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与其它水果相比,保鲜难度更大,加上上市集中,销售期短,国内保鲜处理技术不到位,制约了海内外市场的扩大。本文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影响荔枝保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扩大鲜荔枝出口的途经。1影响荔枝保鲜的主要因素1.1品种的耐藏性荔枝不同品种之间的耐藏性有一定的差异,三月红、黑叶、淮枝等品种较耐藏。故筛选适合保鲜的荔枝品种十分必要。1.2果园管理在荔枝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保果壮果、防裂果、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获得无病虫害的优质果,为保鲜提供质量保证。在许多产区,出口荔枝的果园要进行当年及往年病虫发生及防…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荔枝保鲜加工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采摘季节极短暂且集中 ,只有 2 0~ 2 8d ,水分蒸发干耗率高 ,果糖含量高 ,盛产期又集中在七、八、九月这一盛夏高温季节 ,故变质极快 ,储藏、保鲜、长途运输很不容易 ,即使在原产地鲜销 ,贷架期也很短。各主要产区分别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事保鲜、加工技术研究 ,但从全国范围看 ,目前尚无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下面介绍澳大利亚荔枝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概况。1 荔枝生产的基本情况澳大利亚的荔枝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的东北部、昆士兰州的东南部 ,最集中的产地在昆士兰州布里斯班附近的马鲁奇多地区。全澳有荔枝种植农户约 …  相似文献   

3.
【导读】我国荔枝、龙眼主产于闽粤桂等地,年产量分别接近200万t和150万t。由于鲜果收获期集中、不耐贮藏,鲜销、加工压力大,因而荔枝、龙眼保鲜、加工备受重视,近年来相关技术、设备及加工品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荔枝是原产中国的重要的亚热带果树,在解决农民就业和实现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荔枝产业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新品种的选育是荔枝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通过分析荔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应以培育不同熟期、优质、抗生物、非生物胁迫及耐贮运、适加工等特性的荔枝新品种为现阶段荔枝育种目标;总结了近50年来传统育种技术在荔枝新品种选育上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育种中开始应用;对今后荔枝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荔枝采后极易变褐变质,是难贮藏的水果之一.目前,原色、原味、长时保鲜荔枝仍是世界难题.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如南非、澳大利亚)较长时间的荔枝保鲜技术主要是先熏硫,然后酸化返色,再冷藏保鲜.该技术使得果皮色泽失真,无自然感,甚至有异味.我国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出口荔枝的保鲜技术主要仿照国外的熏硫返色技术,内销暂无特效的无毒无污染的荔枝贮运技术.  相似文献   

6.
黄君章 《广西园艺》2004,15(4):20-2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浦北的荔枝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但近年来,荔枝增产却不增收,主要是种植品种单一,产品集中上市,果树大小年结果严重,外观与品质欠佳,保鲜、包装、加工滞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荔枝在国际上的竞争问题更加突出,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一特色产业,现就浦北的荔枝生产面临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1 浦北荔枝生产的现状据2 0 0 2年统计浦北县荔枝总面积2 .2 7万hm2 ,总产量为3.16万t,是历年来的最高产量,今年估计总面积达2 .2 9hm2 ,总产量为3.2万t。在2 .2 9万hm2荔枝中黑叶荔枝等…  相似文献   

7.
荔枝是原产我国南方的著名水果,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荔枝很不耐藏,其保鲜技术一直为人们所探索和渴求。果品保鲜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是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的。荔枝在这方面不会例外。对我国古代荔枝保鲜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荔枝贮藏保鲜方法。此外,还指出了荔枝贮藏保鲜及采后生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荔枝汽车运输保鲜技术──泡沫箱加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荔枝成熟期较集中,又极不耐贮运。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冷链运输在我国还难以普及,因此探索并推广一种投资少、操作简便的荔枝贮运保鲜方法已势在必行。近年来,广西荔枝产区开始采用一种泡沫箱加冰的荔枝贮运保鲜技术,一般经3昼夜运输后,荔枝仍保持原来的鲜红色,...  相似文献   

