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安全的药剂,本研究对麦田喜、劲兴、麦甜+麦甜伴侣、福满美等4种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021年,供试4种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在44.6%~71.6%,最高防效为麦甜+麦甜伴侣处理区;施药区小麦产量在290.9 kg~342.7 kg之间,均高于对照区,其中最高产量是麦甜+麦甜伴侣处理区。2022年,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在97%以上,小麦产量在350.2 kg~410.9 kg之间,最好防效和最高产量均来自劲兴药剂处理区。两年试验示范显示,以上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理想且田间表现稳定,对小麦生长安全,并有增产作用,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陆市小麦赤霉病近年来加重发生态势,在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的统一部署下,2022年安陆市开展了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新药剂试验示范。从示范结果看,平均防效最佳的是麦甜+麦甜伴侣(20%氟唑菌酰羟胺SC+25%丙环唑EC),施用2次防效91.3%;其次是施用麦甜(20%氟唑菌酰羟胺SC)2次和乐麦宝(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2次,防效分别为88.6%、84.4%。  相似文献   

3.
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测定在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抗性频率上升的条件下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于2014—2016年监测了江苏省南通市同块试验田中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14、2015和2016年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22.97%、38.55%和43.38%,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戊唑醇及复配剂多菌灵·戊唑醇、多菌灵·三唑酮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分别达97.82%、92.16%、85.98%,增产效果分别达23.90%、23.54%、22.57%;小麦样品(混粒)中DON毒素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57.39%、59.99%、43.34%,均优于多菌灵单剂处理,其中以戊唑醇及复配剂多菌灵·戊唑醇处理最好,多菌灵·三唑酮处理次之。因此,在抗性程度中等或偏轻的地区,采用戊唑醇、复配剂多菌灵·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可取得较好的防病、增产及降低DON毒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笔者开展了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和效益示范。结果表明,示范区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均达到了86%以上,防效最好的是麦甜+麦甜伴侣,防效高达94.6%,其次是轮换用药的麦田喜+麦甜,防效达92.7%,纯单一药剂中防效最好的是乐麦宝,防效为91.4%;乐麦宝、麦田喜、麦甜、麦甜+麦甜伴侣、麦田喜+劲兴、麦田喜+麦甜、麦甜+福满美防效显著,增产增收提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化学防控一直是小麦主产区防控赤霉病的主要措施。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和对小麦籽粒DON毒素含量的影响,于2018年进行了氰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SC)1500 mL/hm^2处理对赤霉病病穗防效达92.40%,病指防效达93.20%,小麦籽粒DON毒素检出量较不用药对照降低80.38%;25%氰烯菌酯SC 2000 mL/hm^2处理对赤霉病的病穗防效达86.80%,病指防效达88.78%,小麦籽粒DON毒素检出量较不用药对照降低88.19%;48%氰烯·戊唑醇SC 900 mL/hm^2和40%丙硫·戊唑醇SC 6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77.20%、78.00%,病指防效分别为80.27%和79.59%,对籽粒DON毒素检出量较不用药对照分别降低73.87%和81.42%。在小麦赤霉病较重发生的情况下,上述4种杀菌剂单剂或复配剂1次用药既能高效控制病情,又能有效控制小麦籽粒DON毒素不超标。本试验研究进一步阐明,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均能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并能有效降低小麦籽粒DON毒素含量;吡唑醚菌酯单剂及其复配剂虽然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和病指防效也较高,但控制小麦籽粒DON毒素含量效果相对较差。研究结果为小麦穗期赤霉病化学防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赤霉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为及时有效防控赤霉病,2021年分别在两地不同生育期小麦上开展了赤霉病药剂飞防试验。结果显示,飞防可以快速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扬花初期飞防的效果好于破口期抽穗期;赤霉病重发年份飞防2次的防效好于飞防1次;48%氰烯·戊唑醇50 mL/667m2飞防2次的防效在80%以上,15%丙唑·戊唑醇75 mL/667m2飞防2次防效在73%左右,43%戊唑醇20 mL/667m2飞防2次防效在70%以上,20%丙三醇飞防助剂10 mL/667m2可以有效提高药剂防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低风险农药,选择4个小麦主推品种,分别使用麦甜+麦甜伴侣(20%氟唑菌酰羟胺SC+25%丙环唑SC)、喜多金(38%唑醚·氟环唑SC)、笑多收(45%戊唑·咪鲜胺EW)等3种不同类型的药剂进行赤霉病防治示范。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在4个小麦主推品种上平均防效分别为88.1%、81.5%、75.5%;其中,以麦甜+麦甜伴侣效果最好,且该药剂处理对小麦的增产幅度在5%以上,增产效果高于其它两种药剂处理。建议在生产实际中,推荐使用麦甜+麦甜伴侣(20%氟唑菌酰羟胺SC+25%丙环唑SC)防治小麦赤霉病,以便提高防效和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酸性氧化电解水(以下简称电解水)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效果,2018年在光山县开展电解水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水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为60.19%;用电解水稀释2/3常规用药量20g/667m2的25%戊唑醇防效为71.05%比用清水稀释25%戊唑醇30g/667m2(全量)防效为67.60%高。方差分析,电解水与25%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电解水既可以替代化学农药也可以减量化学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9.
新奥苷肽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及增产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奥苷肽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为验证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2013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一次施药,新奥苷肽4%水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50、600、750m L/hm23个处理防效分别为80.96%、86.53%和96.13%,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新奥苷肽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和增产效果明显,对小麦生长安全,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孝感市植保站李炳清,周书文,丁金元,张红梅1994年,我市小麦收获面积11.87万hm2,比去年的12.03万hm2亩减少1.3%。小麦赤霉病为中等偏重流行,其发病特点是面积大,市部重于北部,病穗率高,但程度轻。全市小麦赤霉病发...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豫南地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严重流行年份监测防控的减损保产效果,在病情高峰期和收获期对统防统治田、农民自防田和不防治田病害发生及防控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豫南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自然发生属于偏重以上流行;不防治田小麦赤霉病平均病穗率16.90%、最高45.64%,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平均53.12%、最高93.13%。统防统治和农民自防均有显著防治效果,小麦赤霉病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93.84%、84.83%,小麦条锈病平均病叶率防效分别为96.31%、68.24%。实测产量结果显示,与不防治田比较,南阳、信阳、驻马店3市统防统治田挽回损失分别为263.56、248.04、213.66 kg/667m~2,挽回损失率分别为48.51%、49.27%、36.23%;农民自防田挽回损失分别为167.84、162.15、162.53 kg/667m~2,挽回损失率分别为30.89%、32.21%、27.56%。  相似文献   

