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总结分析了湖北省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种类和群落变化,明确了油菜田杂草的发生高峰主要在冬前10月初至11月中旬,冬前杂草占油菜整个生育期杂草总量的70%~80%,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极大,是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较详细地叙述了20种除草剂的防效和使用方法;并讨论了油菜田杂草化学防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为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和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对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共19科40种,其中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主要杂草种类有菵草、牛繁缕、繁缕、稻槎菜、酢浆草、珠芽景天、婆婆纳等,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江都市地处苏中地区,油菜是该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栽培方式直播、移栽并存,杂草种类多,密度高,危害重。为此,进行了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发生特点普查,并提出油菜田杂草综防技术,以较好地控制油菜田草害。  相似文献   

4.
浙北丘陵地区直播油菜栽培面积较大,杂草为害严重。通过对直播油菜田杂草的定点、不定点调查及杂草普查和药剂的试验、示范,探明了直播油菜田杂草的基本发生规律,并对直播油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油菜田杂草分布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制定有效防除对策,笔者于2003-2004年2年对油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杂草分布和发生特点 1.油菜田杂草分布移栽油菜由于株行间空隙大.前期杂草危害严重;直播油菜容易发生草盖苗,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更多。我国油菜杂草可划分为_一大区系:(1)稻茬冬油菜田。  相似文献   

7.
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崇明县油菜种植面积稳中存升,但由于生态环境条件、耕作方式及栽培措施的不同,油菜种植环境与种植方式呈现多种多样,导致油菜田杂草种类和群落组成不尽相同,差异很大,且不断变化。我县油菜田杂草种类主要有看麦娘、稗、早熟禾、罔草、千金子、雀舌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稻槎菜、猪殃殃、碎米荠、婆婆纳等阔叶杂草,其中前茬作物为玉米等的油菜田杂草由阔叶杂草构成优势种群,而前茬作物为水稻的油菜田则以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在生产中由于长期使用高效盖草能、稳杀得等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使用较少,使油菜田的阔叶杂草在没有禾本科杂草竞争的条件下生长茂盛,危害越来越重。因此,防除阔叶杂草已成为当前油菜田化学除草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崇明县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油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重要季节,如何有效地防除油菜田杂草是确保油菜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我省油菜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繁缕、牛繁缕、猪殃殃、狗尾草、雀舌草等十多种。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禾本科杂草防除剂,油菜田杂草群组合发生了变化,阔叶杂草日趋严重,已成为油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春季油菜田化学除草要根据田间杂草类型,选择对路除草剂,适量、适期开展防除。  相似文献   

9.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区油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关系:对产量危害较大的禾本科杂草在重渍害区为优势种群,其相对多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高;稻槎菜在本地区所有油菜田均为优势种群,以轻渍害区发生最为严重;牛繁缕在本地油菜田为中等发生,以轻渍害区发生稍重;荠菜、泥胡菜等杂草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田块的相对多度较大。改良区杂草种类最多,但总重量最低;轻渍害区杂草总重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的发生情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弄清贵州省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对贵州省油菜主产区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杂草的发生种类有16科50种,其中,油菜田内发生杂草26种,田埂及田边侵入性杂草24种.利用相对频率、相对均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稻茬免耕油菜主产区油菜移栽期和开花期杂草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油菜移栽期田间以棒头草、蘩缕、毛茛等杂草为优势种群杂草,同时在部分油菜田还残存有水稻田遗留部分杂草,如久雨花、节节菜等.在调查区域内,油菜开花期不同区域田间主要优势种群杂草有一定差异.棒头草、蘩缕、毛茛、小飞蓬、稻搓草等为调查区域稻茬免耕油菜田田间共性杂草.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油达防除油菜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油达对油菜地杂草防除效果及油菜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地喷施油达,可有效控制杂草的危害,且对油菜安全,适宜喷施量为50mL/667m2;施药后15d、30d,油达对油菜地杂草防效达71.05%~90.13%;药后45d防治小区杂草鲜重仅为对照的5.56%~20.27%。  相似文献   

