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2—5月对杨凌区3年生扣5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株高、单株重量、产草量、生长速率、茎叶比、鲜干比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紫花苜蓿株高为132cm,大于3年生紫花苜蓿109cm(P〈01.01);5年生紫花苜蓿单株重量152g/株,大于3年生紫花苜蓿102g/株(P〈0.01);5年生紫花苜蓿的茎叶比0.43-1.67。小于3年生紫花苜蓿0.58—2.42。5年生紫花苜蓿产草量高于3年生紫花苜蓿(P〈0.01),盛花期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达到6.17kg/m^2和4.10kg/m^2;5年生紫花苜蓿的鲜干比4.01—6.69,小于3年生紫花苜蓿4.12—7.26(P〈0.01)。紫花苜蓿叶的最高密度位于地上80—100cm层内;花序的最高密度位于120-140cm层内;40cm以下的生物量以茎为主,茎重由下层至上层递减;紫花苜蓿的茎叶比随植株高度的增加在不断的增大,60—140cm之间各个层次3年生紫花苜蓿的茎叶比均大于5年生紫花苜蓿(P〈O.01)。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世界农牧业发展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但干旱仍是制约紫花苜蓿生产的主要逆境因子。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逐年持续升高,对农作物及牧草的干热研究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以云南红河州建水县的6个栽培紫花苜蓿资源为材料,在自然干热条件下研究其光合特性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24号紫花苜蓿资源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资源(P<0.05),14号和15号紫花苜蓿资源的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资源(P<0.05),16号和15号紫花苜蓿资源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苜蓿资源(P<0.05),24号和14号的紫花苜蓿资源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资源(P<0.05)。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气孔导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突泉县2016~2018年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生长状况与气象要素的监测,分析当地气象条件影响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突泉县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主要因子为空气温度和降水量。当土壤5厘米温度达到5℃、含水率8%时返青开始,根据活动积温可提前预知紫花苜蓿每个发育期,为人工种植紫花苜蓿开展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拉丁  相似文献   

4.
<正>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最广的饲草,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花苜蓿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已普遍种植,南方也有栽培。苜蓿种类很多,全世界共有60多种,我国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天蓝苜蓿、褐斑苜蓿等品种,其中紫花苜蓿最有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取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与5个国内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作以简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2号紫花苜蓿产草量最高,营养价值较优;龙牧801、龙牧803紫花苜蓿产草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国外品种大叶苜蓿、Magna601、农宝、胜利者;美国杂交熊1号产草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霍普兰德干草产量较高,但其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红茎紫花苜蓿的色素成分和呈色机理。【方法】以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化学显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茎和叶中的色素种类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的含量。【结果】红茎紫花苜蓿茎中主要含花青素苷和类黄酮,绿茎紫花苜蓿茎中不含花青素苷;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P<0.05),但不同颜色茎间、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红茎紫花苜蓿茎中的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含量及花青素苷与总叶绿素比值均显著高于绿茎紫花苜蓿茎中的对应指标(P<0.05)。【结论】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含量增加是紫花苜蓿茎秆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紫花苜蓿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紫花苜蓿风味独特,已有3000余年的种植、食用、饲用历史,是人们平衡膳食结构的佳品。紫花苜蓿芽苗无土栽培具有以下特点:节约土地,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约肥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无杂草。无土栽培的紫花苜蓿芽菜无污染、产品品质高,可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现将无土栽培紫花苜蓿的生产工艺流程介绍如下,供大家参  相似文献   

8.
