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香蕉是对低温非常敏感的水果。为探索安全、有效防控香蕉采后冷害的方法,以巴西香蕉为试材,分别采用0℃p H 2.4电生酸性功能水和p H 11.3的电生碱性功能水冷激处理30 min(以蒸馏水冷激处理为对照),于(4±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16 d,研究电生功能水冷激处理对香蕉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4±1)℃条件下贮藏16 d时,酸性和碱性功能水冷激处理使香蕉的冷害指数分别降低了12%、7%(P0.05);可显著提高果实硬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细胞膜透性,减少丙二醛(MDA)和H2O2的积累量,其中酸性功能水处理组效果更为显著。表明电生功能水冷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的耐冷性,减少冷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肌醇对玉米幼苗低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慧  夏凯 《作物杂志》2014,30(4):133
为了探索外源肌醇对玉米幼苗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及其可能的机理,以苏玉24玉米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常温和低温下肌醇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的幼苗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根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游离浦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外源施加0.8g/L肌醇后低温胁迫幼苗的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SOD,CAT,POD活性、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外源施加肌醇能减轻活性氧积累,增强杭氧化系统活性,从而保护膜结构和功能,最终缓解低温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增加外源CaCl_2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处理后,研究香蕉幼苗在60 mmol/L NaCl人工模拟的盐胁迫0、4 h、8 h、12 h、24 h和48 h不同时间下,测定其叶片和根的CaM和Ca~(2+)-ATPa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过程中,香蕉幼苗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其根和叶片的CaM基因和Ca~(2+)-ATPase基因均有表达。巴西蕉幼苗根在盐胁迫过程中Ca M基因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粉蕉根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与粉蕉耐盐性高于巴西有关。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巴西蕉和粉蕉幼苗根的Ca~(2+)-ATPa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外源物质处理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溶液,采用昼温/夜温为10℃/5℃低温胁迫5天后进行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降低辣椒幼苗低温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和MDA的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对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有积极作用。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5 mmol/L、50 mg/L、2 mmol/L、10 mmol/L、10 mmol/L。  相似文献   

5.
短期高温对香蕉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巴西蕉幼苗为试材,研究经短期高温处理后叶片光合作用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高温处理后,巴西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相比对照有所下降,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持续升高。高温处理24 h后,巴西蕉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相比对照降低9.62%,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ro)、MDA含量相比对照均有极显著的提高,可见短期高温胁迫对巴西蕉幼苗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素平 《种子》2012,31(3):98-100
以黄瓜品种“津春7号”为材料,研究了H2O2对Cd2+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浸种导致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下降,幼苗芽和根生长受抑制.外源H2O2提高了Cd2+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了Cd2+胁迫下黄瓜幼苗芽长、根长和侧根数,增加了黄瓜幼苗的生物积累量,部分缓解了Cd2+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外源H2O2对Cd2+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氯化钙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氯化钙如何影响番茄冷胁迫过程,得出氯化钙提高番茄幼苗耐冷性机制,进行了冷害指数调查、生理指标测定。使用光照培养箱低温处理耐冷型‘O-33-1’和冷敏感型‘NY2000’,依照氯化钙处理浓度的不同记为CK、T1、T2、T3,对不同处理调查冷害指数,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表明,冷胁迫外源喷施氯化钙时,‘O-33-1’冷害指数、MDA含量、POD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NY2000’冷害指数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不断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基本不变,POD则表现得没有规律。不同品种响应氯化钙提高耐冷性表现出差异;低温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了番茄幼苗耐冷性;耐冷性的提高与外源氯化钙导致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津春四号黄瓜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能显著提高黄瓜种子发芽率,提高黄瓜幼苗在低温胁迫后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提高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从而提高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9.
