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比较不同蓝莓品种在促成栽培中果实外观品质的差异,以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果实色度、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单果重、果柄长等指标。结果表明:10个品种中,‘蓝丰’果实L值(明度)最大(89.56)、b值(黄蓝色度)最大(-0.44);‘北陆’(0.57)和‘奥尼尔’果实a值(红绿色度)(0.57)最大;‘达柔’的果实硬度最大(1 660.25 g/cm~2)、果形指数最高(1.60);‘伯克利’的单果重最大(3.61 g)、果柄长最长(1.42 cm)。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为:‘伯克利’果实外观品质最好,其余依次是‘斯巴坦’‘布里吉塔’‘都克’‘达柔’‘大蓝金’‘蓝丰’‘奥尼尔’‘北陆’‘小蓝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沙糖橘在留树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橘适时采收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经树冠覆膜和未覆膜的留树贮藏沙糖橘进行单果重、果皮重、果皮厚度、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等的连续测定.[结果]在留树贮藏过程中,沙糖橘单果重降低、果皮重增加,果皮亮度、红度值和色调角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略有上升,可滴定酸和Vc含量逐渐下降,糖酸比和固酸比上升.树冠覆膜可增加果皮红度值,降低色调角,延缓可滴定酸下降速度,对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果实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树过程中果实综合评价得分逐渐下降,而树冠覆膜可延缓得分下降速度,提高果实综合评价得分.[结论]树冠覆膜技术可延长沙糖橘果实的采收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3.
胡子有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2):2500-2505
[目的]分析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肥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金都1号火龙果开花后第5d至果实成熟期间,每隔7d定期测定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和果肉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水含量等品质指标,由此绘制增长曲线图,分析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结果]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鲜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快—慢—快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果实生长双S形曲线;在种子完全发育后,单果鲜重增加迅速,果皮鲜重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果肉鲜重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其增长高峰出现在花后25~30 d,果肉发育过程中水分需求较大期出现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0~15和20~25 d).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皮鲜重、果肉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水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呈线性正相关,其中,单果重与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显著(P<0.05),且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单果重增加而增加.[结论]金都1号火龙果实发育中后期(花后20~30 d)是果实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保证有足够的肥水供应,可为获得最佳品质和最高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为云南地区水晶蜜柚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3、5、7、10、14和21年生树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形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单果重、皮厚及果皮占单果重比例随树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树龄小于14年水晶蜜柚果实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皮厚和果皮占单果重比例显著降低(P<0.05,下同),当树龄为21年(进入老龄结果期)时,单果重显著降低.果皮色差指数L*、a*和b*随着树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树龄相差越大,差异越明显.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97%、18.91和53.70 mg/100 mL;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小值,为0.63%,与其他树龄差异显著.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也随树龄的增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最高,为2.5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晶蜜柚果实的内在品质与果实感官风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感官风味影响均较明显,Vc含量对果实风味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云南省瑞丽地区14年生水晶蜜柚果实的外观品质趋于稳定,其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海南省四大芒果产区(三亚、乐东、东方、昌江)两大芒果品种(台农、贵妃)果实的品质特性,为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酸碱滴定、HPLC等方法测定76份芒果样品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甜度值、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总酸、糖酸比、固酸比等13个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台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总酸含量及甜度值、糖酸比、固酸比平均值均高于贵妃,贵妃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和Vc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台农.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芒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Vc含量及甜度值差异显著(P<0.05);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总酸含量及糖酸比、固酸比差异不显著(P>0.05).13个品质指标的部分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同时主成分分析将13个品质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PC1、PC2、PC3、PC4),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078%,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乐东台农PC1、昌江贵妃PC2、三亚贵妃PC3和PC4因子得分最高.[结论]台农和贵妃果实均具有鲜明的品质特征,贵妃口感酸甜,台农口感更甜;乐东的台农、三亚和昌江的贵妃果实品质特性更佳.  相似文献   

6.
