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造成免疫抑制状态,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鸡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PF雏鸡接种REV后,除呈现生长缓慢症状外,并且出现了中枢免疫器官严重萎缩等免疫抑制状态的典型表现。IFN-γELISA显示,REV感染后7 d (7 dpi),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至15 dpi,IFN-γ水平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但至50 dpi仍显著高于对照鸡。这是REV感染鸡后对IFN-γ影响的首次直接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有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内进行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EF-VSV系统,检测其对SPF鸡脾淋巴细胞诱导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活性和其对病毒的抑制效果;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诱导转化和NK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诱导表达出分子量44kD的目的蛋白(与GST融合表达),纯化后得到去除菌体蛋白的高纯度目的蛋白;该蛋白能够诱导脾细胞产生IFN-γ,当浓度为250ng/mL时诱导IFN-γ的活性最高,可达1×106U/mL;但该蛋白不能直接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生长;能够刺激淋巴细胞显著增殖,浓度为250ng/mL时效果最佳;适当浓度的rChIL-18蛋白能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浓度为150ng/mL时,作用最强。利用原核表达的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蛋白与天然鸡IL-18蛋白一样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CpG 寡脱氧核苷酸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特异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对猪和鼠免疫刺激活性的差异。根据CpG ODN的研究结果,筛选并化学合成了对人、猪和鼠分别有最佳免疫刺激活性的CpG ODN 2006、D19、1826和不含CpG基序的阴性对照ODN D480用^H-TdR掺入法测定CpG ODN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刺激细胞上清的Ⅱ,2和IFN-γ水平;用SPSS软件对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19能强烈地诱发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且D19刺激猪PBMC细胞上清中IL-Ⅱ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但不能有效地刺激鼠脾细胞的增殖;1826能强烈地诱发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但不能有效地刺激猪PBMC的增殖;2006能同样有效地诱发猪PBMC和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猪PBMC增加IL-2的分泌。所以,CpG ODN免疫刺激活性既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也存在一定的广谱性,D19更趋向于诱导机体T辅助细胞1(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更正启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第20卷第11期1327页摘要第6行,1328页第1行和1331页3.1实验动物第1行,所刊登"SPF鸡(GallusDomedticus)"不适宜,现更正为"SPF鸡"。在此向作者和读者致歉。更正如下:将表达质粒免疫SPF鸡,6d后开始用ELISA方法检测NDV的特异抗体,免疫20d后,用F48E9进行攻毒。(1327页摘要第6行)  相似文献   

5.
rFPV-IFNγS1是一株共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鸡干扰素-γ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将其接种SPF鸡3周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管炎病毒异源毒株攻击,考察重组疫苗对异源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免疫鸡血清中抗体很快产生,外周血中CD 4 和CD 8 T淋巴细胞与非免疫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用LHB株IB病毒攻击后,免疫鸡的病理损伤明显轻于非免疫对照组,并且其排毒时间明显缩短,排毒量明显减少,攻毒后免疫组的发病率为30%(3/10),死亡率为10%(1/10),非免疫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40%(4/10)。体重分析结果表明,攻毒前后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均没有显著变化,但攻毒后免疫组鸡体重增长的幅度要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从以上结果可以说明,重组疫苗能在动物体内很好表达,对试验动物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减轻了重组疫苗对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稳定性,,与机体抗病性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是家禽抗病育种研究中的优选标记基因.本研究采用PCR-RFLP法,分析170只良凤青脚麻鸡(Gallus gallus)MHC B-Lβ(MHC classⅡ)基因第2外显子Hin1 Ⅰ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对鸡部分免疫性状(淋巴细胞活性,新城疫(ND)抗体浓度,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2(IL-12)含量)的影响,探讨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经Hin1 Ⅰ酶切后检测到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AB、BB 3种基因型,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53和0.447,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36和0.129;AA、AB基因型个体淋巴细胞活性、新城疫抗体浓度、IFN-γ和IL-4含量高于BB基因型;IL-12含量在3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推测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Hin1 Ⅰ位点多态性对鸡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鸡抗病力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将牛白细胞介素18(bovine interleukin-18,BoIL-18)的成熟蛋白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在宿主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BoIL-18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采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利用MTT染色法研究重组BoIL-18(re BoIL-18)对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增殖的促进作用;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研究reBoIL-18诱导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情况;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eBoIL-18对VSV导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得到了BoIL-18的高效表达产物,表达量为31.8%,Western blot 显示,在44KD处有一特异性条带;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reBoIL-18蛋白;纯化的BoIL-18对PBMC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促进IFN-γ的诱生和抑制VSV病毒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鸡γ-干扰素基因(ChIFN-γ)的瞬时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从质粒pET-ChIFN-γ中扩增得到鸡(Gallus gallus)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 gamma,ChIFN-γ)基因,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将鉴定正确的克隆命名为pCAGGS-ChIFN-γ,体外转染鸡胚成纤维(CEF)细胞,24 h后经间接免疫荧光(IFA)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然后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水疱口炎病毒(VSV*GFP)在CEF细胞上检测表达的ChIFN-γ抗病毒活性(AVA),经检测其抗病毒活性为2×10~3AU/mL,并且其活性可被抗鸡IFN-γ的多克隆抗体阻断.