13.
1 小麦据13个省、市、区统计,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7亿亩次,属中等偏轻发生年。其中病害发生面积3亿亩次,除小麦纹枯病外其他病害均轻发生,虫害发生面积4亿亩次,麦蚜、麦蜘蛛、吸浆虫均为中等发生年.小麦条锈病发生421万亩,为轻发生年。条锈病常发区湖北省仅在荆州地区局部田块见病,后期也未能流行,越夏基地甘肃省发病面积170万亩,是1991年发生面积的10%。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7832万亩,轻于去年,发生期偏晚,病指低,为害程度较轻。小麦赤霉病发病面积3867万亩,与常年相似。赤霉病今年主要在江淮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发生,江苏、湖北为中等偏轻年,四川为偏重发生年,发生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价了使用T20型植保无人机喷施丙硫菌唑·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加丙环唑、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咪鲜胺铜盐加戊唑醇等5个药剂处理,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共2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丙硫菌唑防效可达93.97%,其余4个处理的防效在83.84%~89.68%之间。在小麦赤霉病高发生地区,采用无人机喷施以上杀菌剂2次,可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感病品种和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分析多茵灵、戊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产量及DON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2:1~7:1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均呈加和作用,多菌灵与戊唑醇4:1、5:1、7:1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在60.3%~73.3%之间,小麦产量增加49.1%~72.2%,多菌灵:戊唑醇7:1比例混配在用药量较少的情况下防效与其他比例混配药剂防效相当,但3种配比处理间小麦产量和DON毒素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生产实际,48%戊·多悬浮剂、80%戊·多可湿性粉剂、40%戊·多悬浮剂在其中高剂量下在小麦扬花10%、小麦扬花100%时期各施用1次对小麦赤霉病有理想防效,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致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犤Gibberellazeae(Schw.)犦是困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江苏河网交错,春雨较多,赤霉病流行频率高。2003年赤霉病见病时间早、发生范围广、自然为害重,是江苏历史上的第九个大流行年。12003年小麦赤霉病流行概况江苏淮南往年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流行区域;淮北属于偶发区,基本上不作为主要防治对象。2003年全省以沿江、苏南局部及丘陵地区发病最重,自然发病病穗率高达60%~80%;其次是沿淮及江淮地区,自然发病病穗率40%~60%;再次是徐州、宿迁、连云港3市,自然发病病穗率在10%以下。据各地调查,赤霉…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药械+药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的防效,2020年在浙江省桐乡市的两个试验点开展了田间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对赤霉病和叶锈病均具较高防效;肟菌·戊唑醇对叶锈病具较高防效;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对赤霉病防效较高;四霉素对赤霉病的病穗防效与对照药剂多菌灵相近。在药械方面,使用植保无人机的效果更优,用水量少,作业效率高,以无人机喷施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防治上述两病害效果均较好,适合在桐乡市小麦赤霉病、叶锈病共防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种植小麦赤霉病高感品种襄麦1321的田间进行施药试验。调查5种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分别喷施1~4次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4h内降雨对氰烯菌酯的防效影响最大;咪鲜胺防效相对较差,不同施用次数的病指防效为42.51%~64.55%;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氰烯菌酯施用3~4次的处理防效较高,病指防效均达70%以上;福美双的防效随施用次数增多而提高,施用4次的处理防效也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尤宝栋 《植物保护》1964,2(6):279-279
今年5月21日,我们在江苏省泰州市杨庄人民公社调查毒麦发生情况。共计调查了4个大队12个生产队247亩小麦田,实际检查面积23.2亩,共查获毒麦283株。在这些毒麦中发现有一株毒麦的穗子上生了红霉,经过显微镜检查,看到了小麦赤霉  相似文献   

20.
植保飞防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植保飞防对口药剂,验证植保飞防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作业效率,2017年在钟祥市石牌镇开展小麦赤霉病飞防试验。结果表明,400g/L戊唑·咪鲜胺EW、45%戊唑醇·咪鲜胺EW、25%咪鲜胺EW、吡虫啉+功夫+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E、25%氰烯菌酯SC均适合作为小麦赤霉病植保飞防药剂。从防效和增产效果综合来看,25%氰烯菌酯SC是预防小麦赤霉病最佳药剂。植保飞防P20无人植保机日作业面积可达20hm~2~33.33hm~2,是农户精防作业的20倍~33倍,是常规自防作业的12倍~20倍。植保飞防与农户精防在防病增产效果方面没有区别,赤霉病飞防效率为66.76%~77.04%,较农户自防提高15.78%~26.06%,产量提高5.3%~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