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叶面喷雾法,研究了9种杀螨剂对月季上二斑叶螨的杀卵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矿物油150倍液的杀卵效果最好,其次是乙唑螨腈2000倍液,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91%、81.05%,显著高于其它药剂。联苯肼酯和乙螨唑杀卵效果很差。30%乙唑螨腈悬浮液25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液2000倍液混配效果最好,处理后24 h校正减退率达99.53%;其次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5%甲维盐微乳剂2000倍液,为95.28%;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橙皮精油助剂1000倍液混配效果最差。建议轮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理的化学杀螨剂与矿物油复配增效,能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食用菌生产中防治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和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的药剂,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的杀螨剂对罗宾根螨和腐食酪螨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第24小时,4.3%高氟·甲维盐乳油、4%阿维·唑螨酯水乳剂、100g/L乙螨唑悬浮剂、40g/L双甲脒乳油、240g/L螺螨酯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罗宾根螨的LC_(50)值分别为2.557、2.730、2.749、3.024、3.348、3.397 mg/L,对腐食酪螨的LC_(50)值分别为2.569、2.770、2.766、2.981、3.395 mg/L和3.566mg/L;药剂处理后第48小时,6种杀螨剂对罗宾根螨的LC_(50)值分别为:2.136、2.522、2.524、2.859、3.296、3.171mg/L;对腐食酪螨LC_(50)值为2.415、2.509、2.544、2.81、3.243mg/L和3.327mg/L。研究发现4.3%高氟·甲维盐乳油和4%阿维·唑螨酯水乳剂的杀螨效果较好,240g/L螺螨酯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杀螨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柑桔园的柑桔全爪螨为虫源,测定了乙螨唑等5种杀螨剂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幼螨和卵的室内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乙螨唑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幼螨具有很高的触杀毒力,LC50分别为41.3和22.5μg/mL,但不及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9.4和11.3μg/ml);乙螨唑对卵的LC50为23.5μg/mL,毒杀活性是阿维菌素和尼索朗的1.6倍。  相似文献   

4.
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试材,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4种生物农药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评价了5种生物农药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苦皮藤素对雌成螨LC50为0.826 3 mg·L~(-1);其次为1%苦参·印楝素和1.5%除虫菊素,LC50分别为0.999 5mg·L~(-1)和5.756 0mg·L~(-1);40%阿维菌素·矿物油毒性最低,LC50为8.765 7mg·L~(-1)。田间防效试验中1%苦参·印楝素1 000倍液、1%苦皮藤素500、1 000倍液、40%阿维菌素·矿物油2 000倍液7d后相对防效都达到88.1%以上。因此,1%苦参·印楝素1 000倍液、1%苦皮藤素500、1 000倍液、40%阿维菌素·矿物油2 000倍液可作为阿克苏地区山楂叶螨防治的首选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40%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乳剂、20%虫螨腈悬浮剂、5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32%草铵膦·乙氧氟草醚可湿性粉剂、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水分散粒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6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1部分家蚕急性毒性试验,对其毒性范围进行分级,评价了其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的LC50< 0.5mg/L,属于剧毒级;20%虫螨腈悬浮剂、16000IU/mg苏云金杆菌水分散粒剂的LC50在0.5~20mg/L,属于高毒级;40%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乳剂、5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32%草铵膦·乙氧氟草醚可湿性粉剂的LC50>200mg/L,属于低毒级.就这6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调查桃潜叶蛾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药刺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啶虫脒乳油2000倍和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处理后,桃潜叶蛾卵和幼虫死亡率均为100%;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2000倍和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效果较差;20%米螨悬浮剂1500倍液无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毒死蜱、螺螨酯和哒螨灵)对山楂叶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杀螨活性最高的是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0.019 8mg/L和0.032 7mg/L;其次是联苯肼酯和毒死蜱,LC50分别为0.178 7mg/L和0.482 8mg/L;哒螨灵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7.5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4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40g/L螺螨酯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在73.35%~100%。鉴于山楂叶螨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普遍较高,可根据当地温湿度条件尽量控制用药,推荐的杀螨剂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和螺螨酯。  相似文献   

8.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5种生物农药对截形叶螨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评价了5种生物农药对枣树叶螨的防效,以期筛选出适合新疆枣树花期使用的杀螨剂。结果表明:0.3%苦参碱对雌成螨的LC50为0.0264mg/L,其次为1.8%阿维·鱼藤酮和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分别为0.2678mg/L和1.1512mg/L,0.5%印楝素最低,LC50为2.2604mg/L;0.3%苦参碱水剂和球孢白僵菌菌悬液对枣花的影响最小,药后5d落花率分别34.78%和32.61%,1.8%阿维·鱼藤酮和0.5%印楝素药后5d的落花率分别为43.33%和45.45%。综上,0.3%苦参碱1500、2 000倍液,1.8%阿维·鱼藤酮2 000、2 500倍液和球孢白僵菌10倍菌悬液对截形叶螨的田间防效均在84%以上,可作为枣树花期推荐使用的杀螨剂。  相似文献   