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克隆了广西沼泽型水牛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基因,并构建了水牛IFN-γ原核表达质粒。从健康沼泽型水牛静脉无菌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用刀豆素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培养13 h后,提取细胞总RNA,用水牛IFN-γ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水牛IFN-γ成熟肽编码区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RT-PCR产物电泳可见约457 bp大小目的片段。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测序证实克隆得到的基因序列正确。将IFN-γ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片段切下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ET-mIFN-γ。PCR、双酶切电泳和序列测定结果均证实已插入约457 bp的IFN-γ基因片段。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水牛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的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35 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3.6%。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技术从质粒pET-ChIFN-γ中扩增得到IFN-γ基因,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将鉴定正确的克隆命名为pCAGGS-ChIFN-γ,体外转染CEF细胞,24小时后经间接免疫荧光(IFA)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然后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水疱口炎病毒(VSV*GFP)在CEF细胞上检测表达的ChIFN-γ抗病毒活性(AVA),经检测其抗病毒活性为2×103AU/mL,并且其活性可被抗鸡IFN-γ的多克隆抗体阻断。结果表明:ChIFN-γ在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表达的ChIFN-γ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选用BalB/C乳鼠和成年BalB/C小鼠进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接种, 攻毒后用体外培养法观察脾细胞内病原生长特性以及用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方法检测脾细胞诱导表达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的变化。结果显示,低剂量(2×103 cfu)BCG对7日龄乳鼠可产生100%的免疫保护,高剂量(4×104 cfu)BCG产生75%的免疫保护;而低剂量(2×103 cfu)BCG对35日龄小鼠产生的免疫保护为67%。低剂量(2×103 cfu)BCG诱导乳鼠产生以IFN-γ为主的Th1类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增强,以IL-4为主的Th2类免疫反应降低;而高剂量(4×104 cfu )BCG诱导产生的IFN-γ/IL-4均增多。低剂量(2×103 cfu)BCG接种诱导35日龄小鼠产生的IFN-γ/IL-4亦均增多。结果表明,卡介苗BCG对小鼠的保护率与BCG免疫剂量和免疫动物日龄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这种差异可能与BCG诱导产生的Th1/Th2类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鸡γ干扰素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表达鸡γ干扰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A)或灭活疫苗联合应用,接种SPE鸡、无母源抗体商品鸡和含有母源抗体商品鸡,研究鸡γ干扰素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发现,rFPV-IFN-γ和rFPV-HA联合应用诱导的HI抗体应答水平同rFPV-HA单独免疫相近;rFPV-IFN-γ和灭活疫苗联合应用后HI抗体应答水平略低于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攻毒后,对于SPF鸡和无母源抗体商品鸡,rFPV-IFN-γ与rFPV-HA或灭活疫苗联合免疫诱导的保护率同相应疫苗单独免疫相当,均为95%~100%;对含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10^6PFU的rFPV-HA与10^5PFU的rFPV-IFN-γ联合免疫组保护率(33.5%)高于rFPV-HA单独免疫组(11.4%~16.8%),而其它剂量组合的rFPV-HA与rFPV-IFN-γ联合应用不能提高免疫保护效力;rFPV-IFN-γ与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含母源抗体商品鸡诱导的保护率同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相近。结果表明,rFPV-IFN-γ不能促进疫苗诱导的HI抗体应答;适当剂量组合的rFPV-HA与rFPV-IFN-γ联合免疫含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可提高免疫保护效力,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体内或体外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的仔猪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的增殖能力,本研究将PRRSV—GXA分离株经Mare-145细胞大量增殖培养,然后体内感染仔猪,接种病毒后分别于第11天、第14天和第21天从活体猪收获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后用ConA和LPS于体外进行诱导增殖。研究结果显示第11天收获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而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第14天收获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1天收获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略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略低于对照组。