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鸡新城疫(ND)和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IB)仍然是目前养鸡业的最大病害。国内外虽已研制出许多良好的疫苗,但由于近年来变异株和超强毒的出现以及ND和IB混感率的不断上升,现在应用的ND和IB疫苗普遍存在以下弊端:(1)疫苗毒株与当地流行毒不相吻合,免疫效果不佳;(2)ND和IB疫苗分别接种,常造成应激反应而影响免疫应答;(3)油佐剂灭活苗的免疫产生速度不够理想。为此,1996~1997年对当地鸡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对致病毒株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试图选用与本地抗原性相似的国际标准毒株作为制苗毒株,研制ND—IB(双价)二联油剂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2.
用NDV La Sota株、IBV M41株、EDS76V HSH23株、AEV Van Roekel株为种毒,分别接种鸡胚或鸭胚,制备各种病毒抗原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采用FIL TRON盒式超滤系统对制苗病毒抗原液进行浓缩,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司本80及吐温80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ND-IB-EDS76-AE四联灭活疫苗。对四联苗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本疫苗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免疫10~14d后产生免疫力;ND部分效检,攻毒100%保护,每羽份含ND效价达50~123PD50;IB部分效检,免疫21~28d后攻毒保护率达80%~100%,IBHI效价≥1:64;EDS76效检。免疫后21d HI效价≥1:128;AE效检,保护率达80%~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蟾酥注射液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调节作用,采用中药免疫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联合使用,作为试验组。于7、14、21、28、35、42、49、56日龄,通过静脉采集血液,采用MTT法,检测外周血T、B淋巴细胞吸光度值(OD值);采用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所有试验组中,蟾酥注射液均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T、B淋巴细胞OD值,中剂量组(0.25mg/mL)T、B淋巴细胞OD值最大;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效价,中剂量组免疫后期抗体存在时间长,抗体高峰期持续时间也长。因此,说明蟾酥注射液是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有效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4.
左旋咪唑对新城疫灭活疫苗抗体滴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对新城疫灭活疫苗抗体滴度的影响,将20只20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0.5ml/羽,同时注射A组雏鸡高(0.6mg)、B组中(0.3mg)、C组低(0.15mg)剂量的左旋咪唑,对照组D不加。免疫后0d、7d、14d、21d和28d,翅下静脉采血并检测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前四组抗体水平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7d,14d,21d,高、中、低三组抗体水平基本一致,四组的抗体水平相差均在2个滴度以内,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免疫后28d,B组抗体水平较高。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与高中低三组均有显著差异,但无剂量差异;在高中低 三组中,以中剂量添加最佳,抗体效价高(7.2log2),但中剂量组与高、低二组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左旋咪唑的添加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并且与免疫后时间长短有关系。从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组的抗体水平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左旋咪唑对鸡流感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20只17龄雏鸡,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H9N2灭活疫苗0.5ml/羽,同时给试验组A(0.6mg)、B(0.3mg)、C(0.15mg)剂量的左旋咪唑,D组不加。免疫后0d、7d、14d、21d和28d,翅下静脉采血检测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结果表明,给药组的抗体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给药剂量的组别的抗体水平也存在差别,高、中剂量A、B组抗体水平基本一致,却明显低于低剂量组D。这表明左旋咪唑影响H9N2流感病毒疫苗抗体滴度,低剂量(0.15mg)添加左旋咪唑,可提高疫苗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将210只1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在ND免疫过程中按每公斤体重0.2 g添加中草药复方制剂,Ⅰ、Ⅱ、Ⅲ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和免疫当天开始连续饲喂3天,Ⅳ、Ⅴ、Ⅵ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和免疫当天饲喂1天,对照组(VII组)不喂药,分别于免疫前1天和免疫后14天、21天、28天和40天翅下静脉采血检测N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投药组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抗体达到峰值时平均高出20.2-1.6个滴度,其中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建立可在临床上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的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兔抗鸡IgG,然后将IBV纯化抗原包被于NCM上(0.4ug/片),封闭后在膜片上滴加不同稀释度(10×2X)的血清,作用10分钟,洗涤后浸于1:4金标兔抗鸡IgG液中作用60分钟,再银染10分钟观察结果;【结果】SECGA能检出IB阳性血清的抗体>10×27,而不与ND、EDS76、IBD阳性血清发生有意义的交叉反应(抗体滴度<10×22)。对鸡IgG的最小检测量为0.88ng。用SECGA、气管环中和试验、ELISA试验检测IB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可用于IB抗体的检测,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适于现场诊断等优点,适宜于广大基层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通过对14日龄雏鸡灌服不同浓度紫黄散,连续灌服7天,21日龄雏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制造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理模型,来观察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变化差异及血液生化指标动态变化,探讨紫黄散对IBD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A、B和C组免疫器官指数与F组相比有不同水平的显著差异;血液生化指标Ast/Alt中A、B和C组极显著水平(p〈0.01)低于E组,显著高于F(p〈0.05)组。这说明紫黄散对机体免疫有显著增强作用,能显著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该疾病的防治,提高疫苗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阻断ELISA (B ELISA)、血凝抑制试验 (HI)和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SPA)方法 ,检测了鸡群用鸡传染性鼻炎A、C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 0~ 390d的血清阻断ELISA、HI和平板凝集抗体消长情况 ,并绘制了相应抗体曲线。结果表明 ,鸡体按规定免疫程序免疫后 ,A型B ELISA抗体和HI抗体在测定期内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C型B ELISA抗体首免 5 0~ 180d、SPA抗体在首免后 5 0~ 60d达到高峰 ,此后抗体缓慢下降 ,但各种抗体至少可持续 390d以上。