10.
荔枝纳米保鲜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武艺 《北方园艺》2011,(1):185-187
对荔枝纳米保鲜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重点探讨了纳米二氧化钛保鲜机理和应用前景。纳米二氧化钛在光激发下产生活性基团可以降解荔枝采后贮藏时释放的乙烯气体,并且能破坏表面滋生的细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提高荔枝保鲜效果,延长荔枝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1.
荔枝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荔枝果皮较薄、结构比较特殊,在采后贮存销售时,极易失去水分,发生褐变甚至腐烂变质,贮藏保鲜困难。本文对荔枝难贮藏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目前荔枝保鲜技术,如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臭氧保鲜、化学保鲜等,为荔枝的保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荔枝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继栋  朱西儒 《果树学报》2002,19(2):128-131
病菌危害是荔枝难于贮藏保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荔枝采后不但受采前已侵入病原菌的危害,还受采后大量腐生菌的侵染危害。目前,荔枝采后贮藏保鲜中控制病害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生理调节来间接地抑制病害发生,二是应用杀菌剂。针对杀菌剂应用中存在的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健康的问题,通过介绍生物防治在果蔬贮运病害防治中具有的优点和荔枝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实例,指出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荔枝采后病害,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荔枝果实香甜味美 ,富含营养 ,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珍贵果品 ,但其产期正值夏秋高温季节 ,果实采后 2~ 3d内即变色变味。有关荔枝果实的采后生理、防腐护色保鲜剂及常温、低温、MAP、CAP的保鲜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2 ] [3] [4] 。影响荔枝果实保鲜、运输的因素很多 ,其中采前病虫害的防治对荔枝果实采后防腐护色保鲜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以福建漳州乌叶荔枝为试材 ,进行采前不同药剂与采后保鲜液处理 ,探讨荔枝果实病害防治及保鲜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先后在漳州龙海市港尾镇 8年生荔枝园与福州本所进行。…  相似文献   

14.
荔枝是广东阳西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是当地农业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基于2021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阳西分队的实地调研,实地走访2个镇4条村104位荔枝种植户,对当地荔枝种植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观察了解,发现当地荔枝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不仅口味好,而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因此近年来金针菇发展很快.鉴于当前金针菇的保鲜及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影响了对国内外市场的开发.如以往金针菇的加工品种多为罐头,主要供出口,因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往往造成积压、贬值,从而冲击了金针菇栽培的正常发展.本文就金针菇的保鲜及加工技术作一简略介绍,以供菇农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欣  宗静  王俊英 《中国蔬菜》2017,1(9):54-57
基于北京市草莓种植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9个区草莓采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受访者基本情况、种植品种、销售类型、保鲜与加工、包装与运输、景观与品牌、采后技术与政策支持需求等。调研结果显示,对于农户、合作社、园区3种经营主体来说,种植最多的草莓品种是红颜,最主要的销售类型是采摘销售;保鲜技术在草莓采摘后的应用很少,进行过草莓采后加工的受访户仅为13.8%;最主要的产品运输方式是顾客自取,运输中的磕碰是导致草莓采后损耗的最主要原因;29.4%的受访户拥有自己的草莓品牌;受访者最想了解的采后技术是创意营销,也迫切希望上级部门帮助其建立产销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市8个主要涉农区67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采后生产现状、技术设备应用、销售渠道、技术政策需求等情况开展调研。结果显示:67家主体2021年蔬菜、西甜瓜、草莓、鲜食玉米和食用菌初加工总量77 696.0 t,同比增长19%;主要初加工技术应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分级(91.04%)、包装(88.06%)、预冷(64.18%)和保鲜技术(59.70%)。应用率最高的设备为包装机,达到56.72%;京郊蔬菜产品周转时间较短,加工后产品贮藏时间小于24小时的达64.18%,季节性使用冷库的占比最高,为31.34%;蔬菜采后销售方式多样,电商销售(56.72%)、休闲采摘(49.25%)、社区团购(47.76%)位列前三;受访者最迫切的技术需求是保鲜(74.63%),其次为包装(67.16%);在引进产地初加工设备(74.63%)方面获得政策支持的需求最强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果菜》2014,(6):62-62
近日,广东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完成的“南方特色果蔬的贮运保鲜机制与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 该项目成果由华南植物园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组牵头,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相关科研人员历时5年完成。项目在南方特色果蔬采后衰老和品质劣变机制研究方面,揭示了生物大分子氧化在衰老和果实质地劣变中的作用;明确了NO信号分子在调控果实衰老和劣变中的作用机理;阐明了能量亏损引发果实衰老和褐变的机制;明确了果蔬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和生理应答机制。发明了柑橘酸腐病控制和带叶保鲜、荔枝无硫防褐变防腐综合保鲜、蔬菜衰老和冷害控制、葡萄无硫综合保鲜等特色果蔬安全保鲜新技术;研发了新的植物源防腐保鲜剂及其配套应用技术,显著减少了柑橘、荔枝、杨梅、葡萄、番木瓜、菜心、黄秋葵等特色果蔬采后损失,减少化学杀菌剂使用,保持了果蔬的品质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和生产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讨论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的39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以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多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荔枝种植户通过相互学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来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门槛模型存在单门槛值,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荔枝种植户存在最优生产规模,荔枝种植户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目前荔枝罐藏品种较少,品质较差,成熟期较集中的问题,作者在荔枝品种资源调查、特性观察和果实品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3年系统地进行罐藏品种性状的鉴定与比较,选出荔枝罐藏优良品种青皮甜和雪怀子。其制罐成品在色泽、品质、、风味、质地等方面均优于目前生产常用的制罐品种怀枝,并可延长加工时间,建议生产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