同时,用不同滴度的PRRSV体外感染PRRSV阴性的猪脾淋巴细胞,经ConA和LPS诱导增殖后,发现病毒滴度在10^3-10^6TCID50/mL范围内,能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而病毒滴度在10^0-10^2TCID50/mL范围时,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说明PRRSV体内或体外感染对仔猪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将为临床上PRRS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金蝉花多糖对环磷酰胺(CTX)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70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除正常组外,其他6组腹腔注射CTX以建立免疫低下模型,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的金蝉花多糖溶液30 d,正常对照组、CTX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茯苓多糖组、盐酸左旋咪唑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茯苓多糖溶液和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分别测定各组的小鼠体重增量、免疫器官指数、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IFN-γ、IL-2、IgG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TX模型组相比,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影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P0.05),均显著提高了IFN-γ、IL-2、IgG含量(P0.05),说明金蝉花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金蝉花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有利于金蝉花多糖在保健功效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克隆了鸡(Gallus gallus)的γ-干扰素cDNA,并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了温度诱导型表达。用PCR方法扩增了鸡γ-干扰素基因组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上。对重组载体的插入片段进行酶切分析和部分序列测定:证明了基因的正确性;克隆的鸡γ-干扰素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存在一个点突变(G→A),这一突变导致一个三联体密码子GAA变为AAA,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赖氨酸(Lys)。用鸡γ-干扰素基因组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I-ChIFN。将这一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兔成纤维细胞的细胞系中进行表达实验:提取转染后细胞裂解物中的RNA,再以此为模板进行RT—PCR,获得了完整的鸡γ-干扰素cDNA基因,同时证明鸡γ-干扰素基因组基因能在兔成纤维细胞系中表达。用鸡γ-干扰素cDNA构建了温度诱导型原核表达载体pBVcDNA,并将其转导到大肠杆菌DH5α中,经细菌发酵和温度诱导,表达了一个18kD的特异蛋白,其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8.7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鸡白介素-2(IL-2)对鸡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本研究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SOE-PCR)利用连接子(G2SG3S)将鸡IL-2基因和鸡NDV F基因串连,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表达质粒pcDNA-IL-2-F.通过脂质体介导DNA瞬时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IL-2-F和pcDNA-F分别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验证表明,pcDNA-IL-2-F和pcDNA-F均能瞬时表达F蛋白,表达蛋白分别为76.0和59.6 kD,表达蛋白的大小与预期一致并具有抗原性.将表达质粒免疫SPF鸡(Gallus domedticus),6d后开始用ELISA方法检测NDV的特异抗体,免疫20 d后,用F48E9进行攻毒.结果显示,免疫pcDNA-IL-2-F的鸡群产生的抗体水平(P<0.05)高于混合免疫pcDNA-IL-2和pcDNA-F,高于免疫pcDNA-F的鸡群,但比免疫Lasota组的抗体水平要低.攻毒试验说明免疫pcDNA-IL-2-F组比免疫其他质粒组保护率高,这说明串连表达的免疫效果要好于二者的联合使用,为病毒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鸭源新城疫病毒 ( NDV D10 )和减蛋综合征病毒 ( EDSV)可以在鸭胚中同时良好增殖 ,两种病毒的血凝价分别与单独接种时一致 ;同胚增殖病毒对鸭胚或 SPF鸡胚的感染能力和致病性分别与单独接种组无显著差异 ;利用同鸭胚增殖病毒的尿囊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免疫鸡可以分别抵抗 NDV强毒和 EDSV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表达鸡Ⅱ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插入鸡Ⅱ型干扰素(IFN-Ⅱ)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AIFN为模板,根据鸡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PE/L的序列设计上上游引物,鸡IFN-Ⅱ基因的cDNA3'端序列设计了下游引物,采用PCR法扩增包括启动子PE/L和鸡IFN-Ⅱ全长cDNA序列的基因片段。将该扩增片段定向插入鸡痘病毒转移载体1175中,获重组转移载体1175IFN,用以转染已感染鸡痘病毒282E4疫菌株(wt-FPV)的鸡(Gallus gallus)胚成纤维细胞(CEF)。1175IFN与wt-FPV基因组DNA之间的同源重组产生了表达IFN-Ⅱ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Ⅱ。通过在含X-gal的营养琼脂上连续挑选篮色病毒斑获得并纯化rFPV-IFN-Ⅱ。以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证实,rFPV-IFN-Ⅱ感染的CEF表达了具有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活性的鸡IFN-Ⅱ。rFPV-IFN-Ⅱ(M.O.I=0.01)感染CEF72h后,培养上清中IFN-Ⅱ的表达量为1280U/mL。动物实验表明,rFPV-IFN-Ⅱ接种雏鸡7d或14d后,其在体内表达的IFN-Ⅱ可显著减轻载体鸡痘病毒对1日龄SPF雏鸡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IL-18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牛白细胞介素18(bovine interleukin-18,BoIL-18)的成熟蛋白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该重组菌经0.3mmol/L IPTG诱导8h,SDS-PAGE电泳表明,BoIL-18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44kD,凝胶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融合蛋白占工程菌菌体总蛋白的31.8%;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检测纯化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实验证明,BoIL-18融合蛋白浓度大于0.10mg/L时,对PBMC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IFN-γ的诱生实验显示,BoIL-18融合蛋白浓度大于0.20mg/L时,能促进IFN-γ的产生,且随着BoIL-18浓度的增加,对IFN-γ的诱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绵羊红细胞(SRBC)作为抗原,根据鸡对其产生抗体水平的高低,分为高抗体(HA)组和低抗体(LA)组鸡,然后以高温作为激源,研究其对两组鸡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受应激时,HA组和LA组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无差异;LA组鸡白细胞总数明显比HA组鸡高(P<0.01);LA组鸡异嗜性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H/L)显著高于HA组鸡(P<0.05)。2)急性热应激使HA组鸡淋巴细胞的转化受到抑制,但对LA组鸡无影响;慢性热应激使两组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都下降,但对LA组鸡影响更明显。3)慢性热应激对HA组鸡白细胞总数无影响,但使其H/L值明显升高;慢性热应激对LA组鸡的H/L值无明显影响,但却使其白细胞总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