结果进一步显示了二价苗良好的免疫原性以及B ELISA和SPA较好的敏感性 ,为二价苗、各种诊断方法或其试剂盒产品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不同日龄和不同母源抗体水平时对具有鸡新城疫(ND)较高母源抗体的蛋雏鸡进行免疫,探讨在高母源抗体下蛋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与免疫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同时免疫后,免疫越早,受母源抗体干扰越大,总体免疫效果越差;当ND母源抗体降到6log2左右(大约在11~13日龄)时进行首免,隔14天进行二免,鸡体产生保护水平(6log2)以上的ND抗体最快、抗体水平上的最高、维持时间最长,总体免疫效果最好。因此,母源抗体6log2时首免,14天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脂多糖与β葡聚糖的协同免疫促进效果,本论文重组表达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一个高效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利用纯化的重组GAPDH(rGAPDH)蛋白单独或混合脂多糖和β葡聚糖免疫牙鲆,免疫后通过检测牙鲆抗体水平、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免疫保护力三方面指标变化对脂多糖和酵母β葡聚糖的免疫促进效果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显示,脂多糖和β葡聚糖与rGAPDH蛋白共免疫组牙鲆的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14和30天均显著高于单独免疫rGAPDH蛋白的牙鲆,在第30天时其效价为211.76;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相比PBS对照组,牙鲆在注射免疫后脾脏组织中IL-1β、IL-6、MHC-IIα、IgM、TCRα及C型溶菌酶6种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而其中脂多糖和β葡聚糖与rGAPDH蛋白共免疫组牙鲆在免疫后多个时间点其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独免疫rGAPDH蛋白的牙鲆;免疫保护性实验结果同样显示,脂多糖和β葡聚糖与rGAPDH蛋白共免疫组牙鲆在攻毒后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独免疫rGAPDH蛋白组,直至第14天累计死亡率为3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8%。研究表明,脂多糖和β葡聚糖作为疫苗免疫刺激剂使用可显著增强牙鲆的免疫应答水平,提升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将试验鸡分成3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鸡分别接种鸡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1ml、 1.5ml和2ml。接种疫苗后3、4、5、6、7、9、11、13、15d采取各组鸡血,检测HI抗体。接种2ml油乳剂灭 活苗的组鸡HI抗体效价上升快,效价高,但下降也非常快,较适合于紧急接种。1ml和1.5ml油乳剂 灭活苗接种鸡HI抗体效价上升较慢,产生免疫力的时间较迟,但维持高抗体水平的时间较长,适于 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3.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的攻击保护滴度的测定。SPF雏鸡14日龄免疫,于免疫后7d、8d、9d、10d、12d、14d采血进行IBD中和抗体的测定,同量分别进行标准I型强毒CJ801株和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的攻击,建立抗体滴度与攻击保护率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二价苗免疫后14dIBD中和抗体滴度达到2968(GMT),其对CJ801株和1084株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89.21%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离鉴定河南漯河、郑州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于2011年用SPF鸡胚从河南漯河、郑州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料中分离出2株病毒,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AIV H9亚型;用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分离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然后再用上述4株病毒对免疫鸡群进行交叉攻毒,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测定其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2001年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试验鸡体内抗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平均HI效价均大于11log2,不同毒株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间均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且同一地区的保护率更高,2001年的分离株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3种免疫植物多糖对法氏囊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只1日龄北京白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分组进行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的免疫,各组分别添加黄芪、岩藻和油菜3种植物提取的多糖成分,添加剂量为10 mg/只。26日龄进行二免,首免及二免都采用滴鼻点眼方式进行。二免后定期采血检测法氏囊中和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率。结果表明:二免后2周,除了油菜多糖以外,其他2种多糖添加组的中和抗体滴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组的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3种植物多糖成分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猪流感病毒四川分离株H3N2亚型HA全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成功构建出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HA.采用纯化后的pcDNA3.1-HA质粒和灭活全病毒以不同的组合免疫4~6周龄的Balb/c小鼠,免疫2次间隔3周,加强免疫3周后,小鼠接种致死量的H3N2病毒;检测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及攻毒后肺部病毒残留.结果表明,pcDNA3.1-HA质粒和灭活全病毒免疫小鼠后,均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效果,能为小鼠提供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保护.  相似文献   

17.
用EDC法将BSA和OVA分别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偶联作为免疫原和包被原,并经紫外扫描 (UV Scan)、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用合成的BSA-CIP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选择高效价、敏感的小鼠进行抗原超强免疫;取其脾细胞应用杂交瘤技术与骨髓瘤细胞建立分泌CI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CIP mAb,对CIP mAb的效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表明BSA-CIP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免疫的3只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0-4;其中2号小鼠血清CIP抑制效价较高且IC50最低,达48.59μg/L,融合后筛选出Z3G12B3和Z2H8C10两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其两株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512,腹水效价为1:2.56×105,Z3G12B3株对CIP的IC50为2.47μg/L,与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有小于0.03%的交叉反应性,与其他抑制物无交叉反应性。本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抗CIP mAb,为CIP残留ELISA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