9.
选取5种常见药剂对柑橘木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下列药剂对柑橘木虱的杀虫效果和保梢效果较好:9%阿维·唑虫酰胺悬浮剂2 500倍液、12%虫螨腈·唑虫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其次是2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4 000倍液和36%螺虫乙酯·噻嗪酮悬浮剂2 000倍液,联苯菊酯可以作为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目前我国登记的8种杀螨剂在万州塔罗科血橙园对柑桔全爪螨进行了田间效果评价。结果表明:20%哒螨灵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20%乙螨唑悬浮剂3 850~6 250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9 090~13 600倍液速效性好、持效期30 d以上,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34%螺螨酯悬浮剂5 667~8 5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1 900~2 400倍液速效性差,但持效期长30 d以上,可以和其他速效性好的药剂混合使用;5%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3 850~6 250倍液尽管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但毒性中等,生产上尽量不要使用;50%丙溴磷乳油、25 g/L联苯菊酯乳油为广谱性药剂,对天敌有影响,建议不要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防治柑橘红蜘蛛,以5%唑螨酯悬浮剂不同剂量浓度进行了柑橘红蜘蛛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唑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对柑橘红蜘蛛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试验证明5%唑螨酯悬浮剂是目前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比较理想的杀螨剂,并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可以在柑橘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当前常用的3种杀螨剂螺虫乙酯、螺螨双酯、乙螨唑及其复配药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苹果园进行了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螺螨双酯悬浮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论是单剂还是与其它药剂混用,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好;110g·L~(-1)乙螨唑悬浮剂单独使用速效性很差,不能迅速的降低螨口密度,需要与速效性好的杀螨剂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丽梅  宫亚军  胡彬 《蔬菜》2019,(4):47-53
为筛选出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苗期接虫及叶面喷雾的方法进行15种常用杀螨剂对二斑叶螨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药后1 d, 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达94%,显著优于其他药剂;药后3 d,25%单甲脒水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大幅提高,达95.62%,与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差异均不显著;药后7 d,200 g/L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240 g/L螺螨酯悬浮剂2 000倍液防效也随之升高,均达92%,而50 g/L氟虫脲可分散性液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0%丁氟螨酯悬浮剂1 5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 500倍液、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液防治效果则表现较差;药后14 d,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单甲脒水剂1 000倍液、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40 g/L螺螨酯悬浮剂2 0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均保持很好效果,都在96%以上,建议在田间交替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和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来防治二斑叶螨。由于99%绿颖矿物油200倍液(防治效果为83.24%~91.18%)无毒无残留,对环境、产品安全,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柑桔红蜘蛛是桔园主要害虫,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多其抗药性也增强,必须寻找新的药剂.本试验用福帅得及其他常用药剂防治柑桔红蜘蛛,结果表明,50%福帅得悬浮剂对柑桔红蜘蛛成虫与卵的防治效果较好,福帅得悬浮剂2 000和2 5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95.9%以上,与24%螨危悬浮剂无显著差异,且有很好的持效性,对柑桔安全.  相似文献   

15.
测定杧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13种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水乳剂对胶孢炭疽菌室内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氟啶胺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氟环唑悬浮剂的EC_(50)均小于1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2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杧果炭疽病发生,防效为57.57%~65.57%。  相似文献   

16.
2013—2014年,在田间评价了20%吡螨胺水分散粒剂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吡螨胺水分散粒剂1 333~4 000倍液(50~150 mg/kg)对苹果全爪螨药效迅速,是防治苹果全爪螨的高效药剂,持效期可达21 d,优于生产上常用药剂500 g/L四螨嗪悬浮剂6 250倍液(80 m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面评价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种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成螨的致死效应,并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雌成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所建TDM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致死率高峰出现在药后24 h,药后24 h、48 h、72 h的LC50值分别为294.58、254.70、172.61 mg·L-1,浓度为200 mg·L-1时LT50为62.63 h。药后9~10 d,螺虫乙酯200、20 mg·L-1处理的山楂叶螨存活率降为20.00%和37.50%。山楂叶螨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随螺虫乙酯浓度升高而急剧下降。与空白对照比较,螺虫乙酯200、20 mg·L-1处理的山楂叶螨总繁殖力和净生育力分别降低44.11%、38.00%和82.79%、64.70%,螺虫乙酯0.02 mg·L-1处理的总繁殖力和净生育力则分别提高1.73%和3.96%。螺虫乙酯各浓度处理对山楂叶螨F1代幼若螨存活率影响较小,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螺虫乙酯能够降低山楂叶螨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七种药剂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药剂对蔬菜上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是抗生素类-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4h时LC50分别为0.1300和0.7118mg/L;唑螨酯和哒螨灵的效果次之,LC50分别为1.4808和3.1586mg/L;螺螨酯的敏感性最低,24h时LC50为1 181.4348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朱砂叶螨的防效都非常好,2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d的防效为100%。40%炔螨特乳油和5%唑螨酯悬浮剂在药后7和14d的防效达99%以上;240g/L螺螨酯悬浮剂表现出速效性稍低,持效性良好,药后14d防效为99.94%。  相似文献   

19.
速螨酮     
药剂简介 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通用名Pyridaben,商品名Saimite(NC129),非感温型广谱性杀螨剂,日本日产化学株式会社生产。 防治对象 柑桔红蜘蛛。 试验结果 据室内测定结果,雌成螨、幼若螨与卵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4.99、0.64、1.00ppm,1000倍液杀虫和杀卵效果分别为74.6%和93.6%。  相似文献   

20.
黄露  安星宇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2023,(5):84-87+97+142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M.A.Curtis) C.T. 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