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20例癌旁胰腺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胰腺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76.0%,VEGF蛋白表达及MVD在胰腺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P〈0.01);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间的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间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胰腺癌抗血管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XCR7、VEGF、Ki-67和PTEN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XCR7、VEGF、Ki-67和PTEN在6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结果 CXCR7、VEGF、Ki-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和正常黏膜(P〈0.01),而PTEN表达降低(P〈0.01)。CXCR7、VEGF、Ki-67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0.05),而PTE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CXCR7表达与VEGF和Ki-67表达有关(P〈0.01或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XCR7、VEGF高表达参与肿瘤增殖和淋巴结转移,而PTEN低表达可能与肿瘤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胃癌病理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Syk和VEGF表达水平。结果Syk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率为100.0%(100/10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0.0%(40/100);VEGF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率为0.0%(0/10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50/1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yk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Syk与VEGF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潜能及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2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27基因在62例官颈癌组织和20例正常官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2例宫颈癌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为38.7%(24/62);p27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或〈0.05);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p27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正常宫颈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3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98例中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HIF-1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10.71%、37.50%、76.53%;VEGF的表达分别14.29%、46.88%、70.41%;P-gp的表达分别为21.43%、37.50%、54.08%。HIF-1a和VEGF随着宫颈病变的发展表达逐渐升高(从正常宫颈到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再到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且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gp的表达也逐渐升高,其在正常宫颈上皮的表达与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其在正常组和CIN组以及CIN组和浸润性宫颈癌组中的表达差异较小,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VEGF的表达与HIF-1a的表达显著相关(r=0.585,P〈0.01),而P-gp的表达与HIF-1a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HIF-1a在宫颈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这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与官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中TGF β1蛋白表达,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TGF β1在官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5%(2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20)(P〈0.01)。TGF β1的阳性表达率随官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TGF 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TGF β1的过度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蛋白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P〈0.01),正常宫颈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宫颈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HER-2/neu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组织中MIF、VEGF-C和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以及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2例结肠癌组织中MIF、VEGF—C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IF、VEGF-C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远癌肠黏膜的表达(P〈0.01);结肠癌MIF、VEGF-C和MMP-9的表达与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VEGF-C共同表达与其他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MIF、VEGF—C和MMP-9蛋白在结肠癌肿瘤形成、恶性进展和浸润、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对进一步了解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齐墩果酸抗大鼠移植性肝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志勤  李洪亮  孙立波  程齐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07-10808,10851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抗肿瘤作用以及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探讨齐墩果酸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32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齐墩果酸高剂量组(100mS/kg·d)、齐墩果酸低剂量组(50mg/kg·d)、氟尿嘧啶(5-Fu)组(5mg/kg·d)、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前3组于造模成功后第8天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组灌胃给药,连续用药14d后停药24h,取血处死大鼠,取出瘤块称重,常规瘤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1齐墩果酸给药组瘤重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齐墩果酸给药组及5一FIJ组血管条数目密集程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齐墩果酸对血清中AsT、AIJ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且AsT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各组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两者的表达均以生理盐水组最高。l结论]齐墩果酸可显著抑制大鼠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对移植性肝癌所造成的肝功能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因子Ⅷ相关抗原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了转移及非转移鼻咽癌组织的微血管,并用甲苯胺蓝法观察了其肥大的细胞数量,结果表明,转移组微血管数目,肥大细胞的数量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P〈0.01)肿瘤局部肥大细胞数量与新生血管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905),结果提示:鼻咽癌组织内血管生成与其转移密切相关,肥大细胞数量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HeLa细胞不同时间段后,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HeLa细胞不同时间后,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As2O3还下调VEGF的表达。