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切花月季为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切花月季常规栽培所产的切花花枝短,花朵相对较小、品质较差,价格十分低廉。尤其是经过春季的旺盛生长,植株较高,不利于采花、摘芽等操作。为了保证设施栽培切花月季常年均衡产花,产量稳定,并提高切花月季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切花月季红色品种萨曼莎为试材,探讨不同栽培环境对月季成花时间及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增加切花产量,提高切花质量及调节花期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简易设施栽培可使切花月季的始花期明显提前,可达到平衡市场供求,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目的。试验还表明,在进入现蕾期尤其是液温较低的月份,满足月季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使月季成花时间明显缩短,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栽培于温室中珍珠岩、沸石、砂质和岩棉基质上非洲菊Fame、Party、Regina、Ximena进行评价,17个月的时间里测定其切花产量和品质(花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珍珠岩基质栽培的非洲洲菊产量最高,达75~80枝,沸石基质的产量最低,砂质与岩棉基质产量中等。相比其它品种,Party品种略显高产。切花品质受基质、品种和种植时间影响,第一阶段(7~8月)珍珠岩基质栽培的切花品质更好,但第二阶段各基质无差异不同基质栽培非洲菊的切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竹醋液对延长鲜切花观赏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不同鲜切花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延长玫瑰、康乃馨、非洲菊以及菊花切花观赏期效应不同,500~800倍竹醋液效果较好,每隔5 d将1~2mL原竹醋液直接施入1 L水体中,可显著改善鲜切花在离体后水分含量的减少;可使玫瑰、康乃馨、非洲菊以及菊花切花瓶插保鲜时间延长,花茎增大;延缓切花花瓣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试验证明:竹醋液对切花有延缓衰老、延长观赏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剑兰,别名唐菖蒲,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它与玫瑰、康乃馨和非洲菊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而剑兰更有"切花之魁"的称号,在国际、国内花坛上一直走红。近年来,西北地区剑兰设施栽培发展速度快,但存在的问题多,收益差别也很大。为进一步提高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栽培实践,就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栽培技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彩色马蹄莲引种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4个从荷兰引进的彩色马蹄莲品种,从种植时间、栽培基质、栽培密度和株型调控等研究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春季的种植时间越晚,生育期越短,但对生长有一定不良影响,如使切花花枝变短等。用泥炭+河沙+园土(3:1:1)基质栽培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切花和观赏价值高的盆花;合理密植可提高单位面积的切花产量而不影响质量,对于盆花则应根据株型来选择适宜的密度;用多效唑处理可使植株矮化,但各品种对多效唑的敏感度不同,多数品种的适宜质量浓度为1000mg/L。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50 cm×25 cm×25 cm规格泡沫箱作为栽培容器,以拌入一定比例有机肥的锯末、泥炭、膨化鸡粪、食用菌袋装废料等作为基质进行麝香百合切花无土栽培。试验设计4个处理,3次重复。观测麝香百合的发芽率、株高、可见叶片数、茎粗、花蕾出现时间、花蕾数、花蕾染病比例、花蕾充分长大时的长度、宽度以及采收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麝香型百合切花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B4(凤尾菇渣∶泥炭(50∶50))处理效果最好,B3(凤尾菇渣∶泥炭(1∶1))处理效果最差;基础发芽率对麝香百合生长有重要影响,基础发芽率越高,百合生长速度越快,切花采收时间越短;麝香百合切花的无土栽培解决了促成栽培的高温障碍和传统栽培的连作障碍等问题,有效控制病虫害,控制切花采收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施利用率,可以作为有效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代用基质对新几内亚凤仙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数据显示,所选代用基质基本都能创造一个适宜的根际环境,不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植株形态指标均优于泥炭基质或无显著差异,生物量的积累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但是根系活力、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测定数据显示,新几内亚凤仙对玉米芯粉基质生长适应性差;且由模糊数学分析结果显示,玉米芯粉基质栽培条件下植株形态综合指数低于泥炭基质,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其他代用基质栽培条件下,植株生长势普遍高于泥炭基质,在生产中完全有可能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泥炭。  相似文献   

9.
设施生产是切花菊的主要栽培方式,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会造成设施内栽培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因此,选育耐盐的切花菊品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野菊Z、神农香菊、甘菊、芙蓉菊幼苗为材料,用含不同浓度NaCl(0、40、80、120、240、360 m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盐胁迫处理,观察记录各处理植株形态变化,根据形态变化对各野生种菊花材料盐害指数进行分析。9 d后取植株第5~8叶位的叶片测定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长芙蓉菊的4项生理指标变化最为平稳,神农香菊次之。结合形态与生理指标初步得出各野生种菊花对盐害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芙蓉菊神农香菊甘菊野菊Z。  相似文献   

10.
选用2年生切花月季红色系品种萨蔓莎作试材,探讨其温室栽培中所留主枝多少与切花产量、质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选留4条主枝的植株比选留6条、8条主枝的植株,切花产量高、质量好。选留主枝数量与各生长阶段所需时间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短梗大参盆栽生长的常规栽培基质类型,通过对比盆栽试验,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短梗大参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的生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短梗大参的苗高、茎粗、叶片数、叶片大小、主根根长、侧根的长度及数量有显著性影响;通过隶...  相似文献   

