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芒生 《甘肃林业科技》2003,28(2):63-64,67
采取以营林措施为主,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为辅的综合技术是治理杨树黄斑星天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我国毁灭性林木蛀干害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疆自从2002年在和静县城的庭院和行道树上首次发现黄斑星天牛疫情后,截止目前我区发生面积约达47 km~2,在南北疆发生区内危害严重,轻者使树木枝枯叶黄,重者整株大面积死亡,并降低木材价值,严重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从2006年至2009年在焉耆县和伊宁市对黄斑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面进行观察及研究,为黄斑星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树天牛类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黄斑星天牛的为害,通过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2种天敌昆虫,开展了黄斑星天牛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肿腿蜂释放应选择气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70%的晴朗天气进行;花绒寄甲应选择本地培养的成虫和卵进行投放,可提高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山丹县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发生现状及黄斑星天牛特性,通过采用3%噻虫啉微悬浮剂、绿色威雷和2%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不同防治药剂,在山丹县东乐镇西屯村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找出了防治黄斑星天牛的最佳药剂和最适宜浓度,为巩固河西地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效果、确保以杨树为主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llsGan-glbauer)是陕、甘、宁三省(区)杨树毁灭性的害虫。70年代以来,黄斑星天牛曾多次造成西北地区防护林体系中的主体树种一杨树的毁灭,严重影响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的进行。仅1990年调查,甘谷县有杨树4400hm2,黄斑星天牛成灾面积2167hm2,平均有虫株率58.3%。关于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曾采取过多种措施,但防效一直不够理想。主要是黄斑星天牛卵、幼虫在树体内营隐蔽生活,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其次是杨树栽植分散,难于采取集中防治措施;再次是防治技术实用性差,难干奏效。黄斑星天牛成虫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乌拉特前旗常用的几种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物理措施的防治效果明显,但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不高;化学措施操作简单,防治效果比较理想,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文章提出了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应以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的生物控制措施为主、其他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的方法,在使用化学措施和人工物理措施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同时,要更多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三北地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的分布与危害,总结和分析了防治杨树天牛危害的基本措施,阐述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断断续续的防治、不彻底的防治、不成规模的局部防治和忽视检疫重治轻防都不能有效地控制天牛的蔓延和危害。强调了加强检疫和预测预报这项基本预防监控措施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广天牛非寄主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培育速生健康的防护林,增强抗性,减轻天牛危害,实行短轮伐期经营躲避天牛危害,推广天牛非寄主树种和抗逆性强树种营造混交林,在主栽树种林分中配置5%~10%的天牛喜食树种为诱集天牛集中危害的诱饵木等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抵御和躲避措施,以及加强联防联治,实行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和人工捉、砸、铲、刮、掏虫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这是全面控制杨树天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尽量减少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后自然飞翔传播蔓延现象,逐步控制此类虫害,以甘州区为例,参考监测现状,结合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探究提出了通过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营林措施、舆论宣传措施等防治光肩星天牛的有效措施。经多年防治后,成虫密度降低,虫害发生面积得到控制,防治效果明显。经过科学监测、多样化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虫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黄斑星天牛发生危害现状,全面分析了发生因为及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标本兼治,防止人为传播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杨树天牛,为蛀干性害虫,其生活隐蔽,常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当涂县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危害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江南多为一年1代,极少两年1代。11月在树干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并于翌年4  相似文献   

15.
黄斑星天牛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黄斑星天牛的研究概况。内容包括分类学,生物学,成虫的寄主选择,幼虫饲养,树木抗虫性,成虫生殖行为和生理学,以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着重强调过去十年间在黄斑星天牛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噻虫啉微胶囊剂在河西地区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 《甘肃林业》2010,(6):40-41
黄斑星天牛在河西地区发生防治概况1、黄斑星天牛危害状况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杨属、柳属、榆树和槭树,是西北地区危害杨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以幼虫蛀食韧皮部后钻入木质部危害,严重时破坏树木束导组织,切断了养分的传输,导致树木死亡。在河西地区2年1代,  相似文献   

17.
张掖市甘州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区之一,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以杨树为主体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林网折合面积达到12.75万亩,在调节气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在全区呈蔓延之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为此,要彻底遏制住有害生物严重的势头,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有害生物的灾前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区和对照区建立临时标准地,调查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数、刻槽数、3龄以下活幼虫数、3龄以上活幼虫数、羽化孔数等,进行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药+树冠喷药"有机结合的防治措施可使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率达到52.1%,刻槽减退率达到89.1%,3龄以下幼虫减退率达到94.3%,且防治效果不受限于天牛重度、中度、轻度发生区。  相似文献   

19.
王荣 《新疆林业》2007,(5):43-44
近年来林木鼠害的发生一直呈上升趋势,鼠害防治已成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对象,奇台县林木鼠害的发生从2000年以来一直呈时重时轻的状态。为有效控制鼠害的发生,奇台县在鼠害防治中坚持以"综合治理"为主,以生物、物理防治方法为重点,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通过保护和增加害鼠天敌种群数量达到生物种类的动态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目前我国和我区关于林木害虫天敌昆虫的引进、繁育和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根据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丰富的生物防治技术,对新疆的林木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的引进、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使天敌昆虫在新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