美帅是以大久保为母本、9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晚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75g,最大单果重410g;果实着鲜艳红色,着色度80%,外观美丽;果肉白色,风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果实硬溶质,硬度较大,较耐贮运;离核,鲜食品质佳.果实发育期121~134d.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叶片大小与果实品质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猕猴桃果实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及机理,并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对猕猴桃叶形与果实品质特性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统计分析: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宽横径、厚横径、果形指数和果汁含糖量)、叶片(长度、宽度、叶形指数和面积)和叶柄(长度和直径)等内容分别为(75.86±1.68 g、73.28±0.70 mm、41.18±0.51 mm、35.30±0.25 mm、1.92±0.01和15.66±0.26%)、(14.77±0.20 cm、14.25±0.16 cm、0.94±0.09和152.39±3.26 cm2)和(11.03±0.25 cm和31.50±0.79 mm/10).②相关系数分析:猕猴桃果实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宽横径、果实厚横径和叶形指数等内容呈高度正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叶柄长度呈低度正相关,与叶面积呈正相关,与叶片宽度和叶柄直径等内容呈低度负相关,与果汁含糖量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果实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宽横径、果实厚横径和果汁含糖量):显著性F分别为0.000 6、0.001 4、0.0054和0.851 8,即果实单果重与果汁含糖量之间存在差异极显著,与其它内容之间存在差异不显著;(果实单果重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和叶面积):差异水平分别为0.1393、0.358 5、0.294 0和0.671 5.即果实单果重与叶面积之间存在差异极显著,与其它内容之间都存在差异不显著;(果汁含糖量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和叶面积):差异水平分,别为0.816 1、0.970 1、0.560 6和0.885 1,即果汁含糖量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内容之间都存在差异极显著,与叶形指数之间存在差异显著.[结论]①通过调查叶片大小来预测果实单果重等品质特性;(②可以叶片大小作为判断果实品质优劣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熵权法在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评价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熵权法对7个番茄品系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7个指标(外观品质的单果重和果色,营养品质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以及糖酸比、耐贮品质的变质率)的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熵值计算指标权重进行综合得分的排序.结果表明,品系YH02-6的商品性较优,尤以其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品质较优;品系YH02-9、YH02-1和YH02-7的商品性较好,其中YH02-9也是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品质较好,而YH02-1和YH02-7的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品系YH02-11、YH02-5和YH02-8的商品性一般.验证了熵权法时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其他农产品的评价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形态的影响.[方法]2008年4月,不同花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9月测定不同处理的香梨品质及形态指标.[结果]初花期喷施PBO、萘乙酸(NAA)均能提高香梨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而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激动素(KT)均使果实单果重降低,硬度增加.花期多效唑(PP333)处理使果实的单果重、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降低,乙烯利(ETH)单果重降低,ABA处理的固酸比高于对照.除了初花期赤霉素(GA3)处理的果型指数显著大于对照外,花期各处理的果型指数和果柄长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的核横比和核纵比基本上高于对照.[结论]初花至盛花期喷施PBO和NAA对提高香梨的品质及降低果型指数和果柄长度效果较好,落花期各处理虽能降低香梨的果型指数,但在提高香梨品质方面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种子数与单果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火龙果果实种子数与单果重的相关性。试验以红肉火龙果为母本,进行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并对其果实种子数与单果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果实种子数与单果重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O.0347x+84.144、r=O.9428;y=0.0145x+269.78、r=O.1874;y=0.0477x-7.3009、栅.5617。3种授粉方式果实单果重随种子数量增加而提高。人工授粉是增加果实种子数和提高单果重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5~6年生高接青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留果密度对青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10cm或15cm留1个果的处理效果较好,其果实纵、横径的发育速度和单果重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和每5cm留1个果的处理。10cm和15cm的处理间对照和5cm之间的果实纵横径及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叶果比以20~23∶1(每果占有面积约300c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山东省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生产发展没有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則,品种、砧木混乱,重扩大面积,忽視提高质量,产后技术落后,产、供销脱节。提高果品质量必须改革理顺经营体制,建立完善适应果树特点的生产责任制,制訂苗木生产法规,提高苗木质量,用发展的观点正确评价我省果树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适地适树建立商品基地,創名牌品种;开发现有低产果园,推广果园覆草、地膜覆盖穴贮肥水和矮化密植,实行定额负荷、适时采收,发展产地贮藏、纸箱包装,一次直达运输等新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3.
平凉有着良好的果品发展基础,但是在果品产业化发展方面还很不足。阐述甘肃平凉果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平凉果品业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平凉市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对平凉市果品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果园被害落地果应用水浸和在果园地面覆盖塑料薄膜方法,对果实中实蝇进行除害处理技术研究,桔小实蝇一龄、二龄、三龄幼虫水中浸泡96h,死亡率均达100%;果实在水中浸泡20d,果实中的实蝇幼虫完全被杀死;在果园土面应用塑料薄膜覆盖"虫果",经过30d的时间处理,实蝇幼虫和蛹死亡率100%。室内研究结果显示,果实置于密封塑料袋中处理120h,被害果实中实蝇幼虫完全死亡。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可应用于果园中被害落地果中实蝇的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果业生产中应遵循的标准 ;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立果业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网站主页的总体布局情况、栏目建设情况和信息服务情况分析了目前水果信息服务网站建设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果信息服务网站建设的策略:(1)完善页面设计和维护工作;(2)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3)注重特色资源的服务;(4)充分利用已建的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服务;(5)从供求信息的提供、特色产品的推介服务入手,为未来的电子商务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果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榨汁后的猕猴桃果渣、玉米粉、麸皮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酿制猕猴桃果醋的生产工艺。猕猴桃鲜果渣与淀粉质原料以质量比1:1混合,添加3g/kg混合发酵剂和1g/kg醋酸菌,在30℃-35℃下酒精发酵6—9d,然后在35℃-45℃下醋酸发酵10—12d,酿制出色泽棕红、果香突出、口味柔和协调的猕猴桃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测试多种果脯少前后理化因素的变化,探讨了新疆果脯返砂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气候引发果脯失水是导致新疆果脯返砂的主要原因,并对防止果脯返砂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果树果实中的糖代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分是果树果实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关果实中糖代谢的研究一直是果树研究的重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更好地认识果树果实中糖代谢的研究以及提供调控糖代谢提高果实品质的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及含量、糖进入果实的途径及运输,果实糖代谢的相关反应,果实糖代谢的方式、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与糖积累的关系以及果实中糖代谢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调查和观测结果表明:山杏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株间自然传粉是结实的主要途径,自然落果发生在果实速长期。山杏果实及其各部分的生长动态均呈“S型曲线。各部分出现生长高峰的时期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果实、果核和胚珠的迅速增大,以及青皮和核壳的迅速增长;第二阶段是胚的迅速增长;第三阶段是胚中干物质量的迅速增长。硬核期从果实基本停长后的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期胚球已达到成熟时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