12.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OT”百合切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瓶插寿命、鲜重、花苞直径和细胞膜透性等一系列指标的测定,比较含STS或亚精胺乙烯抑制剂的不同保鲜剂处理对"OT"系列新型百合‘黄天霸’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6种保鲜剂配方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以蒸馏水 30 g/L蔗糖 200 mg/L 8-HQ 100 mg/L GA3 0.5 nmol/L STS(或0.5 nmol/L亚精胺)在保持切花鲜重,促进切花吸水、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及延长瓶插寿命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孙武  马占霞  尚宇梅 《绿色科技》2020,(3):88-90,93
从生态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根据滇中切花栽培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找到既能满足市场对花卉数量和品质的需求,又能对生态环境有益的栽培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文献综述法,以洋桔梗为例对滇中温室切花栽培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滇中温室切花栽培现状、温室构建、种苗采购或培育、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存在的其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云南滇中温室切花寻找更为生态的,经济效益更高的栽培模式提供。  相似文献   

14.
竹子试管苗开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麻竹试管苗经3年在高浓度BA的培养基中培养,保存下来的16个无性系都出现开花现象,开花迟早跟无性系的繁芽能力有关,繁芽能力强的无性系较早开花,繁芽能力弱的无性系较迟开花。但这样诱导出来的花质量不好,不能用于授粉。当降低培养基中BA的用量,增加KT、NAA、椰乳,使花芽在营养比较丰富的培养基上培养,花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也伴随着出现书柜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逆转的现象,逆转的程度与KT的用量有关,当KT0.5mg/l时只表现花枝增长,当KT1.25mg/l时,花枝上长出许多新的营养枝。这一现象表明细胞分裂素BA、KT在竹子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完全相同的,BA有利于花芽分化,而KT则有利于营养生长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澳洲植物——蜡花的引种栽培和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澳大利亚的鲜切花品种蜡花进行引种观察,掌握其栽培管理技术及繁殖技术,认为蜡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可在不加温的温室中生长且可以正常开花、花期长,可以作为切花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岷江百合人工栽培不同模式下植株生长差异,以岷江百合6年生实生植株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在日光温室大棚地面苗床(PD)、日光温室大棚营养钵(PB)、室外田间(LD)、室外营养钵(LB)4种栽培模式条件下物候及11个生长指标的差异,借助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各生长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PD和PB模式果熟期前的物候时间均早于LD和LB模式,果熟期及枯萎期则相反,其中PB模式萌芽、果荚成熟时间最早,PD模式开花时间最早、LD模式植株枯萎时间最早;②不同栽培模式下岷江百合实生植株地径、株高、单株花数量等11个生长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单株花数量变幅最大,达427.00%,花径变幅最小,为9.67%;③4种栽培模式11个生长指标互呈正相关性,且多个指标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④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为PD>LD>LB>PB,PD模式最利于岷江百合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避雨栽培条件下里扎马特和美人指2个葡萄品种不同时期的环剥处理,发现环剥可以提高果粒和果穗重,并对提早成熟时间和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可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果农收入。就环剥的总体效果来看,以盛花后20 d环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临沂地区切花百合引种及设施丰产栽培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临沂地区百合品种杂乱,技术不配套、百合切花产品产量及的优质品率低的现状,开展对百合引种选育及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对百合定植密度进行试验,确定了最佳栽培密度;对花前期叶面追肥进行试验确定氮肥和磷酸氢钾最佳施肥配比。实验结果为提高百合产业的栽培效益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景宁县外舍雷公藤苗圃1年生枝条,粗3~5mm,长12~15cm,每段带节2~3个,以插条下端切口位置为节间任意部位、芽下位置为处理作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条下端切口不同位置对雷公藤苗木的成活率有差异,芽下切口扦插的苗木平均成活率(72.4%)显著高于节间任意剪切位置的苗木平均成活率(57.8%);二种处理对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芽下切口扦插茁木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刻芽和扭枝对梨不同优系幼树成枝力和成花数的影响,为实现其早果、丰产和省力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上采用以6个2年生不同优系为试材,于早春对其主干进行刻芽处理,并对当年发生的侧枝在半木质化时从基部进行扭枝处理,调查统计刻芽后幼树成枝力和扭枝后树体生长和成花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刻芽后,6个优系发枝量分别比对照样本增加了225%、116%、160%、122%、136%、150%,处理样本与对照样本之间差异显著。扭枝对6个优系树高、枝长的影响未达显著性差异,但6个优系均比对照样本的花芽量多,相对而言,杂交优系Ⅳ、Ⅴ、Ⅵ成花量少,平均每株有花芽2个,处理样本与对照样本之间差异显著,花芽量分别是对照样本的7.0倍、1.6倍、4.0倍;杂交优系Ⅰ、Ⅱ、Ⅲ的花芽量多,平均每株有花芽4.4个,处理样本与对照样本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刻芽能显著地提高梨幼树成枝力,西洋梨×东方梨比东方梨×东方梨杂交优系的成枝力高;扭枝对梨幼树的生长发育影响小,但能提高幼树的成花数,尤其对不易成花的含有西洋梨基因的优系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