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评价和比较吉林省利用较为广泛的3个绵羊品种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对吉林省饲养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3个绵羊品种的血液生理指标具有品种差异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MID%、GRAN、GRAN%、RBC、HCT、MCH、MCHC、PLT、PDW、PCT等血液生理指标值均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的WBC指标值最高,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之,黑头萨福克最低,并存在品种间显著差异(P<0.05);LYM在小尾寒羊血液中指标值显著高于另2个品种;黑头萨福克羊的血液中的MID、HGB、MCV指标值显著高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P<0.05),后者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相应指标值(P<0.05)。而RDW-SD、RDW-CV、MPV、P-LCR等指标值则在3个绵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的ALB、TP、TBIL、PHOS、GLU、CREA、GLO等7个生化指标值在各个品种间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黑头萨福克羊>小尾寒羊,并具有品种间差异(P&l...  相似文献   

2.
养羊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产业。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优良绵羊品种,用于发展毛肉兼用细毛或半细毛羊,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等优良品种。从国内、外绵羊的培育来看,品种培育中种公羊的利用至关重要。现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MSTN基因启动子区在7个品种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2个SNP位点(-959T/C,-784G/A),表现为6种基因型(TT、TC、CC、GG、GA、AA),在-959T/C位点中,国外肉用绵羊品种陶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及我区的巴士拜羊,TT为优势基因型,地方品种绵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和阿勒泰羊在该位点中CC为优势基因型,经χ2检验,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这6个绵羊品种中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特克赛尔羊在该位点未发生突变。在-784G/A位点中,除陶赛特与特克赛尔羊在该位点未发生突变,其他5个品种绵羊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等位基因。经χ2检验后,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多浪羊、巴士拜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而阿勒泰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小于0.25,为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4.
2004年,农九师绿翔牧业公司引进一批德国美利奴羊,其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羊毛综合品质优良、耐粗饲、适应性强,几年来,已广泛用于各团细毛羊的杂交改良和经济杂交,使农九师细毛羊生产由单向的羊毛生产向肉毛结合型方向发展.本试验对德国美利奴羊与细毛羊杂交1代的生长发育、育肥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绵羊BMP15基因FecXL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旨在寻找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为绵羊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控制Lacaune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15,BMP15)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在绵羊(Ovisaries)高繁殖力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和低繁殖力品种(多赛特、特克塞尔、考力代、杜泊、南非肉用美利奴和中国美利奴绵羊)中检测BMP15基因的FecXL突变,同时研究该基因突变对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这8个绵羊品种都没有发生与Lacaune绵羊相同的FecXL突变(C53Y)。【结论】BMP15基因中影响Lacaune绵羊高繁殖力的突变位点对小尾寒羊和湖羊的高繁殖力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冷冻胚胎移植出生的南非肉用美利奴和萨福克肉羊的胚胎移植受胎率、羔羊成活率、出生重、6月龄重及环境适应性等进行了观察、测定和分析,断奶前羔羊月增重为分别为7.48 kg和7.54 kg,6月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0.82 kg和51.79 kg。结果显示胚胎移植的肉羊品种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状况良好,适合在当地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7.
5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方法,对不同繁殖力的5个绵羊品种(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小尾寒羊、藏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2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AB型个体在该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发生C→T的突变,出现C/T的杂合。5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小尾寒羊、藏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χ2适合性检验表明:除特克赛尔羊之外,其余4个绵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以及德国美利奴羊3个品种的绵羊相互之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显著(0.010.05)。该突变位点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毛纺织品向轻薄、柔软、挺括方向发展,毛纺工业对低支毛(60 ~64支)需求量减少,66支以上毛又供不应求,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我国的细型细毛羊尽快地发展起来.90年代以来,我们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关心与直接指导下开展了细型美利奴羊的选育工作,在引入羊毛细度70支以上公羊配种的同时,重点使用了刘守仁院士课题组分发的8025、8054号优秀公羊,这种羊改良速度快,效果明显,到2000年我场细型美利奴羊已发展到10 000只.在这几年羊毛大滑坡的情况下,我场的羊毛一直畅销 ,每公斤羊毛价比其它场高3~5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多胎肉用细毛羊的培育过程中,改进肉用性能是育种的主要指标,但是羊毛品质的提高也不能忽视。提高肉用性能的同时,改进羊毛品质和提高净毛量,符合当前市场对羊肉和羊毛的需求。本文对2004年和2005年培育的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的羊毛品质作了综合分析,毛丛自然长度断奶公羔为4.17 cm,母羔为3.75 cm,周岁公羊为9.63 cm,周岁母羊为10.18 cm;羊毛的伸直长度周岁公羊为14.55 cm,周岁母羊为14.92 cm;羊毛纤维直径周岁公羊为19.85μm,周岁母羊为19.30μm;羊毛密度周岁公羊为5 052根/cm2,周岁母羊为4 600根/cm2;羊毛净毛率周岁公羊为60.08%,周岁母羊为65.10%。