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测林分生长和收获量的方法,主要由四个因素确定: 1.林龄或年龄分布(异龄林); 2.林地的生产潜力; 3.过去和现在对生产潜力的利用程度; 4.经营作业的应用(如间伐,施肥、植被竞争的控制等)。第二个因素,即生产潜力,涉及到立地质量,本文将作详细介绍。第三个因素,即立地占用率,在很大程度上与“林分密度”的概念是同义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的生产潜力,由此对比分析现实与潜在生产力。结果表明:1)基于清查资料构建的立地形估测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用于立地质量的评价;2)吉林省林地质量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31.03%和66.00%,合计高达97.03%;3)全省现实生产力为潜在生产力的56.65%,仅7.20%的森林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森林生产力仍有较大可提高性;4)基于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潜力测算的方法可靠,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林分生长变化状况,预测发展趋势,评价林地及各种生产潜力,为确定采伐限额,合理利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是林业专业调查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林业专业调查的标准地典型材料,系统地计算分析了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部林区的绰源林业局的林分生长状况,以及林分近期生长与立地质量的关系,提出了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是由预测林地生产潜力、林分生长过程和林分收获量的所有模型构成的系统。它是建立经营模型的基础 ,是准确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合理轮伐期和研究优化栽培模式的前提。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由立地指数预测模型 (优势高生长模型 )、胸径生长模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等几个部分组成 :立地作为林木生长的载体 ,立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立地指数或优势高 )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主要变量 ,因此对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和优势高生长的预测是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的根本保证 ;胸径生长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林分结构模型 (直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近期昆明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从坡度和土壤厚度2方面对昆明市林地立地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立地质量较好的林地资源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58.22%,适宜发展商品林:其余的41.78%为立地质量较差的林地资源,主导利用方向为以防护为主的公益林.林分质量分析结果,昆明市各林分立地条件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反映了不同立地质量林地的林木生长水平差异.建议根据林地立地质量和林分质量进行合理布局,制定昆明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林业生产中,不仅需要评定有林地的立地质量,也需要对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合理利用土地,为充分发挥宜林地的生产潜力和适地适树进行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利用标准地主要环境因子与其地位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编制此表,作为评价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林地生产力、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管理等重要依据。编表方法是利用地形、土壤等主要因子为自变量,按地位指数表查定各标准地的地位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求解,编出标准年龄时华山松立地指数得分表。  相似文献   

7.
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菲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1):12-12,14
森林立地类型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对了解经营范围内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和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分类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林地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并利用"3S"技术分析得到林分蓄积量。根据林地特征选取与环境联系较为紧密的因子对林地立地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计算林地价值,得出林场当期林地资源价值为6 229.504 3万元。  相似文献   

9.
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范小洪,徐东(忠县林业局)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性能的认识。引进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对摸清经营范围内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和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国有和集体林区从未进行过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调查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地区龙脑香森林的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评价龙脑香森林生产潜力。在龙脑香林中自由标记了两块林分(林分Ⅰ和林分Ⅱ),通过收获法,评价不同周长等级的林木生物量。林分Ⅰ的总生物量为22.50t/hm^2,林分Ⅱ为18.27t/hm^2。两块林地((林地1和林地2))每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分别为8.86~10.43t/hm^2。在目前的研究中,生产效率和生物量积累率表明,森林目前是处于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生产潜力。表8参26。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首次严格定义潜在立地生产力概念,推导出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立地元素-林分元素-林分生长类型-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模型-落实到地块的立地质量制图技术流程,并以吉林省针阔混交林为例,利用4期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开展案例研究。【结果】影响吉林省林地立地质量的主要立地因子包括地貌、海拔、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和腐殖质层厚度;采用立地类型约束的树高生长分级法,将6个因子组合的立地类型分为5个等级,针阔混交林不同立地等级的林分平均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1 8、0.986 6和0.984 2; 5个立地等级的潜在蓄积生产力在3.6~5.8 m~3·hm~(-2)a~(-1)间,并给出了立地潜在生长量对应的合理林分密度。【结论】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纯林和混交林,可以回答一定立地的最大生产力及现存林分通过密度调控可以提高多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立地质量评价和林分生产力预估对于树种选择、森林经营决策至关重要。目前常利用优势高直接估测立地指数以评价同龄纯林立地生产力,而对于混交林、异龄林、无林地以及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立地则很难用该方法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往往通过立地指数—环境因子模型模拟,应用环境因子预测立地指数。文中简述了环境因子与立地指数关系研究概况,从研究尺度、数据来源、关键环境因子选择、预测模型及其拟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讨论和展望了立地指数—环境因子的未来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立地质量评价有利于林地的生产经营。以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广西南部桉树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小班平均树高与海拔等立地因子的相关性,以对林分平均高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为因变量,小班平均高为自变量建立模型。通过模型求解理论小班平均高以评价林地的立地质量,立地质量为一般的地块占8.83%,立地质量为良的地块占57.65%,立地质量为优的地块占33.51%。  相似文献   

14.
编制杉木树高指数表,可用于评价杉木林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预测林分在不同林龄时的生长效果,为杉木造林地选择和科学营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国林科院统一布署下,开展了本省杉木立地类型区划林分调查,并综合以往的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试编了我省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树高立地指数表.现将方法和过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地位指数表或地位级表是目前评定立地质量的二种用表。这两种表都是依赖于林分的平均优势高或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的关系来编制的,都能在有林地中使用。但是,无法使用于无林地,更不能估计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作用的大小。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对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评定,判定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作用大小,可通过地位指数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本文应用模糊(Fuzzy)关系方程对立地质量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立地指数是衡量林分生产力和评价林地质量的客观标尺,也是各立地因子特定组合在林木生长上的反映。通过编制立地指数图表,对有林地进行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的调查,建立立地指数与立地因子的经验式—地位指数方程,估测各立地条件组合的立地指数,即可将有林地的调查结果应用于无林地,为造林地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这是当前用材林基地建设中的一项急待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文章以桉树适生区为例,通过建立林分平均树高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以及标准蓄积与林分平均树高模型,获取待评估林地的预估蓄积,并以预估蓄积与参照评估林地蓄积之比作为立地质量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18.
小陇山林区林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林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数量化理论 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一类资源清查和补充调查外业实际资料进行计算分析 ,对小陇山林区林地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对开展森林集约经营 ,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目前大多采用地位指数法,该法在解决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对于进行过上层疏伐和“拨大毛”的林分,以及异龄林,无林地不适用。文中提出采用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从理论上对森林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作了初步探讨,该法弥补了用地位指数法评价森林立地质量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于泰格林纸集团公司在岳阳地区营造的不同立地指数的湿地松纸浆林设置样地,对不同立地指数林分的生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为15、13、11的14年生湿地松纸浆林平均树高分别为10.0、7.9、6.0 m,平均胸径分别为14.5、12.6、10.9 cm,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45.4、92.0、55.7 m~3/hm~2。不同立地指数湿地松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别极大,立地指数为11的林分蓄积量仅为立地指数为15林分的38.3%,立地指数为13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也仅为立地指数为15林分的63.3%。因此,在岳阳地区营造湿地松速生丰产纸浆林,应尽可能选择立地指数为15的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