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垦稻201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的抗病性强、超高产(855kg/667m^2),稳产、中熟粳稻新品种,2008年5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稻2008001)。  相似文献   

2.
“柳糯582”是以自交系“lz-2”作母本,“lz-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白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6年通过广西特用(糯、甜)玉米区试,推荐自治区品种审定。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鲜果穗产量每667m^2在620kg左右,收鲜果穗广西可三造种植,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田县于2004年3月引入试种,在章旦、山口、仁庄、鹤城、黄蝉等乡镇示范试种,总面积33.4hm^2,最高产量733kg/667m^2,平均产量633.9kg/667m^2,比临近田(508.7kg/667m^2)增产125.2kg/667m^2,增幅24.61%。  相似文献   

4.
红枣直播建园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根据自治区总体规划,到2010年,我区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667m^2),其中南疆塔里木盆地达到1200万(667m^2)。阿克苏地区林果种植面积将达到350万(667m^2),其中红枣150万(667m^2),核桃100万(667m^2),其他果树100万(667m^2),果品产量达到120万t。  相似文献   

5.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28-1928
菜用大豆浙农3号(原名浙农0912)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浙农种业有限公司选檨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4002)。檨2010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619.3 kg,比对照台湾75增产7.9%,2011檨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每667 m^2檨产量603.8 kg,比对照增产17.4%,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每檨667 m^2产量611.6 kg,比对照增产12.4%。  相似文献   

6.
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05-1905
油菜浙油51(原名M417)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檨有限公司选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檨2010-2011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93.2 kg,比对照浙双72减产檨檨0.9%,减产不显著;每667 m^2产油量89.3 kg,比对照增产4.8%。2011-2012年度省油菜区域试檨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69.4 kg,比对照增产0.8%;每667 m^2产油量83.0 kg,比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7.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2004年以徐薯1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了2007年-2008年山东省组织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6个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299.69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7.71kg/667m^2,增产幅度为17.21%;薯干产量70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99.64kg/667m^2,增产幅度为16.56%;2009年参加山东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2108.93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23.65kg/667m^2,增产幅度为18.13%,薯干产量730.34kg/667m^2,比对照增产87.68kg/667m^2,增产幅度为13.66%;增产淀粉19.06kg/667m^2。三年试验的平均烘干率为32.27%,淀粉率为21.74%,属于高产、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可作为能源型的甘薯新种质。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一号”是北方梗型超级稻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是吉林省成功培育的第1个超级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超级稻推广项目的主要品种之一。该品种将优质、高产、多抗基因聚为一体,2004年,在“百亩”连片示范田中,最高单产799kg/667m^2,平均单产744kg/667m^2,  相似文献   

9.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200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等优点.其区试平均产量182.8~280.0 kg/667m^2,最高产量达306.3 kg/667m^2,比(CK)增产7.76%~32.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75 kg/667m^2,比(CK)增产14.2%.适宜在贵州海拔1 000~2 300 m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中部麦区的中、下等肥力旱地以及省外生态环境近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先玉335玉米杂交种由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育成。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经销,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26)。丰宁涌丰玉米研究所有限公司于2007年引进并在2007—2008年两年布点示范种植,2008年设置8个示范种植点,示范总面积54.1亩,平均单产1011.3kg/667m^2,最高产量达1270.1kg/667m^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秦油10号”是由咸阳市农科所育成的双低中熟杂交油菜品种,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06003),由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推出。海门市三阳镇2006年引进种植,一般每667m^2产量250kg,最高田块每667m^2产量300kg。该品种在本地成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48d。表现出抗逆性强,在2007年底、2008年初遇特大雪灾情况下,冻害较轻;在菌核病大发生时,病株率30%,  相似文献   

12.
中筋小麦周麦22号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麦22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用周麦12、温麦6号、周麦13号选育出的优质、抗病、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获品种权保护(CNA002834E),2007年通过国审(审定号:国审麦2007007)。在生产试验示范、推广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病、抗倒等优势。2008年在周口大面积生产中,667m^2平均单产550kg以上,高产田块667m^2产量可达650kg。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中黄3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2004~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均超过200kg;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667m^2平均产量219.1kg;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2。2007年在新疆创造了667m^2产371.8kg的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14.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53.5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34%,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2007020)。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水稻育种和生产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新品种不断涌现,区试中产量相继突破600kg/667m^2、650kg/667m^2,大面积生产连续突破500kg/667m^2、550kg/667m^2,稻米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与之相随的是对水稻育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高产多抗被列为综合育种目标。淮稻9号(原名:淮68)就是围绕这一目标,从具有丰富的丰产优质多抗遗传背景的中间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特别是对条纹叶枯病具有良好的田间抗性、熟期适中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6.
巴菠1号是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院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在2009~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菠菜区域试验中,2年产籽量平均224.9kg/667m^2.比对照大叶菠菜增产15.7%。在2010年生产试验示范中,2点产籽量平均210.3kg/667m^2,比对照大叶菠菜增产12.6%。2011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7.
贵农糯2号用抗性较强的糯稻品种小黄糯与兴糯925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叶型紧凑,长势较好,分蘖力强,剑叶短,株高122.0cm左右,有效穗19.077/667m^2,穗实粒数95.7粒,结实率91.3%,千粒重28.1g,全生育期149.6d,产量水平达450kg/667m^2以上。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08012号)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糜子新品种赤黍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黍2号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当地大白黍与目标性状基因库材抖杂交,后代经多年选择后选育而成,生育期108d左右。2009-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272.2kg/667m^2,比对照大黄黍(ck1)增产8.9%,比对照大黄糜(ck2)增产34.1%。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糜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270.7kg/667m^2,较对照大黄黍(ck1)增产6.74%。与对照大黄黍比较,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米质优良等特点。2010年9月8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9.
“秀水134”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穗型较大。瓜沥镇于2010年引进试种,每667m^2产量610kg,每667m^2产值1793元(包含补贴65元),每667m^2净收入达1021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在杭州市萧山区的试种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选择6个小麦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黔麦18产量最高,单产为333.8kg/667m^2,比当地主推品种丰优8号(ck)增产25.1kg/667m^2,增8.1%;丰优7号单产为323.8kg/667m^2,比地主推品种丰优8号(ck)增产15.1kg/667m^2,增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