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光质对枸杞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宁杞1号’分化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宁夏枸杞分化、生根、移栽后的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以此缩短植物组培生长周期,提高组培苗生长质量,为不同光质对其他科属植物的快速繁殖开辟新的捷径,也为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蓝比为7︰9的光质对枸杞分化、生根影响最大,分化时间早且分化率高达到96.8%,生根时间短且根数多且壮,生根率达到95.6%。经4天炼苗后移栽到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的穴盘内。25天观察发现红蓝7︰1+白光的枸杞苗生长长势最好,整齐且高而壮;红蓝7︰9次之;红光下根长差达到最大值,说明长波光有利于植物伸长生长;蓝光下枸杞的生长变化不大,说明短波光对枸杞生长影响较小;综合分化生根及移栽结果,得出红蓝比为7︰1+白光的组合光质为宁夏枸杞生长的最适宜光质。  相似文献   

2.
应用创新的“三即时”、“饱水土培”技术措施,研究不同品种的沙棘硬枝插穗的生长调节剂应用、育苗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移栽时期与移栽成活率的关系,并且调查移栽后苗木的苗高和新梢长度,旨在为提高沙棘扦插成活率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00 mg/L ABT生根粉浸泡4 h处理对硬枝插穗效果最好,可使‘首都’扦插成活率达到89.67%,使‘蒙俄杂14’达到93.67%;田土+有机肥(3︰1)作为扦插基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硬枝扦插成活率,提高幅度最高达到50%;生根后20天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扦插苗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移栽后75天,‘首都’和‘蒙俄杂14’的苗高分别达到23 cm和19.5 cm;新梢长分别为21.2 cm和18.1 cm。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阳光’樱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提高贵阳樱花移植容器苗生长质量,以泥炭、珍珠岩、蛭石、黄泥土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置4种混合基质,以黄泥土作为对照,选择35 cm× 35 cm×30 cm的无纺布袋作为育苗容器,对引进贵阳的一年生‘阳光’樱嫁接苗进行实验,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阳光’樱对不同基质生长、生理的响应,并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基质较黄泥土的土壤容重小,孔隙度大,土壤养分保肥持续能力强,有利于植物苗高、地径、生物量的积累;混合基质能够促进‘阳光’樱光合色素形成,提升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累积,其生理指标均优于黄泥土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阳光’樱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实际光量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之间相关性较强。综合试验显示,T4处理(泥炭土:蛭石:珍珠岩:黄泥土=3:2:1:1)为最佳基质配比,是引种‘阳光’樱花容器苗的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以大岩桐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大岩桐,研究移栽于3种不同基质大岩桐组培苗的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0d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处理的大岩桐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基质为腐殖土∶河沙∶蛭石=2∶1∶1的处理成活率最低,为87.42%。移栽后相同时间内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均为最高,且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根数和根系活力与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大岩桐组培苗的移栽基质中适当加入泥炭土有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对夜香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夜香树嫩枝为插穗,采用5种不同基质:珍珠岩、蛭石、河沙、珍珠岩+蛭石(1:1)、珍珠岩+蛭石(2:1),来研究其对夜香树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其幼根的生长情况不同,其中珍珠岩+蛭石(1:1)和珍珠岩较快;不同基质对夜香树根长、根粗、根重等影响很大,珍珠岩+蛭石(1:1)效果较好;根据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指标的测定,珍珠岩+蛭石(1:1) 与珍珠岩较好。综合各项指标知:珍珠岩+蛭石(1:1)更适合作为夜香树插穗基质。  相似文献   

6.
景宁木兰穴盘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不同基质、不同生根剂等处理方式对景宁木兰进行穴盘扦插,结果表明:嫩枝插穗生根率高于老枝插稳.1/2蛭石+ 1/2珍珠岩基质栽培,ABT 1处理的嫩枝生根率最高;1/3素砂+ 1/3蛭石+1/3珍珠岩、1/3素砂+1/3珍珠岩+1/3泥炭土基质栽培,ABT 1与IBA处理的嫩枝与老枝均不生根.  相似文献   

