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对不同处理时间下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norii (Swingle)C.Jeffrey]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和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死亡率增加,变异植株细胞诱导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有所升高,但秋水仙素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变异植株细胞诱导率则下降,以0.5 g/L秋水仙素处理48 h最佳,对愈伤组织造成的伤害程度小.获得的变异材料与正常植株相比,叶片变大,生长减缓,气孔变化不明显,通过染色体分析初步鉴定为多倍体.  相似文献   

2.
金荞麦的离体快繁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试验结果表明: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为MS附加2mg/LBA,0.2mg/LIBA;同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于添加一定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处理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均可诱导金荞多倍体的产生,但以浸泡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最高的诱导率可达43.3%。通过试管苗茎尖染色体显微观察,鉴定出同源四倍体,为今后优良的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叶片和继代愈伤组织为材料,探索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再生芽数、增殖系数和多倍体发生的影响;并对秋水仙素处理后不同外植体诱导产生的再生植株,经3次继代培养后生长30d的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进行镜检。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存活率和出芽率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高于茎尖和叶片。经秋水仙素处理后,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多倍体发生;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加倍率,但外植体的死亡率随之增加。当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2 000mg/L,处理24h时,叶片愈伤组织增殖系数为2.4,存活率为52%。以植株矮化和茎秆粗壮为依据筛选的再生植株中鉴定出47株假定多倍体,但大多为混倍体(嵌合体)。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经1 500mg/L秋水仙素浸泡处理24h后,诱导再生的生根植株中获得1株整株均一加倍的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灵武长枣、中宁圆枣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4 mg/L时,愈伤组织等级最高。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0.05%时,枣树诱变率最高分别为3.33%、4.33%。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在枣树培育多倍体育种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多倍体诱导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川贝母多倍体诱导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为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多倍体诱导条件的最优组合是秋水仙素浓度为900 mg/L、浸泡时间为48h、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4%、处理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其诱导率可达94.3%;细胞染色体鉴定结果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8,诱导后的愈伤组织为多倍体;对野生、组培二倍体、组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进行有效药用成分生物碱总含量测定,其中组培多倍体生物碱总含量最高为0.657%.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诱导生成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多倍体鳞茎。[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经预分化培养的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再经过诱导分化培养获得多倍体鳞茎。[结果]用浓度为1.2 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24 h后,接种在MS+6-BA 1.0 mg/L+NAA 0.3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其多倍体鳞茎的诱导率最高为83.3%,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总生物碱含量为0.249%。[结论]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优质高产卷叶贝母多倍体鳞茎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芸  丁莉  韩鸿  王秀琼  张东  孟令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77-5878
[目的]探讨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增殖。[方法]以五鹤续断初春萌发的幼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组合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结果]当NAA浓度为1.0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5.4%。当2,4-D浓度为1.0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0.2%。当6-BA浓度为1.5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7.2%,且其诱导的愈伤组织的生长势比NAA的更好。当KT浓度为0.5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仅为35.2%。6-BA1.5mg/L+NAA0.2mg/L和6-BA1.0mg/L+2,4.D2.0ng/L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达89.5%和92.7%。在黑暗和光照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结论]该研究为五鹤续断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和多倍体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铁炮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铁炮百合的试管苗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的诱变效果,比较了加入2%二甲基亚砜(DMSO)后的秋水仙素后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36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了86%。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10d后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了54%。DMSO对新铁炮百合的诱导率有促进作用。显微镜观测气孔特征后发现: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及气孔保卫细胞长、宽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多倍体诱变育种获得香蕉新型育种资源,为栽培种三倍体香蕉进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二倍体野生蕉种子为材料,诱导种子萌发并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对获得的蕉苗进行多倍体筛选与鉴定。【结果】秋水仙素处理胚性愈伤组织后其敏感性较高,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0.2%(w/v)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0 d诱导效果较好,致死率为20.29%,诱变率为12.33%。通过染色体倍性检测,获得16株加倍成功的纯合四倍体小苗,诱变处理获得的纯合四倍体植株可以作为种质创新的中间材料。【结论】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野生蕉胚性愈伤组织的方法,可有效进行多倍体的诱导,并获得加倍成功的四倍体,可作为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要种质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高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57-12559
[目的]建立广西常见桑树品种的多倍体诱导体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3个品种的桑树进行处理,研究3种品种桑树的多倍体诱导体系;并在染色体数目鉴定的基础上,对多倍体桑幼苗性状进行描述。[结果]浓度0.3%的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效果最好。3种桑品种中,桂桑优62诱导率最高。四倍体植株的气孔大小和气孔数量均与二倍体植株有显著差异(P〈0.05),可辅助鉴定桑树倍性。[结论]该方法建立了广西常见桑树品种的多倍体诱导体系,为桑树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苹果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优质的愈伤组织,以国光和富士苹果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光照条件、叶片放置方式等因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接进行光培养,愈伤诱导率只有50%~55%,先暗培养14 d再光培养与先暗培养21 d再光培养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都达100%,但前者产生的愈伤组织结构紧密呈淡黄色,后者出现白化疏松的愈伤细胞。暗培养14d为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有利条件。(2)未添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比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有利于降低叶片的褐变率。(3)采用叶片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比近轴面接触培养基的愈伤诱导率高约25%~30%,且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较早。(4)国光叶片在MS+2.0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中,富士叶片在MS+1.0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是二倍体植物(2n=24),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野生浙贝×细叶种)F_1种子,结果表明:用0.20%秋水仙碱处理湿种子和干种子的加倍成功率最高,分别为33.62%和10.17%;变异株具有典型的多倍体特性,植株生长旺盛,叶片明显增厚,叶色深绿,叶片表皮气孔增大,根系肥大,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变异株的染色体数已加倍成2n=48。此外,对浙贝母倍性育种的前景进行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牡丹“凤丹”种子无菌组培苗的幼叶为材料,研究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MS培养基为牡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未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无法诱导出愈伤组织,单独添加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有差异,最佳的生长素是2,4-D0.2mg/L,最佳的细胞分裂素是TDZ2.0mg/L。用2,4-D,NAA,TDZ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组合为改良MS+2,4-D0.2mg/L+NAA0.2mg/L+TDZ3.0mg/L,愈伤诱导率高达87.8%。  相似文献   

