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临高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17年引入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插秧机,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田间试验。以博Ⅱ优225杂交水稻制种为试验对象,比较了人工插秧与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机插秧母本的播始历期比手插母本长0.5~0.8叶,成穗率低3.5%,但其最高苗数比手插母本多42~45万/hm~2,有效穗数比手插多21万/hm~2,而且机插方式的产量比手插方式高0.0126 kg/m~2;二者每平方米总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综合考量制种成本,杂交水稻制种机械育插秧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每亩节约成本227元,效率提高15~17倍。因此,本研究认为,该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技术更具有省工、高效、低成本、产量稳的优势,具有在临高县内进行推广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5,(11):38-39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杂交水稻机械制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系统研究全程机械化制种配套制种技术,而母本机插育秧技术是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论述了母本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及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3.
混播制种是指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亲本种子混合播种,扬花授粉后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父本,收获杂交种的一种机械化制种方式,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从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和机械插秧等3个方面阐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1):34-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逐年增多,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械化制种与常规制种生产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技术,总结了母本机插秧育秧、机械插秧、无人机辅助授粉、种子收割和烘干等关键环节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与人工插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发展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母本机插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与人工插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秧龄短、栽插浅、活棵返青快、有效分蘖开始早、分蘖速度快、成穗率高、穗型大、苗足穗多、均匀度好,有利于获得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杂交稻的发展受到杂交制种生产的限制,而种子生产受到劳动力紧张和劳动力成本高的制约。为促进杂交稻的推广种植,特进行了母本机条播、父本小苗机插及机械拉花授粉的水稻杂交制种机械化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杂交制种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以母本机条播(每667m2用种量2.5kg)、父本小苗插秧、机械拉花的表现为最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优势,根据4年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了6行乘坐式水稻机插秧用于杂交水稻特优009制种的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主要包括调整好父母本播差期、母本软盘育秧要点、适时机插、合理运筹肥水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农业的深入发展,农业技术向机械化方向快速发展,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农民降本增效的手段也更丰富。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母本插秧环节中,传统的作业方式常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序复杂且成本较高,由于先进技术的缺乏,一直是由人工方式来实施操作。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传统的插秧方式,并使杂交水稻制种的插秧方式更为科学,母本种植密度更均匀,能够减少人工插秧的深插浅插问题,同时制种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4]284)"杂交水稻机械制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系统研究全程机械化制种配套制种技术---耕整、育秧、母本插秧、田管(病虫草防治、施肥)、收获、种子精选、烘干入库系列机械化技术。为了使这一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对杂交水稻母本机插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kg/hm2,移栽田为185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父母本特点,协优559的高产制种技术是:(1)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2)培育多蘖壮秧,建立高质量制种群体;(3)科学施肥,合理管水,搭好丰产苗架;(4)喷好"九二",适时赶粉,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5)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做好去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烯利在绿岛3号黄瓜杂交制种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80、100、133μl/L乙烯利在母本幼苗期处理2~3次,分析其对杂交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用80~100μl/L乙烯利处理母本黄瓜幼苗2次(2叶1心和4叶1心),可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提高20节内雌花节率而平均多雌节率较低,平均单株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均较高。[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乙烯利的最佳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可指导绿岛3号黄瓜秋冬茬杂交制种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杂交油菜沣油737在勉县的保优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5 a的双低杂交油菜沣油737制种技术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宜陕南勉县气候条件下的高产保纯制种技术。其主要技术措施是:选择优势基地,制种基地应相对集中连片,土质肥沃;在保证隔离安全的条件下,培育壮苗,规范栽培,严格父母本行比为1∶2;母本适时打薹促花遇,薹高15~20cm时开始打薹,要打去薹高的1/3;采用化学杀雄剂控制不育系前期微粉,在母本显蕾期用2~3μg/m L定军1号水剂化杀剂喷施1~2次能起到很好的杀雄效果,种子纯度能提高5%~20%。  相似文献   

15.
优质杂交早稻"岳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a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了"岳优108"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播种期,在湘北丘陵地区"岳优108"父母本最为适宜的播差期为:母本"岳4A"在3月29日播种,父本"岳恢108"在4月10日播种,(一般以母本播后11~13d、叶龄2.5~2.7叶时播种父本为宜).同时要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促进双亲群体结构协调发展;加强肥水管理,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加强病虫防治等,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推广采用窄行宽株、两期父本各插一行、两行父本按“品”字形插植、扩大父母本间距等插植新技术,有利于父本及靠近父本行的母本个体生长发育和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避免单行父本插植方式赶粉后父本易发生折倒伏,且克服大二行父本插植方式因父本占用空间过多而母本穗数不足的弊病,是一种高产稳产的插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技术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早、晚稻双季水稻上进行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相比,具有基本苗足、丛苗数多且均匀、漏秧率低、插秧深度浅、秧蔸整齐度高、伤秧率低、插后新增白根多、2(3)段秧根发生率低等特点,对早稻的生育进程没有明显影响,对二晚的生育进程影响较为明显,能使二晚提早3~4 d返青分蘖,并增加产量7.04%。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较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潜江、荆门的制种实践,总结出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大白菜(B.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两年地膜覆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直播小株、育苗小株、老株那种采种方式,凡使用地膜覆盖的均比不覆盖的产量增加30%左右,质量也明显的提高;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良好的地而覆盖材料,在大白菜种子生产中可以取得相近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