7.
以子房为外植体的‘金娃娃’萱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萱草的繁殖效率,以‘金娃娃’萱草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以子房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方法,对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度灭菌花蕾,无菌剥离子房的技术方法,初代培养实现了零污染、零死亡;以子房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以6-BA 2 mg/L+2,4-D 1 mg/L+NAA 0.4 mg/L效果最佳。通过对芽增殖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和高有机物的研究发现,基本培养基B5好于MS,激素以6-BA 2 mg/L+NAA 0.3 mg/L效果最好,繁殖系数达到7.2;添加L-脯氨酸和水解络蛋白对繁殖系数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有效改善试管苗的生长状态;试管苗的生根以1/2 MS+0.4 mg/L NAA+20 g/L蔗糖效果最好;试管苗在粗河沙、蛭石+泥炭土(3︰1)和泥炭土3种介质中的成活率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配比对白术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炭、蛭石、珍珠岩为材料,进行白术穴盘育苗试验,研究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白术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白术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育苗基质配比为泥炭∶蛭石∶珍珠岩=3∶1∶0时,白术幼苗的成苗率仅次于处理T3,达到82.67%,全株干鲜重、地上部干重及单株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壮苗指数最大,育苗效果优于对照.利用该基质栽培的白术幼苗成苗率高,幼苗整齐度高,作为白术育苗的混配基质配方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组培苗为试材,选用黄心土、泥炭土、蛭石为移植基质,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成活及生长生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降香黄檀组培苗移植基质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地茎、苗鲜重、苗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泥炭土不仅对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理状态有良好的正向作用,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形成。蛭石和泥炭土都能显著提高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基质为V黄心土∶V蛭石=2∶1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3.09%;其次是基质V黄心土∶V泥炭土=2∶1的处理,成活率为85.14%;基质为100%黄心土处理成活率最低,为62.23%。在已成活的降香黄檀组培苗中,基质为V黄心土∶V泥炭土=2∶1处理的组培苗的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都最优。说明V黄心土∶V泥炭土=2∶1的基质配比最适合用于降香黄檀组培苗的移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天达2116’对冬小麦膜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室内栽培冬小麦幼苗,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低温(2℃)冷害条件,冷害前后对冬小麦叶片喷施‘天达211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NBT光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Bradford法和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天达2116’对冬小麦抗低温冷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对低温冷害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温冷害处理后冬小麦叶片MDA、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经‘天达2116’处理后可使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随着冷害时间的延长,MDA、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低温冷害处理对冬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天达2116’对冬小麦叶片的生长状况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冬小麦抗低温冷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彭建营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210-214
以‘赞皇大枣’组培苗为材料,研究6-BA、IBA和NAA在枣组培苗增殖培养中的效应并筛选出适宜组合。结果表明,在赞皇大枣组培苗增殖培养中,6-BA分别与IBA和NAA配合使用时,IBA的活性高于NAA,二者结合使用可显著促进组培苗的增殖并提高成苗质量。‘赞皇大枣’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IBA 0.1 mg/L,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度2000~3000 lx,光照时间14 h/d。  相似文献   

12.
以3个红叶山茶品种‘红叶黑魔法’、‘黑魔法’和‘黑蛋石’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叶片不同发育阶段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花青苷含量及叶色参数L~*、a~*、b~*值,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3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同一发育阶段的色素含量相近。‘红叶黑魔法’和‘黑蛋石’叶片总花青苷含量在新叶展开10 d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极显著下降,而‘黑魔法’叶片的花青苷含量则变化不大。其次,从色素比值来看,在新叶展开10 d时,花青苷的所占比值最大,‘红叶黑魔法’和‘黑蛋石’的花青苷比值分别达到87.88%和79.08%,极显著地高于叶绿素所占比值。到50 d时,花青苷比值下降至31.74%和23.68%,且3个品种花青苷含量相近,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比例则显著增加,这一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这3个品种叶片的呈色变化,说明花青苷含量及其各种色素含量的比例变化是导致红叶山茶叶色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3个品种的a*值均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呈负相关,a~*值可作为描述红叶山茶品种叶色变化的代表性参数。  相似文献   