10个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与5个国内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作以简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2号紫花苜蓿产草量最高,营养价值较优;龙牧801、龙牧803紫花苜蓿产草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国外品种大叶苜蓿、Magna601、农宝、胜利者;美国杂交熊1号产草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霍普兰德干草产量较高,但其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究在灌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生长年限(1、3、5、7 a和10 a)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选取不同年份的紫花苜蓿,观察并记录其产量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也在此阶段达到最高值后急剧下降;与其他年限的紫花苜蓿比较,七年生的紫花苜蓿产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辐射技术在紫花苜蓿诱变育种上的应用,以~(60)Co-γ射线辐照紫花苜蓿品种WL319、斯贝德、巨能耐盐、龙牧806的种子,测量不同剂量的~(60)Co-γ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M_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出苗率、株高、株干质量、株鲜质量都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也呈现减少趋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60)Co-r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为开展紫花苜蓿诱变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验证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增产效果,2007和2008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紫花苜蓿种植模式下,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均能大幅度提高紫花苜蓿籽的产量;无任何昆虫授粉的紫花苜蓿不结籽;授粉过程中对蜂群实施的管理技术影响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开拓新的蛋白质饲草资源,以紫花苜蓿、楚雄南苜蓿和蚕豆秸秆3种常见豆科植物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贮存时间(30、60、90、120、150、180、210、240 d)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比较3种豆科植物的青贮品质。结果显示,随贮存时间延长,蚕豆秸秆干物质含量高于紫花苜蓿和楚雄南苜蓿,尤其在贮存150 d时,蚕豆秸秆的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分别高于紫花苜蓿和楚雄南苜蓿25.24、26.91个百分点;整个贮存过程中,粗蛋白含量表现为紫花苜蓿楚雄南苜蓿蚕豆秸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方面,贮存30~120 d,基本表现为紫花苜蓿楚雄南苜蓿蚕豆秸杆,贮存150~240 d,表现为紫花苜蓿蚕豆秸杆楚雄南苜蓿;贮存240 d时,蚕豆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2.23%,与同贮存时间紫花苜蓿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近;pH值在整个青贮时期基本表现为蚕豆秸秆楚雄南苜蓿紫花苜蓿,在贮存180 d和240 d时,蚕豆秸秆pH值为3.98和3.85,低于紫花苜蓿和楚雄南苜蓿,并显著低于其他贮存时间;贮存150~240 d,蚕豆秸秆氨态氮/总氮均显著低于紫花苜蓿和楚雄南苜蓿;乳酸含量基本表现为楚雄南苜蓿紫花苜蓿蚕豆秸秆;在整个青贮时期,乙酸、丙酸含量总体表现为蚕豆秸秆显著低于紫花苜蓿和楚雄南苜蓿;蚕豆秸秆除在贮存210 d时有少量丁酸产生外,其他贮存时间均无丁酸产生,丁酸含量整体上低于紫花苜蓿和楚雄南苜蓿。因此,综合考虑营养价值和青贮品质,长期贮存下蚕豆秸秆作为饲料资源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的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的利用率、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营养土为对照组,以9∶1、8∶2、7∶3、6∶4、5∶5、4∶6(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为试验组,分别种植紫花苜蓿,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紫花苜蓿的平均株高及鲜重,Ca、Fe、Zn、K、S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紫花苜蓿平均株高及鲜重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提高;(2)试验组紫花苜蓿的Ca、Fe、Zn、K、S元素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积累;(3)试验组紫花苜蓿的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施加脱硫石膏能够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在苜蓿种植中施加6∶4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以及促进...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誊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是一种高产质佳、抗逆性强、地上地下生物量大、适宜种植地域广、各国在种、养业中广泛种植利用的多年优良豆科牧草。我国牧草工作者经几十年努力,培育出适于我国不同自然地域种养业中利用效果好的公农1号、2号;肇东苜蓿;草原1号、2号;晋南苜蓿和新疆大叶等多种紫花苜蓿,经多年在各地生产验证和国家鉴定验收,确定为我国优良紫花苜蓿品种。以产量和品质列为各品种紫花苜蓿之首的公农1号紫花苜蓿(吉林省农科院畜牧所育成)为例,该  相似文献   

15.
