中,江都302菌株在Na2SeO3浓度10 mg/L、初始pH 6.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50 mL时菌体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球茎硒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花魔芋生长的最佳土壤硒浓度,为魔芋富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硒含量为10.3 mg/kg时,魔芋球茎全粉和精粉中的含硒量分别为0.284和0.187 mg/kg,且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无影响。随着土壤中硒浓度增大,球茎硒含量也在不断升高,而对魔芋叶、根系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导致球茎膨大系数减小,葡甘聚糖含量降低。因此,在土壤硒含量不超过10.3 mg/kg区域可栽植魔芋,且魔芋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酵母突变株的最优富硒条件。[方法]以经紫外线诱变筛选所得的突变酵母菌为出发菌种,采用培养时间、发酵培养基中硒浓度、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研究最优富硒条件。[结果]发酵初期酵母中的硒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培养35h时,酵母中的硒含量最大。随着培养基中硒浓度的增加,酵母菌的生物量呈减少趋势,硒含量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确定培养基中硒浓度为20μg/ml。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富硒酵母的产量逐渐增大,接种量为20%时有所下降,接种量10%时硒含量最大。[结论]突变酵母菌最优的富硒条件是发酵培养时间35h,培养基含硒量20μg/ml,接种量10%,此时生物量提高了58.00%,硒含量提高了74.87%,达1343mg/kg。  相似文献   

11.
徐暄  顾艳  孙其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21-15122
[目的]研究硒元素对平菇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方法]利用平菇作为富硒载体,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硒源,添加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试验,研究硒对菌丝体干重、菌类多糖及菌丝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pH 6,温度25℃,(10±2)L/min通气培养6d的条件下,亚硒酸钠的最佳添加浓度为9 mg/L,此时总硒量为2.422 mg/L,转化率为26.89%.[结论]为富硒平菇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平菇液体种子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平菇FL10液体种子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平菇菌丝在玉米粉培养基中生长最好;酵母膏为适宜氮源;C/N比为50∶ 1时菌丝生长最佳;KH2PO4和维生素B1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0 g/L,酵母膏3 g/L,KH2PO4 1.5 g/L,MgSO4·7H2O 1 g/L和维生素B1 0.01 g/L.  相似文献   

14.
筛选适宜高温型香菇菌丝生长的Na2SeO3质量浓度,优化其最佳的富硒液体发酵培养基,拟为富硒香菇的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高温型香菇Q12菌株为试材,根据菌丝生长状况确定最佳的Na2SeO3质量浓度,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试验及验证试验得到其在富硒条件下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富硒条件下香菇Q12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玉米粉39.74g、红糖15.70g、牛肉粉5.00g、麦麸15.00g、KH2PO40.80g、MgSO4·7H2O 1.00g、Na2SeO330.00mg/L,利用该培养基发酵得到的香菇菌丝生物量为57.56g/L,比优化前提高了1.30倍.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观察值相符,相对误差约为5.95%,响应面法优化富硒条件下高温型香菇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平菇对Cu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了培养料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Cu对平菇菌丝生长、原基诱导时间、产量、子实体品质和Cu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u对平菇菌丝生长、原基诱导时间、产量、子实体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Cu质量浓度为1 500 mg/kg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原基比对照早2 d出现;Cu质量浓度为500 mg/kg时,平菇产量(干质量)最高;Cu质量浓度为1 000 mg/kg时,子实体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6.00%、24.88%、2.34%。而子实体菌柄和菌盖中Cu含量随着培养料中Cu质量浓度(0~3 000 mg/kg)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该实验研究了富硒过程中硒对绣球菌生长的影响,以邻苯二胺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下,用甲苯作为萃取剂萃取硒和邻苯二胺的作用产物,在波长335nm下测定其吸光度。实验主要考察了绣球菌(荷仙菇-H)在琼脂固态培养基中对硒的耐受能力,以及其在液态培养过程中生物量以及硒的富集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硒浓度在40mg/L以下时能够促进菌丝生长,高于40mg/L时硒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最适的硒浓度为20mg/L,此时富硒率为30.71%。  相似文献   

17.
通过瓶装栽培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5、50、250、500 mg/kg) Cr~(3+)胁迫下,平菇对铬的吸收、富集作用以及铬对其生长特性(鲜重、干重、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5~250 mg/kg Cr~(3+)对平菇的生物量和生长有促进作用,250 mg/kg达到最大,Cr~(3+)浓度为500 mg/kg时起抑制作用;平菇子实体的Cr~(3+)富集含量随Cr~(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栽培料添加500 mg/kg Cr~(3+)平菇子实体含量已超过国家食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棉籽壳、玉米芯2种基质发酵料栽培平菇(对应的C/N分别为34∶1和45∶1),测定不同生长阶段平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漆酶的活性,分析2种基质对平菇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不影响平菇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影响酶活性的高低;棉籽壳配方的平菇CMC、漆酶、中性蛋白酶活性均高于玉米芯配方,中性蛋白酶活性最大值是玉米芯配方的5.7倍。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平菇氨基酸总量为152.2 mg/g,高于玉米芯配方4.7 mg/g,灰分含量(59.0 mg/g)低于玉米芯配方19.0 mg/g,粗蛋白含量(204.0mg/g)、粗脂肪含量(30.0 mg/g)、粗纤维含量(77.9 mg/g)与玉米芯配方差异不显著。棉籽壳配方两茬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78.0 g/袋、58.5%,较玉米芯配方分别高250.5 g/袋、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浓度富里酸硒络合肥进行生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外源硒对生姜硒富集、产量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可提高生姜中总硒含量,总硒含量在最大处理浓度100 mg/L最高,是CK的3.4倍。施硒浓度为100 mg/L时,可提高姜辣素、粗蛋白含量;施硒浓度为60 mg/L时,可提高生姜中总糖含量和产量;施硒浓度为50 mg/L时,可提高生姜总糖、粗蛋白含量和产量。综合分析不同浓度富里酸硒络合肥对生姜含硒量、姜辣素、粗蛋白、总糖、产量,以及对人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在土壤含硒量为0.3 mg/kg以下的中低硒区,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的最佳浓度为60 mg/L;在土壤含硒量为0.3 mg/kg以上的中高硒区,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的最佳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20.
为紫阳县发展富硒产业及硒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对紫阳县双安镇、毛坝镇的土壤和岩石中的硒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双安镇硒含量在0.803 8~16.311 1mg/kg,均超过0.4mg/kg的富硒土壤标准,平均含量2.910 7mg/kg,接近极高硒土壤标准(3.00mg/kg),极高硒土壤占17.8%;毛坝镇硒含量在0.175 7~32.839 4mg/kg,平均4.885 9mg/kg,超过极高硒土壤标准,极高硒土壤占40.91%。岩石样品中,双安镇平均硒含量达18.507 8mg/kg,极高硒岩石占95%;毛坝镇岩石平均硒含量达4.756 1mg/kg,极高硒岩石占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