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优四号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高产四号豇豆与东里青条豇豆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长江以南各省市春、夏、秋季栽培种植.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天禧玉带豇豆是南京星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豇豆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商品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在我国南北地区广泛种植.2003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鄂豇豆5号是襄樊市农科院蔬菜所利用之豇28-2与1784杂交选育的豇豆新品种.2003~2004年在襄樊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品比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081.5 kg,比对照之豇28-2增产27.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进行多点示范,鄂豇豆5号平均667 m2产量2 652.6 kg,比对照之豇28-2增产16.5%.2005年通过专家鉴定,2006年通过审定命名.现已累计推广面积约2 000 hm2.  相似文献   

4.
宁蔬春早是南京市蔬菜所经过精心选配亲本杂交,并对杂交后代以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经2000~2001年在江苏省进行豇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遗传基因纯合,性状稳定一致,早熟,商品性状佳,丰产稳产性好.200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1998年推广以来,已在江苏的大部分县市推广应用,一致认为是春季早熟高产栽培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5.
湘豇一号湘豇一号,原名长豇一号,是长沙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个豇豆新品种。该品种1990年和1991年经全省多点试种普遍反映良好。1992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6.
1974年,我们采用有性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燕带豇,至今已14年。1985年根据上海市农业局和上海市蔬菜公司资料统计,栽培面积已占全市豇豆总面积的70%,成为本市豇豆的主栽品种。燕带豇的商品质量好,果荚长,荚形粗壮整齐,不容易老化,含纤维素少,品质鲜嫩,平均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量可达2550公斤以上,比一点红豇豆增产20~35%.1985年经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多点测试,正式认定燕带豇为豇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泛,  相似文献   

7.
盐紫豇2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豇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豇201205。近两年来,我们总结出了盐紫豇2号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整地施基肥豇豆怕涝忌连作,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2年  相似文献   

8.
湘豇二号     
湘豇二号,原名长豇二号,是长沙市蔬菜研览所选育的一个青荚豇豆新品种。该品种1990年和1991年经全省多点试种普遍反映良好。1992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适合黄渡地区栽培的早熟豇豆品种,达到早熟、高产、优质、效益高的目的,我们于1995年春季利用嘉定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844”早豇豆与黄渡镇当家品种邓介角鳗鲤豇豆及杨介早豇豆进行比较试验.一、试验设计试验在嘉定区黄渡镇邓介角村进行,总面积2.7亩,小区面积为0.3亩,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二、结果分析(一)熟性及抗性:从三个品种比较试验来看,熟性最早的是“844”早豇豆,始花期和始收期分别早于鳗鲤豇6天和5天,早于杨介早豇豆9天和7天.结荚节位以邓介角鳗鲤豇最低,其次是“844”早豇豆,再次杨介早豇豆.抗锈病的能力邓介角鳗鲤豇介于杨介早豇豆和“844”早豇豆之间.发病率比杨介早豇豆低27.82%,比“844”早豇豆高20.30%.  相似文献   

10.
豇豆是广大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大江南北均有栽培.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1992年选育、1994年通过江苏省扬州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两个豇豆新品种扬早豇12和扬豇40,在陕西地区推广几年,表现良好.为鉴定其在陕西地区的气候条件下的熟性、商品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我们在1998年秋季、1999年春季,连续两年两季在西安、咸阳各安排两个试验点,以当地的主栽品种之豇28-2为对照进行品比.  相似文献   

11.
2011-2015年,从綦江区地方盘龙豇豆品种(綦龙)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系綦龙5号,其豆荚紫色、肉厚、短肥,特别适宜鲜食,与市场上的其他豇豆品种特色区别明显,该品种于2015年7月14日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鉴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露地豇豆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博州露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豇豆新品种,为豇豆新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5.3万hm2左右,其中有10%左右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和省外市场,每年可创造1亿元经济效益,换取外汇50万美元.近年来,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十分缺乏.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高产、优质、抗病豇豆新品种选育研究.苏豇1号豇豆是以宁豇3号为母本,以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后再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2009年9月20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4.
镇豇早丰是镇江市蔬菜所以之豇为母本,以一点红豇豆为父本,经3年6代,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成的豇豆新品种,既具有之豇早熟、丰产的特性,又具有一点红品质佳、耐老化的特性,并且具有抗病性强、耐荫等优点,适宜早熟栽培.早中期产量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0%~60%,总产量增产37%.目前镇豇早丰豇豆在我处已销往全国各地,销售势头较好,深受市场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沙7号豇豆系本所以七叶仔为母本、之豇28-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对其后代经过3年5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性状稳定、株型紧凑、早熟、耐寒、结荚多、产量高、荚色翠绿、荚形长大且尾较钝,既有母本七叶仔耐寒性强、荚形美观的性状,也有父本之豇28-2早熟、抗花叶病毒病和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的特点.适播期长,适应范围广.1997年开始在省内外繁殖扩种,1998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豇豆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因其栽培的多季节、多模式、多花色和短周期,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导性蔬菜之一。豇豆在我国几乎各省都有栽培,全国栽培面积达67万hm2以上,总产量达150万t。湖北常年豇豆种植面积4万hm2,武汉市豇豆种植面积在6 667 hm2以上,作为"豇豆之乡"的新洲区双柳街,  相似文献   

17.
以引进江汉大学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6个鄂豇豆品种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摘不完”为对照,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分析了豇豆的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产量,并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期为巴州地区引进高产、优质豇豆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鄂豇豆7号”(EJD-7)、“鄂豇豆14号”(EJD-14)、“鄂豇豆6号”(EJD-6)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CK(“摘不完”);EJD-7、“鄂豇豆2号”(EJD-2)、“鄂豇豆12号”(EJD-12)品种的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CK;EJD-14、EJD-7豇豆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EJD-6、“江大紫豇豆1号”(ZJD-1)、EJD-14豇豆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CK。根据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试验的豇豆品种综合性能从好到差依次为EJD-14>EJD-6>EJD-7>EJD-2>ZJD-1>CK>EJD-12,平均隶属函数值依次为0.951、0.721、0.478、0.447、0.399、0.388、0.277。因此,EJD-14、EJD-6品种在新疆巴州地区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巴州地区优先选...  相似文献   

18.
豇豆荚螟是豇豆上常见的重发害虫,其发生期长(6-10月),世代重叠,着卵分散,幼虫钻蛀花荚,一般药剂防治效果差,且虽经防治危害仍较重,7、8月份盛发期,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经防治后仍达50%以上,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菜农盲目滥用农药,豇豆豆荚上农药残留量高,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豇豆荚螟的药剂,我站于2004年选择辛·唑等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为害豇豆的产量损失试验结果表明 ,豇豆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y)随着被害虫道数 (x)的增加而增加 ,其回归关系为 :y =- 76 .10 1+3.4 6 9x。根据豇豆的价格、防治费用、防治效果等 ,算出其经济阈值为每片叶 30 .35条虫道。  相似文献   

20.
连豇1号是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科技人员历经10多年的努力而选育出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春秋均可种植.经多点试验和示范推广,表现为早熟、丰产、抗病、耐热、品质优等特点,2003年通过连云港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连豇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