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PP#-(333)对软枣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软枣猕猴桃新梢长至30~35cm时,叶面喷布一次2000~4000mg/L或喷布二次3000mg/L的PP#-(333),可显著地降低新梢长度、增加中短枝比例,抑制生长的效应可延续到翌年;并可显著地增加花芽数量,花芽量随喷布浓度的加大呈增加趋势。3000mg/L一次处理不影响果实大小,二次处理则使果实变小。PP#-(333)对果实糖酸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V-C含量。分析叶片4种内源激素(赤霉素、吲哚乙酸、玉米素、脱落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由于PP#-(333)的参与,使赤霉素、玉米素含量显著下降,吲哚乙酸、脱落酸含量显著上升,这是抑制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的主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转色前的早白花桃为试材,用10 mg/L 5-氨基乙酰丙酸(ALA)溶液喷施叶片和果实,探讨ALA处理对桃果实品质与枝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同时喷施ALA能促进果实的软化,提高单果质量,增幅约为18.59%,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分别增加11.98%、5.37%、3.05%;ALA处理对果实颜色、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ALA处理对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及叶面积无明显影响,但提高了比叶重。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剂量多效唑对‘敞口’山植进行土施或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其可明显抑制新梢生长,节间缩短,节数减少,叶面积减小,而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明显促进花芽分化而降低座果率。喷施50 ppm 赤霉素一次,可提高座果率但不消除多效唑对营养生长的抑制作用。处理可使果实变小,果形变扁,对果中糖、酸、果胶和 VC 含量无明显影响。讨论了适宜用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油茶树在新梢萌发前进行土壤施药和涂干处理,在新梢萌发后进行叶面喷施试验。多效唑1000、1500、2000ppm浓度叶面喷施及1.5g/m~2加水土壤施药对油茶新梢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缩短新枝长度及节间长,增加短枝的比例,并且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蛋白质含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树势,减少了养分消耗,增进了新陈代谢活动。涂干处理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松阳县岩下村果农陈昌财系我校农科专业生产实习的挂钩点。近两年来,他们在十年生椪柑上应用多效唑控制枝梢,保花保果,增加花量等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1993年和1994年连续两年在1.5亩面积的桠柑园地上,每年平均亩产6100公斤,其经验是在一年中看重抓好下述三个季节的多效唑喷布管理:1.春保花果。于花蕾期叶面喷布浓度为750ppm 的多效唑。此次喷布主要是适度控制春梢生长过旺。抑制夏梢的发生,促使叶片变绿,增强光合作用,保证椪柑花果发育所需的营养供给。2.夏控枝梢。在夏梢抽发3厘米时,叶面喷布浓度500~700ppm 的多效唑,能够明显地抑制夏梢的抽发,节省人工抹除夏梢所需的大量劳动力。过早与过晚喷布效果均不理想。我们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葡萄营养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测定及病害自然鉴定的方法,针对多雨地区秦龙大穗葡萄发病严重且枝蔓易徒长这一缺点,研究了葡萄生长前期叶面喷布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其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葡萄霜霉病和黑痘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前期叶面喷施1 000mg·L-1浓度的多效唑,可显著抑制葡萄新梢生长,提高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以及叶绿紊的含量,这有助于提高葡萄植株的光合效率,促进葡萄的哪生殖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建议较大面积试验后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温州蜜柑晚秋梢生长及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晚秋梢萌芽前叶面喷布250-2000ppm多效唑,对5年生宫川温州蜜柑的晚秋梢控制具有良好作用,同时能增加枝条内可溶性糖、淀粉、钾及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降低细胞电解质外渗率,提高抗寒性。  相似文献   

8.
调环酸钙对轮台白杏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环酸钙在轮台白杏生长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为有效控制轮台白杏营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化控技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轮台白杏开花后10 d,选取大枝分别用调环酸钙100、125、150和175 mg/L水溶液处理,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组在新梢停长后的枝叶特性、光合速率,果实成熟后的品质,分析调环酸钙处理后对轮台白杏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喷施的最佳浓度。【结果】不同浓度调环酸钙的喷施处理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坐果率平均提高了4.85%。新梢长平均缩短了1.80 cm,新梢节间长平均缩短了0.50 cm,新梢基部粗度平均增加了0.10 cm。叶片长平均缩短了0.52 cm,叶片宽平均增加了0.65 cm,叶面积平均增加了0.85 cm2。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4 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了0.83 μmolCO2/(m2·s)。果实单果重平均增加了1.42 g FW,果实硬度平均增加了1.11 kg/ cm2,果实可滴定总酸含量平均增加了0.69 g/kg FW,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浓度中,125 mg/L的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效果最佳。【结论】轮台白杏落花后10 d叶面喷施125 mg/L调环酸钙能够有效抑制枝叶的旺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增加果实单果重、硬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多肽(肽肥)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分析多肽单独喷施和与镁配施对森田尼无核葡萄作用效果,筛选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的施肥方案。【方法】于葡萄坐果期至膨大期进行3次施肥处理,叶面喷施多肽、氨基酸并分别与镁配施,分析不同处理对葡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新梢养分含量、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0.3%硫酸镁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施用多肽、多肽与镁配施能促进新梢中氮含量的提高,提升果实的品质。多肽与镁配施后葡萄新梢叶片中镁含量较CK增高了19.01%,净光合速率提高39.84%,产量增高了17.93%。单独施用氨基酸对葡萄品质的提升效果优于氨基酸与镁混合施用。【结论】多肽与镁配施对促进葡萄光合作用、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充国香桃为受试对象,就叶面未喷硒、阳面喷硒和阴面喷硒后样本的比较,探讨叶面喷硒对香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硒后,果实中硒含量增加了15~27倍;香桃对元素的富集能力改变,阴面喷硒更有利于硒的富集,且适度喷硒能抑制Cd、Zn等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
2002-2004连续2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2个月(8月中旬)至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1个月(1月中旬)期间2,4-D与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赤霉酸(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单独或复合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增施3次尿素+喷布1次10 mg/L GA3+喷布4次20~40 mg/L 2,4-D处理效果最佳,留树贮藏到自然成熟期3个月后累计落果率约15%;果实转色前喷布GA3或土施尿素能延迟果实上色1~2个月,2者合用有增效作用.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的脱落,而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GA3和6-BA对防止果实脱落的作用不大.各处理对次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少量处理对春梢粗度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0.37~0.55个百分点,固酸比提高9.58~13.00.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3年生“春蕾”桃树做试材,新梢旺盛生长期进行叶面喷施PP333(500、250ppm)。结果表明:PP333处理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叶片束缚水含量,提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减缓水分蒸腾;还能够改变气孔运动规律,降低叶片膜透性以及提高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激素处理对锦橙果实留树贮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连续2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2个月(8月中旬)至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1个月(1月中旬)期间2,4-D与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赤霉酸(GA,)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单独或复合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增施3次尿素+喷布1次10mg/LGA3+喷布4次20—40mg/L2,4-D处理效果最佳,留树贮藏到自然成熟期3个月后累计落果率约15%;果实转色前喷布GA3或土施尿素能延迟果实上色1~2个月,2者合用有增效作用。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的脱落,而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GA,和6-BA对防止果实脱落的作用不大。各处理对次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少量处理对春梢粗度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0.37~0.55个百分点,固酸比提高9.58~13.00。  相似文献   

14.