香蕉是中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香蕉产业受寒害的影响极为严重。明确香蕉植株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有可能为培育和筛选出相对抗寒的香蕉品系提供研究基础。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对7℃低温处理0、3、5和7天的巴西蕉幼苗叶片总蛋白进行分析,发现有85个蛋白质点的表达丰度在低温胁迫后发现明显变化,通过质谱成功地鉴定了其中的82个蛋白,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及翻译后修饰、糖与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生理学过程。研究结果暗示低温环境下,香蕉幼苗叶片可能通过改变光合作用相关酶、糖类与能量代谢相关酶的表达量来调节能量与碳代谢,保证碳养分供应及吸收,同时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系统来提高香蕉抵御低温的能力。研究结果将为研究香蕉抗寒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为香蕉抗寒育种提供新的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和甜菜碱对香蕉幼苗冷害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用甜菜碱和壳聚糖混合处理香蕉幼苗后探索该两种药剂对香蕉幼苗冷害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BT)与壳聚糖(CTS)可以提高香蕉幼苗抗寒能力,减轻冷害对香蕉幼苗的伤害,两者的最佳比例为0.3%CTS+5mmol.L-1ol.L-1 BT,以在寒害发生前1~3天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大豆多肽对高温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大豆多肽对香蕉耐高温特性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巴西蕉幼苗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大豆多肽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经42 ℃高温处理后其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大豆多肽预处理能有效降低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片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说明大豆多肽可减轻高温胁迫引起的伤害,提高巴西蕉幼苗的抗高温能力。在所设四个浓度中以0.6% 的大豆多肽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FOC4的2个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香蕉枯萎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分别利用硫酸钛法和羟胺氧化法测定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侵染香蕉苗根部后H2O2及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变化;同时,借助Genbank中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5176菌株基因组信息,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FOC4的2个过氧化氢酶基因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外源H2O2和普通巴西蕉苗诱导下的不同阶段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FOC4的侵染能引起香蕉苗根部H2O2及超氧阴离子的含量增加,香蕉苗根部存在活性氧迸发;2个过氧化氢酶中,一个为孢子特异的过氧化氢酶,另一个为细胞质特异的过氧化氢酶;在香蕉苗及外源H2O2诱导下,2个过氧化氢酶表达均有上调,其中Foc4 CatalaseA可能是消除强氧化胁迫环境起主要作用的过氧化氢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准确速判‘巴西蕉’果实成熟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巴西蕉’组培苗为试材,于大田条件下,分别在反梳期、膨大前期、膨大后期、采收期测定2种供肥模式下果穗各梳的农艺性状(指长、指围、指重)和鲜果肉皮比,且自抽蕾后定期观测抽蕾率和收获率,试图探寻一种判断‘巴西蕉’果实成熟度之简便易行的定量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巴西蕉’指长、指围、指重和鲜果肉皮比不断增大;果梳之间指长和指重变异大,指围变异小,施肥对指长、指围和指重都有显著影响,故指长、指围和指重不宜作为评判‘巴西蕉’果实成熟度的指标;供肥模式对‘巴西蕉’采收时间有较大影响,但采收期‘巴西蕉’第1~3梳及第4~6梳鲜果肉皮比,无论在梳间还是施肥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故这2组果梳的鲜果肉皮比可以用于判断‘巴西蕉’果实成熟度。其定量指标为:当第1~3梳外层果指鲜果肉皮比达1.65,或第4~6梳外层果指鲜果肉皮比达1.54时,判定‘巴西蕉’果实成熟度达75%。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TR21对香蕉抗病相关酶活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能显著诱导香蕉抗病相关酶活变化的枯草芽孢杆菌TR21(Bacillus subtilis)发酵液组分,并探讨其诱导香蕉抗病性机理,选择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指标,采用灌根接种法,研究1株在大田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防效的枯草芽孢杆菌TR21发酵液不同组分对香蕉根系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TR21发酵液、菌体、上清和NB培养基后,香蕉根系内PPO、POD和PAL活性均比无菌水对照高,且都出现2次高峰,PPO、POD活性峰在接种后第3天和第7天出现,PAL活性峰则在接种后1天和5天时出现。比较不同组分接种处理诱导产生的酶活性强弱发现,接种TR21发酵液、菌体的3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接种上清和NB的处理。可以判断TR21发酵液中主要有效诱导组分为菌体。灌根法接种TR21菌体后测定香蕉叶片中3种抗病酶的活性表明,菌体处理后叶片中PPO、POD和PAL活性均显著高于接种无菌水的对照,推测诱导系统抗性可能是TR21菌株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对水稻幼苗中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大永  王维香 《作物学报》1998,24(3):320-324
用稀H2O2(低于10mg/L)处理稻苗,其过氧化氢酶(CAT)和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10mg/L H2O2处理后酶活性提高30% ̄40%,^3H-L-亮氨酸掺入蛋白示踪试验显示:H2O2处理两酶蛋白放射性强度比CK高26% ̄59%,表明H2O2能增进酶的合成。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MD)处理稻苗时,对H2O2增进的两酶合成有抑制作用,使酶活性降至去除H2O2处理的水平,说明H2O2的  相似文献   

16.
香蕉乙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ADH在香蕉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从香蕉果实抑制差减文库中获得一条香蕉乙醇脱氢酶基因片段,采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命名为MaADH。MaADH的cDNA全长1140 bp,编码3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0.7 kDa,等电点为7.09。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MDR保守结构域,包含22个NAD结合位点、11个底物结合位点和4个锌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aADH与拟南芥和甘蓝亲缘关系较近。MaADH在盐胁迫和低温胁迫处理的香蕉苗中上调表达;在干旱胁迫下该基因是先上调表达,随后下调表达;在伤害胁迫下是先下调表达后上调表达,但变化不明显。研究说明,香蕉中的乙醇脱氢酶基因在香蕉适应盐、低温、干旱和伤害等逆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