结论 As2O3可抑制体外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药疏肝健脾解毒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大鼠模型乳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乳腺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甲基苯蒽灌胃及夹尾法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疏肝健脾解毒方10.35 g/kg)、三苯氧胺组(2.0 mg/kg),另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相应干预4周后,制备乳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三苯氧胺组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现象减少,乳腺组织MVD及VEG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MVD及VEGF水平稍低于三苯氧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三苯氧胺组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现象减少,乳腺组织MVD及VEG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MVD及VEGF水平与三苯氧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疏肝健脾解毒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倾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水平、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16及nm2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及nm23在53佣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喉正常黏膜组织对比,结合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喉癌中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7.2%,nm23的阳性率为52.8%;中、低分化的鳞癌(Ⅱ~Ⅲ级)组p16阳性率低于高分化鳞癌(Ⅰ级)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16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NM分期Ⅰ~Ⅳ期肿瘤的nm23表达率高于Ⅰ期肿瘤(P〈O.01);颈淋巴结转移组nm23表达率低于非转移组(P〈0.01)。结论:p16蛋白表达与喉癌的细胞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临床分型无关;nm2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两者的检测对估计喉癌的恶性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顺星  刘春  缪进  朱蓉嵘  邵义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43-1444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遗传性角膜病小鼠(C57BL/6-cornea opacity,B6-Co)眼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6-Co小鼠角膜混浊发病机制。[方法]观察比较B6-Co小鼠与正常B6小鼠在不同发育阶段(1、13、30、90d)的临床表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在角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6-Co小鼠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的角膜混浊并有大量角膜新生血管生成;免疫组化显示VEGF在不同发育阶段B6小鼠的角膜很少表达,而在B6-Co小鼠出生初期表达较少,13日龄后表达明显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 mRNA表达上调,3月龄时与1月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在B6-Co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起重发作用,可能是导致角膜混浊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炎和鼻咽癌细胞中CD147、Fascin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和30例鼻咽癌细胞中CD147和Fasc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鼻咽黏膜慢性炎和鼻咽癌细胞中,CD14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6/25)和76.7%(23/30),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asc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4/25)和93.3%(28/30),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0例鼻咽癌中CD147与Fasc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细胞中均有CD147和Fascin蛋白过表达,可能协同参与鼻咽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方法 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鉴别微血管;细胞质单克隆抗体染色识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染色识别HIF-1α阳性细胞。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D34、VEGF和HIF-1α染色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D34和HIF-1α、VEGF和HIF-1α及CD34和VEGF具有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MVD、VEGF与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粘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CD44v6在69例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D44v6呈阴性表达。6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8.1%(47/69)。CD44v6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的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可能在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反映宫颈癌恶性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了解人鼻息肉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及Th1/Th2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细胞膜表面标志CD3、CD69的表达和Th1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h2代表性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与正常人下鼻甲黏膜及外周血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细胞均表达CD69分子,在鼻息肉组织局部CD69分子的表达更高(P〈0.01)。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CD69^+细胞。(2)鼻息肉组织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均检测到IL-4、IFN-γ的表达,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IL-4^+和CD3^+IFN-γ^+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外周血中IL-4、IFN-γ的含量均升高(P〈0.01);与同一患者外周血相比,鼻息肉组织中IL-4的含量增高(P〈0.01)而IFN-γ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的T细胞高度表达CD69分子,处于免疫活化状态,产生Th1/Th2混合模式的细胞因子,与外周血相比Th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发生改变,可能与鼻息肉"微环境"形成及黏膜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OX-2,MMP-9和bF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OX-2,MMP-9和bFGF在66例大肠癌及22例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COX-2,MMP-9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75.8%,65.2%,与正常大肠组织的27.3%,9.1%和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OX-2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bFGF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显示,COX-2的表达与MMP-9和bFGF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COX-2,MMP-9和bF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OX-2可能通过促进MMP-9和bFGF的表达,从而促进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croRNA-34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 Hela细胞株传代培养后分为上调组、下调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microRNA-34a模拟物、抑制物和对照物,48 h后用CCK-8、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PTEN mRNA、蛋白表达。采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croRNA-34a靶基因。结果上调组Hela细胞增殖比对照组降低23.43%(P〈0.01),而下调组比对照组增加14.77%(P〈0.01)。上调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下调组表达降低(P〈0.05)。靶基因预测分析显示microRNA-34a与PTEN基因mRNA的3UTR区无互补结合区。结论 microRNA-34a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可能与促进抑癌基因PTE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