13.
‘苹果梨’杂交后代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苹果梨产品的优势,克服其弱点及提高梨树育种工作的研究水平,以‘苹果梨’为中心的7个杂交组合、228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苹果梨’杂种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100.3%,趋近于亲中值。果实风味出现较高比例的是酸甜、甜酸和甜,‘苹果梨’与脆肉杂交后代中没有分离出软肉类型,‘苹果梨’与软肉类型杂交后代都以脆肉类型为主,‘苹果梨’杂种后代果汁含量较亲本有降低的趋势。因此,‘苹果梨’的优良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力较强,作为育种亲本,在北方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甘薯‘漯徐薯9号’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漯徐薯9号’的高产生理特性,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栽后60天开始每隔20天做一次挖根调查,调查测定项目有:地上部茎叶鲜重和干重、地下部块根鲜重和干重、块根干物率、T/R值、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的生理特性为:前期地上部茎叶生长较快,中期茎叶生长平缓,中后期以地下部块根积累为主。地下部结薯早,块根膨大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库源关系协调,平均净同化率高于‘徐薯18’,在整个生育期内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明显高于‘徐薯18’,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漯徐薯9号’结薯早,是一个早熟品种,其净同化率高、消耗低,物质生产属于净同化率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海南‘金煌’芒果干物质及养分年积累量,为平衡施肥提供参考。通过采集‘金煌’芒不同器官干物质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1)‘金煌’树体不同器官干物质年积累量顺序为:采收果>修剪叶>花及梗>修剪枝>落果;其中花及梗占17.17%、落果1.26%、修剪叶22.23%、修剪枝8.64%、采收果50.70%。(2)‘金煌’树体11种营养元素年积累量大小顺序为:N>K>Ca>P>Mg>S>Mn>Fe>Zn>B>Cu。(3)以生产1000 kg‘金煌’芒计,树体养分需求为:干物质464.68 kg、N 5.46 kg、P 0.57 kg、K 4.62 kg、Ca 2.69 kg、Mg 0.40 kg、S 0.33 kg、Fe 51.62 g、Mn 158.84 g、Cu 2.90 g、Zn 9.43 g、B 7.26 g。  相似文献   

16.
以从江红皮糯、榕江矮糯、惠水黑糯、从江黑糯、苟央当和黎平无名禾6份贵州地方水稻以及常规品种EY 105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3叶1心期分别进行氮、磷、钾、钙、镁、铁、硫、锌、铜等元素缺乏处理,研究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供试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Chl)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惠水黑糯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缺磷处理升高外,其他缺素处理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不同缺素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气孔导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除缺钾、磷外其他各种缺素处理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完全营养液处理降幅差异显著.叶片气孔导度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表明,净光合速率降低不仅与气孔导度下降有关,还与其他非气孔因素有关.综合各指标分析,惠水黑糯、从江红皮糯、从江黑糯和榕江矮糯相对其他品种对不同缺素胁迫具有较强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四季蜜’龙眼成花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调控错开正造花期集中成批开花,以‘四季蜜’龙眼为试材,研究春季修剪、结果母枝单元生长和生长调节剂对调控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果母枝单元从促芽修剪到第2或第3次梢转绿、适于进行成花调控需93.3~156.1天。叶片呈浅绿至绿色时开始应用多效唑、乙烯利、细胞分裂素进行成花调控,试验设17个处理,都能促进‘四季蜜’龙眼成花,抽穗枝率为55.1%~98.4%,抽穗整齐率达92.1%~100.0%。根据试验结果,推荐在‘四季蜜’龙眼叶片呈浅绿至绿色时开始进行成花调控,喷布75 mg/L多效唑和142.8 mg/L乙烯利混合液,待顶芽萌芽时喷布37.5 mg/L多效唑和142.8 mg/L乙烯利混合液,之后如果出现冲梢趋势喷布25.5 mg/L多效唑。  相似文献   

18.
彩色马蹄莲2n配子育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彩色马蹄莲的栽培品种‘黒魔术’Black magic、‘火烈鸟’Flamingo为实验材料,研究彩色马蹄莲2n配子育种技术。选择刚从茎秆中抽出的幼小健壮小花,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诱导2n配子,将诱导的2n配子进行不同组合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彩色马蹄莲雄雌蕊发育有一定毒副作用,其中对雌蕊的损伤大于雄蕊;2n配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杂交后代不育性;在相同条件下,经2n配子诱导处理的杂交种子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相比,种子萌发时间大幅度缩短(50天左右),叶片变薄、变大、叶色变浅,有些杂交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变。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细胞学鉴定表明:处理配子杂交后代中获得染色体数目为48(2n=3x=48)的三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9.
米邦塔仙人掌粉对大鼠肥胖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以高脂饲料喂食的6周龄的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以大鼠摄食量、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含量、肝脏重量、大鼠脂肪系数、血清脂质水平为检测指标,研究米邦塔仙人掌对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米邦塔仙人掌粉能减缓大鼠体重的增长,减少大鼠体内脂肪含量,具有抑制大鼠食欲、降低大鼠血清总甘油三酯、提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表现出对高脂饮食大鼠的很好的降血脂和肥胖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设计播期、播量主副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及播量对‘烟农5158’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减少,株高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株高升高,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9月27日与10月3日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与其他播期差异极显著,从而总结出该品种在试验点相似区域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前后,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最佳播量为180万苗/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