以6年生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PP333对美味猕猴桃生长发育和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处理后的新梢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新梢长度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翌年植株的成花量增加,萌芽率和结果枝比率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特别是叶绿素b的含量提高明显.PP333促进果实纵径的增长,但对侧径和横径无显著影响.2000和3000mg/L一次叶面喷施处理的平均单果重有明显的增加.PP333对果实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可滴定酸及Vc含量则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调节膦于柑桔晚秋梢抽发前叶面喷布,浓度为400—800ppm。结果表明,对于7年生“柑”及4年生“温州蜜柑”的晚秋梢控制均有良好作用,同时增加秋梢枝条内钾、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含量,降低了细胞电解质的外渗率,从而增强了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芳香植物营养液对苹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芳香植物源营养液对苹果树营养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富士/八棱海棠’成年期树为试材,叶面喷施孔雀草、紫苏、罗勒、薄荷等芳香植物叶片制成的营养液为处理,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苹果树体生长、叶片矿质养分含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相比,喷施芳香植物源营养液能显著促进苹果新梢生长,增加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中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提高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其中,罗勒营养液和薄荷营养液显著提高了叶片中各矿质养分的含量;薄荷营养液增加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综上,喷施芳香植物源营养液能有效提高叶片矿质养分含量,促进树体的营养生长,从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陈现伟 《农家参谋》2008,(11):17-17
1.叶面喷肥叶面喷施效果快,直接补充到果树的各缺肥部分,可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营养和贮备量,促进花芽进一步发育,对来年春季果树新梢生长及坐果率都有明显作用。因此,从果实采摘后的每10~15天,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开花后25 d,对库尔勒香梨新梢叶面喷施浓度为50、150、250、350、450 mg/L的烯效唑,定期测量新梢长度、粗度等生长指标,果实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的果实品质。【结果】 烯效唑处理后能有效抑制库尔勒香梨新梢长、节间长、叶面积及叶片叶绿素值的增加,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新梢粗度的增加。150~450 mg/L的烯效唑效果较为明显。烯效唑处理后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可溶性总糖;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果实石细胞和粗皮果比率也随之增大,45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表现最为显著。【结论】 在库尔勒香梨新梢的快速生长期在叶面喷施250~350 mg/L的烯效唑能有效抑制新梢的生长,对果实品质影响不明显,可应用于库尔勒香梨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叶面喷尿素可以提高坐果率,促进新稍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果实肥大和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尤其在降雨量少,由于土壤干旱肥料不能及时发挥肥效者;或由于上年结果量过多,树体贮藏营养很少,早春萌芽表现显著衰弱时;或由于病虫危害、冻害等造成树势极度衰弱的,均可及时喷布尿素提供营养加以补救。尿素适于叶面喷布,质量好的尿素喷后无毒害物质残留,尿素分子体积极微小,很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喷后24小时内可吸收80%以上。喷尿素的浓度:苹果、梨、桃、李、樱桃等一般喷0.5%较好。后期,可增加至0.7%,发芽展叶期和花后喷布浓度不得超0.3%,以免浓度过高烧伤叶子。一般喷尿素以5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以温州蜜柑为研究对象,从柑橘幼果期开始,每隔10 d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20、40、80、100、200 mg·kg-1),年生长周期内喷施3次,研究叶面喷硒对柑橘叶片和果实硒含量、硒的有机化程度的影响,并对柑橘果实的硒含量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均可提高柑橘叶片和果实的硒含量,喷硒浓度与叶片和果实硒含量的关系均呈二次方程模型,说明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加,叶片和果实的硒含量逐渐增加;叶片和果实吸收的硒在果实成熟期几乎全部转化为有机硒,有机硒含量占总硒含量的99%以上,硒在叶片和果实内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当喷硒浓度为200 mg·kg-1时,果实的硒含量在食品标准范围之内,但果实内有少量无机硒存在。叶面喷硒是富硒柑橘的重要调控技术,叶面喷硒浓度低于200 mg·kg-1时,成熟期硒在果实内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生产的含硒柑橘食用安全。因此,柑橘叶面喷硒的推荐浓度为200 mg·kg-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