14.
以蓝果忍冬品种邱雷姆和娜雷姆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添加一种或多种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蓝果忍冬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不同,单独添加2,4-D(0.5~2 mg·L-1)可有效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出愈率达100%;单独添加6-BA和TDZ无法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6-BA(1~2 mg·L-1)与2,4-D(0.2、0.5、1.0 mg·L-1)配合使用可改善愈伤组织状态,增加绿色致密型愈伤组织,愈伤量增多;添加6-BA、IBA、KT组合的三种生长调节剂,品种邱蕾姆出愈率和愈伤量优于娜蕾姆,三种添加方式比较而言,6-BA与2,4-D组合诱导效果相对较好。研究可为蓝果忍冬组培快繁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盾叶薯蓣的茎段、叶柄、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其效果以茎段和叶柄最好。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 2,4-D2.0mg/L BA0.5mg/L为佳;在培养过程中,可用MS BA3.0mg/L NAA0.2mg/L作为分化培养基,后逐步转为MS BA1.Omg/L NAA0.2mg/L作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可使用MS NAA1.0mg/L的培养基。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盾叶薯蓣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后,诱导率可达50%,效果较好。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的二倍体植株相比,植株粗壮,叶片变大变厚,叶色浓绿,部分还出现畸形叶。叶片表皮气孔检测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表皮气孔变大,且单位面积下的气孔数目减少;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为2n=2x=20,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优质的愈伤组织,以火棘的离体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2,4-D和6-BA以不同浓度组合,叶片的暗处理以及不同部位的叶片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2.0mg·L-12,4-D+2.5mg·L-1 6-B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最好;暗处理10d,然后转入光照下培养可提高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上部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6.7%。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和外植体对刺五加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旺盛生长期获取的叶片可以在附加植物激素的BZ培养基上以较高频率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1.58%。刺五加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体为叶片和当年生根,适宜基本培养基为BZ(改良培养基),且适合刺五加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激素组合为ZT0.2 NAA2.0 GA3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雪莲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灭菌方法和最佳培养基。[方法]以雪莲果叶片为外植体,用浓度0.1%升汞浸泡不同时间,筛选最佳灭菌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用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8 min,外植体污染率为54.55%,死亡率为3.64%;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1.5 mg/L+NAA 0.5~1.0 mg/L。[结论]最佳灭菌方法为浓度0.1%升汞对叶片灭菌8 min;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1.5 mg/L+NAA 0.5~1.0 mg/L。  相似文献   

19.
激素对黑莓‘Kiowa’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莓品种‘Kiowa’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及其配比诱导‘Kiowa’的叶片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并且诱导率都为100%,但愈伤组织的状态和生长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添加2,4-D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使用时有抑制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添加1.0 mg/L 2,4-D的MS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多,质地疏松,呈嫩黄色颗粒状。  相似文献   

20.
番茄叶片再生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4个番茄栽培品种叶片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及其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MS+6-BA 3.0mg/L+IAA0.2mg/L+蔗糖30 mg/L(pH=5.8)对愈伤组织诱导及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效果最佳;MS+IAA 0.1mg/L+蔗糖20mg/L培养基对生根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