12.
春油菜华油杂62除草剂高效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宏亮  张正  王瑞  陈晓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32-10533
[目的]筛选出适宜春油菜华油杂62田地化学除草的药剂及推荐用量.[方法]对春油菜田进行杂草调查,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几种化学除草剂对春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通过杂草调查,油菜田以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为主,阔叶杂草种类较多.油菜田化学除草时,采用单一药剂处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以2种药荆混用效果较佳.[结论]生产中建议采用精喹禾灵+胺苯磺隆为茎叶处理药剂,推荐用量25%胺苯磺隆150 g/hm^2+ 10.8%精喹禾灵乳油600 ml/hm^2.  相似文献   

13.
朱会玲 《北京农业》2012,(18):198-199
针对油菜生产过程中杂草防除这一难点,对马场实施农业改革以来油菜田杂草防除经验进行总结,对当前场区油菜田控制杂草危害,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职工收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特点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7 级目测法调查了南京地区油菜田31 个样点的杂草优势度级,并以其重要值为指标,对31 个样点的杂草群落进行计算机模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受耕作措施、除草剂的施用等因素的影响,南京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类型多样化。31 个样点主要聚为四种类型,其中旱( 大豆、玉米等) 茬油菜田样点聚为一类,主要以猪殃殃、波斯婆婆纳、野老鹳草等旱生杂草为优势种,稻茬油菜田样点聚为三类,分别以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硬草为优势种。旱生杂草猪殃殃、大巢菜等在稻茬油菜田发生量加大。多年使用盖草能、绿麦隆的田块,耐药性杂草野老鹳草、稻搓菜、硬草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15.
农作措施对油菜田杂草的生态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稻草覆盖、增加作物种植密度及开沟深度等农作措施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总体控草效果可达85%以以上,使油菜株间光照强度显著上升。增加油菜种植密度,可以增强植株整体竞争能力,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也逐步提高。油菜田开沟改变了田间的水湿条件,能显著降低田间恶性杂草牛繁缕、看麦娘及茼草的发生数量。农作措施在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危害的同时,使油菜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六安地区油菜病虫草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建贵  王斌  荣维国  何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102-103,124
根据近两年调查搜集的资料,综述了六安地区区油菜病虫草害发生危害与防治情况。油菜病虫害防治重点是茵核病和蚜虫;大田生产中,病虫草害防治整体效果较好,菌核病发生程度与油菜种植方式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7.
稻茬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拔除法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考察3种除草剂13.5%草铵膦、油力1+1、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稻茬油菜田中共发现杂草16种,分属10个科,优势种群为早熟禾,亚优势种群为看麦娘、繁缕;杂草于油菜播种后开始出苗,有冬前出苗最高峰和春季出苗次高峰2个出苗高峰;施用草铵膦第8 天后,对总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等的防效达90%以上,第16、32、64 天后的防效仍可高达90%以上;与不除草相比,施用草铵膦,可使油菜增产约8%。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轮作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对青海柴达木盆地农田杂草的防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即利用春小麦与春油菜 2种作物轮作 ,在苗期分别采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混剂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进行综合防治 ,并且筛选出了用于春小麦田和春油菜田苗期施用的一次性复混化学除草剂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从而达到综合控制该地区农田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具有经济成本低、起降方式灵活等优点,在监测苗期油菜缺苗和植株数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大疆Phantom 4 Pro V2.0四旋翼无人机获取油菜种植区的可见光影像,设置1个实验区和4个验证区,对比分析土壤、油菜苗、杂草等地物目标红(R)、绿(G)、蓝(B)波段的DN值,根据各波段DN值的正态分布特性和比值关系构建绿蓝红差异指数(green-blue-red difference index, GBRDI)。利用GBRDI对油菜种植区可见光影像进行计算,绘制不同地物的直方图,将其交点作为图像分割阈值对油菜苗植株进行提取,并与常见的过绿指数(excess green, ExG)、差异植被指数(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VDVI)、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 (normalized green-bule difference index, NGBDI)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ExG、VDVI、NGBDI,GBRDI从杂草等背景地物中提取油菜苗效果更好,精度92.93%,完整性83.63%;在4个杂草长势复杂的验证区,GBRDI指数提取油菜苗的精度和完整性均比VDVI、ExG、NGBDI更高;GBRDI能快速准确地提取油菜苗,分离杂草和土壤等背景地物,可为油菜精细化耕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旱田杂草种类很多,占我国农田杂草的74%。该文介绍了16种常见旱田杂草的形态特征、习性及危害.并总结了几种主要旱田(麦田、玉米田及油)的杂草防除技术,旨在为旱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