景艳  程积民  王倩  李鹏远  贾红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39-3040,3125
以关中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杨陵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年生紫花苜蓿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盛花期刈割时,鲜草产量达到40 970 kg/hm2;紫花苜蓿生长的地上生物量以第1茬最高,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第3茬最小;紫花苜蓿0~2m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及苜蓿不同发育期的吸收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用3个浓度的混合盐碱溶液(30、40、50 mmol/L)以及对照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度,并通过隶属函数标准差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碱浓度40 mmol/L为紫花苜蓿受盐碱胁迫萌发的临界浓度;盐碱浓度50 mmol/L为紫花苜蓿萌发的极限浓度;供试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度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4个指标与紫花苜蓿耐盐碱性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1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碱强弱依次为公农1号惊喜金皇后WL343HQ北极熊公农5号旱地斯贝德3010阿尔冈金先行者MT4014巨能2驯鹿巨能7英斯特。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55-15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交替灌溉下水磷耦合对紫花苜蓿植株性状构成因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株高、叶片数、分枝数、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添加磷显著影响了茎叶比和分枝数;而交替灌溉和磷互作对紫花苜蓿株高、叶片数、茎叶比、分枝数、地上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均不显著。综合考虑紫花苜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生长指标,交替灌溉和磷肥耦合适用于收获营养体的紫花苜蓿生产灌溉管理,且交替灌溉75%下施加磷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2、5、6、7和10年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7年生紫花苜蓿产量最高,与其他生长年限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p H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表明了紫花苜蓿具有显著的脱盐功能;土壤养分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整体表现为:7年生>10年生>6年生>5年生>2年生,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氮素和钾素变化幅度较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垂直方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呈降低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并且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储存于0~20 cm土层。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花苜蓿土壤养分与相应的有效养分和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和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而p H和电导率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土壤养分的影响是土壤理化等因子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对Cd胁迫的响应及品种差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利用紫花苜蓿对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紫花苜蓿对Cd胁迫的响应,包括:紫花苜蓿的生长对Cd的响应存在"低促高抑"现象;紫花苜蓿对Cd吸收的可能途径包括根表皮质膜的H+交换、Ca~(2+)和Mg~(2+)阳离子通道,根际环境和Cd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态等因素会影响紫花苜蓿对Cd的吸收;在Cd由根部向地上部转运的过程中,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更多的Cd被累积在紫花苜蓿的根部;紫花苜蓿应对土壤Cd胁迫的调控机理包括信号分子调控、抗氧化系统调控、生物巯基化合物对Cd的螯合、调节Cd的亚细胞分布和耐Cd基因的表达等多个方面。总结了紫花苜蓿对Cd胁迫响应的品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根瘤生长、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生理指标;对Cd的吸收与累积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工作可重点关注品种差异评判标准的建立、差异显著品种的系统筛选、在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理及品种差异机理的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抗蓟马紫花苜蓿形态特征、茎叶解剖构造及不同时期的抗虫性和产草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蓟马紫花苜蓿受蓟马危害轻,抗虫性强,叶色为深绿色、叶形窄而厚,柔毛质硬、短粗、紧密,抗蓟马苜蓿的茸毛密度为68个/mm2,茸毛长度约为570~631μm,粗度15.2~17.5μm;抗蓟马紫花苜蓿的叶表面茸毛与叶片间的角度在30°~60°间,抗蓟马紫花苜蓿展开叶的横断面厚度为98.4μm,草原二号苜蓿为72.1μm,心叶和幼茎表面有腺体;抗蓟马紫花苜蓿茎、叶结构的细胞壁的厚度要大于草原2号苜蓿。温室里,抗蓟马紫花苜蓿的年总产草量高于草原2号苜蓿13.80%;抗蓟马紫花苜蓿和草原2号苜蓿的虫情指数分别为:0.37、0.90,从虫情指数分析抗蓟马紫花苜蓿的抵抗蓟马危害的能力高于草原2号苜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