由上可知,除羊毛密度外,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总体上符合品种培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绵羊KAP1.1基因多态性与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68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材料,采用测序和PCR技术分析KAP1.1(B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KAP1.1基因存在30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和6种基因型,分别为(341 bp)AA基因型、(311 bp)BB基因型、(281 bp)CC基因型、(341 bp/311 bp)AB基因型、(341 bp/281 bp)AC基因型和(311 bp/281 bp)BC基因型。AA、BC、AC、AB和CC基因型间的毛卷曲度、细度离散、毛长、污毛重、净毛率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BB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显著小于AA、BC、AC、AB和CC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P<0.05)。以上结果表明,KAP1.1基因可作为绵羊毛纤维直径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BB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预测绵羊毛纤维直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高山美利奴和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简称高×南F1代)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取45只高×南F1代断奶公羔,分为高、中、低能组,进行104天的饲养试验,测定生长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随饲养期时间的增加,中能量组羔羊的体重增加较为明显;高、中能量组羔羊的平均采食量、料重比极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1);低能量组羔羊的宰前活重极显著低于高能量组和中能量组(P<0.01);高能量组羔羊的胴体重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中能量组羔羊的屠宰率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5)。研究表明,高×南F1代羔羊的代谢能水平最低需要量为10.10 MJ/kg,该能量水平能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及对养分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多浪羊作为新疆优良的肉脂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格硕大、肉用性能良好、繁殖和多胎性能高等特点。为充分利用该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多浪羊养殖经济效益,农三师进行了以营养调配、发情处理、饲养管理与兽医防疫等技术相配合的羊高效养殖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垦科学院从1992~1997年,选择优秀的美利奴公,母羊,运用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和B超妊娠检查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了在羊毛长度、密度、细度、强力、伸度和产毛量等方面均高于原中国美利奴羊的“U”系新类群,并已在兵团6个师,局扩繁和改良一般细毛羊,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IB)基因对绵羊排卵控制的作用,进一步寻找与多胎绵羊相关的遗传标记,为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影响Booroola Merino高产性能的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内蒙古地方品种,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与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共206只绵羊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绵羊进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的中国美利奴羊多胎品系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多种肉用良种肉羊,如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夏洛莱羊、波尔山羊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杂交改良肉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4—2015年先后从澳大利亚西奥谷河育种公司引进萨福克和肉用美利奴肉羊冷冻胚胎773枚。解冻后可用于移植的胚胎为739枚,移植受体羊739只。其中,A级胚胎553枚,B级胚胎186枚,且A级胚胎移植受胎率为50.27%(278/553),明显高于B级胚胎的39.25%(73/186),差异显著。同时,对比了大尾羊和细毛羊2种受体羊品种间的受胎率,结果为差异不显著。不同饲养条件下胚胎移植受胎率结果显示,全舍饲羊受胎率为39.56%(178/450),放牧羊受胎率为49.48%(143/289),两者差异显著。大规模进口肉羊冷冻胚胎进行移植在基层生产单位的成功应用,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波尔山羊原产自南非,是世界公认的优良肉用山羊品种,有"肉羊之父"的美称。因其具有体型大、易饲养、适应性强、生长快、屠宰率高、产肉多、抗病力强等优点,通常被人们作为终端父本与本地山羊杂交,从而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务川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将波杂羊作为肉羊产业发展的主推品种之一,发展农户养殖,以期达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自2007年以来,务川县通过春祥合作社不断引入波杂羊  相似文献   

18.
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对四个绵羊类群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藏羊、小尾寒羊及德国美利奴高代杂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发育正常、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藏羊、小尾寒羊及德国美利奴高代杂种羊各30只,每个绵羊类群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血液中葡萄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类群绵羊血液中的TP、ALB、GLO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于各类群绵羊血液中的TG、CHO含量而言,高能量水平日粮条件下显著高于中能量水平与低能量水平日粮(P<0.05);在同一能量水平日粮条件下,小尾寒羊与藏羊血液中的GLU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兰州大尾羊与德国美利奴高代杂种羊,兰州大尾羊和小尾寒羊血液中的TP、ALB、GLO含量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高于藏羊和德国美利奴高代杂种羊。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细毛羊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大利亚美利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细毛羊品种。本文作者在学习考察的基础上,较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细毛羊的科研与生产情况。同时也提出了兵团应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品种优势,积极发展兵团的细毛羊生产,逐步完善兵团羊毛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垦科技》2008,31(1):63-63
启动“三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兵团大型自走式国产采棉机填补国家空白,“绵羊育种技术-中国美利奴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新品系的培育”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二师辣椒协会打造辣椒产业名牌,农一师强化品牌意识推进科技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